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想拥抱金灿灿的暖阳
夜晚入梦
常思擦亮蓝熠熠的星光
呵——
这每每诱人的主题
这常常出彩的诗章
红玫瑰鲜艳
你不会不觉得春波荡漾
黑眼睛纯洁
我也不能不感到天高气爽
檎果烂了
自有杜梨飘香
秋菊凋了
冬来红梅芬芳
源于品德,重德的情喷薄高尚
发自心灵,惜心的爱摇曳清爽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彭世学的诗(三首)
彭世学的诗(三首)
作者:彭世学
鸦片战争
要征服一个民族
必须瓦解对方的斗志
具有致幻功能的鸦片
充当了马前卒
大口大口吸入
孱弱的清朝歪歪倒倒
似乎患了软骨病
一蹶不振
林则徐一声断喝
一把大火
将侵略者的阴谋
化为冷灰一堆
英吉利一脸坏笑
举起望远镜
利用洋枪洋炮
向广州发起攻击
坚守
走进树林
风一吹口哨
叶子飘落一些
口哨再次响起
叶子又飘落一些
就象下海大军
在改革的号角下
一批又一批
奔赴热土
零星的几片黄叶
在深冬到来之时
依然坚守枝头
这与时下缪斯信徒
多么类似
冰棍
想象一张脸
贴在另一脸上
一片红霞
将友谊装点
忽然冷臀一扭
热情洋溢的文字
突遭暴风雪
错动的牙齿
将幻景咬碎
伸出的一只手
僵立在空中
犹如冰棍一支
玉 米 印 象
玉 米 印 象
作者:侯 舰
提起庄稼,首当其冲我就想起了玉米,想起玉米那些宽大黑绿的叶子。
童年时期,我十分喜欢玉米不断变幻的颜色:一粒粒饱满的种子泛着金黄,一株株挺拔的玉米棵儿盎然碧绿,一个个浑圆结实的棒子包裹着浓绿散尽的洁白。那时我就想,颜色变化的过程,其实就是生命成长的过程啊!
那年种玉米的时候,我学会了挑水。日子干燥得让人心烦,再不下雨眼看就过了播种的时节。老少爷们儿很无奈,只好带上种子、挑子、水桶等家什儿奔向田间地头。父亲叫上姐和我,也去种玉米。大姐、二姐干地里的活都是把好手。父亲常说姐姐干什么像什么,嫌我往坑里浇水都洒在外边。那年我虽然才有十三、四岁,可个子已经老高了。为对我施以“惩罚”,父亲便让跟着去挑水。他从深井里拔上来两桶水,然后把挑子放在我肩上,一端钩起一个满满的水桶。按照父亲说的要点,我气吸丹田,扎稳下盘,使劲站起。父亲跟在我后面,边走边指点:“屏住气,别泄了劲!”当终于一步三摇地走过三百多米路程的时候,我早已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了。父亲扒开我的衣领,肩上已是一片殷红。看着我狼狈的样子,父亲脸上却溢满了笑容。
在耕好、整平的地里,二姐微弓着腰,用镢头刨出一连串的小坑。我懂得了珍惜,小心把每瓢水浇进去。然后,准确地投放两三粒种子,再用脚把周围的泥土轻轻拥上。我愿意随父亲下地,愿意一遍遍地重复这个简单的动作。记得当时,我还恍然大悟似地问父亲:“爸,这一个个小坑,不就是一个个待孕的母腹吗?”听了我很“有学问”的比方,父亲点了点头。
正是玉米抽穗开花的时候,我和父亲在地头等待两公里以外南山水库的来水。玉米棵儿比白天稍稍精神了些,可还是无精打采。夜,静得出奇。我耳尖,首先听到了水来的声音。看着水哗哗流进地里,父亲赶忙让我到地那头去看水,还叮嘱水快到地头时要喊一声。
我便一头扎进玉米地里。在水流的一侧,用手电筒照着水缓慢前行的脚步。灯光照水,水耀青光。那时,我第一次听到了土地开怀畅饮的声音,微细,却很真切,伴着虫子的鸣叫。过水的地方,霎那间好像有了抽节的声响,有了灌浆的动静儿。再往前走,衣服与玉米棵碰撞发出“哗哗啦啦”的声音。抬头看天,若隐若现地有了几颗星星。周围,还是一片被夜色染黑的浓浓的绿。
每过一会儿,父亲就喊我一声:“快到地头了吧?”我大声回答:“快了,快了。”父亲喊话的目的并不完全在水,还有帮我驱逐恐惧的意思。等到水真的快到了,我便急促地喊:“改吧,改吧!”声音打破了夜的宁静和安祥,在空旷的夜空中飞舞。我仿佛看到了蹲在地头上吸烟的父亲。他慌忙站起,三两锨把水引开。
当十八沟玉米全部解渴的时候,天也大亮了。疲惫仿佛突然而至,父亲叫我收拾家什赶紧回家。下午醒来后我才发现,脸上、手上竟多了几道轻微的血痕。
掰玉米的活儿我没赶上过。只记得中秋以后,玉米堆在家里像一座小山。母亲急活儿,招呼全家老小齐上阵。嗅着玉米棒儿散发出的清香,我慢慢地剥掉一层层薄皮儿,静静地欣赏它那白里透黄的芳容。每当这个时候,我常留上一两片最贴近玉米身体的软柔轻纱,用来遮掩它含羞的笑靥。扒上几个,就把它们辫在一起,成一小嘟喽。碰上几个手能掐破、嫩嫩的小棒儿,就把它们放进锅里,煮熟,当作夜宵。
我常常怀念那些美好的夜晚。在宽大的院子里,明亮的灯光下,父亲、母亲带着大大小小的六个孩子,围着一大堆玉米,轻轻地说着,笑着,唱着。谁渴了,就从茶壶里倒碗水喝,尽管茶叶早就泡掉了颜色;谁饿了,就从锅里捞一个煮熟的鲜嫩棒子;谁想睡,大家都取笑他(她)。等到玉兔西落、眼皮沉重的时候,母亲才准许我们休息。
天刚蒙蒙亮,父亲、母亲的忙碌就打碎了我们的美梦。我们搓把脸,打个舒身,犟打起精神,再把所有的玉米递到支起的木杆、树杈或平房上,让它们安然地享受就要到来的温暖阳光。那个时节,无论你走进哪一家,都会看到悬挂满院的簇簇金黄,都会看到尽管疲惫却洋溢着愉悦的张张笑脸,都会强烈地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殷实和吉祥。
然后就是漫长的寒冬的夜晚了。那时没有机器,邻居大娘、嫂子常到我家喝茶、拉呱儿,还帮着磕玉米粒儿。她们用螺丝刀近乎残忍地在棒子上挑开一条道路,然后用大拇指柔和地让一个个幼小的孩子脱离母体。不大一会儿,双膝托着的簸箕里,已满是散落的颗粒。母亲把最完好、最饱满晶莹的那些精心挑选出来,留作种子,期待着新的丰收时刻。
乡 村 的 夜
乡 村 的 夜
屈 绍 龙
乡村的夜,凝聚着单调与复杂,汇集着野蛮与文明,承载着离乱与和谐,夜的主旋律就是这样。人们的心底也是美好和善良的。乡村的夜,就是这样相生、相融的延续开来。
一
乡村的冬夜,似乎来得匆匆,一切给人没有准备的余地。人们吃过午饭,天色就晚下来,人们开始收拾手中的活,夜幕就慢慢拉下来。冬夜,火炉是最好的知己,一家人围在火炉旁,看花花绿绿的电视节目,看女人越穿越少,看男人越穿越守旧。看腻了,大人、孩子有争议了,他们开始新的花样,开始在火炉上,烧几颗花生粒、几个玉米粒、几个小小豆粒……弥散满屋的香味,孩子乖了,大人有事做了。有趣的故事、幽默、笑话……溢满小小的空间。一家人不知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诗句,却滋润在这样的诗句中,他们的生活也在滋润中延续绵长。
雪是难寻的,要有耐心去等,每年总会有大雪光临的,雪是午后开始下的,一片、两片、三片……下着下着,地上的积雪就多了起来,夜里,雪就有了模样,不安分的野猫,夜里总光顾农家,它不知好歹,在洁白的宣纸上描绘的它杰作,弄得满地全是梅花,寒冬里,梅花开在农家,梅的傲骨,梅的气质,梅的风格,映在雪地上,是一种清新的图案,也是一件美妙的事情。野生的动物是很少见的,偶尔,有黄鼠狼、狐狸来过。
往昔的冬夜,人们多集中在牛屋里,那里暖和,那里有温暖的火堆,那里有喂牛剩下的草屑,可以用来烤火,围在火堆旁听人们讲古老而又生动的故事、传说、神话,入迷得根本不知烟火的薰烤,实在不行,头就往下凹,贴近地面,烟火的薰烤就好多了。听腻了,薰够了,心里就想着白日见的冰凌,长长的冰凌,从茅草屋上垂下,它们在屋檐下悬挂着,它们在风中摇动,当风大起来时,它们就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每有冰凌坠下,我们的伙伴们就箭一般飞跑过去,拣到手里摇动着,这样的情景也曾无数次出现在梦境里,又一次被惊醒,继而,又回到现实。那屋是舱房屋,冬天冷得厉害。冰凌晶莹得玻璃一样,我们伸手就可以触及到,弄下一截,攥在手里,冰冷冰冷的,也不知道冷,冰凌攥出水,手面也是红红的,又回到牛屋的火堆旁,张开小手,靠过去,靠过去。不过,冰凌不见了,茅草屋没有了,冬天也成暖和的了,孩子们也见不到长长的冰凌了,哪里去了呢?
二
春夜,悄悄地就来了,没有感到冬夜的过去,春就降临人间。田野的麦苗苏醒拔节,夜间似乎听到响声,蒲公英的黄花也闭上眼睛睡去,地下的昆虫,在不停的蠕动,争着、抢着拱出地面,报告春天的到来。蒲公英醒来,黄花睁开眼睛看春天的清新。
经不住美景诱惑的人们,在开春白日,一边欣赏春色,一边观察新春的活计,夜里,一家人,盘算新春的计划,一片土地,一个田埂,一个堤坝……播下希望的种子。自己家的种子,怎么样?几粒瓜种,一把芝麻粒,几粒豇豆,几粒豆角粒……一一精心收藏好,准备播下希望。秋天,满坡的南瓜、冬瓜卧在山边、地头,红红的豆角挂在嫩嫩的枝条上,芝麻在增高,棉花在吐出长长的白棉絮,绿豆在风中摇晃着沉重的身子,显出丰收的景象。春夜是人们最活跃的日子,东家到西家借点种子,西家送东家一碗绿豆,一来一往,邻里间的情谊在往来之间深深地扎下根。
春天的猫叫声,吵得人们不安,*的声音一声紧似一声,有时像小孩啼哭,有时像呼叫伙伴,凄惨婉转,是怨,是恨,是欢,是喜,是忧,是愁,人们有时弄不清,在女猫的叫声启发下,青年男女,也就在那春夜实施他们的播种计划,等待丰收的到来。
春夜的风,是柔和的,燕子是春天的信使,夜静静的,燕的叫声,从远处传来,带着子女,来到故地,筑巢、生息、繁衍,往日里,无论是白天,还是夜间,准能看或听到燕子的声音,低低鸣叫,婉转中带有低音,美妙又动听,它们一直飞翔在人们的心中,从初春到深秋,燕子的身影,在或高或低的天空飞翔,三五成群的飞,带着子女飞,在村边飞,在田野间飞,在低空中飞,它们是人们忠实的朋友。而今,这样的朋友日日少见了。偶尔,天空有鸽子飞翔,它们在空中划出或长或短的弧线,优美的弧线映出他们美丽的影子,飞翔累了,夜间,它们落在人家的屋顶上,“咕咕咕”的叫上两声,就是给家人报上吉祥与平安。那是一个和平的夜,寂静的乡村,笼罩安静而祥和,偶尔,有一两声犬吠,是不安分的家犬,听到鼠猫声音发出的叫声,与夜间小孩的啼哭声相对应。夜,是寂静的春夜。
倘若有月光,风是柔和的,风是轻悄悄的。一个人,走出家门,呼吸清新的空气,夜色茫茫,远的山,近的树,灯火、月光交融,远处的灯火,是温柔的农家灯光,抑或是拖拉机发出的光,那光是无言的精神,是生活的体现,又是精神的升华,也是温馨的语言。树木,在温暖的日子里,长出新叶,长出自己的风貌,长出自己的风格,形成自己的一种力量,一种性格。人在柔和的春夜,漫步田间,微朦的月光下,小麦,在风中摇曳,显示出努力生长的模样,土地是软绵绵的,踏上去有一种舒服的感觉,新翻的泥土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气息,与小麦散发的清香味柔和在一起,有一种给人向上的力量的感觉。夜,在滋长着,春夜,在我们的生命中蔓延着,在我们的生命中延续,在乡村的血管里流动着,在乡村的生命升腾着,发展着……
春夜,我的生命中不能失去的夜。乡村离不开的夜,是人们生活的美妙乐章。
三
夏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