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他想错了,结果就是送去了一枚炸弹,逼得自己乱了阵脚。
张松是一个很有权力欲望的人,看到张肃出去溜达一圈成了广汉太守,自己也是跃跃欲试,可惜时不我待,他去的时候,曹操已经迅速搞定了荆州,刘备被打跑了,正是最嚣张的时候,所以,言语之间有些不屑,而且不待见张松了——“不复存录松”。
张松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自然不爽,于是回来之后就给刘璋传达了与张肃截然相反的信息:曹操不是什么好鸟,早晚也会对咱们下手的,不要把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而且,这个人心胸狭窄,不会再有什么大的气候了,还是离他远点吧。
然后就是各种诅咒,最后的结论是“劝璋自绝”。
刘璋不是傻子,所以没有说什么,但是不久之后,赤壁一战,曹操惨败,形势大变,就又把张松给当成宝了,问他对策。
本来张松就是随便骂骂而已,但是没有想到自己中了五百万,曹操真的败了,他也意识到,自己的转机来了,不过不是在现任的领导下,而是自己选择一个老大,自己做开国功臣。
于是,他就先斩后奏的怂恿刘璋去找一个可以依靠的外援。
张松物色的是谁呢?
就是刘备。
于是,益州,本来就有点四分五裂的党派更是风起云涌,抢着出去选择认为可以充当自己依靠的老大,一时间乱成一锅粥了。
自从《无间道》问世之后,香港就是卧底戏遍地开花,四川也是,自从刘璋稀里糊涂的搞活思想文化的复兴活动后,从张松开始,一连出了好几部质量上乘的无间影视作品。
只不过他们的立场不同,有支持警察胜利的,有同情黑社会的。
一时间很是热闹,让我们逐一的赏析一番吧。
25—02:今天你卧底了吗(1)
星爷的《上海滩赌圣》中开场不久就可以看到上海的黑帮砍得血流成河,今天是穿着黑裤衩的耀武扬威,明天的是红背心的专横跋扈,总之是派系林立,谁占上风还不好说。
现在的益州就是这种状态。
天下大事因为曹公的阴沟翻船而再度陷于迷茫,所以也都是四分五裂,只不过碍于刘璋还没有死,所以,在真正开打之前还是中规中距的把绿帽子啊、红背心啊、黑裤衩啊掖在外套里面(把裤衩穿在外面的那是超人),老老实实的上班,下班之后再暗自活动。
所以,这个时候,几大派系已经分化出来了,抢着演卧底角色的不是少数,如果走在大街上有人悄悄和你说:嗨,今天你卧底了吗?千万不要奇怪,这是今年的流行问候语。
有几大派系呢?三个,分别是保皇党、拥刘派和拥曹派。
而如果再细致的分一下,保皇党还可以分为墙头草保皇党和死心眼保皇党,后者不光是有免检商标,质量也过关,绝对不含有三聚氰胺,而前者,体质不佳者常年服用会得肾结石。
先来看看保皇党吧。
顾名思义,就是坚决鄙视一切外来统治者,坚决拥护刘璋一人做老大的基本国策,谁敢让刘璋下野,让在野党执政就让他人头落地。
这一派有文有武。
武将的代表是张任、刘愦、杨怀、冷苞、邓贤。
其中杨怀属于被刘备偷袭斩杀,不知道他的具体立场,有可能是含有微量的三聚氰胺,不过不会害死人,而且看他烈士的份上就算了。
剩下几位中只有张任留了点事迹出来,张任——蜀郡人,家世寒门,少有胆勇,有志节。
这种小弟是所有老大真心招募的对象,他们厮混江湖的信条只有——忠义,是那种经典的古惑仔,所以,在他的率领下,冷包等人都是力战而死,以至于给刘备添了很大的麻烦。
所以,这帮人是死心眼保皇党,纯蛋白质,没有一点三聚氰胺,用着安心,喝着放心。
还有一位叫做严颜的,起初也是死心眼保皇党,只不过是在张飞的感召下掺了假,属于“被动生产环节中被人投毒”,看在他很有气节的份上我们也可以把他归结为死心眼保皇党吧。
下面再来说说墙头草保皇党(学名——三聚氰胺保皇党)。
十个手指头伸出来还是有长有短的,所以,形形色色的墙头草们,三聚氰胺的成分也不太一样。
有些人表现的很煽情,比如黄权先生。
黄权是益州本土派,又是被刘璋提拔出来的,所以,一开始他就旗帜鲜明的反对,慷慨激昂的说:左将军有骁名,今请到,欲以部曲遇之,则不满其心,欲以宾客礼待,则一国不容二君。若容有泰山之安,则主有累卵之危。可但闭境,以待河清。
不过可惜,刘璋病急乱投医,拿黄权的话当作放屁。
黄权做到了最大程度的抵抗,其他人都望风而降的时候,他既不出战也不挂白旗,就是死皮赖脸的闭门不出。
作为过来人的刘备也不逼他,结果,刘璋投降之后,最大的保皇党黄权,暴露了自己的三聚氰胺成分,也开门投降了。
有些人表现的比较执着,比如刘巴,刘璋要请刘备进来,刘巴就劝他,这种枭雄最好不要请,一山不容二虎啊,刘璋把他请进来后,刘巴又说既然弄进来了就要想办法把刘备做掉,就算不做掉也要把他养在成都控制起来,千万不要给他钱财人马,那是放虎归山啊。
刘璋当然不同意,我靠,不让他去打张鲁,那我还要他干什么?
于是,刘巴就闭门谢客谁也不见,他的执着在于,不是待刘璋投降之后马上投降的,而是被刘备软磨硬泡才羞答答的走了出来。
这两种人基本上构成了三聚氰胺保皇党的主体,只是质量参差不齐而已,有像许靖那样抛弃城池子民翻墙逃跑的,有像黄权这样,有像刘巴这样还要点脸,知道点羞耻和荣辱观的。
他们不愿意就这么归顺刘备,不是代表他们是铁杆的保皇党,不代表他们是铁杆的刘璋支持者,羞耻心和尚存的良知是一方面,还有一点是不可忽略的,那就是他们希望,或者说理想中的君主不是刘备。
是谁呢?曹操,或者说是中央政府。
黄权后来因为偶然的因素被纳入曹魏体系,还得到曹丕的重用,至于刘巴,在投靠刘璋之前就有浓厚的亲曹情节,作为荆州人士的代表之一,他就是为了躲避刘备的收编,要追随曹操,才曲折的混进了刘璋幕府,没有想到最后还是没有逃出刘备的“魔掌”。
曹操的强势的影子,一个中央的宣传在他们的心中根深蒂固,被刘备收编,意味着自己将被强行拉上抗战中央的战车,大一统遥遥无归,还要使得益州百姓生灵涂炭,因为曹操实力即便受到了赤壁的挫折也还要强于刘备的,所以,他们本能的排斥后者入主。
只不过,相比之下,他们少了一点杀身成仁的勇气和信条,或者说在确定刘备还是一个不错的老大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在这个政府中领取一份薪水,到时候再说嘛。
张任这样的死硬派保皇党身上有着浓厚的侠义气魄,而黄权们,我们可以称之为职业政客,或者是职业政治家。
他们是聪明人,很巧妙的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既没有违背自己的良心,又可以滋润的生存下去。
所以,我们也可以说他们是伪装的比较出色的拥曹派。
这些左派和伪中间派算是介绍一遍了,下面,再让我们看看那些右派吧,首先,来看看右派——拥曹派。
25—03:今天你卧底了吗(2)
拥曹派曝光出来的很少,盖因为当时的最强大者虽是曹操,可是还是鞭长莫及啊,不仅仅是因为中间隔着中立态度的汉中,而且也因为遭受赤壁一战暂时被刘备和孙权遏制在江北而无法近身。
这种状态的延续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曹操的心态,以至于到了后来,他老人家有点英雄气短,都拿下了汉中了,面对部下的怂恿,反而苦笑,说什么不要得陇望蜀了。
再加上就四川地区来讲,成功者是刘备,你说,他会允许大量的反对派存在于政权实体当中甚至是民间吗?蜀国史书流传相对于三国来讲是最为贫瘠的,因为他连被曝光的资本都没有,压根就没有流传下来什么。
所以,我们也只能在这有限的史料中去挖掘了。
拥曹派卧底们显得很不容易,迫于生计,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夹着尾巴把自己打扮成三聚氰胺保皇党的,比如前面提到的私下里同情曹操的刘巴还有黄权等人。
唯有一位老兄肆无忌惮的曝光着。
他就是张肃。
张肃张松兄弟二人都是人才,而且人家长的很有特色,或者说是很有对比性:一个高大威猛,风度翩翩,一个是猥亵不堪,獐头鼠目。
很不幸的在于,蜀汉帝国的“烈士”张松,是属于后者的。
长相出色一些其实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一个金玉其表他可以更大程度的掩饰一个人的本质,顶不济被扒光了,来一句金玉其表败絮其中而已,而且也不太像贬义词啊,至少那些小太妹们很喜欢,也有可能骗到一批青春少女。
所以,当我们的张肃大帅锅回到四川以后,绝少有人怀疑到他出卖了国家的主权和情报——说他是卧底主要是对比出来的。
和谁对比呢?就是张松啊。
一个出去一圈成了广汉太守,一个出去一圈什么都没有捞到,勉强报销了来回的火车票。
怎么差距这么大?前面所说的曹操志满意得,变得很嚣张只是原因之一,从后来张松毫不犹豫的把各种信息透露给刘备来看,人家是早有准备的,这次出使曹魏也是呆着一批情报资源去的,但是却吃了闭门羹。
张松的描述是曹操鄙视他,问题是,一旦张松献上了绝密的情报,曹操还会这样吗?完全可以先骗到手再说吧?别忘了,当时还有一个绝顶聪明的杨修在场,他怂恿曹操善待张松就是因为他知道张松带来的是什么。
不过曹操还是拒绝了。
除了曹操过于骄横,大脑短路之外,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张松的情报没有任何利用价值,因为有人给过相同的东西了。
谁呢?
除了先来一步的张肃还会有谁?同样的可能性分析,你觉得哪一种更大一些?曹操的确是有一些狂傲的地方,但是,他的狂傲都不是建立在摧毁自己发展空间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我宁愿相信,张松带来的是一些没有用的情报,他的唯一可以用的就是在曹操那里证明了张肃的情报没有假而已。
情报没有用,长的有那么猥琐,还比较张狂。
曹操有一万个理由让张松滚蛋。
但是,他还是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
曹操的失误在于低估了张松的贪念,他以为这个长相猥琐的人也就是一个土包子,看着就是没有大帅锅张肃舒服,更没有想到这兄弟俩并没有要好到穿一条裤子的程度。
于是,有意无意的把张松推进了刘备的怀抱。
所以,偶觉得曹操的失误在于没有想到刘备会有命进入到淘汰赛阶段,也没有想到张松会不死心,居然做出了这么极端的选择:哼!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曹操,你就等着吧!。
这都是可能的,相比之下,我对曹操的智商有信心,更愿意相信是道貌岸然的张肃先一步抢了弟弟的饭碗,理由很简单,相比之下,我对人类“相貌和内心成正比”是一点信心都没有的。
总之,一来二去,张肃和张松兄弟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一个成了黑帮的卧底,一个成了公安卧底。
曹操可以低估张松,但是张肃不会,他知道自己弟弟的野心,如果什么都没有得到的话一定会不死心,至于怎么干不好讲,而且告密告的太早的话,因为证据不足一旦被张松倒打一耙的话,说不定会把自己给折进去,毕竟自己的屁股也没有擦干净啊,不过一定要密切的监视,相信一定会露出马脚的。
这种要杀头的勾当,张松何等精明,怎么会像小说中描述的那样白痴?喝的烂醉如泥的时候被张肃捡漏?这是在贬低张松的智慧,也是在侮辱张肃的智商,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张肃长期监视着张松——刘备这条线,终于来个人赃俱获而已。
之后的情节大家都知道了,“君子剑”张肃先生来个大义灭亲,把书信交给了刘璋,理由是怕株连九族,这真是再合适不过的借口了。
不过也有点出于张肃的意料之外,他没有想到一向懦弱的刘璋不光是杀掉张松了事,还对刘备做出了强硬的姿态。
结果,这一兄弟阋墙事件成了四川战火被点燃的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