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第1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飞也有大将之风,可是,如果从足球角度来看,魏延是那种攻守兼顾,不失后排插上进攻能力的全能中场,而张飞,则是一个纯粹的攻击型中场,当初漂亮的遏制张郃,也是打对攻,硬生生的吃掉对手,而非防守反击。

  对于汉中则不然,刘备要的是防守反击,不能轻举妄动,因为现在各大军区都已经确定下来,蜀汉兵力有限,像荆州军区,最为庞大一些,水陆军也不会超过8万人,益州本土各大军区综合起来当在10万左右,这个数字看似庞大,其实一旦散布在广袤的盆地中,也就没有什么了,各个州县都需要一定的防守吧?机动兵力少的可怜,像李严*叛乱,也就是5000人——不是李严显示自己英明神武,而是,依照他的官衔,也就可以调动出这些人马来,再多的话还要请示上峰,但是,就算刘备亲自批示,又可以有多少人呢?顶多不会有2万人,所以,兵力很是捉襟见肘。

  到了汉中,汉中太守实际可以掌控的兵力当在荆州军区和益州本土之间,也就是3万人到5万人而已,这些人,除了防守重要据点之外可以说是所剩无几,即便是要改用主动出击的战术又有什么作为呢?曹操的综合兵力还是上风,一旦失败的话就危险了,因为益州和荆州都没有多余的兵力可供支援,想想,汉中拉锯下来,刘备就算是取得胜利,损失也是不小的,吴兰所部全军覆没,黄忠和夏侯渊狭路相逢就会一个不死?不要忘记,马鸣阁上陈式的几千人马几乎是全军覆没。

  所以,魏延的防守反击方案比张飞一贯的全攻全守思路更加和刘备的胃口,此时,他刘备要的是1:0或者0:0,而不是4:3,因为4:3很容易变成3:4,而且,即便是4:3,杀敌一万自损八千,也是刘备消耗不起的。

  这么一笔经济账噼里啪啦的算下来,魏延很有资格镇守汉川了吧?蜀汉帝国首任汉中太守的荣耀,非他,这个最佳第六人莫属了,如果不是因为晚年出了问题,说不定还会挤掉赵云那个宝贵名额呢。

  还有一个是性格因素,张飞和关羽被世人称为万人敌,这个称号可不是刘备们鼓动蜀汉的舆论机器自吹自擂的,而是程昱等敌国谋士发表的社评引用语,但是,在性格方面,二人却是截然相反,关羽喜欢和大兵们打成一片——可能是想从中找到有文化的优越感吧,但是,对待知识分子却是十分的高傲,而张飞,总是想和读书人凑在一起,比如主动提出和刘巴同居,但是,另一面的残暴就是喜欢对小卒子玩*,总是拿鞭子抽他们。

  问题不在于这个,刘备忧心忡忡的告诫张飞:我不是说你不能打他们,但是,别打完了还留在身边哦,此乃取祸之道啊。

  可惜,张飞不改。

  刘备自然也不敢让他坐镇号称火药桶的汉中了,本来就是人员构成复杂,还如此的不小心,一旦大员出了事情,局面可就不好控制了。

  一句话,汉中的人选,安全第一。

  随着魏延发表汉中太守的就职宣言,刘备回军益州,这一阶段的重头戏告一段落了,难道刘备就此没有了雄心壮志,比刘璋多了一个汉川就知足了?

  当然不是了,刘备在回师益州,妥善安排汉中之后,还动用了一颗棋子。

  就是前面和曹操拉锯的时候派出去的刘封和孟达。 电子书 分享网站

31—05:荣耀,进位汉中(5)
比起老朋友法正,孟达显得黯淡了不少——不过比烈士张松强,因为至少孟达还活着。

  当初,孟达带着本部2000人马与法正一起面见刘备,当刘备进川的时候,只是带去了法正,而把法正的2000士兵连带着留给了孟达。

  在那个环境下,孟达可以统帅4000亲兵,也算是比较牛逼了。

  可惜,在这之后,孟达就没有进一步的发展了,扫荡益州还有马踏汉中,都和他没有什么关系。

  没有功绩的话,再有人缘和关系也是无法升迁的,因此,滞留在江陵的孟达未免有些心急,小小的宜都太守是满足不了他的胃口的。

  刘备当然会理解他的心思,所以,在建安二十四年,自己挥军汉中的时候,也让孟达率领着本部的4000人马从秭归出发进攻房陵——多余的兵力是没有的,本土集中了全部的能量放在汉中,而荆州,关羽由于一直没有解除和曹魏之间的摩擦,所以已经有点捉襟见肘了。

  所幸,孟达的本事还是有点的,房陵太守刘祺战死沙场,此一路偏师运转的比较流畅。

  再接再厉,刘备给孟达的新任务是拿下上庸。

  这个对于只有区区4000人的孟达来说,就有点困难了,而且,刘备还有一层意思,他对孟达的感觉始终没有法正那样的亲密,一旦上庸拿下的话,势必要让孟达出任上庸军分区司令,这样的话有点不太放心,毕竟,这里距离本土太过遥远,和曹操的势力接壤,敌情比较复杂,还是要一个政治可靠的人当一把手比较放心一些,所以,综合了军事和政治上的均衡考虑,刘备让青年将领刘封率领一支偏师(大约5000人左右)脱离进军汉川的主力部队,从沔水而下于孟达会合。

  才二十多岁的刘封,“气力过人”,又是刘备的养子,军功也有不少,自然成了孟达的上级——凭着这些,孟达即便是有些不满,也不敢说什么的。

  这两个人,一个是刚猛少年,一个是心怀鬼胎,当然关系不会太好,不过现在正是刘备的鼎盛时期,就像一支连战连胜的球队,成绩,一个优秀的成绩,是可以掩盖更衣室的矛盾的。

  眼下,司令刘封,政委孟达,就率领着10000人发动了对上庸的攻势。

  而眼下还效忠曹魏的上庸太守申耽,居然以主动投降(“聚众降”)的方式将进攻的军事难度降低到了0。

  申耽的投降其实也不是出人意料的行为。

  这厮,字义举(这个字真的很有讽刺意味),乃是当地一个土豪强,仗着有钱有势,在上庸和西平一带敛众数千人,先是和张鲁苟合,后来发现曹操势大,于是,主动暗送秋波,曹操当然乐得免费搞定上庸,于是,就加其号为将军,领上庸都尉,实际上,这一片,就是申耽兄弟(弟弟是申仪)说的算了。眼下,刘封孟达大军压境,这二人掂量一番,曹操只不过是给了自己一个虚名而已,犯不着为了天高皇帝远的他折损自己的家底部队,于是,才有了主动投降的行为。

  由此可见,这兄弟二人是典型的墙头草,这也为日后的背叛埋下了伏笔。

  上庸地区的迅速拿下,刘备十分高兴,而且,墙头草申耽很会做人,投降之后,马上自觉的把老婆孩子,还有宗族老少几百口人押到了成都,变相的给刘备当人质表忠心,所以,刘备顺势封申耽为上庸太守,昌乡侯,弟弟申仪为建信将军,西城太守,刘封和孟达也就带着那10000军队驻扎在了这里,分别出任新组建的上庸军分区司令,申耽兄弟成为副司令,孟达则是副司令+政委。

  上庸,有点地处偏远,游离于益州和汉川两大主版块之外,有着相对的独立性,加上孟达、申耽和申仪都是有点立场不明(主要是倒戈的太快),因此才让刘封前去压阵,真要加上一层隶属关系的话,那就是要成为配合荆州战场进攻的友军部队,一旦关羽要出击的话,他们也必须做出呼应。

  这个构想是挺好的,但是,真要出兵的话,申耽和申仪是不会动的,真要不心疼部队的话,他们也就不会这么快投降了,所以,还是要靠刘封和孟达,这也就为后来关羽那里的危机埋下了伏笔。

  好了,说完益州说汉中,这里也把上庸给说完了,终于提到了关羽了。

  不过,在讲述这位悲情“战神”的最后辉煌之前,先来看看似乎已经被冷落了很久的另一位主角吧。

  这位主角就是孙权。

31—06:潜行,孙权布局(1)
刘备最为风光的时候,也正是孙权比较郁闷的时候。

  仿佛一切都是扭转过来的一样,赤壁一战,孙权那是无比的风光,刘备?哼,还不是乖乖的跟在我的屁股后面狼狈不堪的捡破烂!

  即便是后来周瑜率领大军攻伐江陵,也是够扬眉吐气的啊。

  只是,这一切,在周郎的与世长辞,似乎画上了一个句号,鲁肃,作为接替者,固然是有能力的,但是,在孙权看来,子敬乃是宏观调控能力比较出色的均衡发展人才,像周瑜那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恐怕不行,所以,孙权开始尝试着由自己亲自带队,再拉上一大批军事将领和参谋做智囊团出去和曹操PK,而鲁肃,主要是在陆口处理荆州防务问题。

  怎么说我的父亲和我的哥哥都是著名的军事家,我是老爸亲生的,应该继承一点军事细胞吧?

  很快,濡须口大战以及逍遥津战役击碎了孙权的幻想,这两战,一个是东吴最为擅长的水战,一个是以绝对的优势围攻张辽,但是,前者没有像赤壁那样完胜,只不过是一个平手,曹操主动退兵,后者则是创造了军事史上一个经典案例——当然了,孙权充当的还是反面教材。

  不仅没有什么战果,孙权反而折损了两位中将:陈武和董袭。

  所以,现如今,眼看着赤壁的神话已成过去,孙权已经被钉在了军事无能的耻辱柱上。

  钉就钉吧,反正有人陪着呢,所以,孙权窝囊归窝囊,还没有到想一头撞死的地步。

  但是现在他想了,因为就在自己被架到墙上的时候,突然发现,本该和自己站在一个队列里的刘备,忽然下架了。

  从攻打益州到拿下汉中,对手一个个的升级,难度一个个的加大,最后,把曹操都给拿下了,都已经称王了。

  你说,孙权能不酸苦吗?

  所以,这对本就互相提防,总不忘暗算对方一下的盟友,随着地位、实力、状态和前景的一上一下,心态也产生了变化。

  不能说孙权的实力急剧下滑,可是,就算是原地踏步,也被刘备压住了气焰,龌龊,早就存在的龌龊开始在这个时期发芽,生长。

  孙权想要做出改变了,眼下的态势很明显,北方,想打是打不了了,那就只好在别的地方下嘴,来扩张自己的实力——不能说孙权没有努力过,实在是技不如人啊。

  要扩张就要有一个合适的人选。

  之前是周瑜,后来是鲁肃,现在,随着建安二十二年鲁肃的病逝,新的军事统帅上位已经是势在必行。

  吕蒙,就是前面讲过的那个有些青涩的吕蒙,历经战火的淬炼,现如今,已经成了一名卓越的军事家,他,无论是从年龄、经验,还是资历、能力来看,都是最合适的人选。

  别看孙权军事方面比较低能,但是,看人还是比较准的,而且,喜欢用一些年轻选手,不拘一格的提拔,大概和他上位时的年纪比较小有关系吧,而且,喜欢*的孙权也有自知之明,在保证手下没有失控的前提下,绝对不干涉具体的技术方针(这就比谢亚龙之流强了许多)。

  因此,周瑜领兵时代,东吴的军队战绩辉煌,不是儒雅,鲁肃挂帅时代,统筹全局,不在乎一城一地之得失,军事战果让位于政治大局观。

  现在,吕蒙一旦挂帅的话,东吴的技战术打法以及目的性有着明显的他的烙印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吕蒙是什么人?是一个极端渴求功名的人,为了达到他的目的,他可以冒险,可以不择手段,就像第一次上战场一样,十几岁的时候,背着大人和监护人上阵杀敌,就是为了博取一个功名——难道仅仅是为了好玩吗?

  所以,这个人事选择,其实是双向的,吕蒙可以给孙权带来一个可行的计划和比较光明的未来——事实上,这个有点低估了,吕蒙给予孙权的,远非“比较光明”。

  而孙权呢?则可以让吕蒙的荣华富贵、功名利禄再上几个台阶。

  这些,还都是孙权自己的总结和分析,现在,到了吕蒙主动向上级“坦白交代”的时候了。

  而吕蒙,要触动的,就是鲁肃定下的那个所谓的东吴百年外交大计——孙刘联盟。

  其实孙权早就想动了,可是,一直思绪比较混乱,或者说他很惦念鲁肃,就这么推翻一个所谓的基本国策?

  吕蒙没有这样的顾虑,他是一个纯粹的军人。

  一名职业军人,考虑的只是战场上的事情,考虑的只是如何取得胜利,其他的,则是没有过多的思考。

  能不能敦促孙权下决心,就看他那张嘴巴了。

31—07:潜行,孙权布局(2)
吕蒙的全部战略意图全部体现在他给孙权的一封密函当中。

  这封密函传递的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