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于禁有着强烈的羞耻感的基础之上。
所以,于禁虽然死了,我们还是应该缅怀一下他曾经的辉煌生涯,而曹丕呢,也没有彻底的把他一棒子打死,也许是有点过意不去吧,毕竟弄出人命了,还是补偿一下吧,于是就不再鄙视于禁的家人,让他的儿子于圭嗣封为益寿亭侯,可以吃喝不愁了,而于禁也被谥封为厉侯。
一代名将就如此的落寞收场了。
如果他决绝的一点,像庞德那样的话是不是就名垂青史了呢?抑或他无耻到底,坦然的接受曹丕的嘲讽,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生存下去呢?
走在这两个极端的任何一端,都比于禁最后的结局强,可见,中庸,不见得在什么情况下都是好事啊。
说的有点跑偏了。
其实主角不是于禁,只是发点感慨而已,于禁的被送还只是孙权示好曹丕的一个小程序而已,曹丕呢?
怎么处理于禁也只是他自己的事情,和这件事情无关,反正他是领略到了孙权有些迫切的求和的心情,哪怕这种求和是建立在一个如何不情愿的基础之上。
但是,他的感觉很良好,很爽,而且,孙权和刘备的性质不一样,所以,他很快的就给了一个回复。
一个很积极的回复。
你不是要称臣吗?
好的,我满足你这个愿望。
35—21:低调,孙权称臣(3)
曹丕回复的诏书首先就是提出了自己赏罚的准则:以德设爵,以功制禄,劳大者禄厚,德胜者礼封。
开篇这么说就等于把孙权扩进了三好学生那一种人。
下面就是开始引经据典了,举的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汉高祖刘邦。
刘邦的故事很多啊,说的是哪一个?
高祖受命之初,分裂膏腴以王八姓。
看得出来,曹丕既然以高祖刘邦事业自居,这么说的话就是要封孙权为藩王了,你不是要称臣吗?我就让你当王,够意思吧?
孙权有资格接受这个封号吗?
曹丕说有。
1:望风归附,抗疏称藩;
2:兼纳南方之贡,普遣诸将来还本朝;
3:忠素内发,款诚外昭,信著金石,义盖山河。
总之,曹丕很高兴,所以,封孙权为吴王,都督交州,领荆州牧,并且一步到位加九锡。
所谓九锡,是九种礼器。是天子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器用之物,是最高礼遇的表示,《礼记》中对这九种器物的记载是车马、衣服、乐、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鬯。
比如曹操和王莽,都受过九锡。
可见,曹丕还是很“看得起”孙权的,等于承认了他对江东的管理权力——当然了,曹丕承认的前提是孙权放弃了一定程度的尊严,自愿向他效忠。
也正因此,当任命下达之后,东吴境内的国会议员们展开了热烈讨论,产生了很大的抵触情绪,认为有点掉价,所以,提交了一份议案,指出,称为九州伯不错,而不应该接受魏国的封号。
理由呢?后来的孙盛点出了这些大臣们的自尊心所在之处:伯夷、叔齐不愿为周国子民,鲁仲连不愿意为秦民,这些匹夫尚且知道维护自己的价值观和尊严,何况孙权将军是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诸侯王,为什么还要向同为诸侯王,只不过多了一个皇帝称谓的曹丕俯首称臣?
人,可以被打死,但是不能被吓死,尤其是已经混到了孙权这个境界,万众瞩目的明星人物,更要维护自己的面子了。
但是,被孙权拒绝了,在议案上面打了一个大红叉,批复道:九州伯?呵呵,我也是看过几本书的人,从古至今就没有听说过这个称呼,实在是有些搞笑,至于接受曹丕的称号又怎么样呢?当年汉高祖刘邦不也是曾经接受过项羽的封赏做了汉王吗?最后呢?汉王成了大汉皇帝,所以,我和刘邦一样,都是权宜之计,无所谓什么伤了面子。
于是,孙权很坦然的接受了曹丕的封号。
后来,曹丕提出要孙权进贡,并且列出了一份比较详细的清单:雀头香、大贝、明珠、象牙、犀角、孔雀、翡翠、长鸣雉等等。
又招来了一番非议,国会议员们再次投出了反对票,认为曹丕的要求比较过分,这些珍玩超出了礼法限制,所以,我们应该拒绝。
孙权对此嗤之以鼻,不过是一些玩物而已,给出去又不会伤筋动骨,无所谓啊,于是又答应了。
是啊,接受了,进贡了又能怎么样?事实上,即便是曹丕也没有奢望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染指进江东的势力范围,不仅没有染指成功,甚至提出要孙权的儿子进京做人质这个最低限度的要求都没有实现。
曹丕没有得到什么实惠的好处,但是也没有损失什么东西,还过了一把瘾,毕竟有人俯首称臣,他也知道孙权为什么要称臣,反正我是不会出兵帮你作战的。
孙权呢?除了折点面子,上了点贡品之外也没有损失什么,他也没有指望曹丕会伸出援手,只要不添乱就行,而现在,回馈的信息让他很是满意:行,我可以安心对付刘备了。
虽然曹丕完全可以翻脸不认人(事实上后来还真这么干了),可是,还是为自己赢得了喘息之机,因为就在他低调的俯首称臣的时候,刘备已经大兵压境了。
继荆州偷袭战之后,东吴西蜀不可避免的正面交锋,惨烈厮杀的大决战时刻到来了。
这一战,决定的不仅仅是吴蜀两国的命运,更是让三国又迎来了一个时代走向的拐点。
这就是夷陵之战。
——继官渡之战和赤壁战役之后,三国时代的三大战役之三。
36—01:宣战,势在必行(1)
日后说起这场战役,不管是蜀蜜,还是蜀黑,都要对刘备的军事决策摇头叹息一番。
然后都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如果不贸然发动这场战役的话就好了。
其实这不是大家事后诸葛,即便是在当时,也是有很多人站出来反对的,包括忧心忡忡的内部人士、旁观中立的看客以及一肚子九转大肠的敌对阵营分子。
首先来看看忧心忡忡的内部人士吧。
最有名的反对派人士是赵云。
国贼是曹操而不是孙权,只要我们先摆平曹魏,孙权自然会归顺我们,眼下,曹操虽然已经死了,可是,曹丕篡汉,所以,我们应该趁着大汉民心未失,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到时候关中义士必会裹粮策马以应王师,所以,我们不应该把不共戴天的曹魏放在一边先和孙权交手,此战一开必会陷入胶着状态,到时候局势可就不妙了。
赵云是坚定的和刘备“作对”,理由就是刘备不应该把私人恩怨放在国家利益至上,为了荆州而和孙权开火。
因为最后刘备失败了,所以,赵云成了有识之士。
但是,就算赵云是一个很有主意的人,可并不代表他的这番言论就是很正确很有价值的,其实,相比于刘备的举动,赵云的这番计划,看似深谋远虑,实则毫无可行性。
首先,刘备并不是一时冲动,也不是为了报仇才发动这么一场大战役。
证明刘备并非一时冲动的是时间。
关羽败亡和荆州沦陷发生于219年12月,夷陵之战真正开始于221年7月,差不多两年了。
在这两年里,刘备完成了称帝这样的头等大事:221年4月称帝,5月册封吴氏和刘禅,6月册封刘永和刘理,而后,7月出兵。
什么叫冲动?不慌不忙的运作了两年,顺便完成了当皇帝等一系列大事才出兵就叫冲动?
分明是深思熟虑啊。
即便是有仇恨,也是在这个时候退居二线,情感已经被理智取代了。
其次,来看看赵云计划中的漏洞吧——很多的漏洞。
首先,赵云的战略构想立足于道义。
也就是说赵云没有反对开战,甚至没有反对立即开战,只不过他选择的战略对象是曹丕,而不是孙权。
孙权“得罪”刘备是因为他取了荆州,杀了关羽,曹丕“得罪”赵云是因为他篡汉,看上去赵云是大公无私一些,但是,很明显是把自己的老大给当成了白痴了。
光分析道义,而忽略了最基本的实力对比分析,通过前面刘备人才危机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吴国比蜀国强,而魏国又比吴国强大,那么,凭什么蜀国可以击败魏国呢?
刘备的计划是至少夺回荆州,恢复到自己的鼎盛状态,不至于在三国实力对比中完全出于下风,所以,他才选择对东吴开刀,至少,还有一点希望;
赵云的计划呢?攻略魏国,攻略一个强大的敌人的前提,或者说胜负手在于——关中义士群起响应,里应外合,结果曹丕被颠覆。
那个计划更加实际一些?你赵云凭什么认定刘备一发兵,就会有足够的反对势力配合推翻曹丕?如果没有呢?
赵云也没有招数,说了,他的战略计划是建立在道义基础之上,没有人响应这种道义的话一切都是海市蜃楼。
退一步讲,有人响应了又会怎么样呢?当初关羽威震华夏,就有不少人响应他,结果呢?不还是要取决于自己正面战场上的胜利与否?
那个时候是曹操的统治最为微妙的时刻,现在形势完全不同了,曹丕已经彻底完成了洗牌工作,观望者,“关中义士”还会不会出现,实在是一个很难确定的事情。
再退一步讲,关中义士出现了,那么刘备军能否在正面战场上做出积极的回应呢?能否令人信服的击败曹军呢?
基本上不可能。
刘备打赢曹军的记录有三次,第一次是火烧博望坡,严格来讲是战斗而不是战役,规模不大,还是建立在夏侯惇脑袋瓜进大米粥的前提下;
第二次是赤壁大战,曹操输得很惨不假,可惜,作战的主力军是周瑜,而不是刘备,刘备的军队只是跟在周瑜后面追杀了一阵而已;
第三次是汉中争夺战,刘备奇迹般的获得了对曹操在正面战场上的胜利,但是,那一次是刘备军事实力全盛期,防守反击战术为主,避免惨烈厮杀,最后逼着曹操退军,而曹操是整建制的有序撤退,并没有遭遇什么损失,刘备虽有夏侯渊授首,功劳簿好看一些,可是,军事技术统计的纯收入不高,属于杀敌一万自损八千。
这样的三次胜利尚属难得,这一次,在实力严重受损,由守转攻,主动出击的前提下,刘备还有胜算吗?
所以,从军事战略考虑来看,赵云的对魏作战计划实在是镜花水月,没有任何的可行性。
其次,再看后半部分的对吴作战的消极面分析的话,赵云的建议看似忧国忧民,实则是既不讲谈话技巧,又有点前后矛盾。 电子书 分享网站
36—02:宣战,势在必行(2)
为什么说赵云的这个议案是不讲谈话技巧呢?
“兵势一交,不得卒解”,赵云的这句放在最后面的话就是说一旦和东吴开战,那么必然会陷入持久战,估计以我军目前的实力,很难取得胜利,很有可能会输——当然了,会输这句话还是没有明说出来。
但是,这句话刘备听着会舒服吗?而且会让人感觉很不吉利:怎么,成心诅咒我是不是?
那么,为什么前后矛盾?想想看,在赵云的逻辑里面,连曹丕都可以摆平,怎么到了实力弱一些的孙权这里就要玄乎了呢?
试想,如果前者(摆平曹丕)的假设成立的话,那么后者(难胜孙权)的假设就有点故弄玄虚,而反过来如果后者成立的话,那么前者的目标能否实现呢?就有点过于乐观了,并且暴露了最大的一个短板:如果没有关中义士的遥相呼应,任何军事成绩都无法取得,问题是,有谁可以保证就一定会有人起来响应呢?难道赵云已经做了市场调查?
而就算是做了调查的话,结果也会让赵云深感失望的,关羽失败的例子就在眼前,而在这个例子中,关中义士的呼应实在是作用有限,雷声大雨点小,关羽一败,马上鸟兽散。
所以,难怪刘备会把赵云的议案搁置在了一边了,我们可以表扬赵云的用心良苦,以及不畏强权,直言敢谏的精神,但是,这个议案实在是太不怎么样了,空洞空虚,刘备只要不是傻子,就一定会拒绝赵云这个先攻打曹丕再威慑孙权的计划——最大的毛病:
凭什么你收拾了曹丕,孙权就会主动投降?三个国家之间相互牵制,即使一方被消灭,那么进攻方也会消耗不少,而呆在一边的中立方就会趁虚而入,坐收渔人之利,这种可能必须考虑到啊。
但是,我们在确定刘备的智商没有问题之后,还有一件事也可以确认,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