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还有一个夏侯霸,他比他的哥哥有骨气,一直憋着一口气要为父亲大人报仇,所以,一直要求冲杀在第一线上,黄初年间以偏将军的身份出现在与蜀军作战的第一线上,打起仗来不要命,升为右将军之后,他主要驻扎在陇西,和当地民族相处很是融洽,威望很高——少数民族看中的不是你的爸爸妈妈是干什么的,就看你是什么本事,有本事的话就服你,否则一边呆着去,最后,做到了征蜀护军。
夏侯霸的弟弟夏侯威也不错,先后做到荆州刺史和兖州刺史,只是远离战争一线而已。
另外,夏侯威的弟弟夏侯惠出任过乐安太守,夏侯惠的弟弟夏侯和做到了河南尹,这两位有点弃武从文的意思,都是以写文章,参加辩论大赛见长,虽然有点可惜,但是,也比靠着父亲的功勋混吃等死强;
3——曹仁的儿子曹泰虽然官至镇东将军,可是并无太多建树,他的儿子曹初更无亮点,至于曹泰的弟弟曹楷和曹范也都是关起门来过自己日子的那一种;
4——曹纯的儿子曹演官至领军将军,加上他的儿子曹亮,和曹仁的后代是如出一辙,不提也罢;
5——曹洪之子曹馥同上;
6——曹休之子曹肇倒是有些才气,可惜,没有看到司马懿父子嚣张的那一天。
从以上的总结来看,说得上名号的前前后后有那么20位,但是,大多都是摆设,真正起到作用无非是夏侯楙、夏侯霸、夏侯威、夏侯和以及曹肇而已。
这个第2代相比于第1代逊色不少,本来也是有一个领军人物曹真的,但是,曹真死的太早了,这个人资历很老,我们甚至可以把他划分到第1代中去(是曹操族子,就差在这个辈分上了),能力也很强,至少人家和蜀汉帝国的精英人物们对抗过,这可是连司马懿都没有享受过的啊。
可惜,死的太早了,没有看到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同时,还由于他这位辅政三巨头之一倒掉,给了司马懿一个难得的上位、建立功勋的机会。
那么曹真的儿子呢?有6个,分别是曹爽、曹羲、曹训、曹则、曹彦、曹铠。
领军人物就是曹爽了。
好了,一番整理之后,亲族帮第2代出炉了:领袖—曹爽、
左护法—夏侯霸、右护法—夏侯楙、打手甲—夏侯威、打手乙—夏侯和、打手丙—曹肇,剩下的路人甲乙丙丁之类的在此不说了。
由此可以看出,支撑曹姓王室统治的三大帮派之一角已经坍塌了,下面,再来看看外姓武人帮。。 最好的txt下载网
41—04:上位,司马宣王(4)
外姓武人帮人数有点众多,就像咱们的开国元勋一样,咱们知道元帅、大将都是谁,到了上将这里,除非是许世友这样的个性将军,否则就只有党史工作者们耳熟能详了,至于少将,需要活的长久一些,否则的话,还不如《亮剑》里面虚构出来的几位将军那样家喻户晓,所以,在这里,只把大将和上将级别的给阐述一下。
——元帅级别的上一章节已经说完了,千万不要较真张辽等人没有资格和他们叫板,难道陈毅就一定比粟裕威风八面吗?难道罗荣桓就一定比许世友惊天动地吗?
言归正传。
为了显示一下自己不是照抄,所以,打乱了一下顺序,整理出了曹魏版本的大将和上将。
大将级别的有:
张辽、乐进、于禁、徐晃、张郃、文聘、臧霸、李典、李通、典韦(既然罗瑞卿可以做大将的话,那么典韦也是可以的哦)10位。
上将级别的有:
韩浩、史涣、朱灵、吕虔、许褚、庞德、孙观、郭淮、王凌、毋丘佥10位。
这20位可以说是第1代中央军委委员+地方军区骨干领导的核心成员,那么按照之前的规矩,以曹睿在位期间为例,看看还有几人存活吧:
1——张辽,222年带病出征孙权,病逝于军中,享年53岁,死时官拜前将军,晋阳侯,曹丕很喜欢他,给予张辽母亲舆车,派遣兵马送张辽家人到张辽军屯之处,当张辽母亲至时,张辽导领随从出迎,张辽所督的诸军将吏皆罗拜于道旁,风光的很;221年为其建造第舍,又特为张辽母亲筑殿,当年跟从张辽突破吴军阵营、临时应募的一众步卒,皆为虎贲;死的时候曹丕为之流涕;张辽死了3年之后,曹丕追念张辽、李典在合肥之功,诏曰:
“合肥一役中,张辽、李典仅以步卒八百人,破贼十万之众,自古用兵,未见如此。他们使贼众至今仍气为之所夺,真可谓国之爪牙。现分封辽、典邑各百户,赐一子爵关内侯。”
可见曹丕也算是性情中人,当有人得罪他的时候他睚眦必报,亲叔叔也不例外,他讨厌一个人的时候就往死里羞辱,比如于禁。
而到了自己喜欢的人的时候,他又可以毫不吝啬的赏赐和提拔,张辽是这样,夏侯楙、黄权、孟达,乃至司马懿又何尝不是呢?
2——乐进,生年不详,估计和张辽差不多,卒于218年(建安23年),官拜右将军;
3——于禁,不用说了吧?死于221年;
4——张郃,也不用说了吧?战死于231年;
5——徐晃,曹丕称帝登基后官拜右将军,封逯乡侯,后进封杨侯。
击败刘备于上庸后,驻守阳平关,改封阳平侯,假节钺,食邑3000, 227年病死,死后谥壮侯;
6——李通,196年投靠曹操,曹操拜他做振威中郎将,让他驻守在汝南西部,参加过征讨张绣的战役,拒绝过袁绍和刘表对他的重金挖角。
209年周瑜刘备围曹仁于江陵,又有关羽别动队去断绝北边的救援,李通率众救援曹仁进击关羽军,一路上表现英勇,碰到有鹿砦阻碍,亲自下马处理,步步进迫至曹仁的被包围圈时于路上病死了,时年42岁;
7——李典,合肥战役后被封为破虏将军,都亭侯,215年病逝,年36岁;
8——典韦,“中南海保镖”头领,197年战死;
9——臧霸,明帝曹睿即位后,增臧霸邑五百户,并前三千五百户,不久逝世,生卒年不详;
10——文聘,226年病逝,一直把守江夏,数次阻杀了孙权的侵略。
下面再来看看10位上将吧。 。 想看书来
41—05:上位,司马宣王(5)
相比于元帅和大将名单,上将有点单薄和“默默无名”,其实就像咱们对十大元帅耳熟能详但是却说不出几个上将来是一样的,但是,这不能说明他们就是不行,只不过是咱们没有关注而已:
1——韩浩,夏侯惇副将,好几次喧宾夺主,比如“夏侯惇肉票”事件,生卒年不详,有勇有谋,也对屯田制度有过基础性建设,可惜啊,湮没于史籍当中;
2——史涣,曹操起兵后以客军身份加入,行中军校尉,征伐时常任监军以监视诸将。与曹仁等讨斩眭固于射犬、官渡之战时徐晃烧韩猛护送的粮车,后转拜做中领军,掌管禁军,曾被封为列侯,建安14年(209年)病逝,可惜,居然被罗贯中埋汰死在袁尚手中;
3——朱灵,“灵后遂为好将,名亚晃等”,陈寿对他的评价不低,类似于陈到和赵云的历史待遇,表现出了对曹操的忠心,也立过不少功绩,可惜曹操比较讨厌他,总想夺了他的兵权,好在曹丕给他恢复了名誉,“文帝即位,封灵鄃侯,增其户邑。灵谢曰:‘高唐,宿所原’于是更封高唐侯”,参加过228年“曹休中计”战役,但是,始终难以进入核心地带,也难以对政局产生什么影响;
4——吕虔,历任襄贲校尉、泰山太守,多次平定黄巾军等反乱势力,共在泰山郡任职十多年,很有威信和政绩。魏文帝时,吕虔改任徐州刺史,生卒年不详,于魏明帝时期去世,相当于小号的文聘;
5——许褚,长命版典韦,“爱”曹操“爱”的死去活来,当曹操病逝后,他老人家也伤心过度追随而去;
6——庞德,不用说了吧,水淹七军啊;
7——孙观,曹操之振威将军、青州刺史,初与臧霸俱起,从陶谦讨黄巾,拜骑都尉,太祖破吕布,使霸招观兄弟,皆厚遇之,与霸俱战伐,观常为先登,征定青、徐群贼,功次於霸,封吕都亭侯,康亦以功封列侯,与太祖会南皮,遣子弟入居邺,拜观偏将军,迁青州刺史,从征孙权於濡须口,假节,攻权,为流矢所中,伤左足,力战不顾,太祖劳之曰:“将军被创深重,而猛气益奋,不当为国爱身乎?”转振威将军,创甚,遂卒,也算是战死沙场;
8——郭淮,成功,他才刚上路呢,小秘书,只要运气好,沉得住气,不抛弃不放弃总有成功的一天(条件似乎有点多啊,反正人家郭淮是成功了);
9——王淩,他的叔父是王允,但是他的成名和发迹与王允没有任何关系,有关他反抗司马懿的故事,后面还有重点介绍,这里就先不说了;
10——毌丘俭,同上,当然了,同上不是说他也是王允的大侄子啊,呵呵。
好了,以上20位将军统计完毕了,到了曹睿年间还有精力活动在政治军事舞台上的还有谁呢?
10位大将本来可以保存一位张郃的,但是,全挂,10位上将呢?郭淮、王淩、毌丘俭三位(韩浩和朱灵待定,不过就算有口气也和时局无关了)。
20人存活3人,虽然和几位元帅有进步,但是,也可以进行重组了。
为了节省篇幅,下面只是把那些有点名望,有点功绩的列举出来:
1——张虎,张辽之子,官至偏将军,有点本事,但是没有太大的资本,不过出于对偶像的尊重还是列出来吧;
2——乐綝,乐进之子,官至扬州刺史,“果敢坚毅,有乃父之风”;
3——庞会,庞德之子,“果敢有父风”,官至中尉将军,封列侯,当然了,他最为蜀国粉丝痛恨的就是进入成都之后杀光了关羽的后人,我虽然不至于痛恨,但是还是有点鄙视他。
毕竟,两军阵前刀剑无眼,要么是关羽死在庞德的手中,要么是庞德死在关羽的手中,何况,关羽给了他庞德机会,最后杀他也是成全他的气节而已,你至于让人家被灭族吗?再说了,都多少年了?
4——许仪,许褚之子,死在了钟会手中。
以此4人再加上3个幸存者,勉强构成了这一帮派的第2代成员,人才有些凋零,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大部分的孩子都没有他们父亲那样的气魄,只不过继承了长辈的爵位,有口饭吃而已,看来在任何时候有个好爸爸都是很重要的啊,乐綝和庞会这样的已经算是好的了。
此一帮派和亲族帮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第2代的忠诚度上,他们的父辈是和曹操一起拼出来的,不是简单的君臣之情那么简单,里面有着生死之交(至少是有一部分的)的情谊。
到了第2代上,虽然政府对他们很优待,薪水很是丰厚,可是,这也意味着他们不愿意改变既得利益,一旦发生什么政治波动,自己的薪水就要被拖欠了——一代人是打天下的,一代人是坐天下的。
这也意味着这一批人完全可以成为司马懿的争取对象了,他只需要做到以下2点即可:
1——把自己打扮成曹魏政权的代言人,任何对自己的抵抗都是对朝廷,对曹氏的背叛,所以,当三剑客王淩、毌丘俭、诸葛诞分别挑起反抗司马懿的大旗的时候,响应他们的第2代人甚少。
郭淮已经被收编了,主动归顺,而乐綝干脆就与之对抗,甚至还壮烈在了诸葛诞的手中;
2——掺沙子,不断的扶植自己的人到这个行列中去,分管军权,到时候即便是有反抗力量也被*的差不多了,扶植谁呢?
司马师和司马昭这样的血亲当然是首选,而一些没有发迹的底层小人物如果有潜力可以挖掘的话也一定会破格提拔,比如邓艾。
其实就是一点,司马懿不断强化自己的力量就可以了,这些人,70%都是想保证自己衣食无忧,只要继续给自己开饷,我就睁一眼闭一眼,反正我们也是窝囊废了,造反也不会有什么帮助,还会把自己拖下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还有20%的人被司马懿给洗脑了,帮着他打天下,最后,造反的不过是10%而已,难道羽翼丰满的司马懿还摆不平吗?
于是,支撑的第2根顶梁柱,所谓的第二大帮派,外姓武人帮也和坍塌无异。
——不过人家也是做了一些努力的,虽然代表只有三剑客而已。
最后再来看看影响最为深远的士族团体吧。
他们控制着朝廷上的话语权,控制着民间的舆论,他们的反应,或者说反抗力度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