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第2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再来看看影响最为深远的士族团体吧。

  他们控制着朝廷上的话语权,控制着民间的舆论,他们的反应,或者说反抗力度直接决定了司马懿所谓的“阴谋”能否得逞。

41—06:上位,司马宣王(6)
武力手段虽然很重要,但是,三大支柱中,这第3根,士族集团的立场直接决定了司马懿的活动力度。

  首先来看招牌家族——荀氏集团。

  颍川荀氏在曹氏企业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荀彧和荀攸,这叔侄二人分别协助曹操掌控内外,声名显赫,虽然荀彧被曹操给和谐掉了,可是,他的家族还继续着被曹操尊崇,荀攸不必说了,荀彧的后人待遇也是非比寻常,他的五个儿子中:

  荀恽,字长倩,嗣侯,官至虎贲中郎将;

  荀俣,字叔倩,任御史中丞; 

  荀诜,字曼倩,任大将军从事中郎;

  荀顗,字景倩,博学而意思缜密,任散骑侍郎,再任尚书一职;

  荀粲,字奉倩,崇尚道教,娶曹洪女。

  这里面除了老四之外,前三位都是早亡,其中荀粲因妻子去世,悲痛而死,年仅29岁,老大荀恽因与曹植有交情,被曹丕憎恨(也是死的比较早一些),但是人家的妻子乃是曹操之女安阳公主,所以,后人还是没有遭到太大的波及,不过相比于前人,就有点生分了。

  到了荀彧的孙子辈的时候,这种亲近感被进一步拉大,甚至还被拽进了司马氏的阵营中来:

  荀В縻⒊ぷ樱疚⑵锍J蹋蠼艄阊粝绾睿朗辈30岁。

  这个还是次要的,而且也是早亡,关键是下面的这位老兄荀霬,他是荀恽的次子,官至中领军,死时谥贞侯,追赐骠骑将军,他的另一个身份才是引人注意的——其妻为司马懿之女,与司马昭、司马师有交情。

  由此可见,司马懿已经把触角伸进了举足轻重的荀氏集团中了,因此,这个家族开始将政治立场转向为司马氏一边来,荀霬不是个别现象,荀顗仕于晋,位至太尉,封临淮康公;荀寓,字景伯,荀俣之子,少与裴楷、王戎、杜默皆有名于京城,后来仕晋,位至尚书;荀憺,荀霬长子,任少府;荀恺,荀霬次子,晋武帝时为侍中,位至征西将军;荀悝,荀霬三子,任护军将军,追赠车骑将军;荀羽,荀寓之子,位至尚书。

  从荀彧和荀攸之后,逐渐和曹氏拉开了距离,再加上和司马懿一派同有世家大族以及和颍川沾边的缘故(司马懿的爷爷当过颍川太守),也就给了司马氏“可乘之机”,于是,子孙后人中不少都被争取过来,有联姻的,有默认司马氏的话语权的,最有影响力的一家世族集团:荀氏,就此被司马氏给分化瓦解了。

  和荀彧、荀攸同期崛起的元老集团还有郭嘉、程昱、陈群毛玠、崔琰等人,后两位被曹操给弄死了暂且不说,先来看看前三位。

  郭嘉死的比较早(不然的话历史也许被改写了,就像游戏《曹操传》一样,呵呵),他的儿子郭奕开始虽然起点不错,不过可惜都是死的比较早,因此,很难形成自己的势力来对朝政施加影响;

  至于程昱,和郭嘉差不多,只不过活的更长一些,他的子孙无法在曹氏的庇护下再接再厉和他本人的为人处事有很大的关系,“程昱性刚戾,与人多忤”,以至于他活着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告他谋反,好在曹操和曹丕先后把这些当作耳旁风,不过要想形成一个自己的势力集团也是很难的事情了——相比于荀氏,司马氏对这两位的后人就少了一些小动作,不是没有原因的。

  还有几位散装的*,比如贾诩,比如辛毗,贾诩的子孙和前面那几位差不多,而且他本人也是比较圆滑,以保护自己为前提,做出什么事情来都是不奇怪的,辛毗的后人辛敞则很有意思,他的老爸一直以刚直闻名,到了他的时候,也开始向滑蛋转变了,当司马懿和曹爽火并的时候,作为曹爽参军的辛敞却是有点犹豫不决,就向自己那博学多才的女中豪杰姐姐辛宪英请教自己应该怎么办。

  杀出城去支援曹爽,姐姐说道。

  您认为曹爽会战胜司马懿吗?辛敞对此表示怀疑。

  当然是曹爽死定了啊,辛宪英笑着说。

  难您这不是害我吗?辛敞有点急。

  你笨死啊,辛宪英解释:你是曹爽的参军,如果你不站在曹爽的立场上就会被人鄙视,老百姓鄙视你,司马懿作为战胜者也会鄙视你,还会辱没了咱爹的名誉,所以,你杀出去尽力而为一下就行了,意思意思给别人看,同时你要注意保护好自己,千万不要犯傻,you know?

  明白了,辛敞点头。

  果然后来的发展进程和辛宪英估计的一模一样,辛敞只是跑到了城外,但是什么都没有做——因为曹爽也是什么都没有做,所以,司马懿很满意忠肝义胆的辛敞的“所作所为”,而这位老兄,冒了一身的冷汗,后怕的说道:我要是不跟姐姐商量,可能就没有今天啦!

  这一批*(*们大都没有煎熬到司马懿扬眉吐气的一天,最接近的也就是辛毗了)的子嗣们,要么保持中立,要么和司马师和司马昭关系不错,所以,自然都不会在两派日后白热化的争斗中站在曹爽的一边去了。

  这批人如此,那么那些曾经在曹操称王、曹丕称帝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中流砥柱们呢?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个烘托起曹魏天下的“五芒星”吧:

  贾逵、陈群、王朗、钟繇、华歆。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41—07:博弈,五芒星黯(1)
五芒星是一个外来词汇,套在这上面只不过是因为我“恰好”找到了5个人而已,如果只是找到了4个,那就是四大天王,如果是6个的话,那就是六面兽,以此类推,总之,五芒星只是一个代号而已,在被我对号入座之后希望不要拍砖,至少不围绕这个问题拍砖。

  五芒星被赋予的内涵也有很多,可以写出一篇5000字的文献综述了,所以,这里也不在他的本义上较真,只是围绕下面一点展开话题:五芒星的五个顶点都代表不同的元素,分别是地、水、火、风及象征人类精神力量的第五元素,而五芒星亦是在魔法中是常被使用的符号,因为其整体一看就像一个人的身体,最顶一点为头部,其余为四肢(引自百度词条,如有争议与在下无关,呵呵),贾逵代表“地”,华歆代表“水”,钟繇代表“火”,陈群代表“风”,而父子两代都已学识见长的王朗则是代表着精神元素——其实陈群才是代表着曹丕一族的精神力,但是可惜,他的儿子完成了战略转型,所以,只好进行一下修正了。

  1——“地”之贾逵。

  贾逵看上去没有什么政治背景,家里比较贫穷,他的教育也很有特点,据说是“祖父习,口授逵兵法数万言”。

  他的出名也是因为自己的刚直,他初为郡吏,守绛邑长,203年,正好赶上了郭援攻打河东,所经城邑皆下,只有贾逵还在坚守,郭援久攻不下,于是找来单于合军一处展开了猛烈的进攻,城将溃,绛父老与敌军谈判尤其提到一点,不杀害贾逵(可见贾逵平日里做的不错)。

  绛人既溃,郭援很欣赏贾逵,就想把他招降过来做自己的部下,“左右引逵使叩头,逵叱之曰:‘安有国家长吏为贼叩头!’援怒,将斩之。绛吏民闻将杀逵,皆乘城呼曰:‘负要杀我贤君,宁俱死耳!’左右义逵,多为请,遂得免。”

  之后,贾逵几经周折,成了曹操的人,一直都是为了国家之大计不怕得罪领导,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有两点可以看出来他是很忠于曹氏的,不管谁是老大,只要是做主了,他就会坚定的跟随下去:

  案例一——鄢陵侯彰行越骑将军,从长安来赴,问逵先王玺绶所在。逵正色曰:“太子在邺,国有储副。先王玺绶,非君侯所宜问也。”遂奉梓宫还邺。

  案例二——文帝即王位,以邺县户数万在都下,多不法,乃以逵为邺令。月余,迁魏郡太守。

  这两件事都发生在220年,贾逵怒斥曹彰在先,表明了他对曹丕王位的拥护,所以才有了曹丕对他的重用,不过多久就成了魏郡太守(当然了,也是人家本事)。

  之后,在曹丕和曹睿在位期间,贾逵一直是处在前线奋勇杀敌,屡次征伐东吴的战争中都有他的身影,比如拯救大兵曹休的那一次。

  可惜,234年,诸葛亮死的时候,贾逵也走到了人生的尽头,诸葛亮死的时候有遗憾,没有匡复中原,贾逵的临终遗言也是荡气回肠:“受国厚恩,恨不斩孙权以下见先帝。丧事一不得有所脩作。”

  由此可以看出,贾逵是对曹魏政权忠肝义胆的,他死后被封为肃侯也是实至名归。

  那么他的后人是不是也应该为曹氏效忠呢?

  没有。

  贾逵之子乃是贾充,太和中袭爵阳里亭侯,拜尚书郎,后累迁黄门侍郎、汲郡典农中郎将,参大将军军事,转右长史,一开始还没有什么征兆,但是,在追随司马师平定了三剑客中镇东将军毋丘俭和扬州刺史文钦对司马氏的反抗行动之后(这一点倒是怪不到贾充的头上,毕竟,还是司马氏掌控了舆论优势)开始得到了重用——司马师回许昌,留贾充监督诸军事,贾充因平乱有功,增邑三百五十户。

  如果说之前还是有被忽悠和利用的可能的话,那么在这之后,贾充就彻底的投进了司马氏的怀抱,并且在*最后一个剑客诸葛诞的叛乱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司马昭派贾充到淮南去劳军,贾充到了寿春之后,在同诸葛诞谈论时事的时候,装做很随便的样子,问诸葛诞:“天下人都希望看到推位让国,您以为如何?”诸葛诞听了这话,不由火起,厉声责备贾充说:“你难道不是贾豫州之子吗?你们父子都受了魏君的大恩,你怎么能想把社稷转给别人呢?老实告诉你,要是谁胆敢在京师发动叛变,我就是拚着命也要去收拾他!”贾充被说得哑口无言。

  如果被诸葛诞如此一番训斥之后还不醒悟的话,就充分证明了他的集团性质了。

  功勋之子,尚且如此,我们就不能对那些持观望态度的公务员们有什么再高的要求了吧?

  有关贾充的英雄事迹后面还会有详细的记载,这里就先不说了,总之,自从贾逵死后,本该成为五芒星一角的“地“之贾氏家族就此坍塌了。

  下面再看其他几位。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41—08:博弈,五芒星黯(2)
相比于其他的几位,华歆有点水,当然了,这个水也只是相对而言的,“与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可见华歆当年的名气如何,虽然谁是头谁是尾和最后所居职位有很大的关系,但是,能给归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已经说明了华歆当时不是个小混子。

  下面进入正题。

  2——“水”之华歆。

  曾经出任过豫章太守的华歆政绩还是不错的,他清廉公正、做事有效率,深受百姓爱戴。

  但是,打仗不行,所以,当孙策大兵压境的时候,就听从了虞翻的劝告,投降了。

  免去一场战事倒也是不错,而后来当他接着出使许昌结交曹操的名义“偷渡”出境的时候,相送者千人之多(孙策不想让他走,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作为一个文化人,生存是比较困难的,后面会介绍到),也可以看出,他的人缘还是不错的。

  投奔中央政府之后,华歆干的最牛逼的一件事情就是前面讲过的——奉曹操命收伏皇后玺绶,亲手捆绑伏皇后,并鸠杀二皇子。

  这事干的有点绝,至少不像这个清正不贪污*,追求勤俭节约的华歆干的,但是,人家就是干了,所以,算是表露了这位老兄的政治立场。

  在此之后,华歆就是尽心竭力的辅佐了曹丕和曹睿两代人,直到231年12月逝世。

  华歆之“水”在于他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作为支撑,既没有弄出什么骇人的理论,也,没有上阵杀敌履历功勋,靠的,除了资历甚老之外就是那个清正廉明的招牌了——仅此而已,但是足够了:

  案例一——当初他受曹操征召将行,拜别孙策的时候,“宾客旧人送之者千余人,赠遗数百金”,华歆推辞不过,就暗暗在礼品上做上记号,记录在案,事后一一送还;

  案例二——魏文帝时,华歆官拜相国,但“歆素清贫,禄赐以振施亲戚故人,家无担石之储”。

  所以,陈寿说他是清纯德素,诚一时之俊伟也。

  但是,在《世说新语》中记载了华歆两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