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环境优美,气候适宜,经济繁荣,如果没有战争的话,这个商业区的黄金地段真的是一个好去处,不过可惜,喜气洋洋的荆州有着他的的天然弊端——四战之地,兵家必争之地,当其他人腾出手来的话,这里就要遭殃了。
拉开遭殃序曲的是刘备刘皇叔,抛弃袁绍以后他就直奔这里来了,按照以往的惯例,刘备就是一个灾星,他到哪里哪里就有战争,而被他附体的主人就会有灭顶之灾。
投奔刘表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一家人好说话嘛,而且可以在这里站住脚的话,以后打回北方更容易些,即使回不去,也可以把这里当做跳板,再去更远的地方发展。
第二个感兴趣的就是孙氏企业,国家发展战略和私人恩怨决定了荆州在孙权眼中是块肥肉,黄祖的死亡只是一个开始。
第三个,就是离一统中原最近的曹操了,原因不再赘述。
如此多的狼对荆州虎视眈眈,刘表还可以活得长吗?成为第二个陶谦已经是大势所趋了。
于是乎,荆州这片繁华的商业区转瞬之间阴云密布了。
当然,按照惯例,在这之前,先来了解一下正选的荆州老大吧。 txt小说上传分享
17—02:刘景升的那些事(2)
和刘备相比,刘表的优势还是很大的,前者的汉室宗亲地位总是有那么点不清不楚,而刘表是正宗的汉鲁恭王之后,八竿子绝对打得着。
先看看刘表是怎么爬到荆州老大这个位置上的吧,他是兖州山阳高平人,也就是今天的山东邹县(我靠,山东人遍地开花啊)。
由于家境比较好,所以小时候的刘表学到了不少的文化知识,人家可是正宗的贵族学校,和刘备那种民办的专科学校不一样,而受遗传影响,刘表也是对于升官发财感兴趣,所以,没有仿效那些打着隐居旗号,猫在小山村或者大都市的红灯区,翘首等待主人召唤的野心家不同,刘表的策略很是直接,就是积极表现,写申请书,参加一切可以在各大媒体上露脸的公益活动,甚至不惜投靠到何进的门下。
第一部分已经提到了,何进虽然很努力,不过名声不咋地,大部分人还是敬而远之,甚至有人对何进的主动上门提亲拒之于千里之外,理由很简单,外戚,名声不好,而且出身于屠户,档次太低。
真正接近何进的也多是袁绍或者曹操这样,有着强烈的自主意见和独立意识,想把自己的思维形态强加给何进,甚至不惜忽悠他那不高的智商。
为此,何进很苦恼,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主动上门,甘心被驱使的人——也就是刘表怎么会不让他高兴呢?何况这个人是汉室宗亲。
所以,刘表在何进这里自然是分量很重了。
刘表的这种做法虽说是有悖潮流,不过不失为一种策略,其实那是一个思维开放的年代,只要你可以成功,采取什么办法都行,包括刘备,人家已经*裸的说了:曹操的成功之路是残暴,我不能模仿他,否则的话肯定不会成功,因为这方面他做的是最好的了,我要想成功,必须反其道而行之,大行仁义!
一言以蔽之,成功就是要不走寻常路,放在咱们现实中,就是名人传记之类的书,不管写得多么声泪俱下,都不要当真,看个乐子就可以了,是不是自己写的是次要的,关键是跟着他们学的话注定一事无成,所谓的经验只能保证你不犯这个领域的错误,而不能保证你成功,所以,阅读名人传记除了加点茶余饭后的谈资以及丰富名人和书商的腰包,对于渴望成功的读者来说,没于任何实际意义,包括我正在码字的三国,当小说看,当学术研究都行,就是别往自己的身上套,那就要闹笑话了。
扯的有点远,再说回刘表吧,天道酬勤,傍着何进这个大树,爬的很快,没有多久就成为了北军中侯,名声在外了。
谁说福无双至呢?赶巧当时的荆州刺史王睿被孙坚干掉了,这个肥缺不能空着啊,朝廷翻了翻履历,刘表的资历和血统都达标了,于是,成为新一任荆州父母官的不二人选。
不要以为朝廷就是昏庸的,中央就是不作为的,把刘表出任荆州刺史,刘虞前往幽州,刘焉盘踞四川,就可以看到,这是在尽量避免地方军政大权落入外姓军阀手中啊,只是可惜,大汉王朝的国运已经到头了,即使是这帮姓刘的也都是怀有二心,别看临走的时候胸脯拍的砰砰响,到了地方以后,乐此不疲的干着扩充自己军队的勾当,然后就是坐山观虎斗,等着黄雀在后的机会——不过即使是明白这个,也是无能为力,因为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但是,别以为到了地方成为土皇帝就是好事,刘表所要前往的荆州此时还不是日后自己治下的歌舞升平的景象,是什么光景呢?。“江南宗贼盛,袁术屯鲁阳,尽有南阳之众。吴人苏代领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长,各阻兵作乱”
局势可以说是一片混乱,不过刘表表现的算是很牛气,“单骑入宜城”,虽说有点冒险,但还是起到了给人下马威的效果,所以,看上去再窝囊的人,也是有牛比的光荣事迹的,不要太瞧不起人。
第一步棋走对了,不代表以后就会一帆风顺,地头蛇们不会就这么被吓到,刘表接下来的实质性策略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从短期目标来看,刘表是成功的,不过长远来看,这一招却有点双刃剑的味道,只是此时的刘表和汉中央一样,并没有别的选择了。
17—03:刘景升的那些事(3)
刘表的这一招是什么呢?很简单,“以夷制夷”,就是扶持当地有名望的大族为自己撑腰,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到时候平分天下——先平分荆州的天下,只要保证我刘表坐稳太守的宝座,你们的好处是大大的。
这一招没有多少稀奇,后来西晋灭亡,王室流窜江东,建立东晋靠的就是当地的名望大族王敦王导兄弟,小朝廷起来了,王氏兄弟也主导了大权,以至于一时间说不清是姓司马还是王了。
日后刘表就要遭到这种心理折磨,不过别无他法,迅速巩固在荆州的宝座才是首要目的。
于是,他就抱着很虔诚的态度去请教当地的牛比人士蒯良、蒯越。
不过这两兄弟给刘表的意见却是截然相反,蒯良认为“众不附者,仁不足也,附而不治者,义不足也”,认为“苟仁义之道行,百姓归之如水之趣下,何患所至之不从而问兴兵与策乎?”。
什么意思呢?就是以德服人,不战而屈人之兵,让大家,尤其是那些土匪都被自己的仁义威名吓倒——其实这些只能吓吓老百姓而已,一旦遇上天灾,连老百姓都吓唬不住。
因此,对于这种远水解不了近渴的做法,蒯越就先投反对票了,这也太儒家了吧,乱世当用重典啊,在他看来,应该“治平者先仁义,治乱者先权谋”,又认为“宗贼帅多贪暴,为下所患。越有所素养者,使示之以利,必以众来。君诛其无道,抚而用之。一州之人,有乐存之心,闻君盛德,必襁负而至矣。”还建议刘表“兵集众附,南据江陵,北守襄阳”。
一个是教条主义,一个是法家的阳谋和阴谋相结合,谁能给刘表带来好处,那是一目了然的。
不过,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蒯良的思路未必不对,其中一些内容还是符合刘表的思路的,更重要的是,这两个人都是本土牛人,最好是照单全收,这样才可以真正的站住脚。
于是,刘表就先按照蒯越的理论,对宗贼豪强采取了强硬政策,甚至不惜耍阴谋,借着喝酒吃肉谈判的名号全部拿下,然后再安插自己的心腹——这也算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了吧?虽然有些无耻,但是正所谓兵不厌诈啊、
“南收零、桂,北据汗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
来了荆州没有几年,刘表就达到了这种成就,比徐州的陶谦效率高多了,不能太鄙视人家啊。
之后呢?刘表就开始按照蒯良的思路走了,大兴教育事业,带头传播文化,让人们意识到卖弄知识,附庸风雅是一件很崇高的事情。
由于自己拥兵十余万,荆州的本身经济土壤没有遭受太多的摧残,再加上领导带头推广教育文化事业,所以,当时的荆州呈现了一片独特的气象,和战火纷飞的乱世相比,这里简直是世外桃源啊,也正因此,很多喜欢苟且偷生,执笔传颂文化的读书人,扛着一摞摞的书简来到了这里,而到这里来打工的农民工们就更多了。
这就像是滚雪球的效应,首先,刘表的荆州具备了吸引人才和外资的硬件,而大批资金和人才流入又进一步推动了荆州经济文化的发展。
但是,这在成就了刘表的威名的同时,也害了他,如果这是在太平之世的话还好说,绝对的正面典型和楷模啊。
很遗憾,现在是乱世,乱世,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袁绍拼搏多年,不能说实力没有增加,但是就是因为努力的方向有所偏颇,就直接被曹操扼杀了,更何况是原地踏步的刘表了?不是说蒯良的见解就是错误的,只是,在天下一统之前在这方面着力颇多未免有点理想化了,这也是为什么春秋战国时代孔孟一套理论不吃香,被法家打得一败涂地,甚至连老庄哲学都分不出胜负,直到汉武帝的硬挺救市才焕发新生——不过自从被政府保养之后,儒学也已经变质了。
所以,刘表的用心是良苦的,心思是好的,长远来看,对国家和民族都有所帮助,只是不合时宜。
但是就是这个不合时宜,决定了在这个乱世,终究没有他刘表的一席之地,一句话,乱世,是流氓才能打天下,顽主的乐园,不是投鼠忌器,过于清高的知识分子呆的地方,或者说,你可以忽悠,利用知识分子为自己卖命,但是千万不能被自己的理论感动,也成为了知识分子中的一员,很不幸的,刘表一步步的迈上了这条不归路。
有点教唆犯罪的感觉,但是这是事实,忽悠这么半天不是为了阐述真理,而是说一个事实,在中国,不能像刘表这么干,永远都不能,除非你想当悲情英雄,品尝失败的果实,听任后辈的唏嘘。
路线错误虽然有,不过还不是全部,这算是一个内因,随着时间的流逝,他改变了刘表的本质(或者刘表本质就是这样),让他渐渐丧失了争取天下的资本,还有一个外因,直接导致了刘表政权的崩溃,这就是他引进的另一把双刃剑造成的——这个人是蔡瑁。
17—04:刘景升的那些事(4)
一部《三国演义》可以说是造神寥寥,毁人无数啊,本来挺牛逼的一个人物,活生生的被扣上一个屎盆子,永世不得翻身。
蔡瑁就是这万千牛鬼蛇神中的一员。
蔡瑁,襄阳大族,从经济实力来看,和徐州的糜竺兄弟有的一拼,而论起政治地位来说,糜竺们则是差的有点大了,蔡瑁的姑姑,也就是老爸蔡讽的妹妹嫁给了太尉张温,自己的姐姐则是当地望族黄承严的老婆——呵呵,蔡瑁的姐姐是诸葛亮的丈母娘,这关系,自己算去吧。
人家仗着自己的女性亲属多,采取的是今天明星多栖发展策略,政治人物要搞,文化名人也不放过,甚至把触角伸到了中央。
你说,这样的牛逼人物,刘表会放过吗?低头不见抬头见啊,大家都在襄阳呆着,没准哪一天就在某一个洗浴中心遇上了,一来二去自然熟络。
而蔡瑁也不是傻子,自己的姑姑是过去式,抱住刘表这棵大树才是最重的,这厮已经站稳在荆州的脚跟了,作为地头蛇,断然没有和他硬碰硬的道理,这叫做强强联合嘛。
而刘表表现得也很有诚意,娶了蔡瑁的妹妹为妻。
这就是一家人了啊,蔡瑁更是要对自己的妹夫坐稳荆州奔波劳碌了,公家和私人的,那态度,绝对不一样。
发展到这一步,刘表的表现是正确而正常的,是个人都会选择和蔡瑁联手的,而蔡瑁做的也不错,征讨桂阳和零陵等地的战斗中表现不错,很有军事才华,让自己的外甥张允一起出来干也是举贤不避亲。
但是,这一切都在刘琮出生之后发生了变化。
如果当年可以结扎的话,想必刘表一定不会拒绝,虽说子孙满堂是好事,但是一旦子孙为了那些遗产打起来就不好了,更何况刘表留给自己孩子的遗产根本就不无法划分——难道要把荆州一分为二?这不是等着被人兼并吗?
现在摆在蔡瑁面前的就是两条路——要么坚持刘表的的初衷,或者说是传统文化的典章制度,立长不立幼,想对待刘表一样,支持大公子刘琦;要么是支持自己的妹妹生的孩子刘琮为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