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詹天佑-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庵旨倨诰∏榈赝嫠5氖焙颍泄淄虮匦牖匾抟稻纸邮芗械暮何呐嘌怠K裕灾泄淄抢此担鞘导拭挥屑倨凇�

  陈兰彬偶尔也会在容闳或曾兰生的陪同下,到各个接受幼童的学校看看,实地了解一下幼童们在美国学校学习的情况。当幼童们在学校里见到陈兰彬时,内心既有一种亲切感,又有一种恐惧感,深怕自己的什么行为被陈兰彬看出了不轨,哪怕正在与同学打闹追逐,也会马上收敛一下,并规规矩矩地向陈兰彬行鞠身礼,轻声地说:“陈大人好。”孩子们的美国小同学看到这种情景,等陈兰彬他们离开后,就会模仿着来到詹天佑或其他人面前鞠一躬,口里念念有辞,这时候会引得在场的人哄堂大笑。有一次,一个美国同学,对着罗国瑞深鞠一躬,引起罗国瑞不满,走上前去,就给了那个美国同学一拳,那个同学不知怎么回事,先是怔了一下,然后哭着跑到诺索布校长那儿去告状,搞得诺索布不得不出面调解。

  那是一天下午放学的时候,一个叫魏玛的同学为了逗罗同瑞玩,从背后抓住罗国瑞的辫子,跳皮地说:“嗨,国瑞,这辫子真有趣!”

  罗国瑞扭了一下头,发现辫子给人纠住了,心里咯噔一下,老大不高兴,又听魏玛这一样说,更是恶从心头起,怒向胆边生,扬起拳头,重重地打在魏玛的脸上,打得魏玛顿时眼冒金星,一股热血从鼻孔涌出,把走在前后的所有同学都惊呆了。魏玛不知自己做错了什么,惹得罗国瑞如此生气,双手捂着鼻子,非常痛苦的样子。

  这时,詹天佑和欧阳赓正好路过,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看到罗同瑞那怒气冲冲的样子,又看到魏玛在哪里痛苦地流着鼻血,以为魏玛欺侮了罗国瑞才激起了他那么大的反抗。因为大清驻洋肄业局对幼童有严格要求,绝对不允许幼童在美国家庭或学校有粗鲁行为,并告知幼童们,那样有损大清国的国格,如有发现,必然严惩不贷。詹天佑问:“国瑞,怎么了,你怎么把魏玛打成那样?”

  罗国瑞没好气地说:“你问他自己!”

  欧阳赓走过去,递了一块小手帕给魏玛,问道:“魏玛,你怎么招惹国瑞了?”

  魏玛心有余悸地说:“我什么都没有惹他,我只是对他说,他的辫子很有趣,这有什么不妥吗?”

  詹天佑一听,看了看罗国瑞,对魏玛说:“你这样说真是有些不妥,我们头上的这条辫子本来就是大清国民的标志,从校长到所有的市民对我们都很尊重,你平时也不见得有什么恶意,可你吃饱了没事做,要拿国瑞的辫子说事。你知道吗?我们大清国的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评价我们的辫子就如评价人的身体每一个部位一样,对人是不礼貌的。”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海滨岁月(六)
魏玛说:“可我是无意的。”

  詹天佑对罗国瑞说:“国瑞,你也太较真了。我们的俗话说,不知者不怪吗?再怎么样,你也不应打人家呀!”

  詹天佑问魏玛:“是你先动手吗?”

  魏玛说:“我根本没动手打过他,我只是开玩笑捏了一下他的辫子。”

  詹天佑说:“噢,魏玛,这就是你不对了,你为什么要捏他的辫子?对我们大清国人来说,捏我们的辫子与捏我们的脸或身体的其他部位一样,没有经过我们同意,那就是非常严重的事情了。”

  魏玛擦净了脸上的鼻血,也不再那么疼痛了。看着三个中国同学说:“可是,我真的不知道,我本来就是逗他玩的。”

  欧阳赓说:“行了,下次千万别这样逗人玩了。”

  一下子围过来很多美国同学,有些人开始看到魏玛流鼻血,想动手打罗国瑞,被一些年龄大一些的同学拦住了,因为平时校长和老师们都向大家强调过,要尊重和爱护来自外国的同学,特别是对大清国的同学要尊重一些。大家看到魏玛不断再流鼻血了,也就都静静地听着他们几个人的对话。

  这时,有一个叫杰西的美国同学出面说话了,他说:“这样看来,首先是魏玛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无意伤害了罗国瑞,然后是罗国瑞用暴力伤害了魏玛。两人都有错。今天这事就不必闹到校长那儿去,我们毕竟都是要好的同学,这样吧,魏玛,你先向罗同瑞道个歉,然后,罗国瑞也要向魏玛道歉,大家看好不好?”

  有一个美国同学说:“不好!罗国瑞打了人,一定要告到校长那儿去!”

  大家都沉默了。人群中有人出声了,大家回头一看,是诺索布校长,他说:“今天这事确实是罗国瑞不对,刚才你们的讨论我都听到了。魏玛,你还痛吗?”

  魏玛看到诺索布校长,心里好受多了,摇了摇头说:“不痛。”

  诺索布说:“不痛就好。我看这样,问题都说清楚了,魏玛无心之失在前,国瑞过度反应在后,杰西同学说得对,两个人都要相互道歉。为此我建议罗国瑞先向魏玛道歉,然后魏玛再向罗国瑞道歉,并保证以后不再动他那神圣的辫子。”

  同学们都鼓起了掌,表示对校长的意见的支持。欧阳赓拉了拉罗国瑞的衣角,让他先向魏玛道歉,但罗国瑞似乎无动于衷。詹天佑看到罗国瑞僵持在那儿,知道今天的问题很难解决。他先是对魏玛说:“魏玛同学,我代表罗国瑞同学向你道歉。”那些美国同学想鼓噪说这不算,但詹天佑又对全场的同学鞠了一躬说:“各位同学,我为罗国瑞同学的不恰当行为引起了大家的不安表示歉意。”接着詹天佑又对校长诺索布说:“尊敬的诺索布校长,我为今天这事向你道歉。”

  诺索布说:“噢,天佑,其实道歉与否并不重要,关键是罗国瑞与魏玛两人要和解,大家都是同学嘛,一定要对你身边的任何人都有爱心,暴力是会受到上帝诅咒的。”

  罗国瑞其实也不是不想道歉,他一是好面子,二是怕难于取得魏玛真正的谅解,因为毕竟他对魏玛造成了实质伤害。魏玛听到校长责备罗国瑞,心里知道道理在他这一边,他本来就没有想到与罗国瑞交恶,于是走过来对罗国瑞说:“罗国瑞同学,我完全只是为了与你开个玩笑,没想到引起你这么大的误会,这对我来说,教训实在是太深刻了,我为我的不恰当行为引起你的误会而道歉。”

  罗国瑞看到受伤的魏玛主动道歉,反而无地自容,对魏玛说:“如果你不介意我今天的鲁莽,我愿意真诚地向你道歉!”

  全场鼓起了热烈的掌声。

  诺索布校长对大家说:“同学们,今天这件事确实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但事情已经发生,我们必须找到它的根源。上帝是充满爱心的,同样,我们人类也都要充满爱心。无论什么时候,不管我们产生什么误会,千万要找到产生误会的原因,理性地对待生活中的误会与偏见,千不可记仇记恨、冤冤相报!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只要我们真正用爱去看待一切,没有任何恩怨是解决不了的。魏玛同学能原谅罗国瑞同学,我真的很高兴,罗国瑞同学能认识到自己的过错,这真是一个令人开心的事情。记住了,来自大清国同学的辫子是他们伟大民族的标志,我们一定要尊重!”

  罗国瑞这次与魏玛的冲突显然在西海汶男生学校引起了极大反响,从此以后,如果中国幼童不主动谈辫子,谁都不再碰触这个敏感话题。

  由于肄业局对幼童们的汉文学习有特别的强调,尤其是要求幼童不在肄业局时,同样要加紧汉文的温习,而且,每次回肄业局时,都要对前一次讲习的《四书五经》中的章句进行考核。因而当英文学习已不是问题的时候,幼童们从学校放学后回到美国家庭时,特别是在晚上,会经常一起复习汉文课。

  这是一个清凉的晚上,詹天佑温习了一下前不久在肄业局学过的《中庸》有关内容,突然痴呆地望着窗外沉思。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海滨岁月(七)
欧阳赓发现后,用手推了推他:“靓仔,怎么了,是不是又在想家呀?”

  詹天佑瞪了他一眼说:“想家?想家又有什么用?想不想都一个样。我是在想另外一个问题。”

  “唉,想什么问题呀,说来听听。”

  “我是在想,我们白天学英文,那些字都是从左向右书写的,晚上看汉文,这些字都是从上往下书写的。而且我们的汉字一笔一画,字体复杂,英语吗,都是一些转弯和摸角的字母,你不觉得这顶有意思吗?”

  “这有什么意思,这不都是祖上留下来的规矩吗?”

  “我是在想,你看,这英文,看的时候,眼睛左右左右移动,所以美国人说再见时瞪着大眼手也是左右摇摆;这汉文嘛,眼睛上下上下移动,所以,我们大清国的人见面就会迷着小眼点头哈腰。”

  “靓仔,你在想什么呢,总是想那些离奇古怪的问题。”

  “大佬,这不是离奇古怪的问题。你想,我们家乡人都把美国人叫做红毛子,陈兰彬大人也要求我们只学美国的技艺,不学他们的习俗,但是光这看书的习惯不学都不行啊。所以,我感到肄业局规矩有些真是不合理。”

  “怎么,不合理?你想向陈大人陈情啊?”

  “嗨!我脑子里认为不合理是我的想法,为什么要向陈大人陈情呢?向陈大人陈情不是自讨苦吃!”

  “为什么?”

  “你想想,我们从小到大,从家里到肄业局,我们都只有听话的份,哪有说话的机会啊。再说,陈大人是朝廷四品命官,在这肄业局就数他官最大,他说的话,在这里就是圣旨,谁敢向他陈情啊。我看容大人都一天到晚在他面前弯着腰,腰身都不敢挺直,我辈幼童向陈大人陈情,那不是脑壳坏了?”

  “那你就别想那么多!”

  “喂!大佬,我想事都不行啊!我又没有主动跟你讲这些,是你问我才说的呀。”

  詹天佑又打开《中庸》看了起来,也可能是受到在学校学英文情绪影响,他的脑袋一上一下地晃着,而且脸上情不自禁地露出了笑容。这越发把欧阳赓搞糊涂了,欧阳赓问道:“靓仔,又有什么好想法啊?”

  詹天佑停下来,看着欧阳赓说:“你又想我告诉你?”

  欧阳赓说:“说吧,说来听听,其实我觉得你有些认识也不是完全没道理。”

  詹天佑得意地乐了,说:“什么叫不是完全没道理,其实是完全有道理!”

  欧阳赓说:“行行行!就算你完全有道理,你说来听听。”

  詹天佑先是很夸张地将脑袋从上到下又从下到上地对着书本移动,说:“我这一上一下看着这本《中庸》,其实我在想,我们大清国的人一点也不中庸,有些人总是抬头,如陈兰彬大人、上海道台,还有我们家里的家长在小孩们面前时,也是抬头,有些人却总是低头,如小官见到了大官,小孩见到了大人,还有些人有时候抬头,目空一切,有时候低头,谨小慎微,这一抬头一低头,不就如看这《中庸》,一上一下,眼睛上下移动,脑袋上下摇晃,好象整个大清国的人不是在抬头就是在低头,是不是看这古书形成的习惯?要真正是《中庸》的话,眼睛应该是平视、脑袋应该是平放才对啊。”

  欧阳赓说:“靓仔!靓仔!这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不读了,不读这劳什子《中庸》了。”他边说边把手中的《中庸》用力地盖上。

  詹天佑笑着帮他翻开《中庸》,说:“话虽是这样说,但《中庸》还是要读的,下次昴星日回肄业局陈兰彬大人还要考我们呢。”

  欧阳赓向他做了一个鬼脸,两人又开始安静地温习《中庸》。

哈市时光(一)
1873年容闳接受拿德鲁布先生和有关当地友人的建议,与陈兰彬商量,把大清驻洋肄业局的办公地点转到了康涅狄格州的首府哈特福市,(斯普林菲尔市继续作为后期到达美国的幼童们的接待和分派中心),大清驻洋肄业局在这里演绎了太多的故事,给幼童们的人生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对詹天佑而言,当然也是终生难忘的。

  第一批幼童分散到美国各个家庭生活,对孩子们的英语听说能力的训练显然是成功的,在这批幼童到美国后,他们在美国生活学习的消息也不断传到国内,在幼童出洋前夕由英国商人在上海创办的中文报纸《申报》对幼童留学的事情始终给予了关注,该报曾在幼童出洋时刊出首批留美幼童名单,这多少给当时并不了解朝廷派出幼童留学目的的上海市民进行了一次宣传,尽管那时看报纸的人多是一些新派知识分子,但他们的言传多少在市民中是有影响的,加上幼童们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