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超新传-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娇榱蟾∮癜盟鋈ヂ蛱浅裕酶敢吐杪璧ザ浪祷啊P∮癜米徘咝说呐芰顺鋈ァP∮癜吆螅醣幌伦泳凸蛟诹搜钫竦旅媲胺派纯蓿裨故亲约汉α司赋夹郑盟悄概芸嗟模嗣植构В肷┓蛉撕秃⒆尤ダッ饔伤锤涸鸾窈蟮纳睢?墒茄钫竦氯赐裱孕痪怂暮靡猓狄ヌ旖蛴朐ネ M醣蚜司排6⒅σ裁凰刀钫竦赂谋渲饕猓缓昧粝乱话倏榱篦鋈坏乩肟虾!�

第三章流离8
这可真是雪中送炭,杨振德可以用这笔钱买船票了,而且还富富有余。已是金风乍起的时节,她想到天津在北,即将入冬一定很冷,她和女儿生在南国,怕是一时难以适应那里的天气,现在她和女儿两个人谁也不能病倒出意外。她不急着走,而是买了新棉新布做了两身厚厚的棉衣棉裤,又买了两双呢棉鞋才离开上海去天津。大轮船刚过了胶东半岛,母女二人就换上了冬装。杨振德未雨绸缪,小玉爱就没有挨冻,此时北国已经飘起了雪花。漫天飘散的大雪让小玉爱大喜,她告诉妈妈天上下盐了,妈妈笑着搂着她说,那是雪。

  离开温暖的南宁在外漂泊了一年的小玉爱头一次在白皑皑的塘沽码头见到了亲哥哥。她跑过去抱着邓元圣不肯撒手,可是杨振德却发现二十多岁的邓元圣居然抱不动七岁的妹妹。邓元圣病了,他得了肺痨,可把杨振德吓坏了,急忙扯过女儿生怕传染。邓元圣把继母小妹带到自己租的小房,告诉她们自从上个月自己得了肺痨后就被辞退了,现在失业在家也没钱治病,看来只好等死了。杨振德哪里能让他等死,马上给他号脉抓药治病,可惜为时已晚,可怜的元圣不久就病故在天津。这下杨振德真是有点发蒙了,不知如何是好,最后还是王原洁帮助她料理了邓元圣的后事。

  王原洁看到情绪低落的杨振德,就劝她先找个工作,也许能忘掉一些苦恼,告诉杨振德长芦育婴堂现在少一个医生,问她要不要去,走投无路的杨振德只好去了,带着小玉爱住在了育婴堂。育婴堂就是孤儿院,是天津盐商们集资修建收容父母双亡的孤儿的地方,小玉爱住在那里自然就跟孤儿们玩到了一起,而且还不得不和孤儿们一起干活劳动,每天小玉爱通过劳动也能挣到几文钱,她把挣的钱交给妈妈,妈妈却一点不高兴,这是最让杨振德感到内疚的,她认为是自己害了女儿,如果当初不离开南宁,小玉爱就不会受这么多的苦了,在困境中她只能指望丈夫快点回来,已经快三年了,她们母女的苦日子就要到头了,邓庭忠的来信更让杨振德坚信一家团圆的日子马上就到了。

  邓庭忠从新疆来信,告诉妻子他服刑期将满,马上就要官复原职了。杨振德看到丈夫的信喜出望外少有的笑了,这是几年来妈妈第一次这么开心的笑,而且眼睛又有了往日的光彩,小玉爱听说爹爹要回来,也可高兴了,她已经记不得爹爹的模样了,只是还隐隐约约记得爹爹怀抱的温暖和以前家里挂着的绿铠甲,她也想再见到爹爹,到那时她就不用和孤儿在一起干活了,因为她有爹爹,她不是孤儿。杨振德不愿意看到女儿和孤儿们在一起生活,她去了一家戒烟所当了职员,月薪三十块龙洋,足够养活女儿的,她就把女儿带出了育婴堂。

  邓庭忠服刑期满了,他效忠了一生的大清国也亡国了。宣统四年十月十日,辛亥革命爆发清帝逊位。刚刚恢复自由的邓庭忠邓总兵听到消息后,不知道是哭好还是笑好,百感交集,他想到自己可怜的妻女,巴不得快马加鞭飞到她们身边,只是此时此刻邓庭忠已经没有了日行千里的高头大马。没有了脚力难道就不和亲人团聚了吗,他的豪迈之心又起,他要徒步从中国的最西边伊犁走到中国的最东边天津。邓庭忠与在新疆服刑的最后一批大清国的犯人们开始踏上了漫长而壮烈的回家之路。他知道他的妻子和女儿是多么的想念他,是因为他的不慎才使她们受了大苦,等他回去以后好好待她们,还要让她们过上最幸福的日子,他就这么拼命的走呀走呀……

  远在天津的杨振德知道丈夫已经动身回家了,她每日沉浸在幸福里,给小玉爱做好吃的,买好玩的,有了丈夫就有了一切,她以后终于可以轻松度日了。春暖花开,小玉爱八岁了,这天,幸福的杨振德接到河南大伯子的来信,在信里通知她,邓庭忠死了,死在陕西!

  杨振德崩溃了,她不知道这是怎么了,她的命怎么就这么苦,她不相信不相信,丈夫就这么的死了。她放纵地哭啊哭啊,哭的天昏地暗日月无光,直到哭不动才不得不止住悲声。她再看信,玉爱的伯父已经把丈夫的尸体运回光山老家祖坟安葬了。杨振德要去找丈夫,死的也要找,王原洁给了她一大笔路费,半疯狂的杨振德带着女儿直扑光山而去。她在行前给玉爱伯父去了电报,她们在信阳下了火车邓家却没有人来接她们,人生地不熟的杨振德只好又带着女儿回到了长沙她的故乡。

  等杨振德再一次回到天津,已经是民国了。

  邓玉爱六岁离开南宁,随着妈妈广州、上海、天津、河南、湖南,再回到天津,半个中国走下来,年纪小小的她脱胎换骨变了一个人,她再也不是南宁总兵府里穿绸裹缎胖胖的小千金了。杨振德看着女儿瘦瘦的小身子穿着灰色爱国布的衣服,已经接受丧夫现实的她又咬紧牙关,以后她的生命就是女儿,她要让女儿平平安安的长大成人,也算对得起丈夫了,这个坚强的女人振作精神开始了新的生活。 。 想看书来

第四章求学1
4求学

  九岁的孤儿邓玉爱上学了。

  一九一三年,杨振德在戒烟所的同事张星华介绍她去北京平民学校教书,张星华是同盟会的会员也是中国社会党的党员。杨振德听张星华说,同盟会是孙文创立的,中国社会党是陈翼龙创立的。她不知道孙文和陈翼龙是做什么的,为什么创立什么会呀,党的,但是为了生存,她带着女儿来到了北京。她在平民学校教书,女儿就在平民学校当学生。学校是义务的,不要学费也不给老师薪水,只负责食宿。无依无靠的母女只要有食宿就知足了,何况玉爱还能接受新式教育。

  当玉爱第一天坐在教室里的时候,还不知道上学是什么概念。

  上学前玉爱已经跟妈妈学了好多的知识,她识字也会写字还会打算盘,但是从来没有和这么多的小朋友坐在一起读书,她望着站在讲台上的陈先生有点不知所措。陈先生是个神采奕奕的年轻人,只有二十多岁,但是年轻的陈先生对于小玉爱来说还是很严肃的。她低着头不敢看陈先生,使劲往下缩着小身子,可是陈先生偏偏叫了她的名字:“邓玉爱,你来回答问题。”

  可怜的小玉爱不知道什么是回答问题,听到先生叫她,也只好不情愿的抬起小脑袋。她看到好多小朋友都把手举的高高的,她也不知道举手是什么意思,只是睁着圆圆的大眼睛看着陈先生,陈先生对她说:“先生叫学生,学生就要站起来”,

  “先生,他们为什么举手呢?”小玉好奇的问道,

  陈先生听小玉爱的问题笑了:“他们想要先生叫。”

  “可是,先生,我没有举手你怎么还叫我呢?”小玉爱傻傻的问道,

  饶是陈先生见多识广也没有听过这样的问题,一时不知如何说好,竟也愣了一会儿。是啊,人家邓玉爱没有举手,我干什么还要叫她,好在陈先生反应灵敏,马上又说:“没有举手的学生,老师也会叫的。现在我叫你了,你就先站起来吧。”

  小玉爱没办法只好又不情愿的站了起来。

  “你来回答问题。”

  “什么问题?”小玉爱的回答很天真很让陈先生头痛,只好再重复一遍提问,他耐心的说:

  “你的左衣兜里三毛钱,右衣兜里有四毛钱,算算你一共有多少钱呀?”

  小玉爱接下来的回答差点让陈先生吐了血,

  “先生,那不是我的衣服。”说完,就一屁股坐到凳子上了。

  “这,这。”陈先生也傻了眼,

  “那是我妈妈的衣服,你去问我妈妈吧。”小玉爱还细心的解释着,这一下陈先生上火了,可是让陈先生更上火的是小玉爱的反问:“先生,你怎么知道我妈妈的衣兜里有钱?我妈妈好像没有两个兜的衣服呀?”

  童言无忌,虽然小玉爱没有了爹爹,但是妈妈的疼爱是双倍的,从她生下来就没有离开妈妈,她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妈妈,妈妈却在旁边的教室教别的小朋友,她想过去找妈妈,好在陈先生的课结束后,妈妈来到了自己的教室,她冲上去抱住了妈妈。杨振德被女儿紧紧的抱着,她从女儿细细的小胳膊上传过来的力量惊呆了,她没有想到女儿会使这么大的力气抱着自己,生怕自己也离她而去,女儿眼睛里有淡淡的泪花,可是她们才分开一小时呀。杨振德知道,她要开始教女儿独立了。

  从那天起,杨振德就有意无意的让女儿帮她干活,先是让女儿洗自己的小手帕,小内衣,小袜子甚至还让她给妈妈洗手帕。小玉爱洗的不干净也不要紧,杨振德会偷偷着再洗一次,每次小玉爱干完活后,她就夸奖,而且还请陈先生当着同学们的面表扬女儿。善解人意的陈先生理解母亲的心,每次都表扬邓玉爱小同学,在同学们羡慕的眼光下,小玉爱慢慢的有了自信心,上课的时候再也不低头了,也把手举的高高的,下课后她和这些北京同学们一同玩耍,不到半年时间她就学会了北京话,小玉爱的嗓子好,说起北京话来又清又脆,她再也不怕同学们笑话她的“白话”了,白话就是广西方言,小玉爱在这之前只会说白话,刚上学时北方同学们都笑话她是南蛮子,不和她一起玩,现在同学们都爱和她玩了,小玉爱又活泼了起来,自从知道爹爹没有了,她就和妈妈一样的消沉一样的不爱说话。杨振德看着女儿眼神又流露出了在南宁时的天真单纯才松了一口气。

  周末休课的时候,杨振德带着女儿到处游玩,去看雄伟壮观的天安门,金璧辉煌的皇宫,高大的前门,精致的牌坊,她指着紫禁城告诉女儿,以前爹爹在这里保护皇上,里面的路上有爹爹的脚印,小玉爱听说有爹爹的脚印就吵着要进去,妈妈拉着她说现在还有小皇上在里面,老百姓是不让进的。小玉爱冲着金水桥喊着“总有一天我要进去”然后才怏怏不乐的离开。杨振德又带她来到琉璃厂大街,看着各式各样的店铺琳琅满目的摆设,金的银的宝石的,瓷的木的石头的,毛笔钢笔长铅笔,哭的笑的叹气的,把个小玉爱看的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突然她大喊到:“爹爹,那是爹爹。”

  闻言大惊的杨振德顺着女儿手指的方向看去,真的看到了丈夫邓庭忠的身影。多么熟悉的身影,那么的挺拔,那么的威武,她赶紧拉着女儿的手冲到了摆着丈夫身影的店铺,那是一家玩具店,小玉爱手指着的爹爹是一个绢人玩偶,一个着绿色铠甲的清代将军绢人玩偶。杨振德立刻买下了那个绢人,小玉爱一把搂在怀里再不肯撒手。这是她心里对爹爹仅有的模糊印象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四章求学2
在北京的生活对小玉爱的影响是积极向上的,甚至对杨振德也有很大的影响,学校里有好多的书,都是新式书籍,都是陈先生从南方偷着拿回来的,杨振德看了几本后就上了瘾,因为书的内容对她来说太有吸引力了,什么大同世界,*社会,人人平等,团结奋斗,男女同工同酬,这些思想这些名词太新鲜了,杨振德头一回听说还有这样的国家,还有这样的制度,那是在遥远的美利坚,英吉利,法兰西,地球的另一头啊。她看着书本就好像吸到了那些自由国家的新鲜空气,心神俱爽,人也显的年轻精神了很多。母女俩在北京慢慢地走出了邓庭忠逝世带来的心灵创伤。可是老天爷好像就要和这可怜的母女俩为敌似的,半年后对她们如同自家人一样的陈翼龙先生又死了。

  陈翼龙是被袁世凯杀害的,死后暴尸示众。杨振德怎么能看着年轻的陈先生如此牺牲,她和几个同事冒着危险给陈先生收了尸埋在郊外,事后杨振德带着女儿再一次的离开伤心之地回到了天津。

  天津是邓庭忠生前最喜欢的地方,也曾对杨振德说起过,将来要安家于此颐养天年。杨振德从此对天津情有独钟,在这个繁华熙攘的城市里,邓家母女上无片瓦遮天,下无立锥之地容身,可是杨振德在这里好像能感受到丈夫的呼吸,好像有丈夫的精神,有丈夫的气息,她依赖这样的感觉,就好像依赖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