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品贤文谈做人-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此过程中,我体会到了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人在受人恩惠的时候,会获得温暖和动力;人在施人以恩惠的时候,会获得内心的愉悦和安慰。在这个循环过程中,个人的价值和情感都进行了一次复制和传递,由此价值倍增,彼此受益。我相信价值和真情都是有回力的,你给予别人的越大,获得的爱的回力就越大,而联系此间的情感就是感恩的心。
  常存感恩之心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是人生最大的拥有,是事业成功的源泉,也是传递人间真爱最朴素的方式。
  愿世间多一些施惠,多一些感恩,有你的,也有我的,这个世界将充满了爱!
  

仕宦芳规清慎勤,饮食要诀缓暖软(1)
  仕宦芳规清慎勤,饮食要诀缓暖软
    —— 做人要清廉
  “仕宦芳规清慎勤,饮食要诀缓暖软”,就是说为官要遵循清廉、慎独、勤勉的原则,饮食应遵守缓慢、适温、柔软的要诀。这其实也是为官和养生的秘诀所在。从这句贤文中我们看到,为官之道清廉是排在首位的,延伸至做人,也是同样的道理。
  清廉是人们对为官者的期望和要求,为官清廉的人不仅受到当世民众的景仰,而且流芳百世。我国封建社会自秦始皇以来,有350多位皇帝,而大家能够说出姓名的恐怕为数不多,但要说起宋朝的包公(即“包青天”),恐怕不知道的人很少。为什么呢?因为包公不畏权贵、清廉自守、断案如神的故事有口皆碑、世代相传,以至于深入人心。另外,人们对贫苦出身的宋朝宰相范仲淹的清廉品德非常认可,范仲淹也以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思想教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有识之士。
  再比如人民的好公安局长任长霞就被群众称为“女包公”,这是人们一种发自内心的赞许和尊敬。
  相反,有些官员一旦大权在握,便贪赃枉法,不仅违反了官场芳规,更导致了身败名裂,身陷囹圄。
  《增广贤文》中关于崇尚清廉、摈弃贪婪的内容比较多,如:
  仁能善断,清能有容。
  官清书吏瘦,神灵庙祝肥。
  不作风波于世上,但留清白在人间。
  逸态闲情,唯期自尚;清标傲骨,不愿人怜。
  上为父母,中为己身,下为儿女,做得清方了却平生事;立上等品,为中等事,享下等福,守得定才是个安乐窝。
  晴空看鸟飞,流水观鱼跃,识宇宙活泼之机;霜天闻鹤唳,雪夜听鸡鸣,得乾坤清纯之气。
  肝肠煦若春风,虽囊乏一文,还怜茕独;气骨清如秋水,纵家徒四壁,终傲王公。
  廉者民之表,贪者民之贼。
  廉官可酌贪泉水,志士不受嗟来食。
  贪爱沉溺即苦海,利欲炽然是火坑。
  烈士让千乘,贪夫争一文。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
  这些贤文警句从不同的角度对清廉的意义和贪婪的后果作了深刻的阐述,我们应该从中受到启迪。
  贤者智士都把清廉作为做人的品德。著名的吉鸿昌将军为了勉励自己清廉为官,将父亲临终前留下的“做官即不许发财”的遗训烧制在茶碗上,每天鞭策自己保持清廉的品德。吉鸿昌虽做高官,但始终不为名利困惑,最终成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成为后人学习的模样。
  但留清白在人间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官员非常注重官德修炼,廉洁从政,受到了后人的敬仰。比如南北朝时期的袁聿修,担任尚书郎十年之久,然而他连别人的一瓶酒也没有收过。
  尚书邢邵对袁聿修很敬佩,常称他“清郎”。大宁初年,袁聿修以太常少卿的身份巡视各地,并且考核地方官吏的得失。他到山东兖州巡视时,邢邵正好在那里任刺史。故人相见,格外高兴。临别时,邢邵送给他几尺白绸作为纪念,但是袁聿修拒绝接受。
  事后,袁聿修给邢邵写信说:“我怀着敬仰的心情从兖州路过,有些行为您一定是会理解的。俗话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古人是很谨慎的。我现在出巡各地,不要对我有苛重的责备。”邢邵接到信后,很高兴并且也很理解,立即写了回信说:“我年纪大了,老糊涂了,没有考虑到这些。读了您的信之后,我全然明白了。然而,过去您只是一位‘清郎’,现在却成为一位‘清卿’了,我真为有你这样的朋友高兴啊!”
  财是怨府,贪为祸胎
  这句贤文告诫人们,贪图钱财是导致怨恨的根源。我国有一句成语叫做“利令智昏”,说的是名利令人糊涂,使人眼中只有名利而不顾其他,结果被名利所误而浑然不知。战国时期有一个蜀侯,就因为“利令智昏”而丢失了国家。
  

仕宦芳规清慎勤,饮食要诀缓暖软(2)
秦惠王想吞并南方的蜀国,借此巩固秦国的后方。可蜀国与秦国隔着一千多里的山路,如派兵攻打,就需要开辟一条山路,不仅劳民伤财,而且势必引起蜀国的注意。
  后来,秦惠王听说蜀侯喜欢贪图小利,就让工匠雕凿了五头石牛并谎称石牛能屙黄金,并准备将这五头石牛送给蜀侯。蜀侯不知是计,果然高兴不已,为把石牛运回蜀国,派数万人开凿山路,忙了几年才将山路修通。当山路修好之后,秦国二十多万大军也尾随而至,没费吹灰之力,就攻占了蜀国。后人想到蜀国灭亡的事,感叹地说:“蜀侯贪小失大,致使国家灭亡,因此成为天下的笑料。”
  清廉玉儒,为民表率
  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各个时期都涌现出了许多勤政清廉的好干部。近来,原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牛玉儒的事迹感动了中国。
  牛玉儒为官清廉。他担任过5年包头市长、2年自治区副主席、一年半呼和浩特市委书记,但从未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个人谋取私利。按照常人的想法,牛玉儒做这么大的官,他的亲戚也会跟着沾光。
  牛玉儒的妻子谢莉说:“多少年来,他为素不相识的人办过无数实事、好事,可他的亲戚当中好多人认为他是一个‘六亲不认’的人。他的5个兄妹至今仍都在通辽老家,其中两个妹妹和妹夫都下了岗。老家的亲戚朋友听说他当大官了,都来投奔,可玉儒总是让人家高兴而来,扫兴而归。他说:我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不属于我自己,我不能随便支配。”
  牛玉儒的父亲曾在给儿子的一封信里写道:“我从不担心你会犯什么错误,就担心你能不能永远地去为人民服务,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好官……”牛玉儒没有辜负父亲的嘱咐。
  多少年来,牛玉儒一直把父亲的教诲铭记在心,他以事业为重,以人民为重,常常忽视了自己。他用自己一生的实践,实现着他的理想和信念,直到生命的最后。
  牛玉儒的妹妹牛继红说:“当我们把他的骨灰送回呼市,看到呼市的老百姓拉着黑幅在街道两旁迎接他的骨灰,顶着细雨为他安放骨灰的时候,我完全理解了。”
  一位不愿披露姓名的包工头说:“这些年我在内蒙古揽工程, 三次到他家都被拒之门外。”牛玉儒的秘书李理说:“他要求家里不接待呼市的干部,谈工作都到办公室谈。他对我们的要求就是不得代收礼品和礼金,要求非常严格,所有礼品、礼金都不能代收,一律拒绝。” 牛玉儒的司机陈磊说:“我是现役军人,玉儒书记工作经常不能正常下班,我也经常耽误了吃饭,牛书记每个月拿自己的工资给我补贴150元。”
  这就是牛玉儒做人的品德,他将清廉留在了人间,留在了老百姓的心里。
  贪他一斗米,失却半年粮
  这句贤文是说,喜欢贪图便宜的人不一定就能占到便宜,有时候千方百计地想占便宜,结果吃了大亏。正像《道德经》说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一个人贪欲太盛,往往要被天道所损。让我们来看下面这则因贪心不足反受损的故事:
  一股细细的清泉,沿着窄窄的石缝,叮叮咚咚地往下流淌,也不知过了多少年,竟然在岩石上冲刷出一个鸡蛋大小的浅坑。奇异的是,山泉不知从哪儿冲来黄澄澄的金砂,填满了小坑,天天不增多也不减少。
  一天,一位砍柴的老汉来喝泉水,偶然发现了清泉水中闪闪发光的金砂。惊喜之下,他小心翼翼地捧走了金砂。
  从此,老汉不再受苦受累,不再爬山越岭砍柴。过个十天半月,他就来取一次金砂,不用说,日子很快富裕起来了。
  人们都感到蹊跷,不知老汉交上了啥财运?老汉对这天大的秘密守口如瓶,上不告诉父母,下不告诉妻儿。
  老汉的儿子跟踪窥视,发现了爹爹的秘密,认真看了看窄窄的石缝,细细的山泉,还有浅浅的小坑,他埋怨爹不该将这事瞒着,不然早发大财了。儿子向爹爹建议,拓宽石缝,扩大山泉,不是能冲来更多的金砂吗?
  

仕宦芳规清慎勤,饮食要诀缓暖软(3)
爹想了想,自己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呢?
  说干就干,父子俩叮当叮当,把窄窄的石缝拓宽了,山泉比原来大了几倍,又凿深了石坑。
  父子俩累得大汗淋漓,想到今后可以获得更多的金砂,高兴地一口气喝光了一瓶白酒,醉成了一团。
  父子俩天天跑来看,却天天失望而归,金砂不但没有增多,反而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父子俩百思不得其解:金砂哪儿去了呢?原来,他们将石缝凿宽之后,水流大了,金砂自然不会再沉淀下来,
  这则故事说明,淡泊才能明智,贪欲反将无获;越想拥有太多,往往失去越多。上面这对贪婪的父子就是这样,他们连原来的金砂也得不到了。
  贪多不成,反误性命
  唐朝文学大师柳宗元曾写过一则寓言《蝜蝂传》。蝜蝂是一种喜欢背重东西的小虫子,它爬行时不管遇到什么东西,总是拿起来,然后把头翘得高高的背着。它背的东西越来越重,负担也越来越重。尽管它十分吃力,但仍旧不肯住手。蝜蝂的背很粗糙,堆积在上面的东西不容易掉下来。最后,它被压得跌倒在地,有人可怜它,替它去掉背上的东西,但它爬起来以后,刚能走了,又照旧像以前一样去背东西。它还喜欢向高处爬,即使爬得精疲力竭,也不肯停止。最后,它们总是以摔死而告终。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类似蝜蝂一样的人并不少见,他们应该从中得到一些启迪。
  文章分享
  人生需要正本
  文/叶建华
  《大学》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译成白话文的意思就是:“世上万事万物都有本有末,有终有始,明确了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基本上掌握了事物的运行规律。”出生在2000多年前的曾子是孔子的得意门生,被后人尊为“宗圣”。他的著作颇丰,其中《大学》为“四书”之首,《孝经》流传甚广。
  也许有人会说,作为成年人认识事物的本末和先后还有那么困难吗?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还确实有不少人没有明白事物的本末与先后,本末倒置的现象比比皆是。
  贪图金钱命丧黄泉:生命对于人来说应该属于本,而金钱对于人来说应该属于末,有句俗话叫做“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生命在人生的数字中属于1,金钱、地位等在人生的数字中属于0,只有有了1,0才会起作用,如果没有了1,那些0就没有任何意义。这个道理说来也很简单,而简单的道理有些人甚至是高官精英和饱学之士却没有弄明白,不少人为了金钱舍本逐末命丧黄泉。这里暂且不说成克杰、胡长青之流,且来看看李友灿是如何因此走向深渊的。李友灿在担任河北省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厅副厅长兼河北省机电产品进出口办公室主任期间,利用手中职权,非法索取和收受财物折合人民币共计4744万余元,创造了“日进7万”的全国纪录。李友灿自己驾车一天从北京到石家庄运钞三趟,后来他嫌开车运钞太累,就特意花50多万元在北京某花园小区购买了一套不太显眼的房子,主要就是为了存钱之用。李友灿贪图金钱带来的后果是受到法律制裁而命丧黄泉,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买官卖官鸡飞蛋打:“官”乃履行国家职能的重要职务,按照现在的说法是国家的公务员,即获取纳税人提供的俸禄而为人民服务的人员。具备公务的本领和素质是本,相应的职位和级别是末,职位和级别是由本领和素质所决定的。知道本末的人应该努力提高公务的本领和素质来提高职位和级别。看过《乔家大院》的人都知道,腐败的清政府买官的行径连晋商乔致庸都不齿。政府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