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被害于督署东辕门。
10月10日上午,军警们依旧在大街小巷四处搜查,革命党人的据点相继被抄,随后又有三十多名革命党人陆续被捕。这时的湖广总督瑞澂自以为大案告破,局势已定,他得意的电告朝廷请功,说“传革命党有扑攻督署之谣,瑞澂不为所动,一意镇定处之。张彪、铁忠等各员,无不忠诚奋发,俾得弭患于初萌,定乱于俄顷。”
可惜的是,瑞澂高兴得太早了。就在当晚,城内突然一声枪响,原本宁静的夜晚顿时被划破………枪声来自于城内紫阳桥南的工程第八营。在得知刘复基等领导人遇害、革命党人相继被抓后,第八营的起义召集人熊秉坤心急如焚,最后决定不再等待那南湖的炮声,而是约集同营的革命士兵当晚立即起事,不再拖延。
就这样,在革命党领导人缺位和指挥系统完全被破坏的情况下,那些革命士兵站了出来,他们主动承担了发动起义的责任。就在当晚七点过后,工程营中的排长陶启胜查棚时发现士兵金兆龙臂缠白巾,手持步枪,似有枕戈待旦之势。陶排长一向责任心很强,他立刻怀疑金兆龙图谋不轨,意图造反,上前要缴他的枪,于是两人扭打了起来。
在两人揪斗间,金兆龙大呼:“同志动手!”同棚的士兵程定国闻声赶来相助,并用枪击伤陶排长的腰部。这便是武昌起义的第一枪,也是辛亥革命的第一枪。这一枪,宣告大清王朝的即将落幕………从偶然性决定历史的角度来说,陶排长可能万万没有想到,这两百六十多年的大清王朝居然被他这个小排长的贸然行动给葬送了。
《民国往事》:连载十一
陶排长被击伤后负痛逃走且不说了。枪声一响,起义召集人熊秉坤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他当机立断,宣布立刻发动起义。在熊秉坤的召集下,革命士兵迅速行动。营中的督队官阮荣发、右队官黄坤荣和排长张文澜等人见势不妙,慌忙出营阻拦,士兵们嚷嚷道:“各位长官,跟我们一块革命罢,同去同去!”可怜阮、黄等人还没有摸清形势,这时都什么时候了,居然还敢大声喝阻,结果话还没有说完,枪弹已钻入了他们的胸膛。随后,革命士兵们冲出营外,凡阻挡的一律请他吃枪子。
由于弹药缺乏,熊秉坤随即率领士兵们奔往楚望台军械所。到了那边后,还有数十个旗兵拦阻,不料军械所里也有革命士兵,他们听到动静后里应外合,一阵排枪便将旗兵们打得无影无踪。于是士兵们打开军械所,迅速分发武器弹药。当时赶到楚望台的革命士兵大约有400多人,由于熊秉坤军阶太低(相当于副班长),难以服众也不懂指挥,于是他顺应了士兵们的要求,公推队官(相当于连长)吴兆麟来充当临时总指挥。吴兆麟原本是日知会会员(早期的一个革命团体,后被破坏),他做事干练,有一定的指挥能力。吴兆麟受命后,他一边命令加强楚望台一带的警戒,一边派人与城内外其他革命部队联系,以便统一行动。
夜渐深沉,形势正向着革命党人的一边发展。几乎在陶排长被枪击的同时,武昌城外的塘角也突然燃起了熊熊大火。原来,和熊秉坤等人一样,驻守在城外塘角的混成协辎重营士兵也相约当晚发动起义,在晚上七点后,革命士兵*升等人用洋油灯点燃了堆积的马草,宣布起义。
熊熊的大火,清脆的枪声,驻守武昌的新军各兵营立刻沸腾了,革命士兵们纷纷冲出营房,他们本能的向枪械所、炮台、制高点冲去。当时的19标(相当于团)、30标离最早发难的工程营最近,革命士兵们听到枪声后便在代表蔡济民、彭纪麟率领下,直奔楚望台。临近的测绘学堂学员听到枪声后,也迅速整队奔赴楚望台;加上驻扎左旗营房的第31标和第41标的部分士兵,楚望台已经成为当时革命的制高点。
在城外塘角的大火燃起之后,辎重营、工程队和炮队11营的士兵纷纷响应,他们一边迅速进城攻占了凤凰山高地,另外还派了一些士兵循着枪声前往楚望台接应。同时,城南的南湖炮队第8标宣布起义,他们在工程营的接应下顺利进城,并迅速占领楚望台和蛇山等处高地,布置炮阵。南湖炮队举义以后,附近的第32标和马队第8标也响应革命,他们纷纷汇集到楚望台、蛇山、凤凰山等地,展开军事行动。
新军士兵的起义可不同孙中山和黄兴那些人组织的会党及学生起事,他们都是久经军事训练的专业人士,一旦动作起来,那可就是非同小可了。当时参加起义的革命军已经达到近四千人,而尚未起义的清军兵力也不过五千人。更重要的是,革命军集中兵力,而能与之对抗的只有守卫督署及其附近的第8镇司令部约两千清兵。因此,无论是人数上还是士气上,革命军都占据优势。
当晚十一点后,革命军在蛇山炮兵的有力支援下,向总督署连续发起了三次猛烈的进攻,最终在凌晨两点攻占了第8镇司令部。湖广总督瑞澂见势不妙,慌忙带领卫队逃往江上的“楚豫”舰,而鄂军提督、第八镇统制张彪见大势已去,只得率领残兵败将撤往汉口刘家庙。
当清晨的第一缕眼光洒落在昔日威武的督署辕门时,这里已经成为了革命士兵的占领地。在这天上午,那位自诩“不动声色”的总督大人和“忠诚奋发”的统制大人早已逃之夭夭,而剩下的那些布政使、提法使、还有武昌知府等大小官员,都很面无表情的逃离了他们职守的衙门,并无一人反抗或者殉节。
10月11日上午十一点,在雄踞武昌城的蛇山之巅,飘起了一面红底十八星的大旗,它宣告了一个旧官府的死亡,也同时昭示了一个新政权的成立。
由于当时起义的领导人大都遇害或者下落不明,参加革命的士兵又缺乏威望,由谁来出面组织新政府便成了最紧迫的问题。革命士兵们首先找来的是湖北谘议局的议员们,并准备公推议长汤化龙作为军政府都督。在局势不定的情况下,汤化龙虽然表示赞成革命,但又以“非军人”、“不知用兵”的借口加以推脱。大家想来想去,便想到了一个人。
这便是湖北新军中地位仅次于统制(师长)张彪的协统(旅长)黎元洪。黎元洪原本是海军出身,他早年毕业于天津的北洋水师学堂,1894年曾随同“广甲”舰参加了中日黄海大战,舰毁后黎元洪凫水获救。战争结束后,北洋海军的军官一律被斥革,后来黎元洪投奔了张之洞,并得到重用。在武昌起义爆发之时,黎元洪正担任陆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相当于一个加强旅)统领。黎元洪本是旧派军官,在编练新军中多次*革命活动,并曾亲手杀害革命士兵。武昌起义爆发后,他自知情况不妙,当时正躲在幕友刘文吉家中避难。
正当黎元洪惊魂未定的时候,门口突然传来一阵喧哗………革命士兵找上门来了。据说,黎元洪在情急之下躲进了床底,但最终还是被拽了出来。在吴兆麟等人的簇拥下,黎元洪无可奈何的来到谘议局。当他得知革命士兵要他当军政府都督的时候,他惊慌的连声道:“莫害我!莫害我!”
由于黎元洪死活不肯在安民告示上签字,革命士兵一怒之下,有个人便自己拿笔代黎元洪签上了他的大名。于是乎,“黎都督”之名在武昌城不胫而走。
12日,汉口和汉阳先后光复,武汉三镇全部落入革命军之手。在革命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黎元洪的态度突然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他慷慨激昂的表示:“自此以后,我便是军政府之一人,愿与诸君共生死”。而谘议局的汤化龙等人也异常活跃,他们和黎元洪频频商议,对军政府的组合问题进行了精心设立。在17日“祭天大典”宣布后的军政府名单中,除了孙武出任军务部长,其它六部均为黎元洪的部属和汤化龙的亲信,首义的革命士兵们反而靠边站了。
《民国往事》:连载十二
七、清廷大势已去
七、清廷大势已去
武汉自古为五省通衢,在起义爆发的消息传开后,清廷感到极为震惊而恐慌。经过一番紧急的磋商后,清廷在派出陆军大臣荫昌率领北洋军南下*的同时,又调派了萨镇冰率海军军舰和长江水师前往助剿。
北洋军是很厉害,但荫昌却指挥不动,这些人都是袁世凯训练出来的队伍,袁世凯让他们走,他们就走;让他们停,他们立马不动了。武昌举义后,各地的形势是一天比一天糟糕,摄政王载沣这下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却又无处下手。
正当湖北的革命军占据武汉的时候,湖南新军也于10月22日起义响应。在革命党焦达峰等人的策划下,湖南新军几乎没有遇到哪怕像样一点的抵抗,便已经占领了巡抚衙门。据说,这些革命士兵还没有杀到巡抚衙门,便远远看到院内竖了根大旗杆,旗杆上飘着个大白旗,旗上写着两个大字,待到走近一看,可不是“大汉”二字?原来,巡抚余城格早已逃之夭夭,特树一旗表示诚意。于是,湖南的革命除放了三声信号枪外,便已是兵不血刃地光复了长沙。
在湖南起义的同一天,陕西西安的革命党也宣告举事。西安将军文瑞和护理巡抚钱能训自知新军不可靠,正当他们打算将其调出西安、以分散其兵力时,消息突然走漏了出去,革命党反先行一步,逼得文瑞投井自杀,钱能训举枪自伤。发难的指挥者为新军管带张凤翙和张益谦,两人既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生,又是同盟会员,由此一呼百应,革命自然成功。
在陕西革命党起事的后一日,江西九江的新军也宣告独立,九江知府朴良被赶走后,标统马毓宝被公推为都督。九江独立后,不过一周,革命党人便冲进南昌,把巡抚衙门占了,原巡抚冯汝骙又羞又愤,竟然在遣送途中吞金自杀,成为汉人官僚中为清朝殉节的第一人。
九江独立后的第二天,革命党人将新任广州将军凤山给炸死,两广总督张鸣歧自知大势已去,只得于11月9日接受地方士绅“和平独立”的要求,随后便逃到了租界,保命要紧。随后,革命党胡汉民从香港赶来并做上了广东都督。胡汉民做上都督后,革命党人蜂拥而至,朱执信、廖仲恺、陈炯明等全部齐聚广州,革命形势一片大好。
陕西革命后,邻省的山西革命党也跃跃欲试。10月29日,山西新军发难,革命士兵迅速攻占了巡抚衙门,并将巡抚陆钟琦与协统谭振德当场击毙,太原宣告光复。随之,山西各界代表在谘议局开会,公推标统阎锡山为山西都督,由此成就了老阎近三十年的山西土皇帝事业。
接下来宣布革命的是云南。10月30日,倾向革命的新军协统蔡锷和革命党人唐继尧等人经过多次密谋后发动起义,随后同总督李经羲和19镇统制钟麟同的清兵展开激战,最终将钟麟同击毙,李经羲被俘获,昆明光复。
最可笑的是浙江巡抚增韫,他见各省纷纷独立,心里不免愁灼万分,每日都要召集官绅开会讨论,偏偏那些绅士每日以“独立”为请,增韫听了更是头皮发麻。浙江本就是革命党活动频繁之地,他们见武昌首义成功,自己哪能无动于衷?当时便有陈其美等人策划要在杭州和上海同时举事,把场面闹腾大点。不料陈其美等人尚未准备妥当,上海革命党便率先发难。得到消息后,浙江革命党自然不甘落于人后,次日便组织了敢死队前往巡抚衙门扔炸弹。这炸弹一响,革命党便纷纷冲进署门,那些巡抚卫队个个目瞪口呆,竟然不敢抵抗,急得巡抚增韫只得往马厩里藏身,不巧革命党眼明手快,当场给逮了个正着。好在增韫并无恶行,最后被礼送出境了事。随后,浙江成立军政府,立宪派首领汤寿潜被推为都督。
本来杭州、上海两地的起义都是陈其美来组织,不料11月3日闸北巡警率先发难,随后商团武装又在南市起事,上海道台刘燕翼和知县田宝荣只得仓皇逃往租界保命要紧。随后,陈其美率领革命党攻打最后一个堡垒江南制造局,将其拿下后于11月4日宣告上海光复,陈其美也就此当上了上海都督。
就在上海举义的同一天,贵州革命党人也率兵攻打贵阳城。早在数日前,谘议局的议员们便劝告巡抚沈瑜庆反正,但沈巡抚不肯答应。11月3日,等到革命军打进城来,沈巡抚见大势已去,只得拱手交出政权,黯然下台。后来,云南的唐继尧率滇军进入,并当了贵州都督。
武昌首义不到一个月,各省便纷纷响应,那些尚未光复的巡抚也是左右不定,坐立不安,最后有两个省的巡抚一狠心,也宣布独立,“咸与维新”,这便是广西与安徽两省。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