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好口才好命运-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贡到了齐国,就对田常说:“鲁国城墙薄弱、地域狭小,国君愚蠢又无仁德,大臣等人亦无一能用,而士兵和百姓均十分厌恶征战。因此,像这样的国家,你不该与之交战,倒还不如去攻打吴国吧!吴国的城墙又高又厚,地域又宽又广,新制的铠甲坚韧,兵卒们的士气高昂,加上又有精明的大臣坚守城池,实在是你能够攻打的国家啊!”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好口才好命运 第七章 (3)
田常一听便生气地说:“你认为攻打困难的国家,正是别人认为最容易进攻的;而你认为攻打容易的,却是别人认为困难的。然而,今天你用这样相反的道理建议我,究竟安的是什么心?”
  子贡说:“我听说忧患在内就要进攻强国,忧患在外就要进攻弱国。现在你的忧患不是就在齐国内部吗?我听说你曾三次自封为王,却没有一次成功,都是因为大臣之中有人反对。如今你想攻占鲁国,来扩大齐国的领地,但是,当你战胜了鲁国,就会使国君更骄纵,带兵的大臣地位更尊高,可你却一点功劳也没有,甚至国君也会与你渐渐疏远!因此,你这样做的结果,对上是骄纵了国君的心欲,对下则是助长了群臣的势力!而如此一来,你想要夺取王位就太困难了!因为国君骄纵就恣意横行,大臣骄纵就互相争斗,你上与国君不合,下与众臣交争,长此以往,你在齐国连立足之地都没有了!所以我才说你不如伐吴,伐吴不胜,士卒战死在外,大臣空虚在内,上无强臣为敌,下无百姓阻挠,就能孤立国君,那么进而控制齐国大权的人,就只剩下你一人了。”
  田常说:“好是好,但是我已出兵伐鲁,要是再改道伐吴,大臣们肯定怀疑我,又该怎么办?”
  子贡说:“你可以先按兵不动,等我前往吴国请其救鲁,你就能借机迎战吴国了。”
  子贡一到吴国,便对吴王说:“我听说称王天下的人不绝于世,称霸于诸侯的人没有强敌,而这就像用千钧之力移动轻盈之物一般。如今,拥有万乘战车的齐国要进攻只有千乘战车的鲁国,进而与吴国争强,我实在为大王的危机感到担忧,所以想建议大王帮助鲁国。因为救鲁能显威扬名,伐齐能得到实利,也就是说,表面上救鲁是保护鲁国,实际上却是削弱强大的齐国,而明智的人是不会对此犹豫不决的。”
  吴王说:“好!我可以去救鲁国。但是,我曾与越国交战,虽然越王是战败了,可是人却栖身会稽,刻苦图强、养精蓄锐,时刻想找我报仇,所以不如等我征服越国后,再去伐齐吧!”
  子贡说:“越国的力量和鲁国不相上下,吴国的力量和齐国也差不多,大王放弃齐国而去攻打越国,那么等你征服越国时,齐国早已把鲁国灭了!况且,大王需要的是文治武功的威名,因此攻伐弱小的越国,而畏惧强大的齐国,并非是英勇的行为!勇敢的人不回避困难,仁德的人不背弃盟约,明智的人不丧失良机,而称王天下的人不绝于世,就是因为他们树立了正义!如今,保存越国能向诸侯们显示您的仁德,救鲁伐齐则可威慑晋国,如此一来,诸侯便会纷纷前来降服,您的霸王之业就成功了。如果大王认为越国是后顾之忧,那么我愿去见见越王,说服他跟随您出征,而这名义上是随诸侯出征,实际上却是使越国实力空乏。”
  吴王听了非常高兴,于是便让子贡前往越国。越王一见到子贡,便问:“我们这里是偏远的蛮夷之国,不知有何重要之事,劳烦大夫屈驾光临?”
  子贡说:“我曾说服吴王救鲁伐齐,他虽然愿意,却害怕越国乘机报复,甚至说出灭越后再救鲁伐齐的话。这样看来,越国的灭亡命运是在劫难逃,况且,没有报复别人的想法,却遭到他人怀疑的人是愚拙的;有报复别人的想法,却让人察觉也是注定失败的;要是事情还没做就让人知道了,更是十分危险的。这三者都是举事的祸端。”
  越王顿首再拜,说:“我曾不自量力地与吴国交战,结果困于会稽,日夜忧虑。如果能与吴王同归于尽,我也心甘情愿,但是我应该怎么做呢?”
  子贡说:“吴王为人狂暴,群臣苦不堪言,国家因战争频繁而疲累,士卒早已无法忍受,百姓更是怨恨国君,而大臣伍子胥因劝谏吴王被杀害,宰相为了个人私利而怂恿国君持续犯错,这些都是亡国的做法。如今大王可以出兵帮忙吴王实现救鲁伐齐的心愿,并用贵重宝器讨他的欢心,用谦卑的言词尊崇他,那么他一定会伐齐。如果吴国战败,就是大王您的福气;即使吴国战胜了,吴国一定会去攻打晋国。因此,我愿意去见晋国国君,让他从北面进攻吴国,使吴国的力量被削弱。如此一来,吴国的精锐士卒都在齐国,主要兵力又被晋国围困,大王您便可利用吴国疲敝的机会进攻,一举灭之。”
  接着,子贡北去晋国,对晋国国君说:“我听说,担心的事不早下决心,就不能应付急剧的变化。用兵不先辨明情况就不能战胜敌人。现在,齐国与吴国就要开战,吴国若战败,越国定会乘机乱吴;但吴国若战胜,一定会乘机进攻晋国。”
  晋国国君听了,十分惊慌,问道:“那该怎么办呢?”
  子贡说:“请大王准备好兵器,休养好士卒,等待迎敌。”
  最后,子贡终于回到鲁国,坐等其变。不几天,吴王果然与齐战于艾陵,大败齐军。吴军随后又兴兵北上,进逼晋国,并与晋人战于黄池。由于吴、晋强力相争,吴兵终于大败,而越王得知后,立刻过江击吴,并在离吴国都城七里远处驻扎。吴王闻讯后,离晋南归,遂与越国战于五湖。然而,吴王三战不胜,城门失守,越王围困吴国王宫,终于杀死吴王。三年后,越国称霸群雄。
  从子贡劝谏说服的方法来看,他采用的是晓以利害的矛盾分析法。而只有针对问题具体分析,区别不同对象的需求,分析其矛盾和问题所在,才能将话说到对方的心坎上,从而让对方接受与信服。
  

好口才好命运 第八章  (1)

  先转移话题,再攻入核心
  
  凡事必有正反两面,但如何判断孰是孰非,确实需要一些技巧。此时不妨利用言语套话,一开始避开急需阐明的话题,先谈与论题无关的话题,等到时机成熟再话锋一转,立刻现出自己真正的谈话目标,使对方束手就范。
  在《杂人趣谈》中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两个人一起来见法官,其中一人指责另一人欠他许多黄金不还,另一人则死不承认,并且坚持说:“我是第一次见到他,从未向他借过钱。”法官只好问原告:“你要他还的黄金,当时是在什么地方给他的?”原告说:“在离城不远的一棵树下。”法官点点头后,说:“你再去一趟,然后把那棵树上的叶子带两片回来,我要它们当证人,并且加以审查,它们会告诉我真相。”
  此时,原告前去摘取树叶,而那个大喊冤枉的被告则留在法庭上,不过法官没有和他谈话,自顾自地审理别的案子。正当被告好奇地观看法官审案时,法官却突然回过头问他:“他现在走到那棵树没有?”被告答道:“依我看,还有一段路呢!”顿时,法官严肃地问:“既然你没跟他去过那儿,你怎会知道还有一段路?”被告这才发现自己不小心露出马脚,只好承认自己的诈骗之罪。
  在这个案件中,法官不问被告是否知道那棵大树的位置所在,反而故意让原告去找树叶,接着又审理别的案子,直到一旁的被告戒心松懈后,再以看似轻描淡写的问题,诱使对方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说出真相,接着再抓住被告供词间的矛盾和漏洞追问,使得被告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罪行。
  类似的运用手法还有许多,历史上,孟子为了让齐王知道齐国境内不宁、百姓穷困潦倒的主要责任,正在于国君自己身上时,也采用了相同的手法。
  孟子上朝时对齐宣王说:“您的一个臣子,把妻儿都托付给朋友照顾,自己便到楚国去了。等他回来时,他才发现妻儿受冻挨饿已有好长一段时间。请问大王,那朋友不顾信义到这种程度,我们应该怎么对待他呢?”
  齐王说:“应该和他断交!”
  孟子又问:“假如管理刑罚的长官不能管理他的下级,那该怎么处理呢?”
  齐王答得很干脆:“罢他的官!”
  孟子紧接着说:“假如一个国家的国政处理得不好,那该怎么办呢?”
  齐王此时方知自己上当,无言以对,只能顾左右而言他了。
  还有一个例子。
  从前有个理发师,他每月都到宰相府帮宰相理发。有一次,理发师帮宰相修脸修到一半时,不慎把宰相的眉毛给剃掉了。他惊恐不已,生怕宰相怪罪。
  此时,理发师情急生智,连忙停下剃刀,故意两眼直愣愣地看着宰相的肚皮,并且摆出迷惑不解的样子。宰相见他这样,感到莫名其妙,便问:“为什么你不修脸,却光看我的肚皮?”
  理发师赶忙解释道:“人们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看大人的肚皮不大,怎么能撑船呢?”
  宰相一听,哈哈大笑:“那句话是说宰相的度量大,对于一些小事情都能容忍,从不计较。”
  理发师一听,连忙跪在地上,声泪俱下地说:“小的该死,方才修面时,不小心将相爷的眉毛给刮掉了!还望相爷度量大,千万恕罪。”
  宰相听后,气急败坏,眉毛给剃掉了,今后怎么见人?正当宰相要发怒时,随即又冷静一想,他自己刚讲过宰相度量最大,怎能为这点小事而处罚理发师呢?于是,宰相只好装作豁达温和地说:“无妨,去把笔拿来,帮我把眉毛画上就是了。”

好口才好命运 第八章  (2)
从上例可见,遇事先转移话题,然后再逐层攻入事件核心,对手将不再有反驳的余地。而此种论辩方法是一个推理过程,所以运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不要过早暴露话题的目标,以免对方有心理准备。
  ——一开始的话题应隐蔽得有分寸,不能“隐”得太过深入,更不能与论题相差太远,并随时注意与论题的关联性。
  ——要注意整个论辩推理过程的逻辑性。
  只要你懂得善用技巧,学会转移话题,任何问题都不会难住你,都会迎刃而解。
  情寓理中,情理交融
  
  如果希望在论辩中取得成功,我们必须做到情与理的密切结合、综合运用和交替转化。如果没有情感的配合,只说些抽象的道理,将缺少震撼人心的力量及共鸣,更难以使人折服。
  但是,也不能由此反客为主,认为辩论时只要诉诸情感,而不需有理性的参与。毕竟论辩的目的在于真理的探索和追求,所以最终决定论辩成败的关键,仍在于理而不是情。所以,最好的论辩应该是情中寓理,二者密切配合,交替转化。
  18世纪中叶,北美殖民地争取自由独立的呼声高涨。但是,当时美国资产阶级的领导人却主张与英国妥协,致使英国殖民者更加猖狂,甚至调集大批军舰,企图用武力镇压北美人民的反抗。就在这决定美国前途的紧要关头,著名的政治家帕特理克?亨利于1775年3月23日,在维吉尼亚州议会上坚决反对妥协,并号召人民用武力反抗英国殖民者。
  亨利是一位具有丰富经验的论辩家,他知道自己面对的不仅是几个高喊和平与妥协的人,同时还包括了广大的听众。而他们之中有不少人为妥协派的“和平”论调所迷惑,在一定程度上同情和支持妥协派的观点。因此要取得论辩的胜利,关键是争取听众与自己的感情共鸣。
  亨利在听过几位妥协主义者发言后,没有针锋相对地痛斥他们的投降主义,反而称赞他们的才干和爱国心。他心平气和地说:“国家正处在兴败存亡之际,各人有各人的见地。我的发言并不是要对先生们不敬,而是我们的论辩应该允许各抒己见,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希望得到真理,才有可能对上帝和祖国尽神圣的职责。”
  这种手法实际上是先动之以情,缓解对方和听众对自己的反抗情绪。但是,亨利明白光靠感性诉求,不能使武装反抗的口号和方针,成为群众们的自觉行动。还需要说理的配合,并以充分的论据,说明英国殖民者的目的,借以驳斥投降派的论调。以下是亨利把强烈感情和严密逻辑互相配合、交替使用的一次有名的论辩:
  “我只有一盏指路明灯,那就是经验之灯。除了以往的经验外,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判断未来。既然要以过去的经验为依据,我希望知道,10年来英国政府的所作所为中,有哪一点可以对大家的和平希望予以安慰呢?难道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