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把具有责任感的道理体验了一下。而一旦这个观念深入孩子的心,以后连躲的想法都没有了。
现在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两个看似对立实则统一的态度,这种教育态度是造成孩子劳动素质不高的重要原因。
一是把孩子放在温室里。这种宠爱、溺爱,把孩子当小皇帝一样对待,是造成孩子劳动能力比较差的原因之一。
例如:有一个已经上小学的孩子,爸爸让他去帮买一样东西,孩子在回来时不小心摔了一跤,膝盖碰了一下,本来没有多大事,可妈妈知道了,赶紧跑上去,又吹又拍又按摩,而且泪水盈眶——如此对待孩子,在孩子的心中会留下一个什么样的印象呢?
二是对孩子一方面是溺爱,同时又表现出某种专制。一方面爱得非常细致、全面,另一方面对孩子又有种种戒律:你只能这样,只能那样;不能这样,不能那样。一切都管。
对父母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摆脱生活事务的束缚,教育孩子参加家务劳动,帮助其成为热爱劳动的人。我们给父母们的建议是:
第一,组织安排家务。
如今,绝大多数家庭的家务没有科学安排,基本上是由父母包办。因此,父母应善于组织安排家务,如每周召开一次家庭会议,如果孩子在会上对家务提出某些建议或解决方法,说明孩子愿意合作共同搞好家务事,否则就应采取适当方式进行教育。不过,父母要首先做出表率,同时要根据孩子的合理化建议,针对家庭每个成员的爱好和能力,分配给每人一份工作,也可以每周或每月分别轮流做各项家务。这样,孩子就容易养成劳动习惯,并学会计划家务,做好家务劳动了。
第二,考虑孩子的能力。
父母必须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承受能力,并进行具体而耐心的指导或示范,教孩子怎样一步一步地完成其所承担的任务。比如,让孩子收拾卫生间时,要教他先清除垃圾,再刷洗浴缸,最后擦拭地板,等等。让年幼的孩子做的家务活,必须是具体而又简单的事情,这样孩子才有信心去完成。
第三,赞扬孩子的成绩。
孩子参加家务劳动,既是学习过程,又是锻炼过程,自然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成功和失败。这就要求父母应当鼓励孩子战胜困难,不怕失败,树立信心和决心,学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因此,父母要经常恰当地发现与赞扬孩子的优点,肯定成绩,并和蔼可亲地指出其不足之处。
第四,提高孩子的责任感。
如果孩子没有完成分配给他的家务活,比如吃饭前的准备工作,你不妨对他说:“要是你收拾好了桌子,我们就可以马上开饭了。”总之,随着时间的推移,就能使孩子意识到其行为所产生的好坏效果。这样,他们就会慢慢地懂得自己在家庭中所起的作用和责任的分量了。
第9章 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最佳对话模式(4)
第五,讲究奖励方式。
许多专家劝告人们:不要用金钱作为对孩子从事家务劳动或其他成绩的奖励。因为干家务是每个家庭成员应尽的义务,而学习则是他们应当努力完成的本分,况且用金钱刺激,极容易产生为“奖金”而做而学的副效应。实践证明对孩子进行非金钱的适当奖励比奖金钱好,尤其是以精神奖励为好,最好是给些荣誉奖。
3.教孩子勇敢面对挫折
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爸爸从小就注意对儿子独立性格和精神品质的培养。有一次他赶着马车带儿子出去游玩。经过一个拐弯处,因为马车速度非常快,马车猛地把小肯尼迪甩了出去。当马车停住时,小肯尼迪以为他爸爸会下来把他扶起来,但他爸爸却坐在车上悠闲地掏出烟吸起来。
小肯尼迪叫道:“爸爸,快来扶我。”
“你摔疼了吗?”
“是的,我自己感觉已站不起来了。”小肯尼迪带着哭腔说。
“那也要坚持站起来,重新爬上马车。”
小肯尼迪挣扎着自己站了起来,摇摇晃晃地走近马车,艰难地爬了上去。
他爸爸摇动着鞭子问:“你知道为什么让你这么做吗?”
儿子摇了摇头。
他爸爸接着说:“人生就是这样,跌倒,爬起来,奔跑;再跌倒,再爬起来,再奔跑。在任何时候都要靠自己,没人会去扶你的。”
从那时起,他爸爸就更加注重对儿子的培养,如经常带他参加一些大的社交活动,教他如何向客人打招呼、道别,与不同身份的客人应该怎样交谈,如何展示自己的精神风貌、气质和风度,如何坚定自己的信仰等等。有人问他爸爸:“你每天要做的事情那么多,怎么有耐心教孩子做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谁料老肯尼迪一语惊人:“我是在训练他做总统。”
我们家长,对孩子过分爱护,只要读好书,一切该孩子自己动手做的事情,都由家长代劳。许多中小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只注重学生考分的高低而忽视了他们承受挫折能力的培养。所以,一些青少年虽然学了不少书本知识,但是遇到困难和挫折常常不知所措,甚至一蹶不振。这不能不令人担忧!
适度的挫折教育,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在人的一生中,不会永远一帆风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要遭遇挫折。精神上的煎熬,体力方面的磨难,都是挫折的不同形式。理想受阻,追求失败,艰苦劳作,疾病缠身,也都是挫折的种种表现。对孩子实施挫折教育,对于孩子性格意志的磨炼和能力品行的培养,都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呢?我们给父母们的建议是:
第一,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挫折”。
父母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名人成功前的挫折经历,或自己小时候受挫折的故事,让孩子懂得生活中随时可能遇到挫折,只有克服困难,才能取得成功。
第二,适当设置一些困难,让孩子体验挫折。
要适当地让孩子在莽撞中吃点“苦头”,切身体验一下,但更重要的是适时地帮助他总结失败的原因,鼓励他再去尝试。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困难,如让孩子自己穿衣、系鞋带、铺床、收拾玩具等,鼓励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会的要学着做。
第三,教会孩子对待挫折的方法,和孩子一起分析挫折原因。
父母应该教给孩子一些对待挫折的方法,如自我鼓励:“这次虽然没得到第一名,但比以前有进步了。”心理补偿:“我跳舞不行,可画画不错,要努力画,争取参加书画比赛。”对娇生惯养的孩子,父母不妨让他受点冷落。父母要注意用一些机会赞扬别的孩子的优点,慢慢让孩子习惯“有人比他更行”的事实。对孩子的缺点,不管他如何吵闹不听,也要坚决制止,帮助他克服。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9章 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最佳对话模式(5)
第四,应为孩子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
作为父母,要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和能力水平,提出适当的要求,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使孩子通过成功的自我激励,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信心。另外,不管什么原因,当孩子不能面对挫折时,父母应以乐观的情绪感染孩子,如“这点小事,怕什么,让我们一起克服”。
第五,让孩子了解挫折和成功的关系。
遇到挫折并不意味着失败,没有挫折也不一定就是成功,教会孩子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
4.大家都要爱整洁、讲卫生
有一个叫苗苗的孩子,她的父母特别注意卫生。她妈妈告诉她,要从小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尤其是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苗苗问:“为什么饭前便后要洗手?”妈妈告诉她:“因为手上摸了脏东西,在吃饭前不洗干净,吃进肚子里就会生病,肚子里就会长出虫子来,有虫子,就要去医院打针吃药了。”等她稍大一点,妈妈还进一步告诉她,饭前便后洗手可以预防各种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于是,苗苗每天早晨起床后,自己洗脸洗手。尤其是吃饭前,从来都不用人提醒,自己主动去洗手,口里还念念有词,洗完手,要甩三下,把自己手上的水甩干。有时大人一忙,吃饭前忘记了洗手,她总是及时提醒大人。
有一次在路上,苗苗吃完了香蕉随手乱扔香蕉皮。妈妈没有像一些父母那样视而不见,而是让她捡起来,带着她把香蕉皮丢进果皮箱里。然后给她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女孩,在妈妈的熏陶下,她总要把垃圾扔进果皮箱里。有一次马路对面才有果皮箱,她就过马路去丢雪糕纸,妈妈看着她走过去。这时一辆车飞奔过来,小女孩像一只蝴蝶一样飞走了。她妈妈就疯了,每天都在那个地方捡别人丢下的垃圾。当地人被感动了,从此不再乱丢垃圾。他们把那些绿色的果皮箱擦得一尘不染,在每一个果皮箱上都贴上小女孩的名字和美丽的相片。从此,那个城市成了一座永远美丽的城市。故事讲完了,孩子的眼眶湿润了。她说:“妈妈,我再也不乱扔东西了。”
个人卫生看起来是一件小事,却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情趣。人们常说活着就要提高生活质量,从而获取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如果一个人的衣食住行一塌糊涂,吃得不干净,不注重个人卫生,他的精神面貌肯定很差,更谈不上什么精神升华。
的确,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孩子的个人卫生意识非常差。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小伙子,人长得高大挺拔,但穿戴却乱七八糟,衣服裤子皱皱巴巴,油污斑斑,胡子拉碴。一些住集体宿舍的孩子,个人卫生更是惨不忍睹。桌子上杯盘狼藉,有的剩饭剩菜已经长出“霉草”,床上更是成了“杂货铺”,被子已经看不出是什么颜色,床下的世界更“精彩”,空瓶子、臭袜子、脏球鞋等横七竖八地堆在一起。
怎样才能纠正孩子不讲个人卫生的坏习惯呢?我们给家长的建议是:
第一,允许孩子把屋子弄乱,但得要求孩子自己把屋子整理好。
多数孩子都十分顽皮和淘气,常常令家长头疼的是,这类孩子能在转瞬之间将房间弄得乱七八糟,这样就要花费许多的时间和工夫去收拾。其实,年龄较小的孩子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把到处弄得乱成一团,因为,他们没有这个概念,他们只需要身边有尽量多的玩具就好。这时,许多家长都会呵斥孩子不要将房间弄得太乱,然后开始收拾东西。
其实,这样做是不可取的,因为孩子不会认识到这是他们做得不对。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的习惯,让他们自己动手收拾,不要让他们觉得无论如何总会有人帮忙。
如果孩子太小,你可以同他一起收拾,告诉他哪样东西该放什么地方,千万不要一下就将孩子弄乱的房间恢复得整整齐齐。最好能让孩子将收东西也变成玩耍的一部分,从小养成有始有终的好习惯。
第二,要求孩子把东西放在指定的地方。
让孩子知道各种东西都有各自存放的地点,最好能分门别类地放好,然后再做上标记。大小东西要分开,这样不易互相挤压后造成小件物品的损坏。比较零散的玩具可装在带格的小箱中,也可单独装起来,目的就是要让孩子学会分门别类地收拾东西。孩子的东西要方便拿取,不论是什么,都应让他自己就能放取。
第三,适当地帮助孩子是必要的。
有些孩子非常爱整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可即便是这样,有些大件的物品家长还是应该帮助孩子使用。家长可以先让孩子收拾玩具,在孩子不行的情况下再帮助收拾,同时要教会孩子下次怎样使用,这样才能让孩子逐渐有所提高。最后,当孩子能独立取放时,要记得给予鼓励,让孩子有种满足感。
第四,重要的是指导和监督。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一定要起到带头作用,也就是说,家长必须从自己做起,做事要有规律和秩序,爱整洁。不要要求孩子一下子就变个模样,做什么事情都有一个过程。首先要让孩子知道需要做到什么样子,怎样才算干净整洁。慢慢地,孩子就会理解你的意思,做到你所希望的样子,当然,你的要求一定要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10章 培养孩子优秀心理品质的最佳对话模式(1)
1.帮孩子除去嫉妒的“肿瘤”
小刚放学回来,一进家门,就冲着妈妈喊:“妈妈,现在当班干部的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会讨好老师吗?”
妈妈问:“怎么了,这么大的火气?”
小刚说:“我们班这次竞选出来的都是那样的孩子。而我比他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