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儒家知识一本通-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髯诱饬揭恚沼锌追蜃诱飧銮傻拇笈粢膊豢赡馨肯柙铺臁⒃蠹巴蚰辍U强住⒚稀④髡馊蝗逖Т笫Γü蛊鹑寮业幕竟羌埽⒂跋熘谢拿鞔锸曛谩)砖ɑīㄊ椹ǹ猢 ;www。7mihua。com

    其实,他们三人在性格气象上各不相同,孔子给人的印象是仁厚博大而亲切,孟子则热烈而刚毅,荀子表现出一种冷峻和理性。孟子主要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发展了儒学的理想主义的一面除孔子之外,孟子的思想还受到曾子和子思的影响。从曾子、子思到孟子这一系的儒学发展,也被学术界称为“思孟学派”;荀子主要继承了孔子的礼的思想,发展了儒学的现实主义的一面,荀子在《解蔽》篇中把曾子视为子思和孟子的先驱。孟子本人对曾子、子思也十分推崇。从师承看,孟子“受业于子思之门人”,是子思的徒孙;而子思则师从曾子。孟子的思想受曾子和子思的影响,十分强调内省的认识途径(慎独)。因此,荀子著《非十二子》篇,把子思和孟子当成一个学派来批评。

    子思,姓孔名伋,是孔子的孙子、孔鲤的儿子,也是曾子的学生。据说,儒家重要的经典《中庸》就是子思晚年所作,经思孟学派整理,在战国后期成书。

    《中庸》集中体现了子思的思想。子思将“中庸”从伦理道德规范推及到价值本体的层面,提出“中和”的重要范畴:“中”是“天下之大本”,“和”是“天下之达道”;只要能够“致中和”,就能让天地万物各安其位。同时,子思还将“诚”提升为道德觉悟的枢纽,“五行说”在子思这里也能找到源头。

    孟子是“思孟学派”的核心。孟子对儒家的最大贡献,是他提出了著名的“性善论”。在孟子提出“性善论”之前,己经有了三种有代表性的人性理论。

    第一种认为:人性既不善又不恶。持这种观点的是告子。告子说:“人的本性是没有善恶分别的,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它就像水流一样,你往东方挖沟,它就往东流;你向西方开渠,它就往西流。它的流向完全取决于人们如何引导,它本身是不辨东西的。人性正如水流:人性不分善恶,就像水流不分东西。”这个看法很有代表性,影响也很大。孟子的反驳同样巧妙:“水固然可以不分东西,难道它还能不分高低?水往低处流,这才是水的本性。而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是人的本性。”

    第二种主张:有一些人的本性是善的,而另外一些人的本性是恶的。即便是亲兄弟、亲父子,本性也可能有天壤之别。举例子说,大家都知道舜,那是上古传说中的明君,是天下有数的圣人。可是他的父亲瞽叟,却是一个脾气暴躁、无恶不作的大恶棍。为什么一脉相承的亲父子、一母同胞的亲兄弟,表现竟然会截然相反呢?这只能说明有些人天生的性善,而另外一些人天生就邪恶。
第二章 儒家的原创时期(10)
    第三种则认为:同一个人的本性之中,既有善的成分,也有恶的成分。至于人最终性善、还是性恶,主要看环境给他的影响,也就是环境使他本性中的哪一方面得到充分发展。我们通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举例来说,一个人如果出生在周文王、周武王统治的王道盛世,就会自然而然的本性向善,成为一个善人。而他如果出生在周幽王、周厉王之类的昏君统治下,就会发展本性中邪恶的成份,长成一个恶人。

    以上三种人性论在孟子之前已经盛行。以今天的眼光看,这三种人性观点仍是深刻和有价值的。孟子对这三种人性理论吸收扬弃,提出了自己的人性主张。

    首先,孟子指出每一个人都天生具有四种善端。

    他举了一个例子来证明这一点:一天,你一个人在路上走着,突然看见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在一口水井边,眼看就要掉到井里去了。这时候周围没有其他人。你会怎么办呢?你当然会毫不犹豫地冲过去,把这个小孩救到安全的地方。孟子接着追问: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你做出救小孩的举动呢?是因为你和小孩的父母是知交好友吗?不是,可能你和小孩的父母素不相识。是因为你讨厌听到小孩子掉进井里的哭闹声?显然也不是。又或者是你希望让父老乡亲知道你的义举?可是周围没有人能见证啊!否定了各种功利的、偶然的原因之后,孟子得出结论:我们之所以“救孺子于井”,原来是出于一种天性,出于一种天生的“恻隐”之心!“天生”这个词,这里用的是它的本意,也就是人与生俱来的、由上天赋予的禀赋。孟子认为,人们看到一个小孩就快要掉到井里时,会不由自主地感到内心难受,会不忍心看到这一幕发生。这就是“恻隐”之心。在他看来,每个人都具备“恻隐之心”,这正是我们人性的共同点。

    除了“恻隐之心”外,人们还具有“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其它善端,合起来就是“四大善端”。这四种善端是人的天生禀赋,也是“性善”的根本。那么,这四端究竟是哪四善的端呢?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四心,分别是仁、义、礼、智这四种善德的端始和萌芽。换言之,如果我们能把这四心充实并推广开来,就能培养出仁、义、礼、智这四种善良的品德。

    善端是如何成长为善德的呢?孟子还是以“恻隐之心”为例:一天,孟子来到齐国王宫,游说齐宣王实行仁政。齐宣王认为实行仁政实在太难,而且也太飘渺了,于是很干脆地说:“我不行,因为我有个毛病,我贪财。”孟子不以为意,反而苦口婆心地劝道:“贪财不要紧,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只要你能从自己对财物的喜爱中,体会到其他人对财物也有同样的喜爱和需要,并且努力在满足自己财富欲望的同时,让老百姓也富裕起来,满足他们对财物的需求,那就是在行仁政了。”齐宣王还是很犹豫,又说:“我还有个毛病,我好色”。孟子回答到:“当年的圣人周太公也好美色,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大圣人。可见,好美色不能成为不行仁政的藉口。只要你在满足美色欲望的同时,能体会到老百姓也喜好美色,并尽可能满足老百姓的愿望,那也是在行仁政了。”
第二章 儒家的原创时期(11)
    孟子在这里玩了“偷换概念”的把戏,将贪财好色从垄断性、破坏性的欲望,转变为正常、合理的需求,并劝导君王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忠恕之道”。

    孟子还把恻隐之心直接解释为“不忍人之心”。一天,孟子又去拜会齐宣王。齐宣王见了孟子,向他发牢骚说:“几天前,我在院子里看书,正好一个下人牵了头牛经过院门口。我就问他牵牛去干什么。他回答说要牵到太庙中做牺牲,宰了祭祖。我看着牛行将就死的样子,很不忍心,就跟下人说让他换下这头牛,改用一只羊来祭祀。没想到这一来,人们纷纷议论,说我小气,祭祖连头牛都舍不得,要改用一只羊,我都烦死了。”孟子借机大发议论:“其实,大王你并不是舍不得用一头牛来祭祀,只是因为你亲眼看见这头牛就要被杀死,心中不忍,所以要下人改用那只你没有亲眼看到的羊,来代替作牺牲。换句话说,你把对牛的‘不忍心’换成对羊的‘忍心’。如果大王能从亲眼所见的牛的凄惨样子,联想到你尚未亲眼目见的羊身上,把‘不忍心’推及到羊身上,进而相应地,一步步把这种‘不忍心’推广到先前所‘忍心’的人和事上,大王就已经推行了恻隐之心,在行仁政了。”

    从这两则故事可以看出孟子很会讲道理。他的理想主义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从一些很具体、很平实的事情上一点点推广开去。这就是儒家所谓的“极高明而道中庸”,也是儒家的核心宗旨和活力之源。

    孟子把“养浩然之气”作为充扩善端、成就善性的重要途径。他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种浩然之气是“至大至刚”的,弥漫在整个宇宙天地之间。我们可以通过培养这种浩然正气,做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人。

    养成浩然之气有两个方法,一个是“知道”,一个是“集义”。“知道”,就是通晓精神通达之道。“道”是精神由以超越的途径,和最后所能达到的“神而明之”的境界。“集义”则是做应该做的事情,久而久之,使自己的所作所为无不合宜,达到一种道德的自律。

    孟子的“养气”思想不只针对人们的现实生活,更指向人们的宇宙生命。为此,他提出了“天爵”和“人爵”的概念。孟子说,在现实中,人的价值可以通过他是否在社会国家中获得认可来判断。我们常听人说“望子成龙”、“出人头地”,反映的正是这样一种“人爵”的价值观念。孟子认为,人们除了是现实社会中的“人民”之外,更应该是生活在宇宙天地之间的“天民”!而“天民”也有评价标准,那就是“天爵”,是人们在宇宙天地之间所获得的成就。相对于“人爵”,孟子更加看重“天爵”。他认为“天爵”才是人们最真实、最重要的身份。

    获得“天爵”的过程,正是“养浩然之气”,充扩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之心的过程。孟子还指出,“养浩然之气”应顺乎人的天性。人的天性是自然而然的,所以,“养气”也应该是一个顺乎天道自然和人性本真的过程。孟子反对人为武断的做法。为此,他讲述了广为后世人知的“揠苗助长”的故事。

    孟子还发展了孔子的仁政学说,主张“制民恒产”,关心老百姓的疾苦,保护他们生存权和基本财产。与孔子相比,孟子思想的革命性要更强一些。他支持“汤武革命”,提出著名的“民贵君轻”学说,指出国君如果不实行仁政,残暴贪婪,人们可以将他流放甚至杀掉。
第二章 儒家的原创时期(12)
    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百家争鸣已经全线展开,儒家思想受到墨家和杨朱学派的挑战。孟子曾进入齐国的稷下学宫,同各家讨论和争辩。孟子在维护孔子基本精神的前提下,根据时代的新特点、新变化,对儒家思想做了新的发挥,进一步完善了早期儒家学说,孟子也因此被尊为儒家的“亚圣”,成了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重要奠基人。

    第四节荀子的贡献

    荀子常常被称作先秦儒家的“殿军”,“殿军”是古代军队中位于队伍最后位置的将领,作用是保护后方、阻止敌方追击,今天常说的“殿后”一词就是来源于此。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为先秦儒家的原创工作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荀子的师承关系不是很清晰,有人说他是子夏之学的传人。荀子学识渊博,曾经应邀前往稷下学宫讲学,并三次当选“祭酒”,也就是相当于今天国立大学的校长。关于稷下学宫,有必要稍作介绍:战国时期,齐国偏居东方滨海之地,民风华丽,好玄谈天下,议论国事。齐国的几代国君齐威王、齐宣王都很开明,为了广招天下才俊之士,专门在都城临淄的稷门附近修筑学宫,聘请和奉养天下有名望的学者前来讲学、切磋。这些学者倍受优待,住的是高门大院,身份与卿大夫相当。这个学术胜地历时上百年,被称为“稷下学宫”,当时天下不少杰出人才都曾到此游历。

    荀子的思想有一种鲜明的理性色彩,这是其主要特征。他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的运行有自己的规律,这种规律是自然而然的,不因为人间的治乱而改变;它不会因为尧这个圣明君王在位就停驻分毫,也不会因为桀这个无道暴君在位就跑得飞快。在天道自然观的基础上,荀子主张“天人相分”,进而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这些都与孟子、甚至孔子的思想有所差异。荀子的主张代表了儒家内部分化出新的方向。

    荀子对儒家的理论贡献也集中在人性问题上。与孟子相对,荀子提出了“性恶论”。当然,“性恶论”并不像字面上那么简单,也决不是为人们堕落腐化的行为寻找借口。

    孟子的“性善论”的前提是“天善论”。人性之所以善良,是因为“天”是纯洁善良的,它赋予我们的善的禀赋(善端)。可是,在荀子这里,天是自然的,无所谓善恶,再也不能给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