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杀安思顺、杀杜乾运,把哥舒翰睚眦必报的特点表露无遗,同时也令玄宗一再忍让,逐渐失去唐皇的信任。
……
这时,有人向玄宗汇报,说崔乾佑在陕郡的兵力不到四千,都是老弱兵,而且没有准备。
向皇帝汇报的这位仁兄,史料上没有记载是谁。想来是玄宗并不完全相信哥舒翰,安插在他身边的探子。
不过这位探子老兄的眼力可不怎么样,简直没有什么基本的判断能力,令人怀疑他本是安禄山的人跑到唐军这来玩“无间道”。
已经不怎么信任哥舒翰的玄宗真得相信了这位傻探子的话,在他心中洛阳丢失,实为大唐成立以来的最大耻辱,必须尽快夺回来,并且现在郭子仪、李光弼已经占了河北,叛军人心危危,正是进攻的大好时机,于是立刻派人催促哥舒翰出兵收复陕郡和洛阳。
哥舒翰虽然在政治上有些迟钝,但在军事上可是资深专家,立即上奏说:“安禄山善于用兵,现在刚举兵反叛,怎么能够不设防呢!这一定是故意示弱来引诱我们,如果出兵攻打,正中了他的计谋。再说叛军远来,利在速战速决,我们据险扼守,利在长期坚持。何况叛军残暴,失去人心,兵势正在变为不利,将会有内乱,到那时再乘机进攻,就可不战而获胜。我们最主要是要取胜,何必要立刻出兵呢!现在各地所征的兵大多都还没有到达,请暂且等待一段时间。”
郭子仪听说京城内商议兵出潼关的事后,立即找李光弼商议“哥舒翰现在年老还有病,叛军深知潼关守军是乌合之众,现在安禄山率精锐南驰宛﹑洛,其余叛军尽归史思明。我等应趁机直捣叛军其巢,大势可定。若潼关出师,有战必败。潼关一旦不守,京室有变,天下必定大乱,叛军何可平之?”两人达成一致意见后,向皇帝“陈利害以闻,且请固关无出。”
也有人持不同意见,当然就是杨国忠。杨国忠总是害怕哥舒翰谋害自己,向皇帝进言,说现在叛军没有准备,正是出击的好时机,哥舒翰胆小慎微,不敢出战,恐怕会失去这次大好机会啊。
玄宗认为国忠说得有道理,当然他也是这么认为的。就一再派人催促哥舒翰出兵,甚至这一拨人和下一拨“项背相望”,可见玄宗心中的急切。
或许是他对哥舒翰也起了疑心,或许是他太渴望一场胜利,但事情的结果不仅没达到目的,而且是如此的不堪,甚至毁了唐玄宗的一世英名。 。 想看书来
第三十七章 潼关失守(2)
哥舒翰接到一遍遍的催战书,万不得已只能出兵。
不过他也知道此次出兵,定是九死一生,临行前不禁痛哭失声。哥舒翰深知双方兵力差距,不想出兵,但形势所逼,徒奈何?
封常清、高仙芝两人因不出兵而身死,有此前车之鉴,守一定是死,出战反而有一线生机。
老鱼不禁想起了王忠嗣就是因为抵抗玄宗的命令,拒不攻打吐蕃石堡城,而最终遭贬。是继任者哥舒翰听从玄宗的强攻要求,打下石堡城。
现在是高仙芝拒不出兵主动攻叛军,而最终身死。继承者哥舒翰听从了玄宗的命令,出了潼关。哥舒翰还能像石堡城一战那样取得一场险胜吗?
这难度太大了,以前是哥舒翰用十万精兵去攻打几百人的险关,现在是一群乌合之众出险关主动去打精锐之敌。
六月初七,哥舒翰所率的唐军与崔乾佑的叛军相遇于灵宝西原。现在唐军为攻,叛军主守,崔乾佑的军队占据着险要之地,南靠大山,北据黄河天险,有狭道七十里。第二天,崔乾先把精兵埋伏在险要的地方,然后示敌以弱。哥舒翰与田良丘乘船在黄河中观察军情,看见崔乾兵少,就命令大军前进。
哥舒翰乘船在黄河中观察军情中观察敌情,说明他比较小心。现在看见敌人兵少,当然也有疑心,但不能因为有疑心就不打仗了吧。于是把大军分成三部分,王思礼等率领精兵五万在前,庞忠等率领其余的十万在后,哥舒翰率丘三万登上黄河北岸的高丘观察指挥,并鸣鼓助战。
面对十八万唐军,崔乾佑把精兵藏在后面,明面上出兵不到一万,并且三五成群,稀稀拉拉、队伍有疏有密、士兵有前有后,如同游兵散勇一样。
官军看见后都大笑叛军不会用兵(真是可笑),兴冲冲地杀上前去。
两军交战,叛军一战就逃,唐军自以为必胜,不禁得意洋洋。不过,随后叛军伏兵四起,滚木石块轰轰而下,刚才还在得意大笑的唐军现在只有哭的份了。
哥舒翰见地势狭窄,决战不开,命令马拉毡车为前队,去冲击叛军,不过这种做法反而起了反作用。两军混战之时,东风骤起,崔乾佑也学习周公瑾借东风火烧赤壁,把数十辆草车塞于毡车之前,放火焚烧。顿时大火熊熊,烟雾蔽天。
站在下风头的唐军睁不开眼睛,睁开眼睛也分不清敌我,于是互相冲杀,还盲目召集弓箭手和弩机手射击。一直持续到天黑,箭已射尽,才知道闹了半天是自己人打自己人。
这时崔乾佑派同罗精锐骑兵绕到官军后面发起进攻,唐军腹背受敌,首尾大乱,终于溃败。
唐军以多打少,但结果狼狈不堪。根本没有人想着跟叛军拚命,见势头不对转身就逃,有的丢盔弃甲逃入山谷,有的互相拥挤被推入黄河中淹死。叛军乘胜追击,唐军后面的将士看见前军大败,也不战自溃。
败退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让本就毫无斗志的唐军不战而逃,甚至黄河北岸的军队看见了也向后逃跑。
(不知哥舒翰是否也学楚霸王仰天长叹:不是我指挥不行,实在是这兵没素质。)
灵宝西原一战,哥舒翰仅与部下数百骑兵得以逃脱(还是骑兵跑得快),渡过黄河后进入潼关。潼关城外先前挖了三条深沟,都是宽二丈,深一丈,溃逃回来的唐军人马坠落沟中,很快就填满了沟,后面的人踏着他们得以通过,残兵逃入关内的才八千多人,损失率超过了95%。
潼关虽然险要,但守兵军心涣散,已经没有可能守住。再一天,崔乾佑率兵顺利攻陷潼关。
这是唐军平叛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刚刚大有起色、甚至有可能在短时间内的平叛大业,一下子跌入最低谷。 。。
第三十八章 皇帝潜逃
潼关失守之后,哥舒翰到了关西驿站,张贴告示收罗逃散的士卒,想重新夺回潼关。
哥舒翰虽然有雄心,但部下都知道事不可为,就算那二十万唐军重新在手,哥舒翰也必定打不下潼关,所以还是不要与哥舒大帅一起当疯子。
既然哥舒大帅反攻没有成功的可能,那将军们只好赶紧逃回京城,只是看这形势,京城也已经铁定保不住了。当然也有人有其他的选择,现在潼关已下,长安沦陷也指日可待,叛军声威必胜,唐室前途茫茫,投降安禄山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败军之将投降后也未必能得到好的待遇,最好能对叛军有所贡献,于是有人把主意打到哥舒翰身上。火拔归仁等率领一百余名骑兵包围了驿站,把哥舒翰绑起来,交给了叛军,给自己投降添个“旺旺大礼包”。
被捉的哥舒翰在安禄山面前令人大跌眼镜,趴在地上对安禄山恭维说:“以前我们两人有矛盾,是因为我肉眼不识圣人。”不见铮铮铮铁骨的将军,只有贪生怕死的小臣。
害怕安禄山记起以前之仇杀死自己,哥舒翰为证明自己还有用,说“今天下未平,李光弼在常山,李祗在东平,鲁炅在南阳,陛下留臣,我向他们写招降书,不日皆下矣。”
安禄山先是意外,后又大喜,任命哥舒翰为司空﹑同平章事,是在战争期间的顶级文官。哥舒翰果然向让唐将们写招降书,结果可以想象,没人投降,只回一阵唾骂声:你丫的不死节也就算了,卑鄙小人还好意思向我们招降。
招降失败的哥舒翰被安禄山以高官的名义,囚禁起来,后来被安庆绪杀死。
哥舒翰,一代英杰,竟然以叛徒的结局收场。
…
潼关失守之后,河东、华阴、冯翊﹑上洛等城,城守知道已经挡不住安禄山的大军了,于是不约而同的弃城而走,驻守的官兵当然也四散奔逃,留给安禄山四敞的城门。
更乱的在长安。唐皇帝一直在等待前方大捷的消息,不想等到的却是潼关失守,二十万大军已经溃散的结果。一向稳坐皇帝的玄宗终于感到害怕了,急急把宰相召来商议对策。
现在还能有什么对策?守长安?连最厉害的高仙芝、哥舒翰都不行,还能指望着手下这批文官?杨国忠提出既然不敌,不如退走,退走的方向是与安禄山方向相反的剑南。杨国忠曾兼任过剑南节度使,安禄山反叛后,已经命令节度副使崔圆暗中准备物资,以防备危急时到剑南使用。
(这一点很令人有些不解,根据杨国忠的一贯表现,有些不把安禄山叛乱放在眼里的感觉,没想到竟然已经做好了败退的准备。难道之前的轻视安禄山只是为了迎合玄宗的心理?)
第二天,杨国忠召集百官于朝堂,痛哭流涕地问他们有什么计策,百官都不回答。他们不是不想回答,而是不知如何回答。一是没有什么办法;二是不知玄宗现在怎么想的,贸然提起逃跑,是不是令玄宗难堪,走了封常清的下场。
这时长安城中的百姓惊慌逃命,都不知道该往那里躲避,店铺关门,市里一片萧条。杨国忠又让韩国夫人与虢国夫人入宫,劝说玄宗到蜀中去避难。
756年6月12日,玄宗思考了一天后,不知又发什么神经,登临勤政楼,下制书说要亲自率兵征讨安禄山。但当天晚上,就暗自收拾金钱、布帛、马匹,准备逃跑。
第二天一早,玄宗连个招呼也不打,带着宫内的老婆孩子、杨国忠等亲信、宦官偷偷出了城逃向剑南。当天早晨,百官还有入朝的,到了宫门口,还能听到漏壶滴水的声音,仪仗队的卫士们仍然整齐地站在那里,只是再怎么等,也等不到皇帝来了。
玄宗这事儿办得真是不地道,先是打个“御架亲征”的幌子,然后偷偷逃走,实在是没有必要。叛军压境,玄宗逃走也无可厚非。非要死守长安,成为安禄山的俘虏才是不明智。但既然要逃走,总要组织、安排一下吧。这样对臣子,甚至宫外的皇妃、公主及皇孙都弃而不顾,实在有违玄宗一向自诩贤君的形象。
玄宗逃出长安,不仅造成长安的混乱,更是造成天下一阵动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