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舞台下的评说-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科学发展观。我们提倡消费,但绝不能提倡浪费。无论我们的物质有多丰富,也要牢记“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的教导。
  二是形成这些企业生产过剩,又是另一种资源浪费的形式。家电、汽车销路不好,根本原因还在于生产能力大于有效的社会需求。危机是一个信号,告诉你供大于求了。正确的方法不是想办法扩大需求,而是缩小生产能力。市场经济之下,这一过程是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淘汰一批效率低的企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调结构”的内容之一。用补贴的方法扩大需求,保持甚至扩大原有的生产能力,保留下来一批本该淘汰的低效率企业,这从长期来说,对经济是有百害而无一利。补贴家电、汽车消费,在一时也许可以缓解这些行业的危机,让它能苟延残喘下去,但以后还会出现更大的危机。制定政策绝不能如此目光短浅。这就如同一个笑话讲的,外科医生用机器挤压的方法治疗驼背,只问背能否直起来,不管病人死活一样。
  更为重要的是以补贴刺激需求违背了公平的原则。那些低收入的人,维持温饱尚且不易,补贴再多,也没有钱去更新家电,至于汽车更是想也没想过,何况更新?这70亿的贴补全由高收入者享用了,而这些人本来就“不差钱”。把税收的钱用来补贴富人,哪一个政府会这样做?这个社会本来就因为收入差距大而引起了不和谐。这样的补贴岂不扩大了这种差距,加剧了不和谐吗?
  其实这种补贴的做法在操作层面上也颇为不易,已实行的补贴家电下乡已经引起了许多问题,创造了一个新的*机会。再补贴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岂不是要扩大这种*吗?这种补贴有利于那些本来不该帮助的企业和已有家电、汽车的富人,而对消费没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反而扩大了社会上的贫富差距。这种不管手段如何,只想达到刺激消费的目的,符合科学发展观吗?
  当然,在经济遇到困难时,政府还是应该拿出点钱来刺激消费的,不过不是这种补贴的形式,而是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在经济困难时,遭受打击最大的不是企业,不是中高收入者,而是这些低收入者。他们即使在经济繁荣时,收入也仅能维持温饱而已,一旦经济困难,下岗失业的是他们,甚至连维持温饱都成为奢望。解决这些人的燃眉之急是以人为本原则的体现,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最有效手段。把补贴那些有钱人换家电买汽车的钱用来直接补贴这些低收入者才是人间正道。而且操作起来也容易:扩大低保范围,提高低保标准就是了。我们在这一方面的支出一直比较低,现在正是纠正这种错误的好时机。
  为了达到短期的目的而采用有损于长期目的的手段是不明智的。病急也不能乱投医,乱开“处方”。“处方”错了,不仅连短期目的也达不到,还会留下无穷隐患。
  

由谁使用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多了,就有了一个如何使用的问题。钱是能生钱的,于是就有了外汇如何投资,实现保值增值的问题。由谁来用外汇储备投资呢?外汇是国家的,投资只能由代表国家的机构或者国有企业操盘。于是,就由这些国有企业买了房利美、房地美的证券,买了美国黑石基金的股票,买了雷诺兄弟投资公司的股票。结果怎么样?在这场华尔街风暴中,这些投资纷纷化作“泡漂儿”,或者说大大缩水了。中国人辛辛苦苦赚来的外汇替美国人的错误买单了。
  看来由这些国有企业来使用外汇储备的效率并不高。那么,如何使用这些外汇储备才能提高效率呢?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曾经提出了一个花钱的矩阵,分析由谁花钱效率最高。第一种情况是自己花自己的钱,第二种情况是为自己花别人的钱,第三种情况是为别人花自己的钱,第四种情况是为别人花别人的钱。这四种情况中,第一种情况效率最高,第四种情况效率最低。但在现实中第四种情况也相当多,如公司的高管用所有者(股东)的财产进行经营,或者政府用纳税人缴的税收进行各种支出。在现代社会中,第四种情况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提高钱的使用效率的办法就是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公司对高管的各种激励,议会审批政府的支出方案,都属于这种机制的运用。
  由国有企业,如商业银行或中投公司,运用外汇储备进行投资,购买国外的证券,显然属于第四种情况。但是,我们又缺乏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投资成功了,如何奖励,我不知道,但投资失败不用承担什么责任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惯例,至今没有人为购买房利美、房地美、黑石基金、雷诺公司的证券或股票承担责任。为别人花别人的钱之所以危险就在于花别人的钱,损失了,也不用承担责任。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上,投资是有风险的。而且,一些决策者缺乏国际金融市场的知识和经验,购入一些显然风险极大的证券,哪有不失败的?何况在这种情况下,还存在相当大的道德危险,个别人会为了自己拿回扣而购买明知要垮的公司的证券或股票。回扣实实在在是自己的,亏损由别人顶着,自己又平安无事。各商业银行和中投公司购买房利美等的证券与股票决策背后的过程,我们不知道,但损失却是实实在在的。
  当然,以后也不可能不让各商业银行或中投公司在世界市场上购买证券或股票,更不可能让外汇储备放在金库里休息。问题是如何设计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尽可能让这类决策少犯错误。
  不过更好的方法就是让私人使用外汇储备,即实现第一种——自己为自己花自己的钱。私人使用包括个人和私人企业使用,既可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购买证券或股票,也可以对国外进行直接投资。私人使用不存在道德危险,也会为了更有效使用而去了解市场、了解自己所购买的证券或股票的风险。这就是说,自己用自己的钱会比自己用别人的钱更为负责。
  私人用外汇储备去进行直接投资有更为深远的意义。中国企业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走出去实现国际化的时候。只有在全球的范围之内获得资源和技术,开发市场,中国企业才能做大做强。企业的国际化就包括在国外进行直接投资,包括建厂、合资或兼并国外企业。这些都需要外汇。把外汇储备用于这种直接投资比间接投资(购买股票)风险更小,更有利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这种国外直接投资可以由国有企业进行,但更有效率的是由私人企业进行。
  让私人使用外汇储备比由国家使用更有效率。这是自己为自己用自己的钱与别人为别人用别人的钱的效率差别。实现这一步的关键就是放开外汇管制,让私人可以自由兑换外汇。如果现在做到这一步尚有困难,起码要放松外汇管制,减少各种限制,让私人得到外汇的手续与程序更简单、直接,尤其要支持私人企业用于国外直接投资的外汇使用。
  面对华尔街风暴,我们的应对措施不应该是倒退或关上大门,而应该谨慎地推动开放。人民币自由兑换就是重要的一步。迈开这一步,我们高达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才能得到有效使用,我们的经济也才会更安全。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健康不能靠吃药
如果一个人靠药物维持健康,需要兴奋时就吃兴奋剂,需要安静时就吃安定片,其结果必然是破坏了身体内的自然平衡。那些服用兴奋剂的运动员,短期内可以创造奇迹,但长此以往,身体会更糟,甚至会促成早亡。这点道理谁都知道,我讲这点道理,不是指身体,而是指经济。
  市场经济有其内在规律,也许我们不能完全认识到这些规律,但它们仍然在自发地发生作用。经济繁荣也好,衰落也好,都是这些规律自发起作用的结果。如果有什么力量企图改变这些规律,短期内也许可以像兴奋剂那样起作用,但长期却会引起更坏的结果。这点道理并非人人都知道,因此,政府经常喜欢用行政的力量,让经济按自己的意愿运行,表现出自己喜欢的状态。
  让我产生这种感想的事实是政府对股市的干预。有一段时间,股市跌破了3000点,救市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尽管我是坚定的不救市者,但我知道,政府肯定会救市。记得历史上曾经有一次有效的救市,是政府宣布证劵市场印花税由现行的千分之三下降为千分之一。这一救市手段公布之后,股市大幅度上扬,股市如同吃了兴奋剂的运动员,创出了好成绩。
  但降低印花税这种兴奋剂真的那么灵吗?股市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从根本上说,股市的状况取决于宏观经济状况,每种股票的价格取决于公司的业绩,即长期盈利能力。从2005年下半年以来,股市上扬与宏观经济增长迅速,企业盈利状况好是相关的。良好的宏观经济状况决定了上扬的股市,不过在时间顺序上是先有宏观经济走势良好,后有股市上扬。当宏观经济状况恶化时,股市也会下跌。不过往往是股市先下跌,而后宏观经济恶化的状况显露出来。2008年年中以来,通货膨胀加剧,原材料价格上升,预示着宏观经济的转变。这就反映在股市的下跌上。
  股市运行与宏观经济的关系会由于人们的投资行为而扩大。从个人的角度看,股市高涨时投入,股市低迷时退出是理性的。但由于信息不对称,人们的投资决策总是盲目的。这样,个人看似理性的行为就成为集体的无理性行为。这种无理性行为会造成股市上扬时产生泡沫,形成过度繁荣,而在股市下跌时也会反应过度,形成紧缩失常。所以,股市的大起大落总是超过了现实经济状况。
  政府用政策手段干预股市并无法改变股市本身的客观规律,所影响的仅仅是投资者一时的心理。无论是提高印花税税率还是降低印花税税率,并没有改变宏观经济状况,从而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股市状况。但是它会影响投资者的心理,从而对股市发生一时的作用。这些年,有关政策机构把印花税作为调节股市的手段,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股市的走势。2007年5月30日,有关部门对印花税税率采用“半夜鸡叫”的形式,从千分之一调至千分之三,从而造成股市暴跌,上证指数从4300点跌至3400点,但这依然没有改变股市牛市冲天的格局,上证指数最终涨至6000点以上。下调印花税税率,意在改变熊市状况,也使得股市的确有所上升,但如果宏观经济的深层次问题得不到解决,仍然无法走出熊市。
  这样调节的更坏结果是公众更大的误解,即不认为股市有客观规律,把中国股市看做完全由政策决定的“政策市”。股民整天在推测政府的政策,政府用政策调节股市,长此以往,股市就不是市场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成为政府控制经济的手段。这样,市场经济又回到政府控制的计划经济。这岂不是历史的倒退吗?
  政府的动机是想使市场经济正常运行,但它不明白自发的波动也是正常状态。政府所能做的仅仅是维持正常的秩序,而不是干预结果。如果就把印花税固定在千分之一,而无论股市如何涨跌都不调整,股市才会正常。调过来,调过去,其结果是破坏了市场机制,正如今天吃这种药,明天吃那种药,吃来吃去,身体更有病一样。
  记得法国戏剧大师莫里哀曾经说过,70%的人不是死于有病,是死于治疗。经济也是这样。
  

掌握开放的节奏
华尔街金融危机,使全世界都受到冲击。这场危机给我们也带来了损失,但更给我们上了一堂难得的课。
  记得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等人提出了“金融深化论”。其中心是强调:发展中国家要打破限制金融活动的“金融抑制”,实现金融自由化与开放。当时,这种观点颇有影响,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金融自由化方面迈出了一大步。但以后的结果并不妙,实践“金融深化”最有力的墨西哥等国遇到了严重的金融风暴,经济发展亦受到影响。从而亦使这种理论受到人们的怀疑和指责。
  将近三十年过去了。从各国的情况看,“金融深化”的方向并不错,而问题出在节奏没有掌握好,走得太快了。尤其是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开放得太快,自由而缺乏必要的监管,于是就出了问题。这次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告诉我们,即使在美国这样市场经济制度较为完善,经济实力强的国家,自由化做过头了,也会引发严重的问题。
  这次危机的根源还在次级贷款上。给不符合住房贷款条件的人发放贷款,把他们的偿还能力寄托于房价上升,这是一种相当危险的做法。一旦房价下跌时,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