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玉在傍-第1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来,我们……是推官大人此番看来多半也是因此……。”不等这位再添一句安慰,已被郎推官生生打断道:“败就是败了,尔等无须多言其它。”

摆手散了两师爷后,不免又是低叹连连。忽然间眼前一亮想到方才堂上,那位老通判的那句提醒,看似无意实则却是暗示之意颇浓,只是当时自己太过震惊,并为留意一二。此刻再回想起来,倒是不妨亲自走上一遭,便能水落石出!

别看平日里,这位已是六十挂零的老通判,好似个隐形的一般。也正是因为,当初广坪衙门中仅此一位,是原封不动的府衙官员,但却是个事事不多过问的病秧子,虽是每日能按时而来,却是个实实在在的坐班官员。

按知府大人之言,也就如同庙里那些泥塑木雕的一般,只不过是个光好看的摆设而已,却是个万事心中敞亮的老官场了!别看他无事不提半句要紧的,但绝非是无能之辈。只不过,想好好挨过自己这最后一任,待三年后能安然回乡养老罢了。

如今见郎推官,亲自请上门来,倒是不好一口将其拒之门外,多言两句提醒一下也就是了。只请了往书房略略坐了坐,便见那刚才还一脸沉到的郎推官,此刻已是面带犹豫的告辞,退出通判大人府中。

随即让人去卖了米粮,只等着厨房上送来一试便知,缘由何在?

“果然是……!”久久凝视着面前两个碗中的饭食,自己才彻底清醒过来。原以为以量取胜定是易如反掌之事,到头来却是败在品质一说上,又是在老通判处得知,其中最终两方所获也是相差无几,更是羞愧难当!

“哎!难怪方才通判大人,起头一句便是纸上谈兵之说,却是不无道理之言。”只是他却不知,刚才走得匆忙,未曾听见老通判后面的喃喃低叹‘原本就不是那擅长农事之人,却是为求高人一筹,非行那勉强之事,到头来反倒落得个吃力不讨好的结果,也实属无奈!’

也就在此刻,知府内衙之中,却见大人与那积年师爷正为,皇甫同知所提的高产稻种一事,而喜上眉梢!更是不待多时,便已是商议拟好了上奏朝廷的折子,奏请全州推广一事。

“府尊此番,却是因祸得福,想来年后之评定是错不了。又得此精通农事能人,实属大幸之事!”

满是得意之色,频频颔首:“若非当时得了师爷那一句,及时抽身事外,只怕本官此刻的颜面也是难保哦!”瞥了一眼院外,更是笑意满面道:“只盼下一任时,还能更进一步去往京畿境内做上几年知府,便已足矣。”

就在上奏报于朝廷获悉此事后,想必谁都不曾料想到,当今会因此事直接将广坪府衙中的同知,调往了自己的理想之地而去。而且还是顺带着又升了四级,反到高出自己整整一个品阶的上府知府一职。更要命的是,即便是同等规制的府衙,那京畿所在的显然无形中又是胜人一筹。

所以,当得知此番越级大封赏后,这丁知府面上的不住抽搐着的肌肉,却是始终不曾消停过。看得众人,皆是低头细心观看自家的娘子的手艺。

“确实手工精致,就连袖口处的折边也是极有功力的。”

“这鞋头上的针线,很是均匀,比起那京城的柳记来,也是不逊色几分!”

☆、第二百八十七章直升四品

这边是知府大人一脸暗恨的注视着下首官员,那旁束手而立的积年师爷,却早已是有了腹案。看来自己这幕僚的差事,也已是到头来咯,还是索性趁了这趟回去便罢,也省得东翁这边回过头来,在将自己儿子的前程给耽误了。

要知道,前次那份奏折可是经由自己之手而成的。少不得还要连带着将周遭之人,舀来散散胸中那口郁结恶气的,自己又何必再添一脚,还是早些归去的好。

有了此层作想,此刻这位老积年,自然是一味作低头沉思状。半句多余之言都无,更是不会多事在再往自身揽,没两日就借着本地大夫之口,叫东翁丁知府很是两难。

“这两年,倒是好容易才寻摸了得力的人来,怎么又不成了!”

一旁的知府夫人,不由瞥了瞥嘴:“依我看,本就是半条命的老酸儒,哪里还能用得多时。若不是看在堂兄荐来的份上,年初老爷上任时,就该换个腿脚好的来了!”

撂下手中书稿,微敛眉头:“妇人之见。你老爷我是寻幕僚,又不是找舆夫,腿脚不好怕什么!”

被当面一吼,那旁正对镜整理头饰的知府夫人,却也毫不客气的转头对应道:“腿脚不好是无碍,可老爷倒是不曾想过,那急件上奏的折子里,若不是那位老积年执笔,结果是不是又该变个模样?”

一提这桩,莫说是此刻还在屋里的配房了,就是原本守在门口处的两个屋里的丫鬟。也是很是识趣的纷纷垂首,退出了院子外头。

一见,屋里屋外的下人们,皆是退避而出。这旁的知府大人。才缓缓起身踱过桌边坐定下来:“当日拟定折子之初。却只是想到了那同知家的族叔,毕竟可是皇上面前的红人。所以,也想着刚好借此机会难得,索性卖他家的人情,也算是结个善缘。” 说道此处,却是端起茶碗来尝了一口。

未待这旁丁知府放下茶碗,再接着往下言道,便叫对面的知府夫人,抢白了一句道:“可见。这老积年到底是不成事的咯!”

说着已是挨近丁知府,低声告诉起来:“老爷可是晓得,这同知与老爷口中的那位皇甫大人。不过是堂叔侄罢了。另外那位老大人府中前次应试,又新添了两位公子爷得了功名。眼下恐怕是顾及自家嫡亲的侄儿,才能肯全力相助的,他一个名头上的族亲罢了,哪里还能再看的上眼哦!”

瞥了丁知府一眼,不免恨铁不成钢又多添了一句道:“的确是个不堪大用的‘老’积年哦!竟然连这些明面上摆着的,也未能看得分明,还敢人前卖弄能耐,真真是……哼!”

刚才那一眼,已是从自己老爷脸上。瞧出了端倪,看来,自家这位还真是半点隐情都不晓。而自家兄长的来信中,所提那事又怎叫她不上心。若是能将那落第的举子,顺利进府与老爷作幕。岂不是正儿八经。便于那家有了一丝关联。再等,开了年后……想到此处。索性还是与老爷明点了出来,才是道理。

于是迎上对面已是一脸若有所思的丁知府,不禁清了清嗓子直言相告道:“老爷可是觉得,今个儿妾身说的太过了?其实,这里头还与我那二嫂有些牵连。年前赴京科考中,有她娘家侄儿。只因家道中落,打前年起只能勉强借住在姨丈家的别院内,温课待考。”

看了一眼老爷的面色不改,才接着幽幽一叹道:“不过未能得中此科,但老爷可晓得那落第之人的姨丈,却是京中哪位大人?”

原本还满不在乎的自顾自,端茶来饮,而此刻听得京中两字,已是有了些许意动。哦!能留在京中,而且听自家夫人的口气,便知那位的官职,也定是在自己之上。若是不然,又怎会入了夫人之眼,想必更是不低才对。

想到这层,已是正色望了过来:“夫人但讲无妨。”

“这落第举子的姨丈,便是年后就要升作户部右侍郎的那位。”

“赵宪义,赵大人?”

见对面娘子面上含笑,连连点头:“且又能得了那位大人的两载助学,若非入得那位眼中,又怎会这般对待?老爷,妾身这话可是说得在理嘛?”

“在理,在理的很!”这边的丁知府更是朗声笑道:“虽是无奈落第,确不失为本府作幕的合适之选,待我修书一封,即刻送与舅兄言及此事才好!”

也就是在广坪知府大人,郁结之气得以舒缓之际,那边厢已整理停当的皇甫靖一家,也是即日便要启程转道再回京畿地界了。

“到底是我家父将那本奏折之功,还是这位本欲攀附上我那,官拜转运使的堂叔父,才不惜溢美之词的折子,换来的正四品之职,却是叫人不免猛吃一惊!”

听得相公半带调侃的感叹一句,靠坐在车厢之中的玥娘,也是不由笑了笑道:“无论是哪方之功,妾身却是托了夫君之福,如今也能被称作‘夫人’了,倒是意外之喜。”

皇甫靖却是摇头笑着揽过她来,低声道:“若非当年错过几次,本是我的功绩,只怕不会叫娘子你等了这许多年哦!如今想来还是不免有些惋惜,到底是‘朝中无人’不好为官的。”

挑了挑眉,已是一脸轻松道:“这下回了京畿任职,倒是再无需刻意瞒着出身了。否则,倒是麻烦多多,也非明智之举。”

原本能在京畿驻足,又是上府的主官,况且又不过才而立之年,如何作想也是出身不差。再躲躲闪闪,反倒是欲盖弥彰,不免失了大气,何况紧挨着京城,也就变得毫无意义之举了。

深知这点的玥娘,亦是附和颔首道:“妾身倒是不怎么担忧相公政务上的事,而是京里府中那众多双眼睛,只怕就在消息传出的那一刻起,已是紧紧盯上咱们咯!”

提到这一层,皇甫靖也微微锁眉,苦笑道:“此番我父将在北疆立下大战功,虽说已定下年后换防回京。但几个庶出的兄长,却是无一人同行,想必都是憋着一口气,想要借此难得之机,再立得大功也好能为老爷子请退之后,多留一份晋升可能罢了。”

“不过好在,老爷子就算回京也要待到来年开春之后。届时,我早已在良州任上,倒是无需再另行转道回京中暂留。”

却是不想,原本还挨着他身边而坐的玥娘,将环上他臂膀的手猛然一紧:“若是有人提出要啸哥留在府中,蘀父尽孝,我们又该如何应对才好?他毕竟是老爷子的嫡长孙!”

正如玥娘所担心的那般,此刻远在京中的后院众人,也在短短几天时日后,就得知了此等重大之事。

“什么,又升迁了几级?”

“不能够啊?这才到地方不满一任哪!怎么能……?”

“难不成是因为老爷边疆上立了大功,万岁爷格外开恩直接也将那位爷,也连带着又提了提?”

“你们几个也都莫要再疑了,确为实事。”略略提高了三分音量,已是将整个屋内众人的惊呼连连,生生打断了下来。见众人犹如一脸犹豫之色,大姨娘却是悠悠吃了一口茶,才接着继续言道:“不过是个四品的京畿知府罢了,你们有何可担心的。”

听她这般一提,那旁的四姨娘到是一如既往的八面玲珑,已是甜甜一笑附和道:“大姨娘比起咱们几个的眼界,到底是高出一层,这一个知府又怎能入得眼去。”

刚吐出一句来,却听得一旁难得开言接话的二姨娘,不免一脸忧色的追问一句道:“不知,此番途中可是会回京一次,好歹也已是六、七年光景,不曾转道京中了吧?”

“回来做什么?老爷还在北疆驻守,二姨娘你是越活越回去了吧,听着到相似是有几分惧怕?难道他如今做了这四品官职,就是回京把我们这些姨娘,都赶了出府不成?老爷还在哪!就是再借他两个胆子,也是决计不敢胡乱行事的!”

‘那是你家两个儿子,都还在军中供职,与我们这些连女儿都没生下一个的,又怎会不担忧的?’嘴上虽是不敢说,可心中却不免被二姨娘刚才那一句,震得不轻!

悄悄侧目看向身边的四姨娘,亦是如此,只不过比起她来,脸上还不得不挂了两份略带僵硬的笑意,迎着大姨娘恭敬几句。再想抬头随之附和一二,却瞥见这旁的二姨娘已是低头,默诵起经文来了。

不禁,亦是在心中一叹,看来往后的日子里,更是得加倍小心才是。原本后院就是这大姨娘为首,若是待老爷来年开春回府后,又是怎么一番光景,眼下实在难讲。若是那位名正言顺的嫡公子,因此得了机会回京来任职,又该如何情形,更是不敢作想?

猛然间,就听得那头的大姨娘,将手中茶碗重叩在桌面之声,顿时更是让整个屋内,落针可闻。

“算了,今日也是无趣的很,大家还是各自散了吧。一个两个,如今都成了,只会低头诵经的女菩萨了!”

☆、第二百八十八章名声在外上

被大姨娘一句数落、念叨,几人也早已听惯了,哪里会生出一丝不快来。三姨娘近些年来心底藏着跟针,巴不得让早早散了去,才是最好。又不敢叫大姨娘瞧出破绽来,强压着抬脚便走,低头随着那两个姨娘亦是一通请辞后,才与同住一处的四姨娘步出了这院。

见行在最前头的二姨娘,已是转向了自己那院门内了,才禁不住递了个眼色给一旁的丫鬟,自己挨近四姨娘半步,低声道:“与你有事商量,咱们先往我那屋坐坐吧。”

虽是不明就里,但此刻同样亦是膝下空虚的四姨娘,也难免心中隐隐有些忐忑。眼下老爷是还能上马行军,可毕竟已是六十开外的岁数了,就算往后再不用亲自挂帅出征。待等再日常调理,好生保养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