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幸福生活 一个木头-第7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右两边俱有为首的,胖倌儿分的这一边那人已经上马,看着这一个胖脑袋孩子这样赶过来,看上去半人高左右,就这么挡在马前,当然是提马扬蹄奔着胖倌儿这胖脑袋就踩过去。
  胖倌儿侧着身子让一让,也不耐烦取刀剑,雪地里蹲身扎马,出手就是一拳,正打在扬起落下的马腿关节上。那马痛嘶一声,马腿一声响就此断裂。
  看着那马倒地,马上人急忙跳起来,一支羽箭从他肚腹穿越而过,“锃”地一声响盯在他身后墙上,马上这人这才感觉到肚子疼痛,一看之下 才明白自己中了箭,正是眼前这个胖脑袋孩子,力气过大,以致羽箭穿人而过。
  不远处朱闵一声长笑,雪夜中看着依然是衣衫不乱,迎上另外一个要逃跑的人,那个嗓子眼里格格的看着朱闵,脖颈上有血这才倒下来。朱闵微微一笑,宽袖中双手各亮出一把短剑。谁让你只看着我身上背后的弓箭,背着没有人说一定要用。
  大年初二的夜晚,南平王的两位小王爷遇刺。原本在房中梳洗过,只候着儿子们回来问安过就去睡的朱宣一听回报,立即就站起来勃然大怒,大怒的神色只在脸上一瞬间,立即就转过面色沉沉,命人取衣服来:“我书房里去,让小王爷那里去。”
  回身进房里先安慰过妙姐儿:“儿子们没事,一会儿让他们来见你。”这就换过衣服往外面来,穿到一半衣服突然进来问睡在床上的妙姐儿:“你可曾再交待过郝大海。”看到妙姐儿点头,朱宣这才放心出去。
  在书房里看到两个儿子,都是衣衫整齐,朱宣这才放下心先低低问一声:“可曾有活口?”朱闵回父亲话:“不曾留活口,有人追去了。”
  “好,”朱宣很是欣慰,京里也行刺,不是一般人,留下活口来反而惊蛇,再看看胖倌儿,还是站着,朱宣微笑抚慰道:“好,胖倌儿也很好,倒没有吓到。”
  听听外面脚步声渐起,知道是幕僚们过来,朱宣只留下朱闵,吩咐朱寿:“送胖倌儿进去见王妃去,闵将军我留下来。”
  大过年的让人惊心,妙姐儿也和朱宣一样恼怒,刚接过高阳忧心不已的信笺,这就有这些事情,直到看到胖倌儿进来,妙姐儿才安心,让丫头们给胖倌儿梳洗过送去睡。一个人在床上越想越生气,岂有此理为一门亲事,闵儿与康宁的事情是表哥早早就与武昌候说过,一直到现在算是淡下来,想想高阳的忧心,妙姐儿在床上不得不筹划一下,这事情要找系铃人才行。
  遇刺客的消息第二天就府里都知道了,朱宣是头天晚上和幕僚们商议过写的折子进宫去,大街上行刺非同小可,这刺客有胆子
  方氏听到以后,喊过芳蕙和芳苓来:“陪着我和哥儿们一起去看王妃,如果有客人在,你们就外面候着。”
  隔壁院子里的申氏也是一样,赶快吩咐紫影和月影也同着哥儿们一起去看。看着孩子们一起出去换衣服,在房里等着的胆子小的申氏如一般听到这样消息的女眷们一样,只是念佛:“我的菩萨,这是多大的事情,难怪二爷三爷昨儿一夜没有回来。”
  三爷不回来房中是知道,二爷没回房,小婶子也知道,是方氏一早让人来回的申氏:“是不是三爷也一夜没有回来?”申氏这才知道。
  香杏也是一样怕,初听到吓得不行回来告诉申氏,这一会儿好些了,还是为自己房里的事情来商议,这是昨儿就商议过的。
  “月影姑娘是没有白来一趟,”香杏打开博山炉,放一把安神的香进去,再回身来坐下对申氏道:“紫影姑娘却是白跑这一次,现在象是她也觉出来,三十晚上自己一个人在房里伤心。我是极不中用的想法,想着两位姑娘虽然是夫人娘家亲眷,却是给夫人恭敬的很,怎么得法子给紫影姑娘在京里寻一门亲事,过年过节咱们也多一门亲事走动,这样可好?”
  从一听到有刺客,就手里掂着佛珠子在念佛的申氏微皱眉道:“你说的好,我觉得好,可是这事情得等大嫂出月子再说,这件事情上,三爷说话不中用。”说到这里,主仆都是一笑,这事情三爷就不行,还是撇过他的好。
  “想想大嫂一歇下来,倒有许多事情要等着。”申氏被香杏的话弄得有些忧愁:“就是留姑娘们再住些日子,也得去对大嫂说一声儿不是,母亲那里亲戚日日不断,从不得说的空儿。”说到这里,申氏展颜一笑:“总是咱们等着吧。”
  过一时姑娘们和哥儿们换过衣服过来,申氏手里依然是数着佛珠儿念佛,就是香杏手里也有一个,只是扶着申氏不方便数,想来是带着一会儿得空儿再数。
  出门去和方氏一行人在路上遇到,大家问好后往大嫂房中来,在院外方氏和申氏停住脚步:“有客人。”
  亲家姑娘们自来到这里,只有紫影月影在赏花会上会过京里姑娘们,芳蕙芳苓只在家宴上会过亲戚家的人,大家随着一起停下来看前面过去的一行人。是往王妃房中去的,很是气派的一行人。
  前面是仪仗华盖遮风雪,华盖下面被簇拥的是一位宫装妇人,约三十岁的年纪,面上自来的傲气,在南平王府里也是旁若无人的走着,一身炫丽的宫装不是珠光闪闪,就是锦绣闪闪,看的人眼花缭乱觉得看不过来。
  “这是谁?”芳蕙忍不住低声问出来,第一次看到有客人在南平王府这样走路,除了康宁小郡主。
  方氏看一看芳蕙,当着这些人问出来,但还是回答了:“长公主。”申氏也点头赞叹道:“长公主和大嫂最为亲厚,知道有事情,百忙之中还是亲自来看看。”
  亲家姑娘们觉得大气儿也不敢出,在王妃房里已经是小心谨慎,听听这一位眼睛里象是没有别人的贵妇人竟然是当今的亲姐姐,手握权势的长公主殿下,更是觉得蹑手蹑脚。
  在厢房里坐着候着,方氏和申氏是觉得大雪天出来,不必再回房去,在外间等着看也表示恭敬不是。看在亲家姑娘眼里各自有心思。
  紫影看一看申氏,就坐在这里和方氏低声在说话,手里还数着玛瑙佛珠子,知道心里在念着佛。在家里人人都夸说申氏命好,庶出的眼看没亲事不想嫁到京里来,在家里时只是不信,到京里亲眼看到就是房中粗使丫头都头上是金首饰,紫影心里叹气,为什么偏不挑中我呢?
  由丫头们和申氏朱辉对待的不一样,紫影就可以猜出来是订的月影,过年给太夫人请安,赏的东西都不一样,不象刚来时请安,见面礼儿是一样的。
  看着这王妃的厢房中摆设着朱漆嵌宝屏风,红木锦榻上铺陈着万字不到头的铺盖,再看看手边摆的剔红人物纹的圆盒,里面是圆眼等各样干果子和点心,紫影可怜兮兮地看一眼月影,以后独她在留在这里,吃这些好吃的,住这样好房子。
  紫影是心中难过,方氏的亲戚芳蕙芳苓却是另有心思,在家里也是听说方氏嫁的好,如何体面,还进宫去。就此时来看,要在大嫂房外候着见她,这也是妯娌儿?这倒不说了,来了这几天,觉得二房里的事情方氏当不了家,只是嘴上说的响快,其实是不当家。不然的话,怎么总赶着自己姐妹两个人往王妃房里来,偏又被回一次,弄得姐妹两个人私下里难过,觉得没有面子。
  房里坐的是长公主,方氏和申氏都没有见的份儿,如同街上百姓回避一样,看到是长公主先就止步不过来,候着一行人过去才进来,芳蕙和芳苓心里各自有心思,这家里说话算数的应该是那睡在床上,娇怯怯的沈王妃才是。
  就是过年里,王爷也留房里陪着取乐,而朱明留在房里的时候,因为哥儿们亲事的事情,与方氏并没有多话,生怕过年说哥儿们亲事再争执起来,父母亲一定要责备搅了年,所以朱明在房里呆的是少,多是在外面或是晚上回来往秀柳房里多去。
  高阳公主在房中坐的有一盏茶功夫才有,走的时候依然是气势熏人的样子,王妃房里丫头们妈妈一起送出来,端慧郡主也送出来。
  亲家姑娘们在厢房里往外面看,高阳公主携着端慧郡主的手,对她倒是笑容满面:“本来说明儿接公主们到家里来,再接你去听戏去帮我招待人,我累着呢,哪里还能陪她们,不想有这样大胆没王法的人弄出来这样事情来,你在家里陪母亲吧,我让文昊也过来看看,你劝着母亲不要担心,这件事情,我第一个不放过去。”
  端慧郡主一直送到院外这才回来,亲家姑娘们这才想起来,这位眼睛朝天的长公主是郡主的未来婆母。听听她什么口气,公主也不耐烦陪,累着呢。亲家姑娘们不说话了。候上一会儿,银文才过来引着她们进来。
  刚招待过公主,房中总要收拾一下。进来时,妙姐儿犹睡在床上,只是含笑:“我歇着倒没有起来,”朱宣一夜没有回来,妙姐儿也是一夜没有睡好,原本就是上年纪生孩子要伤身子,又是一夜恼怒忧心没有睡,就是高阳来,听说王妃一夜没有睡,早上才失迷一会儿,也是让她不要起来。
  老蚌怀珠最伤身子,别人都有体谅。妙姐儿就一直没有起来。亲家姑娘们没有想到她还在睡,只能心里猜测,刚才见长公主,也是这样大样地睡着不成,这位王妃倒比长公主还要大。
  只坐上一会儿,朱宣回房里来,大家这才出来。一夜没有回来的南平王自己到床前来坐下,温声道:“你倒一夜不睡,这就不好。”
  “想着就过了钟点儿,”妙姐儿含笑看着朱宣:“高阳来了,说一会儿宫里去呢,我劝她不要去,她却告诉我她猜出来是谁。”南平王夫妻一起笑,妙姐儿缓缓道:“是他也罢不是他也罢,眼看着这事情不小,我让郝将军守在那里才是。无风不起浪,这有风就借势有风浪才是。”
  此时风雪中,郝大海一身便衣,坐在一个破旧的小茶馆里,新年里想是贪生意,居然也开门,开门就有主顾,散乱前后不一来几个人,郝将军奉命来办差。
  正文 第六百二十章,舔犊(十)
  第六百二十章,舔犊(十)
  京里大雪连天,家家都是过年急,郝大海奉着王妃的命在这小茶馆里坐上半天一天的,身后几个散坐的人,虽然是不一齐起来,却都是自己人。
  眼睛看着对面胡同的郝大海手里端着热茶,身上是一件不新不旧的衣服,装作是过年无处去的闲人,不得不来坐这样贪生意不休息的小茶馆。过年间一件不好处,就是大多的生意是要关门的,开门的要么是老字号百年老店,要么就是没生意图生意的人。
  外面雪中红红又绿绿一地炮纸,夹在雪中近看虽然不中看,远看却是有红有绿鲜艳多彩。郝大海浮想连翩。初跟着沈王妃的时候,还是校尉。这校尉是拿命换来的,胸口上至今还有伤痕,是消除不去。
  差一点儿命没有才换来一个校尉,小王爷们生下来最不济也是一个校尉,别的走父萌的人,初到军中是校尉的也有,父兄军功一定是丰厚,或是家中在战场上死了人。
  这样一想,郝大海心里就舒坦几分。现在咱家不是校尉,已然是从五品的将军,这个将军来的就郝大海及他家人来看,都是极容易的。在王府里办差事,人情诡谲的多,暗箭来于世情人事,中一下不过是内伤,却不象战场上那样一下子或许能丢命。郝大海回想起来,还是格外地感激沈王妃。
  他是个粗人,只会少许字,再学认的字就是跟着沈王妃以后,平日无事的时候跟着幕僚先生们学的,所以看不懂南平王夫妻之间的事情。只觉得王爷重身份,看不起我们这样先当流寇后当兵的人,就是入南平王军中,也是拉杆落草以后与南平王谈判,南平王来息事宁人不得不接受入军中。
  再来说沈王妃,和天底下所有的女眷一起具有心肠软的个性,而且惜老怜贫。就象家里集市上的富人家,老爷公子都是戥子上狠的人,去卖一年辛苦到头的粮食,都是亏上加亏的。独有时候家里老太太偶然起性在铺子里坐上半天,这戥子就放松不少,老太太再看着贫苦舍个粥米,他们会吃亏,老太太就会念佛: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积德行善。
  这样的人在古代就是积德行善,在现代就叫做小白太圣母,就是现代人写古代小说写出这样角色来,也有人不少出来义正词严指责或者是痛心疾首谩骂,小白太圣母,独在古代算是正常。这不知道是现代人有问题,还是古代人有问题。
  由校尉而将军的郝大海只觉得自己运气好,全没有想到南平王故意压他下来给自己的小妻子用,至少身上一个阴影是落草为寇过,朱宣不得不防,而且也不能太提拔郝大海。至于跟着妙姐儿做事情,这孩子不是向来一个好名声,别人说她虚伪做作心里阴也好,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