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幸福生活 一个木头-第8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阳公主笑出了声,想想胖倌儿来找武昌侯原来是说这个,高阳公主夸奖道:“这孩子出息了,自己会出主意呢。”
  “这话你对亲家公说去,让他高兴高兴去。”武昌侯话一说完,夫妻两个人相对而笑,亲家公高不高兴,谁也不知道,没准儿也会掀桌子。不了解的高阳公主和武昌侯想一下朱宣年青时候发脾气的样子,武昌侯觉得有必要看一看,交待高阳公主:“如果看着要掀桌子,我让人请你来,你快些来看笑话。”多好的一个西洋景儿。。。。。。
  马车不一时停在长公主府前,过年的新门对子新红灯笼新金灿灿的福字,映着一地炮纸,光看着就喜气洋洋。
  这喜气洋洋也在端慧郡主的面容上,坐在房中的端慧郡主正笑容满面的对着一位姑娘在说话。
  端慧郡主身上是一件红色团绣蝴蝶万字的宫装,因为笑语盈盈,耳朵上一双镶宝石的坠子不住地摇晃着,放在刻山水手炉上的一双纤细手指上,一只祖母绿的戒指与烛光相对应闪着光芒,有些耀人眼。
  耀到坐着的这一位文家七姑娘的眼,文表妹是一件绣着花卉的水绿色衣服,大过年的穿红的居多,文表妹是魂为秋水玉为媒的容貌,腰肢也是走起来随风的那种,大雪地里走一回,看着活象一株受风姨雪伯摧残的雪地小香葱。
  这小香葱就要栽到宫里去了,端慧郡主满面春风就是在说这件事情。灵芝要栽在阆苑仙境里才合适,秋水小香葱也不是凡人可以消受。端慧郡主往外面看一看天色,已经昏黑下来。
  大年初一文昊要进宫看视太上皇,长公主和武昌侯进宫里还要朝贺。郡主端慧是早早地回来待客,支应门庭。
  “父亲和母亲就要回来了,这是件家里的大喜事,妹妹去了宫里,以后还要多多照应才是。我留着妹妹见过母亲,用我的车送妹妹回去,母亲也有话要交待呢。”是端慧郡主留着文表妹一直留到现在,不似别的亲戚们坐一坐就回去。
  满面春风,笑容满面,是不是会换来口蜜腹剑,笑里藏刀这些在心里的评论,端慧郡主不在乎,长公主同意以后,端慧郡主今天就当着亲戚的面恭喜了文表妹的家人,只有文表妹不高兴,可是父母之命,一族之长喜欢,这由不得她。
  听到外面回:“长公主,武昌侯回来了。”喜气洋洋的端慧郡主站起来,笑盈盈过来携着小香葱的手往外面去,一面笑语:“母亲一定有话交待,妹妹有什么话也只管对母亲说。”
  端慧郡主把文表妹亲手送到长公主房中,这才含笑离去。一片雪花飞落在端慧郡主的面容上,我若是心慈手软,还是父亲的女儿,还是长公主的媳妇吗?端慧郡主今天杀鸡给猴看,用文表妹来震一震家里的亲戚们。
  两个儿子在武昌侯房里,端慧郡主是不觉得奇怪,她小的时候来京里就是跟着祖母睡,除了胖倌儿和福慧,小王爷们多是跟着祖母。回到房中的端慧郡主洗手自己亲手换了香,坐下来针指等着齐文昊回来。
  这里地下笼火,没有火盆,窗户是俱关着的。外间里丫头们偶然进出一次拿东拿西,就有低声笑语传来:“又起风了。”
  清寒雪夜再起风,听起来就清冷,端慧郡主看一看沙漏,文昊还没有回来,太上皇要是有不测,这宫里的天又要变了。端慧还不知道今天两位嫔妃动手的事情。
  齐文昊只到深夜才回来,一进房中先是笑容,在太上皇身边陪了一天,看着吴王只是落泪,这个新年第一天,小侯爷就对着眼泪和老而将去的人过年初一。
  “端慧,宫里的事情你听母亲说了。”齐文昊在外面洗过换了衣服过来,过来对端慧郡主说这件事情。
  先睡下来倚着绣五福富贵枕头的端慧郡主带笑只是看着自己清秀文弱的丈夫:“听说没有多久。”是在文表妹离去以后听长公主说的,婆媳两个人当然只有高兴。
  齐文昊伸出手在妻子鼻子上拧一下,然后叹一声道:“现在就是乱。“不如太后在的时候,齐文昊也这么说,端慧郡主不由得要问一句:“太上皇如何?”
  “不妨事,明儿去岳父家,带的东西你又看过了吧。”齐文昊含糊地说一句,一向不太爱说这些话的小侯爷也说了一句乱,是想到太上皇要是宾天,只怕更乱才是。
  回身来对着绣被中的端慧一一地问一遍:“给岳父带的东西,给岳母带的东西。。。。。。给胖倌儿带的东西,你都给我放进去了吧?”这是齐文昊自己私下里办的,交给端慧郡主添放到家里备的礼物中去。
  说到胖倌儿,齐文昊又要重头说一回,脸上先是一个伤心的样子,坐入被中搂住端慧郡主,再就是欲涕的表情:“我和胖倌儿最好,胖倌儿还要打我,不相信我这个姐夫。”这是太后赐婚的时候,胖倌儿做出来的事情,齐文昊还是和四弟最好,不过要时时提一回,以示自己真心。
  “他小呢,我也骂他了,他耸拉着脑袋都要哭呢,你是大人,大人有大量,别再生胖倌儿计较才是。”端慧郡主就总是哄一哄齐文昊。
  齐文昊这就不装了,只是笑:“胖倌儿会哭?稀罕事情。”打的头上一个包都不知道眼泪为何物,胖倌儿要哭只是撒娇要东西的时候。
  这一会儿夫妻高兴,端慧郡主趁机对齐文昊道:“我今天独留文家七表妹多坐了一会儿,看着她象是害羞,应该不是不喜欢。”
  “傻丫头说傻话,”齐文昊这就打断:“进宫服侍皇上是好事情,她为什么不高兴,应该欢喜才是,只是这欢喜也不会当着人才是,总是大家子的姑娘。”
  端慧郡主笑逐颜开:“你说的是,我想左了,对着她多说了几句,这是好事,家里都喜欢的话,看着她也没有说什么。”
  懒洋洋的齐文昊轻轻拍抚着妻子,接话也是懒懒的:“可不是家里都喜欢,就是我也喜欢。”
  夫妻这就无话一同睡下,端慧郡主持家的人,心里事情放下来,不一会儿就入睡;齐文昊看着妻子熟睡的面庞,只是一笑。文家表妹有一堆,就这位七表妹是个尖儿,端慧自小的时候就会提一下,这一次当着亲戚的面把她送宫里,可以打消多少人的心思。
  雪夜的大年里,小侯爷想想病重的太上皇,再想想西去的太后,端慧爱我,不愿意和别人分。只是这傻丫头也不想想太后赐婚尚且没要,后面纳妾不是有伤黄泉下的老太后。笑意浮上小侯爷的唇角,怀里这位青梅竹马,她爱我才会有这样的心思。
  初二的一早就觉得天比头天儿更冷,吃早饭的时候看到家人走快一些,长公主都会沉下脸来,生怕是宫中报丧。
  一直到端慧郡主和齐文昊带着两个儿子出门,也没有什么事情。紧接着康宁郡主和朱闵进了门,长公主重新面带笑容,康宁一回来就是个开心果儿,能够开开父母亲的心。
  康宁郡主对着母亲抱怨:“三十那一天都说不能回来,我忍呀忍的,忍到今天,晚上又要回去,过年不好。”过一个年,打乱了康宁郡主两天归宁两天在婆家的步调,她觉得很是不习惯。
  回到家去的端慧郡主也在和母亲撒娇:“前儿送的点心,我吃甜些的,要吃甜一些的,偏是放少了。”
  妙姐儿手边拉着外孙,搪塞女儿一下:“想是我老了,下一次给你捏个糖点心,不放面只用蜜糖捏一个。”笑逐颜开的端慧郡主问母亲:“没有面的点心是如何捏起来的?”
  妙姐儿继续搪塞:“试一试吧,捏得出来就给你送去,捏不出来就继续捏。”母女一起笑起来,一旁坐着的福慧也跟着笑,从身后拿出来一把小木刀给姐姐看:“父亲给福慧的。”
  “这个呀,是我小时候玩过的,”端慧郡主接过来就笑了,拿给母亲看:“我小时候要当女将军呢。”
  福慧郡主接上话:“福慧也当女将军。”从身后的锦榻上再拖过来一张小弓给姐姐看:“四哥给福慧的,让福慧帮他说话。”
  端慧郡主“扑哧”一声笑起来,让人去找胖倌儿来:“今天是走岳家的日子,他没处走,外面乱转也不好。”
  不一会儿人回话说在书房里和老王爷在说话,端慧郡主伶伶俐俐地站起来,拉着母亲一起去看个热闹,妙姐儿不肯去:“我天天看不完胖倌儿的这些事情,我在这里看着外孙。”端慧郡主正好有话要和父亲说,这就一个人去了,就是福慧也不肯去:“我一去四哥就问我帮他说话没有,我天天都帮他说话。”福慧摇头:“福慧不去,四哥自己会来。”
  一个有四个儿子的父亲,应该是很忙,是以朱宣此时就很忙。如妙姐儿所言,朱宣给儿子们当了一个幕僚,这位幕僚是最尽心又尽力。
  此时朱宣对着胖儿子在这里胡说八道,只能觉得他又在斑衣呢,至少做老子的只能笑,不知道说他什么才好。
  “我说什么她一定听,不听我就不客气。”胖倌儿对着长兄说这亲事过年前是不是给胖倌儿定下来,朱睿回答弟弟:“你能管住她,那就可以成亲。”
  这半真半假的一句搪塞话,胖倌儿就到父亲这里来胡缠:“管不了女人还是男人吗?看看胖倌儿,响当当的一个汉子。”
  朱宣如对一个说书先生,觉得比天桥底下听说书的都可乐,正笑的不行,端慧郡主就进了来。
  端慧一进来,胖倌儿就闭嘴,端慧郡主就狐疑:“你又耍的什么?”胖倌儿这就走开嘿嘿两声:“姐姐和父亲说话吧,我去看看姐夫。”
  狐疑地端慧郡主对着那摇晃几下的门上锦帘,胖倌儿说一声走人就出去。再转过头来看父亲,端慧郡主嘟起嘴:“父亲和他说什么不能听的话。”
  “哪里有,”朱宣站起来,走到书架前,在暗阁里取出一个锦盒打开来,又是一个东西递给端慧,端慧赶快接过来,父亲就是这样,时不时把东西分一分,父母亲都老了,心里就只有孩子们。
  小厮们听到吩咐声,重新泡了一壶好茶送进来,朱宣看着女儿斟茶道:“就这几两好茶叶,留着招待你回来。”
  给父亲奉上茶的端慧郡主自己也拿了一杯,徐徐地对着父亲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婆婆说,吏部和礼部的官员要换几个,这些女眷们都是找的我,婆婆让我做主,报出来名字给她看,”然后是宫中:“开了年以后送进去的秀女,也是安插了好些人在里面。”
  外面阴而有雪,雪光映在窗纸上,房里反而更光亮。借着这白光,朱宣看着女儿如母亲一样秀丽的面容上,透着毅然和坚定。朱宣是不同意:“两家都是富贵,太后虽然去世,太上皇也,唉,”
  说到这里,朱宣也叹气,他是在太上皇手里封的王,太上皇对他来说是有知遇之恩,也是隔个两天就进宫里看看去,看着是不行的人。
  “就是太上皇宾天,长公主是皇上唯一的胞姐,为皇上出力多多,皇上不会忘记。咱们家里,你哥哥们也都长成了,胖倌儿也出息多了,”说到这里,朱宣又是一笑,胖倌儿为亲事在外面折腾,折腾来折腾去,真的要定这事,还是要来同父亲说。
  朱宣不同意女儿这样做:“孩子,你在家里掌家,人人都说好,我听到就很高兴。文昊虽然文弱,人却并不文弱,是个有为的丈夫,两个外孙也很好,你不要插手这些事情,我不喜欢,也会为你担心。”虽然有郑太后在前,朱宣还是觉得这事情不适合女子涉足。
  听过父亲的话,端慧郡主面庞上更有神采,眼眸炯炯更见黑亮:“父亲,您的话我都明白,可是我是父亲的女儿,虽然不能做横刀跃马的将军,也不是退缩之人。再说婆婆也属意于我,父亲还记得太后赐婚,咱们家前门后门都是兵吗?”
  朱宣只是一晒,前门后门都是兵如何,就是这件事情受群臣弹骇最凶猛,就是皇帝和太上皇也有苛责。属于太后和臣子斗气的事情,结果弄到门外都是兵,当然是让功勋之家皆不服气,素来不合的北平王和靖海王都上折子弹骇,太后赐婚乃是家事。
  提起来旧事的端慧是伤心上来:“太后刚去世,皇后待婆婆就大不如以前。女儿出生在这样的家里,不能避免有这样的事情。女儿也长大了,能尽一点儿绵力,也不愿意闲呆着。”
  朱宣不说话了,他突然想起来一个词,大男子主义,是在梦中出现过;再就是一笑,可眼前不是梦,对着出落得美丽坚毅的端慧,朱宣沉思着。
  女儿说出这样话来,足见长大成人。朱宣高兴归高兴,想想偏就给她找了公主做婆家,偏就要做这样的事情。朱宣一时思忖,这是命吗?看起来有些象是命中注定。
  初二这一天,家里只有胖倌儿是不能出去,等到吃过午饭,就再也看不到胖倌儿在。朱宣和妙姐儿都装作没有看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