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舍我其谁:胡适(第一部:璞玉成璧)-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吹囊环庑爬铮丫岬匠逋坏亩窕U夥庑攀切锤笔彼诩ㄏ锶蚀宓乃汲涎媒淌榈呐笥殉逃耖兀ㄗ执憾龋┑模骸肮Ы占钙鸫蠓绯保斗羌喽剑奂葱3ぃ菝靼资吕恚蚬б哑苹狄印!保А『手鲁檀憾龋�1908年春,《胡适全集》,23:7…8。'到了9月,冲突终于白热化。由于校长和行政人员拒绝承认学生有参与学校行政的权利,并进而禁止学生集会演说。这些举动激起学生全体签名罢课,校方于是开除学生领袖,并威胁将罢课学生集体解散。这种压迫的手段激起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公愤,于是决定集体退学,另成立中国新公学。
  中国新公学成立后,胡适却没有入学。他当时如果继续上学,第二年就可以毕业,拿到一张毕业证书。然而,由于他二哥事业失败,把他们家在上海的瑞兴泰茶叶店让给了债权人,他们家只剩下了汉口一家无利可图的酒栈,叫两仪栈。他没钱住宿舍,于是搬进了他担任编辑的《竞业旬报》社里去住。 他在1908年12月30日给程春度的信上说:“弟来年以家境之困迫,人事之错迕,遂决计暂且辍学,专为糊口之计,鄙意此为万不获已之举。盖不如此,则弟读一日书,中心一日不安,吾寿或且日促一日。且弟年尚少,一二年后俟境遇稍裕,再来读书,正复不晚。年来以此问题大费踌躇,今决计向此途,此心反觉泰然自得。此时种种留学西洋研究文学之妄想已不再入梦矣。明年啖饭处大约仍在上海,近拟与新公学订约教授戊己两班英文,每日四时,月可得八十元,此外或尚可兼任外事。惟此约尚未订定,故行止尚未大定,大约上海一方面居其多数。盖弟意在上海有三利:人地两熟,一也;可为吾绩旅沪旅淞诸人作一机关部,二也;课余之暇尚可从人受学他国文字,三也。弟来年境况大略如是。足下闻之,千万勿为吾悲。人各有志,吾行吾素而已。”' 胡适致程春度,1909年1月21日〔农历12月30日〕,《胡适全集》,23:11。'胡适在〈四十自述〉里也提到他在中国新公学担任低级班的英文老师,但没有写下明确的时间,只是在叙述他在1908年8月搬进《竞业旬报》社的同时,笼统地说:“正在这个时候,李鹤琴君来劝我在新公学作教员。”然而,这封给程春度的信是1909年1月21日写的,他说他当时跟中国新公学已经订了约,但还没有签。看来,他开始在中国新公学教英文恐怕还是1909年初以后的事。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一章 概述(2)
这封信里最值得注意的地方,是胡适说:“此时种种留学西洋研究文学之妄想已不再入梦矣。”换句话说,他当时早就有了留学西洋的念头,只是一旦辍学,他的留学梦想来是更加不可能如愿了。眼看着清廷即将招考第一次庚款留美学生,郁郁不平的胡适在《竞业旬报》第27期的〈时闻〉栏里写着:“学部现在又要考试出洋留学生了,那一班想作‘外国状元’的东西,都一个一个的赶进京去了。听说这一次考试,先要考一考各种普通学,好像考举人的要考一次录遗,才得进场。普通考过了,再考各人专门学。又听说这一次投考的人,有百余人,内中有几十个被部里驳去,不许应考,唉,何苦呢!何苦呢!”' [胡适],〈时闻:内国近事:考试留学生〉,《竞业旬报》,27期,1908年9月16日,《胡适全集》,21:44。'其实,胡适自己也是一个“想作‘外国状元’的东西”,只是时间未到,他自己是在1909年第二次招考庚款留美学生的时候“赶进京去”考上的。
  更有意思的是,胡适还在下一期里批评美国退还庚款的动机以及其应该运用的方法。他说:“看官要记得庚子那年的赔款,美国也派着许多万。后来美国的政府怀着诡计,就想把那些赔款一齐退还中国[按:不正确,不是一齐退还中国]……列位中国国民要晓得,这赔款的钱,是谁种下的祸根?这一年一年的赔款,可不是我们国民的血汗钱么?如今美国退还了这么多的赔款回来,政府就应该拣那受害最大、担任最多的几省,摊派了,每年减少几成,使我们国民的担子,轻一些儿;官民的勒索,少一些儿;关卡的厘金,减一些儿;各项的加捐,少一些儿。”' 适广[胡适],〈中国的政府〉,《竞业旬报》,28期,1908年9月25日,《胡适全集》,21:61…62。'更令人玩味的是,胡适已经有了要出洋留学研究西洋文学的梦,却又在《竞业旬报》里,说中国文学的伟大,是没有一个其它国家所能企及的:“我们中国最擅长的是文学,文哪!诗哪!词哪!歌曲哪!没有一国比得上的,我们应该研求研求,使祖国文学,一天光明一天,不要卑鄙下贱去学几句‘爱皮细低’[a; b; c; d],便稀奇得不得了,那还算是人么?”' 铁儿[胡适],〈白话(一):爱国〉,《竞业旬报》,34期,1908年11月24日,《胡适全集》,21:106…107。'
  这种看见别人去考庚款留学,自己却因为辍学无缘叩门投牒一试,油然心生酸溜溜之处的心情是不难理解的。这并不是胡适第一次吐露出他有出国留学的想法,在这半年以前,他已经在一封家书里提起,也就是我们在下一段会提起的那一封。然而,更令人值得玩味的,是他在这里所批判美国退还庚款的动机,以及他说中国的传统文学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比得上的论调。这些论调都是留学归国以后的他所深恶痛绝的。就像他1929年10月10日在杭州火车站买了一张庆祝“双十节”的报纸,猛然看见 “中国本来是一个由美德筑成的黄金世界”这句大胆的话,吓得他“连忙揩拭眼镜,仔细研读”,这才发现原来是国民党宣传部长叶楚伧说的话。' 胡适,〈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胡适全集》,21:436。'他后来每听到这种过度颂扬中国国粹或传统的论调,都会嗤之以鼻,叱其为“夸大狂”、“迷梦”、“反动”。 。 想看书来

第一章 概述(3)
然而,十七岁时颂扬“祖国文学”最为伟大的胡适,其实可能是言不由衷的。如果〈四十自述〉里的回忆是可靠的,那么在编辑《竞业旬报》的时候,梁启超的〈新民说〉就已经把他从这些夸大狂的迷梦里救醒过来了。他说:“〈新民说〉诸篇给我开辟了一个新世界,使我彻底相信中国之外还有很高等的民族,很高等的文化。”' 胡适,〈四十自述〉,《胡适全集》,18:61。'他在用英文写的〈我的信念及其演化〉(My Credo and Its Evolution)里,说得更为激动和彻底,他说是梁启超的这些文章“的棒喝,把我从我国的古文明是自足的,除了武器与商业机制以外,没有任何东西须要向好战、物质的西方学习的这种迷梦里惊醒过来;它们为我呈现的,是一个彻底不同的新的世界观”。' Hu Shi; “My Credo and Its Evolution;” 《胡适全集》,37:179。'当然,人的回忆是靠不住的,胡适的〈四十自述〉和〈我的信念及其演化〉都是他四十岁以后写的,他当时的想法与境遇跟十六七岁的他当然大不相同;胡适十六七岁时所说的那些“夸大狂”、“迷梦”、“反动”的话, 也许并不是言不由衷的,而很可能就是他当时的信念。如果所有的回忆都是建构、过滤、筛选之下的产物,则在有意、有心之下所作的回忆更须作如是观。梁启超当时给他的影响只不过是播下了种子,毕竟他出国以前所能看到的西洋文学的书还是有限。梁启超给他开辟的新世界的这颗种子,还必须等他到了美国留学才能生根发芽。无论如何,这个胡适在上海时代所形成的“彻底不同的新的世界观”为何?就是我们在下一章所要分析的一个主题。
  胡适当时的问题不止在经济、学业与未来,同时还面临他母亲要他回家成婚的压力。原来他在1904年到上海上学以前,他母亲已经让他跟江冬秀订了婚。他在一年前回家养病的时候,他母亲已经跟他提起要他及早完婚的想法。现在,他母亲以为他会在1908年夏天毕业,于是催促他回家完婚。7月31日,胡适写了洋洋洒洒的一封长信,举出六大理由,斩钉截铁地拒绝了。除了用家里经济困难作为一个主要的借口以外,胡适用的是“以情动之”的妙诀:
  今日接得大人训示及近仁叔手札,均为儿婚事致劳大人焦烦。此事男去岁在里时大人亦曾提及,彼时儿仅承认赶早一二年,并未承认于今年举行也。此事今年万不可行。一则男实系今年十二月毕业,大哥及诸人所云均误耳。此言男可誓之鬼神,大人纵不信儿言,乃不信二哥言耶?二则下半年万不能请假。盖本校定章若此学期有一月中请假一小时者,于毕业分数上扣去廿分;有二月中均有请假者扣四十分,馀以次递加。大人素知儿不甘居人下,奈何欲儿以此儿女之私使居人后乎?(一小时且不敢,何况二三礼拜乎?)
  三则吾家今年断无力及此。大人在家万不料男有此言,实则二哥所以迟迟不归者,正欲竭力经营,以图恢复旧业。现方办一大事,拮据已甚,此事若成,吾家将有中兴之望(此事亦不必先行禀知,以里中皆非善口,传之反贻人猜疑,贻人啧啧烦言也)。若大人今年先为男办此事,是又以一重担加之二哥之身也。且男完婚,二哥必归,而此间之事将成画饼矣。大人须念儿言句句可以对越上帝,儿断不敢欺吾母。儿今年尤知二哥苦衷,望大人深信儿言,并以此意语二嫂知之。
  四则男此次辞婚并非故意忤逆,实则男断不敢不娶妻以慰大人之期望。即儿将来得有机会可以出洋,亦断不敢背吾母私出外洋不来归娶。儿近方以伦理朂人,安敢忤逆如是,大人尽可放心也。儿书至此,儿欲哭矣,嗟夫吾母!儿此举正为吾家计,正为吾二哥计,亦正为吾一身计,不得不如此耳。若此事必行,则吾家四分五裂矣,大人不可不知也。若大人因儿此举而伤心致疾或积忧成痗,则儿万死不足以蔽其辜矣。大人须知儿万不敢忘吾母也。
  五则大人所言惟恐江氏处不便,今儿自作一书申说此中情形,大人可请禹臣师或近仁叔读之,不识可能中肯,以弟[儿]思之,除此以外别无良法矣。大人务必请舅父再为男一行,期于必成,期于必达儿之目的而后矣。
  六则合婚择日儿所最深恶痛绝者,前此在家曾屡屡为家人申说此义。为人父母者,固不能不依此办法,但儿既极恨此事,大人又何必因此极可杀、极可烹、鸡狗不如之愚人、蠢虫、瞎子之一言,而以极不愿意、极办不到之事,强迫大人所生、所爱之儿子耶?以儿思之,此瞎畜生拣此日子,使儿忤逆吾所最亲爱之母亲,其大不利一;使儿费许多脑力宛转陈词以费去多少光阴,其大不利二;使吾家家人不睦,其大不利三;使母亲伤心,其大不利四;使江氏白忙一场,其不利五;使舅父奔走往来,两面难为情,其不利六;有大不利者六,而犹曰今年大利,吾恨不得火其庐、牛马其人而后甘心也。儿言尽于此矣,大人务必体谅儿子之心,善为调停,万不可待至临时贻无穷之忧。男手颤欲哭,不能再书矣……
  尤有一事,男不敢不告于大人者,男自得此消息至今消瘦甚矣。昨日拍有一照,他日寄归,大人当亦伤心,儿何憔悴至此耶!
  ……儿以昨日作两书,今日又作致江氏书,天气太热,作字太多,致背脊酸痛,今不能多作书矣。今万言为一句曰:“儿万不归也!”
  儿子嗣贰椋А『寿髂盖祝�1908年7月31日,《胡适全集》,23:8…10。'
  这时,胡适还不满十七岁。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徽州家乡(1)
胡适1891年12月17日(清光绪十七年十一月十七日)出生在上海大东门外。他的本名是洪骍,乳名叫嗣贰ㄒ簦好牛蚁缡前不占ㄏ#А∫韵旅栊春蚀映錾�1895年的叙述,主要是根据胡适的〈四十自述〉以及他的“The Reminiscences of Dr。 Hu Shih” (Chinese Oral History Project) (Glen Rock; : Microfilming Corporation of America; 1975); pp。 1…26。 请注意,《口述自传》一定要用英文本,因为中译本有许多错误和不精确,甚至缺漏之处。'在清朝的时候,绩溪属于徽州府。徽州府位在安徽最南部,其治下有六县,绩溪为其一,是徽州府最北的一县。安徽南部多山,有名的黄山就在这里。这里的河水是向东南流,注入钱塘江。徽州是一个高移民的社会。先说移入,避乱是北方人移民迁徙到徽州的第一个原因。徽州多山,“东有大鄣山之固,西有浙岭之塞,南有江滩之险,北有黄山之阨”,“其险阻四塞,几类蜀之剑阁矣,而僻在一隅,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