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代名士张伯驹-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党。
  “山雨欲来风满楼”,人们已经看到了即将来临的风暴。全国人民怒不可遏,掀起了“反对独裁,争取民主,反对内战,争取和平”的革命运动。
  张伯驹站在画案前,提笔在一幅展开的宣纸上点了两下便放下了,他在画室内踱步,转了两圈,欲提笔却又放下。
  “丛碧,你素来喜欢梅花,也最擅写梅,今儿个怎么画不下去啦?”慧素夫人好生奇怪地问。
  “我一拿起笔,仿佛嗅到了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滚滚硝烟,仿佛看到了街上人们高举反对内战的标语游行的场面,脑子里乱极了。”伯驹紧锁着眉头说。
  “把笔给我,你还是去做大丈夫应该做的事情吧!”夫人接过画笔,很快绘就了一幅梅花。
  张伯驹迟疑片刻,急忙穿好衣服,径直出去。他首先叩响了傅铜房门。傅铜是他的河南同乡。两人寒暄后,亲切交谈。
  “傅铜老弟,不瞒你说,我现在什么都做不下去了。战火纷飞,硝烟弥漫,我们总不能坐视啊!”伯驹说得很诚挚。
  “那是蒋介石北伐的第二年,伯驹兄是您牵头,串联了胡石清,王搏沙,还有我。我们几个同乡在北海一起参加了章太炎筹办的中国学会,随后参加了学会里组织的反对蒋介石打内战的一些活动。今天,是不是还应该……”傅铜说着,迟疑地停了下来。
  这时,章太炎先生在“一二·九”运动时致宋哲元的电文又依稀出现在伯驹脑海里:学生请愿,事出公诚……
  “据我了解,中国民主同盟会积极呼吁和平,坚决反对蒋介石打内战,我们要申请加入民盟,反对蒋介石与美帝国主义勾结,篡夺胜利果实的行径。”
  傅铜表示赞同。
  之后,张伯驹又找到了张东荪、张云川。由他们二人介绍入盟,张伯驹任北平临时民盟委员会委员。
  张伯驹入盟后,以民盟委员的身份参加了北大学生会,积极协助反迫害、反内战、反饥饿的运动。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斡旋敌营 欣迎曙光(2)
1947年5月4日,上海学生首先举行了示威游行。北大学生会积极响应。张伯驹与学生会成员一道,书写标语,组织游行,而且还慨慷解囊,捐献钱款,资助学生运动经费。
  国民党对学生的爱国运动,进行了野蛮的镇压,从而,激起了人民更大的愤怒和更大规模的反抗。日益高涨的爱国主义运动形成了反蒋斗争的第二条战线,使蒋介石政府完全陷入了全民包围之中。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亿万人民群众的配合和支持下,向国民党反动派发起了全面反攻,辽沈、淮海两大战役,捷报频传。国民党要员纷纷逃离北平,飞往南京,飞往台湾,城内出现一片惊慌和混乱。
  这时,国民党内部有人打起了张伯驹的主意。他们不时派人去张伯驹府上游说,劝他一起飞往南京,飞往台湾,伯驹没有同意。后来,又有人要安排他到美国定居,伯驹毅然拒绝。
  “毫无民族气节的卑劣之徒,分明是因为我藏有《平复帖》、《游春图》等无价之宝。这珍宝是属于中华民族的,是属于人民大众的,我岂能离开自己的国土?”张伯驹义正词严,此后再没有人敢来劝说。
  北平已被强大的人民解放军包围,城门紧闭。时而可以听到解放军的炮声。然而,城内还有着许多的国民党军队,虽如瓮中之鳖,但如果负隅顽抗,北平城里人民的生命、财产以及文物珍宝,将遭受巨大的损失。当时,有许多爱国有识之士为此而担扰。张伯驹更是坐卧不宁。他为此奔走呼号,以昔日闻名的阔公子、文物鉴藏家等特殊身份,斡旋敌营,多方活动,积极促进北平的和平解放。
  伯驹与邓宝珊将军、侯少白将军(傅作义的高级顾问)一直是好朋友。伯驹从西安返回后,曾多次宴请邓、侯二位将军,也请他们到家中观赏珍藏的奇珍异宝。邓、侯二位将军也深为伯驹不惜倾家荡产收藏国宝的爱国精神所折服。
  当谈起争取北平和平解放一事时,他们三人不谋而合。此后,三人曾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劝说傅作义将军,为了保护这座闻名于世界的文化古城,为了完整地保存我国的文化遗产,也为了北平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恳请傅将军顺应民意,确保北平免于炮火。傅颇尊重他们的意见。
  冬日,承泽园内的18盆腊梅盛开,鲜艳夺目。伯驹日日驻足花前观赏,常常流连忘返。
  一日,他关照花匠师傅挑选两盆最大的腊梅装到车上,准备赠送友人。花匠师傅愕然,这18盆梅花,是主人的心肝宝贝,今天怎么舍得送人?送给哪位要人,哪位挚友呢?
  张伯驹忍痛割爱。在解放军的炮声不绝于耳的紧张氛围里,他亲自驱车,将这两盆最大的腊梅,送至傅作义将军府上。傅闻报亲自出来接迎。
  “特送两盆古梅,祝愿府上祥和、繁荣!请将军笑纳。”
  傅将军见腊梅花儿正放,枝干古拙、苍劲,十分喜欢。
  “感谢张先生馈赠,我傅作义一定要对得起君子的一片良苦用心!”傅作义心领神会。
  后来,傅作义将军又广泛听取和采纳了各界知名人士的意见。1949年初,在解放军的压力和众多人土的政治争取下,北平守军在傅作义将军的率领下,接受解放军的和平改编,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承泽园内春意盎然。张伯驹夫妇以从未有过的热情,写诗,填词,作画,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新中国成立以后,张伯驹任燕京大学中国艺术史名誉导师、北京中国画研究会理事、北京书法研究社副主席、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第一届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总部财务委员会委员、文教委员会委员、联络委员会委员等职。
  不久,国家颁布了新《婚姻法》,实行一夫一妻制。张伯驹的家庭生活出现复杂状况。邓氏和王氏陷入了极度痛苦的境地。潘素内心隐隐作痛。张伯驹也陷入了极度的矛盾和不安之中。在这个家庭里,曾一度失去了往日的欢声笑语。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斡旋敌营 欣迎曙光(3)
沉默,令人难以忍受的沉默。
  “砰、砰、砰”,书法家萧劳(仲美)叩开了张伯驹的房门。
  “伯驹兄,多日不见,您怎么无精打采,有什么事能把你难成这个样子?”萧劳一进门就嚷开了。
  “唉!”伯驹一声长叹。
  这时,卧室里的潘素知道是伯驹的好友萧劳来访,很有礼貌地打了个招呼,便出了房门。
  萧劳一看潘夫人的神色也不对头,越发觉得奇怪。
  潘素出了房门,脚步不知不觉地进了二姐邓氏的房门,倾刻间,三姐韵香女士也跟了进来。三位夫人你瞧瞧我,我瞧瞧你,不知说什么是好。瞧着瞧着,三个人手拉起手抱头痛哭起来。
  其实,她们各自心里都明白,丈夫很快就要与邓氏、韵香女士办理离婚手续,不过她们并不怨恨慧素妹妹。这位妹妹不仅才貌双全,而且心地善良,在经济上时常接济她们。妹妹从不因自己受宠而怠慢过哪位姐姐,相反更加尊重她们。只怨自己命太苦,尽管空守冷房已有20个寒暑,但是生活总还有保障啊!她俩现在想得最多的是离婚后生活怎么办?潘素当然更清楚自己的结局,不过,她是出于同情,怜悯,还是别的什么说不清的原因,她只要想起前几位姐姐,包括过世的李姐,内心就涌起一种无法抑制的痛苦,今天姐妹相见,泪水止不住扑簌而下。
  客厅里的伯驹与萧劳也正在倾心交谈。
  “伯驹,你可是跟我说过,你第一喜欢文物,第二喜欢女人,第三喜欢读书,第四喜欢吃喝,对不对?”萧劳很认真地说。
  “对,我是说过,我从不隐讳自己的追求,这有什么?”
  “那我问你,文物嘛,你有震山之宝;女人嘛,你已经娶过四位夫人。慧素这样的绝色佳人与你是寸步不离,朝夕相伴;读书,现在是和平环境,你可以潜心钻研;吃喝嘛,你已经尝遍于北京、上海、南京、天津等地一流餐馆的美味佳肴,还有什么令你发愁的?”萧劳停顿一下,接着说:“你可是年过半百的人啦,不能再耍大爷脾气啦!”萧劳很诚恳。
  “仲美兄,不瞒你说,近来我内心非常痛苦和不安,不过又不好跟别人说。我这一生喜爱文物,不惜倾家荡产去收藏,我对得起祖国;我这一生爱女人,可我对不起女人啊!我今生有负三位夫人,而且也无法补救啦!大夫人早就过世了,我马上要与二夫人、三夫人办理离婚手续……”伯驹哽咽,说不下去了。
  萧劳恍然大悟,用手拍着脑门:“我怎么没往这儿想啊!”
  “她们自从嫁给我,便把自己的命运依附于我,把心也交给了我。然而,可怜得很,她们没能得到女人应该得到的爱,因为我真的不喜欢她们,她们的一生也就苦苦地打发了……”
  “据我所知,你也没亏待过她们,她们也享受了荣华富贵;爱情嘛是非常微妙的东西,非常圣洁的感情,爱不起来不一定是你的罪过。你虽然是个阔少爷,贵公子,但也没染上什么坏习气,终生只爱潘素一人,过分自责也没什么必要。”
  萧劳一席话,说得伯驹心里宽畅了许多。伯驹抬起头来,感激地看着他。
  “我看还是快刀斩乱麻,宜早不宜迟。”
  不久,伯驹分别将两笔巨款给邓氏和王氏,正式办理了离婚手续,至此结束了复杂而微妙的家庭关系。
  

丹青焕彩 饮誉画坛(1)
和平宁静的新生活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就在新中国成立还不到一个年头,朝鲜战争爆发了。战火烧到了中国的鸭绿江边。这一天,张伯驹夫妇议论着战争局势。只见张伯驹习惯地倒背着手,来回踱着方步。战争对他的刺激太大了,那段携妻藏宝,颠沛流离的生活,已是不堪回首。
  “现在志愿军已赴朝作战,全国城乡到处都有妻子送丈夫,父母送儿郎参军的事,抗美援朝的热潮遍及全国。”潘素很有激情地对张伯驹说道。
  “我们也要尽些绵薄之力。”伯驹语气十分坚定。
  正在这时,电话铃声响了,潘素拿起电话,问候之后,便一直听对方讲话。渐渐地,她的脸上绽出了笑容,眼睛忽闪忽闪的,并连连说:“好的,好的,我和伯驹也正商议此事,我们也是这个想法。”她的话音刚落,电话里传来一片笑声。
  “何香凝女士来电话说,马上派车接我去她那里,商量为抗美援朝作画义卖之事。”潘素不经心地款摆着腰肢,回头冲丈夫甜甜地笑着说。“怎么样,我们又想到一起去啦!”伯驹也很得意。
  何香凝是廖仲恺先生的###,是一位杰出的女性,也是一位著名的画家,素为张伯驹夫妇所敬重。早年,他们之间就曾有过交往。这次,约夫人去作画义卖,伯驹心里当然十分高兴。
  此后,何香凝女士曾多次将潘素接至家中,她们二人共同合作,配合得十分默契、和谐。在她们的笔下,那垂杨倒柳的江南景色,冰山银川的北国风光,气势非凡的高山雄姿,瑰丽多彩的海浪景象,美不胜收,令人叹为观止……一幅幅作品,凝结着两代女山水画家的心血,倾注着她们满腔的爱国之情。
  抗美援朝期间,她们先后创作了几十幅山水画,多次义卖,所得资金全部捐献国家。国家有关部门特意为她们颁发了奖状、谢函。
  两位画家在共同的创作中,相互切磋技艺。潘素虚心求教,深得何香凝喜爱和赏识。何香凝曾鼓励地说:“潘素女士的画壮美,富有气势,出手不凡,很有潜力。”
  从那以后,潘素更加刻苦努力,绘画艺术日臻成熟。的确,潘素的画真正走向成熟,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是从解放以后开始的,她的创作活动也愈引起人们的注目。
  解放以后,她的绘画创作曾得到过很多殊荣。
  那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1953年旧历正月初一上午9时许,一辆黑色轿车缓缓驶进幽雅寂静的福寿里张宅。一位端庄文雅的中年男子,跨步进入客厅。
  伯驹夫妇见来客陌生,正准备打招呼,那位中年男子见状,亲切地握着伯驹的手说:“我叫田家英,是毛主席的秘书,今日专为您贺年而来,张先生春节好!”接着又握住了潘素的手:“是毛主席特嘱我来贺年的,我带来了毛主席的一封嘱托信和毛主席送给您的礼品,以答谢您对毛主席的厚意!”
  张伯驹用双手接过像信筒般大的信札。信封的一端有一精制的圆孔,他轻解摇开上面的绢绳,绳的顶端是一个很别致的玉环,取出了竖格子信札,只见上面写着:
  张伯驹、潘素先生:
  遵主席嘱,在新春佳节之际,送上火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