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世纪千年史话-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后倭马亚王朝的废墟上,出现了小国林立、泰法(Taifa,即诸侯国)割据的局面。

  此后的数十年里,伊比利亚半岛喊杀声震天,浓烟滚滚、烈焰翻腾。莱昂(León)及卡斯蒂利亚(Castile)国王阿方索六世(Alfonso VI;1065—1109年在位)起兵南下,相继吞并许多泰法,并自称“全西班牙的皇帝”(Emperor of all Spain)。

  【萨拉卡战役】

  摩尔人在北非建立的阿尔摩拉维王朝(Almor*id dynasty;1040—1147年)向北发展,控制了摩洛哥和加纳王国。

  1086年,南部的塞维利亚(Sevilla)、巴达霍斯(Badajoz)、格拉纳达(Granada)等泰法自知无法与阿方索六世抗衡,便向阿尔摩拉维王朝借兵,这正中了阿尔摩拉维苏丹优素福(Yusuf)的下怀,他正可借机扩充势力,便乐呵呵地应允了。

  萨拉卡战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爆发的。

  优素福亲自率领七千人马在伊比利亚半岛南部的安达卢西亚(Andalusian)地区登陆。

  安达卢西亚地区的*教泰法诸国的君主像是见到救世主,纷纷率兵前来会合,使这支联军的数目膨胀到三万人。

  当时,萨拉戈萨城被阿方索六世率领的卡斯蒂利亚军包围,危在旦夕。优素福毫不怠慢,指挥联军北上,开往安达卢西亚北部,营救萨拉戈萨城。

  阿方索六世听说穆斯林军队已经向自己杀来,便调动自己的六万大军南下,迎面而行。

  两军在巴达霍斯以北相遇,分别布下阵势。杀气直冲九霄,在战场上空密织阴云。

  穆斯林军队比基督徒少了整整一倍,优素福却依然踌躇满志,给对手送去口信,三条路让阿方索六世自己选:要么改信*教,要么俯首称臣、外加人头税,要么咱们就开打。

  阿方索六世在兵力上占有优势,他对优素福的狮子大开口嗤之以鼻,毅然决然地选择开战。

  1086年10月23日,萨拉卡战役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优素福把士兵分做三队:

  第一队:塞维利亚君主穆塔米德(al…Mutamid)为统帅,麾下全是泰法诸国的部队,兵力一万五千人。

  第二队:优素福本人为统帅,兵力一万一千人。

  第三队:北非黑人士兵,兵力四千。

  佛晓时分,阿方索六世率先发起进攻。在优素福授意下,穆塔米德指挥第一队与敌人展开厮杀,其他两队按兵不动。

  卡斯蒂利亚军虽然人马众多,却无法突破第一队防线。穆塔米德及其部队是在保家卫国、抵抗侵略者,尽管穆塔米德在卡斯蒂利亚军的第一轮攻击下就挂了彩,可是他的英勇奋战给联军作出榜样,麾下士兵士气大振,战斗得格外英勇。

  卡斯蒂利亚军的攻势也颇为猛烈,冲入穆斯林一部的营地,洗劫一番。

  战至下午,战场上已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血肉横飞的场景不绝于眼前。优素福看到时机成熟,指挥第二队冲入战场,将卡斯蒂利亚军包围。

  阿方索六世一直认为优素福是想坐山观虎斗,不会增援充当炮灰的泰法诸国,所以他放开胆子与眼前的敌人绞缠厮杀。可是他错了,判断失误令他阵脚大乱,阵地逐渐丢失。

  优素福心中暗笑,他立即下令第三队投入战斗,北非的黑人士兵舞动着刀剑和标枪杀入战团。

  长年围捕打猎练就了这些黑人过硬的本领,他们投掷出的标枪几乎百发百中,卡斯蒂利亚阵中惨叫不断,骑士纷纷跌落马下。

  卡斯蒂利亚军开始崩溃,像退潮一样哗哗地往后逃命。六万大军除了一百多名骑士全身而退,四百多人受伤外,其他的全部阵亡。阿方索六世本人也侥幸逃脱,不幸的是,混战中他的一条腿被敌人砍为两截。

  阿尔摩拉维王朝的军队也损失惨重,伤亡数字不详。

  当天,战场上鲜血遍地,士兵动不动就滑倒在地,所以后来此地便被取名为萨拉卡,*语意为“湿滑之地”,基督教文献里则称之为“萨格拉加战役”(Battle of Sagrajas)。

  优素福取得胜利,但是双方都损失不小,战死的贵族大有人在。优素福本应该趁卡斯蒂利亚军主力尽失之机,挥军北上,横扫伊比利亚半岛,可是面对眼前的修罗杀场,他备受打击。

  坏消息随之而来,优素福的继承人突然死亡,这更促使他回师北非,错失一统伊比利亚半岛的大好时机。

  苍天保佑基督徒,尽管主力尽丧,卡斯蒂利亚王国却没丢失多少领土。

  不过,萨拉卡惨败让阿方索六世颜面扫地、威望大衰,泰法诸国趁得胜之势,逐渐扩展实力,并停止向卡斯蒂利亚王国进贡。

  【再征伊比利亚半岛】

  阿方索六世心有不甘,他决定再次南征。泰法诸国立时紧张起来,尽管实力有所提升,可是还不足以与阿方索六世对抗。

  英雄帖再一次送到优素福手里。

  1089年,优素福再度登陆伊比利亚半岛,他一路得胜并于翌年包围托莱多城,形势对卡斯蒂利亚王国极为不利。

  泰法诸国的头头脑脑们坐到一起商量开了,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这位优素福先生名义上是援军,其真正目的却是要统治伊比利亚半岛,如果优素福灭了卡斯蒂利亚王国,下一个倒霉的就轮到他们了。

  怎么办呢?只有维持现状、保持制衡,才能使他们这些在两大势力之间求生存的小人物得以活命。

  于是乎,他们狐假虎威,秘密地向阿方索六世送出橄榄枝,提出议和。

  阿方索六世不知道里面暗藏玄机,见到优素福来者不善,便答应了泰法诸国的提议。

  优素福带着军队打了半天,见泰法诸国一点动静都没有,一个士兵都没派,半个子儿也没出,这令他心生疑窦。

  派出的探马回来禀报说,泰法诸国已经和对手秘密议和。优素福勃然大怒,自己被当猴耍了。

  可是他并没有因此失去理智,如果此时对泰法诸国动武,可能会导致他们联合卡斯蒂利亚王国反戈一击,到时候就不好办了。优素福只得带着军队,赌气退回北非。

  1091年,优素福整顿人马,第三次登陆伊比利亚半岛,这次他没受到任何人的邀请,此来的目的就是要教训教训忘恩负义的泰法诸国,以武力征服之,顺便把伊比利亚半岛揣到兜里。

  优素福的军队以迅雷之势征服科尔多瓦和塞维利亚两个泰法。

  1094年,里斯本也沦陷了。

  【熙德之歌】

  年轻的阿本加尔邦非常勇猛, 

  他骑在马上,率领骑士两百名; 

  他在两公子面前停下并把武器耍弄, 

  这摩尔人说的话可没使两公子高兴: 

  “如果不是看在比瓦尔的熙德面上, 

  我一定要叫你们臭名远扬, 

  然后我再把忠诚的熙德的女儿送回他身旁; 

  而你们却永远回不了你们的卡里翁故乡。”

  —— 《熙德之歌》节选

  《熙德之歌》(The Lay of the Cid)由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而成,是西班牙最早的英雄史诗,也是流传下来最早、较完整的卡斯蒂利亚文学作品,约写于1140年,是与《罗兰之歌》齐名的欧洲史诗作品。

  它描写了西班牙民族英雄熙德失宠而遭国王流放,后来他在抗击摩尔人入侵的战争中屡建奇功,终于得到国王谅解,从此声名远播。 

  熙德在这部史诗里被塑造成一位意志坚强、真挚忠诚、从容稳健的英雄人物,彰显了情感丰富、宽宏大度、英勇善战的骑士精神。史诗以浓郁的抒情方式,抒发了强烈的民族精神,并具有西班牙的地域特征。

  《熙德之歌》的74页手抄本现存于马德里国立图书馆,全诗共3章,分52节,3730行。

  阿方索六世统治时期,他让著名统帅、侄女婿罗德里戈领导卡斯蒂利亚军,但在1080年将其流放。罗德里戈就是《熙德之歌》中的男主角熙德,所以阿方索六世在这部史诗中也占有重要位置。

40  迪尔拉奇乌姆战役!双雄对决
北非的穆斯林正在积极北进,东方的塞尔柱土耳其人也正在积极西进。

  曼奇科特的惨败、内部的长期党争让拜占庭跌入万丈深渊,土耳其人显然比以往任何一个敌人都要强大,拜占庭屡战屡败。

  拜占庭皇帝阿历克塞一世复辟了科穆宁王朝,他的日子却并不好过。

  土耳其人已经把势力从美索不达米亚扩展到叙利亚,古老的吕底亚和一些岛屿也被他们占领。除了沿海少数城市外,拜占庭的原有地盘大多沦丧。

  尽管如此,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拜占庭的实力尚未消耗殆尽,欧洲贸易中心君士坦丁堡和盛产红呢、丝绸的希腊城市仍在掌握之中。各行省的资金继续源源不断地涌入国库,拜占庭的财富依然令西欧的领主们惊叹不已,这使拜占庭有力量与敌人继续周旋。

  阿历克塞是一位精明强干、事业心重、才华横溢的君主,而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他的外交手段和政治手腕。

  【诺曼英雄——吉斯卡】

  除了老对手大塞尔柱帝国外,统治南意大利的诺曼人也是拜占庭的劲敌。

  自从诺曼人首次来到南意大利以后,他们就干起了雇佣军,帮助当地的伦巴第领主反对拜占庭。随着势力不断壮大,他们开始和教皇分庭抗礼,还把兴师问罪的教皇大军杀得大败。

  罗伯特&;#8226;吉斯卡(Robert Guiscard),富有传奇色彩的诺曼英雄,因征服南意大利和西西里岛而举世瞩目。在很多评选世界百位名将的论坛上,他都榜上有名。

  由于诺曼人的势力越来越大,教皇被迫封吉斯卡为阿普利亚(Apulia)、卡拉布里亚(Kefalonia)、西西里岛三个地方的公爵。这是阴险狡诈的教皇施的诡计,当时阿普利亚、卡拉布里亚的部分地区还在拜占庭手中,西西里岛则是穆斯林的乐园。

  经过多年奋战,到了1071年,吉斯卡带领兄弟和部众拔除了拜占庭在南意大利的最后一个据点——巴里。翌年,他横扫整个西西里岛,结束了穆斯林统治西西里岛的时代。

  吉斯卡现在可以名正言顺地统治三地,教皇却傻了眼。

  这个时候,刚刚独立执政的拜占庭皇帝米海尔七世(由于曼奇科特惨败,把持大权的罗曼努斯四世被废,他才有独立执政的机会)送来书信说,朕想让太子娶你家闺女海伦娜为妻,不知阁下意下如何?

  吉斯卡早就对君士坦丁堡垂涎三尺,女儿以后可以当皇后,那么自己这个国丈就有机会篡夺拜占庭大权,何乐而不为。他欣然应允,把海伦娜送进君士坦丁堡。

  岂料,一场政变(1078年),米海尔七世被尼基弗鲁斯三世推翻,海伦娜当皇后的美梦化作泡影。

  作为有想法的人,吉斯卡对这个结果显然有些失望;作为父亲,他却没有为女儿伤心,反而哈哈大笑,因为机会来了,他终于有借口进攻拜占庭了。

  吉斯卡打着女儿备受虐待的旗号,准备入侵拜占庭本土。谁知南意大利爆发叛乱,他不得不推迟行动。

  平定内乱后,他把所有适龄男子全部武装起来,信誓旦旦地要让尼基弗鲁斯三世尝尝老拳。

  计划不如变化快,尼基弗鲁斯三世也被推翻,阿历克塞登基坐殿。吉斯卡前段时间派到君士坦丁堡警告尼基弗鲁斯三世的特使返回意大利,他告诉主人说,阿历克塞表示想和诺曼人保持友好。

  吉斯卡的战车已经启动,它是不会轻易停止的。

  吉斯卡和儿子、塔兰托伯爵博希蒙德(Bohemond)一起领兵向希腊杀去。

  这位博希蒙德在历史上也是大大有名,他参加了后来的第一次十字军东征,还做了东征军统帅,与阿历克塞演了一场斗智的好戏,此是后话了。

  以拜占庭目前的实力,根本没法两线作战,阿历克塞必须和大塞尔柱帝国和好,他也这么做了,幸好君士坦丁堡有足够的金钱。

  这里要说明一点,十几年来,一直和拜占庭为敌的其实是大塞尔柱帝国的附庸罗姆苏丹国。关于这个国家的起源后文再讲,各位只需记住的是,罗姆苏丹国是距离拜占庭最近的塞尔柱国家,统治大部分小亚细亚,这次与拜占庭和好的也是罗姆苏丹国的苏丹苏黎曼。

  【迪尔拉奇乌姆战役】

  1081年5月底,诺曼军搭乘一百五十艘战船抵达拜占庭边境的艾维隆(*alona)海湾。诺曼军总兵力三万人,其中包括一千三百名骑士。

  巴尔干的拉古萨(Ragusa)是拜占庭的敌对国家,所以它也派了几艘战船支援诺曼军。

  兵贵神速,吉斯卡没敢在艾维隆海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