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我一袋爆米花。”有个温柔的声音说。
张笑笑低头装了一纸袋爆米花递过去,并收了钱。一抬头,是那个和林老师在一起的女子。不禁一愣。
女子嫣然一笑。“你是张笑笑吧?”
张笑笑点了点头。“你是……”
“我就是李敏,谢谢你的信,张笑笑。”
“只要你和林老师冰释前嫌,重归于好,我就放心了。你们结婚,可要发喜糖给我吃哟!”
“好,到时一定给你发喜糖!”李敏害羞地说。
“你们是怎么合好的?”张笑笑逗李敏。
“我把你给我写的信寄给了他,只说了一句,我们谈谈,他就跑来找我了。”
顿了一下,李敏突然想起了什么。“哦,对了,我的回信你收到了吗?”
“没有啊!你写回信了吗?”张笑笑愕然。
“我写了呀!和写给林老师的信一起寄出的,他的己经收到,你的为什么就收不到呢?”李敏奇怪的说。
“地址是初一(5)班没错吗?”
“没错,是初一(5)班。”
这就怪了。
第31章帮助(1)
期中考试,张笑笑又以优秀的成绩夺得了年级第一。班上的同学都对他投来了钦佩的目光,渐渐的,同学们都慢慢改变了对她的态度。有的同学开始主动和她讲话。
同桌叫李丽芬,她从最初的不屑一顾到慢慢主动和张笑笑讲话,后来看见张笑笑爱看书,于是把家里的小人书全部搬来给张笑笑看,可是她拿来的那些书,张笑笑都已经看过,她的弟弟乐乐是个爱看书的人,所有新出的小人书他都买来看。可是张笑笑又不好驳她的好意,只得又看一遍,以张笑笑的阅读速度,一本小人书,几分钟就看完了。
看张笑笑渐渐接纳了自己,李丽芬悄悄告诉了张笑笑一个秘密,说张笑笑曾经有一封信,被班上的同学公开传阅。
张笑笑立刻明白了,为什么她没有收到李敏的回信。难道他们不知道信是个人的私密吗?
张笑笑找到了乔老师。
“乔老师,我有一封信被班上的同学公开传阅,现在,信也不知道下落。能不能请您帮我问一下。”
“竟然有这样的事?”乔老师很诧异。
“千真万确。”
乔老师立即开了个班会,就这件事情向班上宣传普及了一遍尊重隐私,尊重私人信件的会。并声色俱厉地痛骂了班上的有关同学一番。
张笑笑的信也被追回了,可是己经面目全非,弄得又脏又破。
从此,张笑笑终于平静地度过了到5班后的初一下学期。
期未考,张笑笑和弟弟张乐乐一如既往,不出预外地又拿到了好成绩。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高兴地传看着,捧着奖状,就像捧着一大堆的金元宝,笑得那么开心。
张笑笑很欣慰,如果可以让家人高兴,她愿意做任何的事。
暑假来了,这个时候是农村里最忙的季节,又要忙着秋收,又要忙着耕种。所以街道上人流渐渐稀少,乐乐学习用品店也因为学校放假而生意调零。每天只有晚上的时候,在电影院那边的那个店里还有一点生意,但是收入也是急减了一大半。
面对这种状况,妈妈和奶奶忧心忡忡,爸爸和爷爷倒是沉得住气,说只要过了这两个月,学校开学了,农忙过后,生意就会又好转过来。
张笑笑却不想让这个假期白白的这么浪费掉了,得想个办法改善一下这种情况。
张笑笑通过了一番考察,发现在这个农忙的季节,农村里的人家,都是相互帮忙抢收,谁家的稻谷成熟了,必须在那一两天内收割并打出来。否则就会成熟太过,稻谷粒掉到田地拾不起来。这就形成了三五家关系好的,抱团相互帮忙,今天你们仨家来帮我,明天后天大后天我家全体人员又去分别帮你们仨家,这叫换工,抢收这家主人就供两顿饭,别人来帮忙你供两顿饭,好歹要有点荤腥。可是全县只有食品公司在卖猪肉,而且每天限量凭票供应,一大早就排满了长队,一两个小时就卖完了。
张笑笑由此想到的主意是,到村里买猪来杀了卖猪肉。
张笑笑把想法和家人一说,爸爸和爷爷都点头赞同,说可以先买一头来试试看。妈妈却担心万一卖不掉,天气又热,肉坏了,不是亏钱了。
张笑笑却胸有成竹地说:“如果卖不掉,可以放在冰棒箱里保鲜,或者抹上盐巴辣椒腌一下,也可以继续卖,或可以做成香肠。”
妈妈疑惑的说:“你能做吗?我可不会做。只听食品公司里的人说,他们的制作方法是机密的,只有经理一人知道。”
张笑笑抓了抓头。“我看过一本书,就是怎么制做腊肉和香肠的。”张笑笑撒谎说。
奶奶不识字,一生最佩服有文化的人。她感叹的说:“读书识字就是好,什么都能学到。”
最终,一家人一致同意先买一头来试试看。说干就干,爸爸和爷爷在本村里买了一头一百多公斤的猪,按食品公司的收购价买的,一元一公斤,花了一百多元钱,爸爸和爷爷杀过年猪,就在村里的老房子前面把猪杀了,去毛,开膛破肚,掏干净内脏,去头尾和脚,把猪分各个部位分成小块。
猪肉价也是按食品公司的肉价卖的,后腿肉1块8每公斤,前腿1块6每公斤,五花肉1块5每公斤。排骨1块4每公斤,童子骨1块3每公斤。其它的1块2每公斤。内脏卖个数。
在本村就卖了些,剩下的,爸爸和爷爷用三轮车运到县城的疏菜公司门口卖,那时候还没有农贸市场,农产品都是在赶集日到牛马牲**易市场卖,几乎没有卖蔬菜的,蔬菜也只有蔬菜公司有卖。所以张笑笑提议把肉摊摆到蔬菜公司门口。
果然,来买蔬菜的人顺便就把猪肉买走了。一个多小时,猪肉就卖光了,许多闻讯随后赶来买的人都失望而归。一头猪,除开本钱外,共赚了八十六块七毛钱,相当于一个工人半年的工资。
第二天杀了两头猪,两个多小时就卖光了。
第三天杀了三头猪,也是两个多小时就卖光。随后每天保持三头猪的量。
一家人分工合作,爸爸和爷爷负责买猪杀猪,妈妈和奶奶负责卖,张笑笑和乐乐负责在家门口卖食品并做好全家人的饭。
那天上午,张笑笑坐在门口的食品摊子后看书,感觉对面有一个人一直在盯着她看,她没有太在意,前世别人多看她一眼是由于好奇,现世她是个正常普通却处在豆蔻年华的女孩子,别人多看一眼也实属正常。
可是那个人一直在那里站着看。张笑笑不禁抬起头来看向那人。一看,不禁愕然。
“潭元海?”张笑笑忍不住惊呼出口。
潭元海显得又害羞又激动的样子。他走了过来说:“张笑笑,你还记得我?”
“怎么会不记得呢?只不过一年没见。但是你好像长高了,却瘦了。像竹竿一样。”
“听说你们全家都搬到城里来了,张笑笑,我看了你半天,你现在已经像一个城里人了。”
“城里人什么样?”张笑笑不以为然。
“城里人的脸白白净净,衣服也穿的整整齐齐。”
张笑笑不禁笑了起来。“你一直说怕写作文,可是我看你满有观察力的嘛!哦,对了,我听说你在三中学习还不错。”
潭元海低下了头,用脚踢着地上的一个石子。“从下学期开始,我不能上学了。家里供不起。”
张笑笑经历过没钱上学的困境,她同情又无奈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两人一时都无语。
“我没有机会继续上学,但是我不甘心就这样一辈子在土里刨食的生活。可是我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不想天天在家面对那几个哥哥。”潭元海愁眉苦脸的说。
“如果你愿意的话,就来帮我们家,供你吃和住,每月十五块钱,一年后涨到二十块钱每月,以后每年涨五块钱。”
垂头丧气的潭元海听了张笑笑的话,一下子激动起来。“真的吗?可是,你的爸爸妈妈会同意吗?如果他们不同意,钱可以少一点也没关系。”
那个时候的一个正式职工工资每月也就是十五元钱。张笑笑还说提供吃住,这对于此刻走投无路的潭元海来说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但是潭元海担心张笑笑说话不算数。
张笑笑看出了潭元海的疑虑,笑了笑说:“我们家正缺少人手,只是一直没有找到信得过的人,我只负责推荐,能不能留下了,还要看你自己的表现。”
“我能吃苦,我什么活都能干。”潭元海急着表白。潭元海大张笑笑两岁,十五岁了,那个时候在农村,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已经完全顶得上一个壮劳力。
“我知道,我看好你哦!”
第32章帮助(2)
这个时候,奶奶和妈妈的猪肉已经卖完收摊回来了。爸爸和爷爷也从村子里看了猪回来。
张笑笑把潭元海介绍给了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并且说了想请潭元海帮家里的事。
爸爸看了看潭元海,“好啊!家里也真是缺少一个人手,先干几天看看,如果你坚持得下去,就留下来,坚持不下去,这几天的工钱也不少你的。”
潭元海激动得满脸通红。拼命点头说:“我可以的,什么苦我都吃得了。”
“快来吃饭吧,吃了午饭,回家告诉家里一声,晚上就过来帮忙。”妈妈在里面摆好了饭菜说。
自从家里开始卖猪肉,每顿饭都有一个荤菜,那天午饭,张笑笑做了一荤两素一汤,再加上张笑笑厨艺精湛,还有可口的咸菜、泡菜,潭元海吃得满嘴喷香。他就像是从来没有吃饱过一样,一口气狼吞虎咽地吃了三大海碗。还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可是他自己已经有些不好意思了。
奶奶是从饥荒年代过来的人,曾经亲自见过饿了几天后饱吃一顿后撑死的人,知道眼前这个孩子不能再吃了,否则反而会害了他。
“孩子,在我们家,饭尽管你吃,什么时候饿了,随时可以吃,但一顿不能吃太多,否则对身体不好。”
妈妈觉得这话不妥,忙说:“没关系,正在长身体的孩子,要多吃一点,来,我给你盛饭。”
“婶,不用盛了,我己经饱了,真的。”潭元海急忙说。然后把空碗拿到了厨房里。
午饭后,潭元海回了趟家,告诉了家人,并且收了几件衣服来。就住在张笑笑家。他们家刚好还有一间房间,就给了潭元海住。
潭元海真的没有辜负张笑笑的信任,因为从小家里贫寒,他什么活都干过,什么苦都吃过,帮张笑笑家干这点活,根本不在话下。他手脚麻利,动作熟练,干什么都就轻驾熟。
潭元海不但肯吃苦,而且脑子灵活,还有眼力,有一次,他们到一个村子里去买猪,有一家人的猪要卖,主人说,秤猪太麻烦,大概估算一下得了,并说了个很低的斤头,正在张为民父子心中暗想占了便宜的时候,潭元海把张为民悄悄拉到了一边。“叔,这个猪可能是病猪。你再去看看,一点精神都没有。”
光顾着高兴的张为民确实没有仔细看看猪,听了潭元海的话,阅猪无数的张为民仔细一看,真的看出了问题,那头猪虽然骨架大,但是很瘦,精神也不济,耳朵上还有针眼,明显的是头病猪,要是买回去和其他的猪关在一起,会把其他的猪都会传染上病。张为民心里暗暗后怕,最终没有买那头病猪。
买猪的时候,有些村民嫌秤得麻烦,估算着卖猪是常见的事。估算猪的斤两,是个技术活,估算不好,多十公斤或少十公斤都有可能。时间长了,潭元海的估算能力越来越精准。最多也就出入一两公斤,渐渐的,四乡八里的村民都知道买猪的那家有个小伙子估猪的斤头精准,大家都相信他。
大多时候,潭元海帮张为民和爷爷到四乡八里的去买猪,有多少买多少,买回来后,就养在张笑笑他们村的老房子里,第二天一大早,他们三人就起来杀猪,然后把杀好的猪肉运往县城,让张妈妈和张奶奶卖,下午,他们三人又去买猪。由于潭元海这个得力助手的帮忙,张笑笑家每天要杀四头猪。也就是说每天三百多的净收入。相当于当时一个工人的两年工资收入。
为了买猪方便,张为民买了一张拖拉机。无论是买猪卖猪肉都省事多了。
那天,因为猪栏里有十头的存货,爷爷和爸爸就没有再去买猪,放了潭元海一天的假,让他第二天再回来,可是他到了下午就回来了。
张笑笑很奇怪。“潭元海,不是放了你一天的假吗?”
潭元海脸一下红了。“我已经习惯在这里了,回家,干的活比这里的更苦更累。而且,连饭都吃不饱。”
“这么说,你午饭没有吃饱,那我现在去做给你吃,你帮我看着摊子。”
潭元海点了点头。
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