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笑笑重生记-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怎么办?我不好和他们交代。”奶奶问小儿子两口子。
  有关张为军家的事,张为民一般都不表态,因为自己的老妈在这件事上永远是糊涂的,老爸却不糊涂,让他们俩自己争去。
  “我去睡觉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反正我是和她们俩不合,如果她们来了,免不了天天吵架。那时候我怕你更不好交代吧!”张笑笑说着就走向了她的房间。
  “至少让她们来一个人吧!否则,自己一家人还不如外人了。”
  “让她们俩个都来没有问题,问题是来了以后,如果产生了摩擦,后面的麻烦越来越多,我们的精力是放在生意上,还是放在解决予盾上?”自从张为军放狗咬女儿,刘心丽板断儿子的手,妈妈就再也不想和这家人有任何的爪葛。
  “对,干干脆脆回绝了,以断绝了后面的麻烦,与其以后吵了再翻脸,不如现在就翻脸不认人。”爷爷干脆的说。
  “死老头子,你还真是六亲不认啊,他们可是你的儿子,孙女。”奶奶大叫。
  “我宁可没有这样的儿子和孙女。”爷爷也气愤地说。
  眼看爷爷奶奶要吵起来了,这辈子,恐怕他们吵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有关大儿子一家子的事吧!张笑笑又回到了客厅。“爷爷奶奶,你们别吵了,我看赵伯家的米线馆生意也好,明天去问问他们家是否招人,如果他们家要人,我们就推荐张一双和张二双。”
  妈妈说:“这个可行,他们不就是想在城里找一个工作嘛!不一定就非得在我们家。”
  爷爷奶奶都没有话说。也只能这样,让她们去别人家干,干得好不好,那是她们自己的事。和张笑笑她们家没有关系。
   

第39章 妒忌(3)


 39。妒忌(3)
  第二天上午,笑笑妈去问赵老板家是否要小工,并把情况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说那是孩子大伯家的女儿,因为自己家店里的人手已经够了,却又不好驳了人家的要求,正在左右为难,想起赵老板家也生意不错,所以来问问他们家是否缺少人手。
  赵老板家除了夫妻俩,另外已经请了两个小工,人手已经够了,但是,因为他们感激张为民家,如果没有他们家的秘方,赵老板家的米线馆早已经关门了,张为民家不但把秘方给了他家,自己家也不再用。这很是让他们家感恩戴德。他们家的生意虽然没有张为民家的好,但是也只仅次于张为民家,每天的收入也已经很可观了,他们也还是满足的。
  所以,赵老板听了笑笑妈的困惑,立即说:“没问题,叫她们来我这里,但是目前,我这里只能要一个人,另外一个,我问一下朋友,看他们那里是否需要人手。”
  下午,张一双和张二双来到了乐乐米线馆。两个在村里一贯目中无人飞扬跋扈的人,看着张笑笑家敞亮、气派的店堂,不由地收敛了起来。
  “我妈妈说让我们到这里来上班。”张一双边左右打量着店铺边对笑笑妈说。本来老太太说商量好了再通知他们,人家没等到通知就自己来了。她们的意思是你商量好商量不好他就是要来。
  “你们姐妹俩跟我来。”笑笑妈也不多和她们说,就领着她们向赵老板家店里走去。
  到了赵老板的店里,赵老板看姐妹俩长得还可以,服务行业,门面最重要,所以点头说:“张一双留在我店里,张二双,我有个朋友在上面卖服装,你到那里帮忙。”
  张一双和张二双都奇怪,不是说好到乐乐米线馆里帮忙的吗?张二双听说改为卖服装,虽然有些意外,但还是欣然接受,卖服装总比在店里洗碗洗菜抹桌子要干净轻巧多了。张一双听说让自己留在这个又旧又小又破的店里干,想想乐乐米线馆,落差太大,听说每个月的工钱也只有十二元,更不高兴了。
  张一双把笑笑妈拉到一旁。“婶,不是说好到你家干吗,怎么到了这么个破店里?而且还少了三块钱!”
  “我们家店里人手够了,再养不了那么多,这里你如果不想干,就没有办法了,只能回家,要不是赵老板看在我们曾是邻居的份上,恐怕连这都轮不上。十二块钱你嫌少,多少人想来挣还没有机会,你去打听一下那些挖基沟的,挖两米基沟也就五毛钱,一个壮汉一天从早到晚也只能挖五六米,挣三元钱,那苦,你吃得了吗?”
  张一双想想也是,在家里辛辛苦苦干一年,也见不到一毛钱,每月挣十二元钱的工作不容易找,而且总比在家强多了,再说,自己来城里,不仅来挣点钱,最主要的是有机会接触城里人,找个城里人家,这才是最最重要的,失去这次机会,恐怕以后再没有机会来城里干活了,婶婶他们家,看来并不欢迎她们姐妹俩。
  想到这里,张一双点了点头无奈的说:“好吧,让在这里干就在这里干。”
  安顿好了张一双姐妹,笑笑妈终于长舒了一口气,总算是放下了一块心病。
  可是次日中午,刘心丽来了,那时候通讯不发达,刘心丽见两个宝贝女儿一夜不归宿,心想一定是留在城里做工了,但终归还是不放心,所以特地跑来看看究竟。
  刘心丽听说她的两个宝贝女儿没有在张为民家干,而是在别处干,有些意外,但是转念又想,不管在那里干,只要能赚钱,能留在城里,怎么都行。
  既然来了,就得去看看女儿做工的地方,张为民一家正在忙,笑笑妈只告诉刘心丽说,就在一条街上,顺着这条街往上走,就可以看到,让她自己去找。
  刘心丽找到大女儿做的米线馆,大失所望,工钱也少了三元,刘心丽大骂张为民家人不怀好意,黑心黑肺,不顾人情。
  张一双虽然只在城里生活了一天,但还是深切感觉到城里比村里好多了,她可不想再回去,所以把笑笑妈劝她的那番话用来劝刘心丽,刘心丽听了,想想也对,好歹能挣点钱,能留在城里,可是心里还是对张为民一家人的无情无义愤愤不平。
  刘心丽见到小女儿所在的服装店,心里的情绪平复了一些,小女儿所在的店虽然也是又旧又破,但是工作轻松多了,坐在那里守着卖卖衣服,又干净又轻松,可听说每个月只有十块钱,心里又不乐意了。可是事情己经这样,又无可奈何。
  刘心丽告别了两个女儿,想来想去还是不甘心,又再次回到了乐乐米线馆。
  刘心丽回到乐乐米线馆时,张为民家正在吃中午饭,刘心丽是吃了中午饭才来的,可是开餐饮,都是饭点过后,两点钟才吃午饭。
  张老太太热情的拉刘心丽来吃饭,刘心丽扭不过,只得坐在桌子边。一看,张为民家过的可真是地主家的生活,菜做得那么的丰盛,有鱼有肉有菜有汤,自己家过年都吃得没有这么好,而且每一道菜都是精心烹制,看着好看,吃起来更香。
  “我以为你们家煮米线卖,天天吃的就是米线,原来还吃得这么精细。”就算天天吃米线,那也是很好的口福了。刘心丽想。
  “天天吃米线也不行,孩子正长身体,营养跟不上。赶集日忙不过来,只得轮流着吃米线,其他日子里都是有饭有菜。”笑笑妈解释说,其实,什么营养不营养的,她也不懂,只是听女儿天天念叨,她也就这么说了。
  刘心丽想想自己家一年到头也舍不得吃一个鸡蛋,肉更不用说了,只在过年的时候买半斤回来吃,一年养两头猪,别家都杀一头腌成腊肉放家里慢慢吃,他们家却舍不得,两头都卖成了钱。每顿米饭加一个青菜或是一个白菜,有时候米饭就着咸菜就吃了,在她看来,能天天吃牛肉或是羊肉米线已经是最好的享受了,人家还说没有营养。
  张为民家原本不比他们家好多少,为什么就能想到来城里做生意,而且还做得这么好。这日子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他们家日日如此,年年如此,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
  一想到这些,刘心丽心里就堵得慌,这美味佳肴也难以下咽了。
   

第40章 买地


 40买地
  原来的古县城护城河,后来的排水沟被盖起来,变成了朝阳路,方便了城内外居民的出入,直接带动和热闹了凤阳路,使凤阳路变成了县城最热闹的街道。
  朝阳路两边都是农田,政府开始在朝阳路两旁进行规划建设,这是一个绝好的时机,张笑笑动员爸爸赶快抢占时机,去朝阳路旁买一块地,能买多大就买多大。
  现在,张笑笑家的事基本上都是张笑笑出主意,张为民考虑再三以后决定,因为他们父女两人多次擅自行动,最终的结果都是皆大欢喜。渐渐的,他们已经习惯了他们的各种折腾,随他们去,他们只管干好自己的事。
  张为民去考察了一下,许多单位都规划建设在朝阳路上,比如教育局,就规划建设在城关学校旁边,民政局就规划建设在教育局对面,下来是粮油公司大楼,食品公司,然后未来的南华街就和凤阳街平行接着朝阳路。上段是蔬菜公司,种子公司,再上面就是电影院那条街。听说还有许多单位都准备规划建设在这条路上。
  张为民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了一跳。这条路被那么多单位看好,前景不可限量。套用女儿的话就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当初买凤阳街的房子,幸亏听女儿的,短短三年的时间,房价翻了五六倍都不止,要是现在热闹的时候来买,要多卖多少碗米线,多挣多长时间的钱都还不一定能买到,做生意,机会多重要。
  可是踌躇满志的张为民奔波了好几天,一无所获,朝阳路上的地皮,那些单位建盖,分文未出,免费占用,个人去买的几乎没有,也就没有这方面的规定。有关单位的领导也就不敢擅自做主。
  张为民一时一筹莫展,张笑笑也没想到会是这样。张笑笑回想了一下,前世,的确是没有私人在朝阳路中段黄金地段有房产,私人房产都在朝阳路最上段和最下没才有,那是多年后上下又分别建了几条街以后的事。八五年,人们的生活条件普遍很低,许多人温饱都没有解决,谁会有闲钱去投资买地建房?就算有闲钱,也没有那个意识,那时候在人们的观念中,房子是用来住的,能住够住就行了,却不知道三十年后,全国掀起的炒房热有多疯狂,有钱人都买房,能买几套买几套,不能买也要借钱买,贷款买。房产的多少直接代表着财富的多少。越多越好,多多益善。
  张为民不想放弃这个机会,反反复复去找有关的领导,人家开始的时候还耐心的给他解释,他不管别人的解释,只认自己的理自己的目的,还是每天像上班一样准时到达,后来人家见了他就头疼,马上躲开了。曾经老实巴交的农民张为民,进城里做了三年的生意,变得脸皮厚实多了。连张笑笑都佩服他的锲而不舍。
  张为民直接到领导家,并且每次从来不空手而去,牛肉,羊肉,新鲜的,腊肉的。那时候的领导大多数都没有那些不良嗜好,领导吓得说:“老张,我算是服了你了。我就不明白了,你既有经营场所,又有住房,为什么偏偏就要买地,朝阳路是绝对不可能,上面没有政策,我也无可奈何,南华路倒是可以卖给你,本来两年前就要规划建设,后来又停了下来,再过几个月又要开始了。我提前卖一块给你,也不算是违规。”
  张为民听女儿说过,以后南华路街和凤阳街一样的热闹繁华,两年前他们家也曾经想到要买那里的地皮,后来政府又不卖了。他们家才去买了凤阳街2号房。
  领导见张为民发呆。“你要不要南华路的地皮,不要就算了。以后可别再来找我了。”
  “要,我当然要。”张为民赶紧点头说。
  真是“有心栽花花不红,无心插柳柳成荫。”结果,张为民家买到了南华街最好的一块地皮,也就是南华街和朝阳街的交接路口,教育局旁,粮油大楼对面。张笑笑心中暗暗惊叹,这是真正的黄金地段。没想到老爸也学得精明能干了。
  张为民拿出了所有的积蓄四万多块钱,买了一千百多平方的地皮。后来陆陆续续的,他们家又向附近的居民买了两百多平米。一共有一千二百多平米的地皮。那可是临街店铺啊!那时候四十块一平方地皮,许多人都嫌贵了,说张为民疯了,钱多得没处花了。张笑笑心想,二十年后,这里值一万每平方,三十年后,值四万每平方,到那时候,你们说到底是谁疯了?
  张笑笑在学校里平静地度过了初三最后一年,无波无浪。她个子高,1米65,所以坐在最后。那时候的同学,可能是营养不良,个子普遍不高。张笑笑平日里也从不扎堆凑热闹,不参加任何文体活动,每天就是埋头看书,张笑笑知道,她并不是太聪明,以前学习好,是因为她已经系统地学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