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奶奶的,这都足够装备一个加强营了。”王光啧啧说。
“还加强旅呢,一会就变成废铁了,赶紧的。”
“哎!可惜了,这么好的东西可惜了——”
“你别可惜了,赶紧的吧。”
“不行,我得顺点。”说着,他从箱子里取了挺布伦式机枪。
“他妈的,怎么这么沉。”边说边一个劲的往子弹袋里装弹匣。
“你们磨叽什么玩意儿?还不赶紧的。”队长李强回头对我们大声喊道。
王光从野战背包里取出炸药包,安在装手榴弹的箱子上,没等我反应过来就拉弦而跑了出去。我看着哧哧冒着白烟的炸药包头皮都发麻。
“你个狗日的,拉弦儿也不吱一声,你想炸死我啊?”我赶紧往外跑。
“你俩吵吵什么玩意儿?”连长看我俩跑出来也赶紧向外跑去。身后轰隆轰隆的轰隆声把耳朵震得耳鸣了好一阵。周围的枪声听不见,回头一看,弹药库开锅了,把上面的土全部掀起来。
“好大的蘑菇。”王光感叹道。
“想吃啊,去吧,没人拦你。”
我们无暇他顾,赶紧飞奔,硕大的蘑菇把整个天空染红,景色很壮观。
其他队员相继出现,前方,左翼,右翼的日军越来越多,虽然师长的加强连在敌人后方,但等他们打过来我们也早就被日军覆灭了。
“赶紧往山里跑——”连长一声大吼,我们向后方的山里跑去。
“得瑟什么玩意儿?不要命了你?”江海连拉带拽的把正在那里拿着布伦式机枪扫射日军的王光扯过来,看样子他还不想撤。
雨依然在下,路很滑,我们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山里跑,近5个小时的战斗让我们身体疲惫,敌人在后方搜索,我军的加强连只是佯攻,让我们趁机逃脱。
一直在山上和日军周旋,游击战术最适合,最后我们渡河,翻越两座大山绕道200多公里,回到师部时已经7天后了,师长见了我们很高兴,找我们挨个谈话,说将有重要任务。
这段时间我们过的很悠闲,每天练习格斗和射击,剩下的就是睡觉。可能是当兵当习惯了,不动枪手心就痒痒,枪是军人的第二生命,没有枪,军人的生命是没有颜色的,子弹打在身体上的感觉让我们变得冲动和兴奋,每次战斗都有战友牺牲,但我们却依然沉醉在那感觉之中,是战争激起了埋藏在我们内心的嗜血本性。
战场上,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是和枪连在一起的,只要身体还有一丝感觉,手指就会扣动扳机,这根本和你脑子里想的没任何关系,见到敌人,身体的活动完全不受大脑的控制,是条件反射。和敌人厮杀过程中,我们忘却危险,驱走了恐惧,只有战斗,也只有一个想法,把敌人弄死,具体怎么弄死,全靠平时的训练和战场上的磨砺。
当时我军没有固定的武器装备,各式各样的枪械都有,比如最熟悉的驳壳枪。驳壳枪系列的枪有好多种,第一种就是毛瑟M1916型9毫米半自动手枪,大握把,长枪管,因它的握把上打有一个代表口径的红色9,俗称头把盒子、一号驳壳枪。第二就是毛瑟M1896半自动手枪,也是大握把,长枪管,俗称二把盒子、二号驳壳枪。第三就是毛瑟C/96警用半自动手枪,毛瑟M1912/20军官型半自动手枪,俗称大镜面,因为弹匣侧面是一个光滑的平面,这是在M1896手枪基础上简化工艺的结果,据说人称“东北虎”的张作霖及他的部下喜欢这种枪。
除驳壳枪之外,我军不喜欢用其它手枪,一是杀伤力小,二是子弹难找,使用很不方便,所以大多喜欢用盒子炮,一是样子好看,杀伤力大,射程远,子弹好找,不同型号的弹匣有的时候还可以共用。还有一些仿制品的大量出现,各地的兵工厂都生产不同型号的盒子炮,所以盒子炮在我军被广泛应用。打响南昌起义第一枪的总指挥朱德用的就是一支驳壳枪。当年有不少中国枪手携带两把以上的驳壳枪,一只带木制枪套,另一只将准星磨平,插在腰带上,便于拔枪射击。很多种原因使得这种手枪在我军内部使用。包括一些地痞,土匪,地方富甲商户,用的都是这种枪,不过都是一些仿制品,质量和性能大大降低。
步枪种类就更多了,德国M1888式步枪及汉阳兵工厂早期仿制品,其特点为了防止枪管射击时烧蚀护木,在枪口外有一个金属套,俗称老套筒。改进型M1888步枪,简化工艺去掉了那个“套筒”,也就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汉阳造。由捷克卖入的Kar98步枪,俗称捷克式。捷克Vz24步枪,属于K98步枪家族,俗称马四环,可以步骑两用。日本30型步枪,俗称金钩步枪,外号主要来自于三零式步枪得枪托尾部成钩状。日本38型步枪,该枪外形的最大特征是加上了一个特殊的防尘罩,它安在枪机上,随着枪机一同进退,有效防止异物的进入,俗称三八大盖。毛瑟步枪,我军部分使用是由德国、捷克进口的毛瑟98式步枪,更多是仿造的各型步枪,又叫中正式。该枪射程2000米,性能优于三八大盖。捷克ZB…26式轻机枪,该枪是一种性能优异、在世界枪械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轻机枪,射程1500米,射速550发/分,大量仿制生产该机枪,性能优于“歪把子。”9mm马克沁重机枪,民国23年金陵兵工厂由德国获得1909式马克沁重机枪图纸,进行仿造。射程3500米,射速600发/分,性能优于日军九二式。
冲锋枪方面,有德国MP…18I伯格曼冲锋枪,军阀仿制、改型的德国MP…18I“伯格曼”冲锋枪;德国M1934式“伯格曼”冲锋枪;美国M1928式、M1928A1式、M1式和M1A1式“汤姆逊”冲锋枪;美国M1921式、M1928式“汤姆逊”冲锋枪;美国M3式和M3A1式“盖德”冲锋枪,“埃尔玛”冲锋枪;美国制造的M50式和M55式“莱辛”冲锋枪;美国制造的“纽海文”冲锋枪;英国制造的“兰彻斯特”冲锋枪;英国制造的MKⅠ式、MKⅡ式、MKⅢ式和MKⅤ式“司登”冲锋枪;加拿大造MKⅡ式“司登”冲锋枪;澳大利亚造“澳司登”冲锋枪;澳大利亚造“欧文”冲锋枪(外形独特,弹匣在正上方);德国MP38式和MP40式冲锋枪;苏联波波莎/波波斯冲锋枪(装备过撤退苏联的东北抗日联军);这些冲锋枪的口径有、、、9mm、11mm、和。从以上这些繁杂的枪械和口径可以看出,当时的中国四分五裂到了什么地步。不过著名一点的就是“山西造”—中国山西军阀仿制、改型的美国M1928式“汤姆逊”冲锋枪。生产汤姆森最多,对冲锋枪贡献最大的就是晋绥军阎锡山了!
阎锡山便建成专门的冲锋枪厂批量生产仿汤姆森冲锋枪。从1926年到1930年,山西兵工最为发达,冲锋枪的月产量曾高达900支之多。以这样的速度生产,每年可生产冲锋枪逾万支,以每班2支,每团200支计算,每年可装备50个团,只需要两年时间便可将晋绥军完全装备。当然,900支的月产量可能不一定月月如此,年年如此。中原大战阎军战败后,冲锋枪厂名义上撤销,改为机械厂生产民生器具,大规模的兵工生产基本停止。直到抗战初太原沦陷时止,这个用于民生的机械厂每月生产的冲锋枪还始终保持在200支以上。而从中原大战结束到全面抗战开始这几年,除绥远抗日和堵截红军东渡等小的局部战事外,晋绥军并没有大战,所以,满足其军队消耗应该是没有问题。
晋造冲锋枪有它自己的特点,一是为了满足步兵火力的需要而加长了枪管,使之长达395毫米,差不多是一般冲锋枪枪管长的二倍了;再一个就是开发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11,25毫米口径的子弹。该弹只有山西一家生产,再无分号。使用此种子弹的也只有晋造仿汤姆森冲锋枪和一七式仿毛瑟手枪两种兵器而已。
如此看来,阎锡山似乎也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吝啬。不过再一想,这阎老西也够缺德的。以枪作为礼物送人,当然,会随枪赠送一二个基数的子弹,可这子弹打完了怎么办呢?要是别的什么枪,这当然不是什么问题,可阎老西的枪却又不同了。因他这冲锋枪只能用他自己生产的11,25口径子弹,别的子弹概不通用。那也就意味着,你收了我的枪,要么跟我合作,那么我就可以继续出售甚至白送子弹给你。你要不跟我合作,对不起,那送你的子弹打完后,冲锋枪也就只能当作废铁处理好了。你想呀,谁也不会为了区区几百支枪再设一个兵工厂专门去给它供应子弹吧。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原大战前后,许多部队缴获和受赠了那么多晋造冲锋枪,却鲜有广泛使用纪录的原因所在。
还有让鬼子兵不寒而栗捷克ZB…26轻机枪,捷克ZB…26轻机枪是抗战时期中国部队最主要的轻机枪,原来是捷克的 ZB26 轻机枪,口径 2mm,和“中正式步枪”使用同样的子弹(2x57mm)。ZB 26 是气体*作用方式,瓦斯缸管上有瓦斯调节钮,可分四段调整;ZB 26 设计坚固耐用,性能非常可靠,其后续改良型 ZB30 是二战英国著名的布伦机枪的原版。
ZB26式是世界上最有名的轻机枪之一,曾有24个国家装备。1939年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后,曾继续生产ZB26式和ZB30式机枪装备德军,并改称为MG26和MG30式。1932年英国选中了ZB26式进行生产,这就是有名的布伦机枪。
后来,前捷克斯洛伐克又将ZB26式机枪改为发射短弹的Vz52式和发射M43式枪弹的Vz52/57式轻机枪。
该枪枪管外部加工有圆环形的散热槽,膛口装置上四周钻有小孔,无气体调节器,故不能进行火药气体能量调节。枪托后部有托肩板和托底套,内有缓冲簧以减少后坐力,两脚架可根据要求伸缩。采用弹匣供弹,容弹量为20发,后来的型号采用30发弯弹匣,抗战末期甚至出现加长型40发装弹匣。弹匣装于枪身上方。采用由普通准星和缺口照门组成的机械瞄准具。由于弹匣在枪身上方,因此瞄准具向左偏移。是20世纪30年代最先进的轻武器,曾出口数十个国家。中国不但采购大量ZB26轻机枪,还千方百计予以仿造,称之为“捷克”式机枪。抗战期间,该枪是中国军队基层最重要的火力来源。因为中国军队极度缺乏火炮,实际上它在火力配置中扮演了炮的角色。该枪自重仅9公斤,可与中国军队制式步枪共用弹药。这种机枪可点射也可扫射,面对多且站得分散的敌人非常有效。当时中国部队的ZB26机枪组对日军杀伤很大。据日本战后文献记载:“ZB26机枪发射的2毫米子弹打在人身上,造成的创伤是进口小,出口大。”
作为一名侦察兵,不但要了解各种枪械的知识,还有对各种枪械的缺点和优点有一定的掌握,这样在战斗中,就能充分发挥枪械的最高性能,提高作战能力,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这不能纸上谈兵,只有在战斗中学习,摸索。当时战火不断,我军却没有忘记在战斗中学习,在战斗中努力的革命优点,哪个部队的装备是什么,番号是什么,最高领导和指挥使谁,作战有什么特点,一场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来龙去脉我们都要了解,也正是这样,我军的士兵才真正知道,仗为什么打,为了谁打,打的值不值得。让士兵知道个中原因,我们的队伍才能真正的壮大和最终走向胜利。我军有战术战法战略的走每一步,打每一场仗。
几天的阴雨天气,让两军阵前相当安静,但这并代表战争就此结束,没有无缘无故的战争,更没有无缘无故的结束,安静的背后是更大的战争。地球上的生物,都逃不出优胜劣汰的规律,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是吃和被吃的关系,自从有了人类,战争从来就没间断过,为利益,为荣耀,为民族,为国家,相安无事做不到。战争只有大小,死亡只有多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五章 德国训练场
1941年,11月,德国,柏林。
几近黄昏,风声四起,四处传来轰轰的声音,不知是雷声还是炮火在咆哮。要下雨,联邦国防军指挥学院,是当时德国培养三军高级参谋人员和中级指挥官的学校。其前身是高级军官学校,1810年创建于柏林,是世界上第一所培养参谋人员的学校,它的第一任校长是格哈德&;#8226;约翰&;#8226;大卫&;#8226;冯&;#8226;沙恩霍斯特。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赛维茨曾在该校任教长达12年(1818~1830)之久。1859年;该校更名为军事学院。1935年恢复,称军事学院,实际是陆军学院。
格哈德&;#8226;约翰&;#8226;大卫&;#8226;冯&;#8226;沙恩霍斯特(1755年11月12日-1813年6月28日)是普鲁士的军事改革家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