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诗鉴赏集-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啵髡呶饔纬ぐ玻源耸字郧舐加谩J鞍敕盒炊赐ゲɡ阶忱吧甏螅笳骺那迕髡巍:蟀爰淳吧椋坶⒋沟觥⑾塾愣疾焕胙矍暗暮擅钋〉钡乇泶锪耸说母哨饲笫酥模H潭苑剑还郑黄蚵加茫蛔员幔豢翰槐埃值锰濉<完榔来耸担骸耙远赐ネ幸猓宦陡善蛑邸!�
孟浩然
(689…740),襄州襄阳人。年轻时曾到吴越漫游,后到长安,应试不第,退隐故园,以诗自娱,五十二岁病死。有《孟浩然集》。孟浩然善于用五言诗描绘山水和田园景色,他是唐代第一个山水诗人。孟浩然的诗淡雅自然,善于用白描笔法绘出一幅幅天然图画。
�           
          
    与诸子登岘山
      五言律诗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
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
读罢泪沾襟。
【注解】:
1。岘(xian4)山:又名岘首山,在湖北襄阳南。
2。代谢:交替,轮换。
3。胜迹:指上述堕泪碑。
4。鱼梁:鱼梁洲,其地也在襄阳。
5。梦泽:云梦泽。
【赏析】:
诗意在吊古感今。开首两句揭题,从大处从宏观落笔,平凡真理信手拈出。第三句的“江山胜迹”照应“人事代谢”;第四句的“我辈登临”照应“往来古今”极为粘合;五、六两句写登临所见;最后两句扣实,真有“千里来龙,到此结穴”之妙。此诗把历史与现实、写景与议论融为一体,清远自然而又深沉感人。
�        
           
    宴梅道士山房
      五言律诗
       孟浩然
林卧愁春尽,
搴帷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
邀入赤松家。
金灶初开火,
仙桃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
何惜醉流霞!
【注解】:
1。搴(qian1)帷:揭起帐子。
2。青鸟:神话中鸟名,西王母使者。这里指梅道士。
3。赤松: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这里也指梅道士。
4。金灶:道家炼丹的炉灶。
5。仙桃:传说西王母曾以仙桃赠汉武帝,称此桃三千年才结实。
6。“童颜”两句:意谓如果仙酒真能使容颜不老,那就不惜一醉。流霞,仙酒名。李商隐《武夷山诗》:“只得流霞酒一杯。”这里也指醉颜。
【赏析】:
诗以隐士身分而宴于梅道士山房,因而借用了金灶、仙桃、驻颜、流霞等术语和运用青鸟、赤松子等典故,描述了道士山房的景物,赋予游仙韵味,流露了向道之意,色彩浓丽,格调轻快俊诵。
�       
         
     岁暮归南山
      五言律诗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
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
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
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
松月夜窗虚。
【注解】:
1。北阙:《汉书·高帝纪》注:“尚书奏事,渴见之徒,皆诣北阙。”
2。敝庐:破败的家园。
3。“青阳”句:意谓新春将到,逼得旧年除去,青阳,指春天。
4。虚:空寂。
【赏析】:
此诗系诗人归隐之作,诗中以自怨自艾的语气抒发了现状的不满情绪。起首二句记事,叙述停止追求仕进,归隐南山;三、四句说理,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五、六句写景,自叹虚度年华,壮志难酬;这两句诗中的“催”、“逼”二字十分准确传神地表现出作者的焦虑紧迫,两句阐发愁寂空虚之情。全诗语言丰富,层层辗转反复,风格悠远深厚,读来韵味无穷。吴汝纶评此诗三四句说:“怨词也,而出之以婉曲。”
�        
             
      过故人庄
      五言律诗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注解】:
1。具:备办。
2。鸡黍:论语中记荷'艹条'丈人招待子路,“杀鸡为黍而食之。”后来便用“鸡黍”指招待客的饭菜。
3。合:环绕。
4。过:拜访。
5。场圃:农家的小院。
6。就:赴。这里指欣赏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以质朴平淡的文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诗中大环境是青山绿树,小环境是场圃田家;食的是鸡黍,饮的是醇酒,主人是淳朴的田夫,客人是淡泊的隐士,谈的不是争名求利,而是采桑种麻。这一切都是非常的真实,充溢着浓浓的诗意。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
�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五言律诗
       孟浩然
一丘尝欲卧,
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
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
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
闻蝉但益悲。
【注解】:
1。秦中:指唐代京都长安。
2。三径:王莽专权时,兖州刺史蒋诩辞官回乡,于院中辟三径,唯与求仲、羊仲来往。晋陶渊明曾渭高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后多以三径指退居家园。
3。北土:指长安。
4。东林:指庐山东林寺,为东晋高僧慧远所居。慧远与陶潜友善,此处以远上人比慧远,亦有以陶潜自比之意。
【赏析】:
这是一首抒情诗,是作者在长安落第之后写的,寄给名叫远的僧人,报告客居逢秋的苦情,诉说欲隐无处,欲仕非愿,进退两难之苦。诗充满了失意、悲哀与追求归隐的情绪。诗的特点在于直抒胸臆。第一联用“一丘”、“三丘”的典故,写自己之所欲,但苦于“无资”,想从仕,又非所愿,所以第二联于是记怀“东林”“我师”。第三联道出归隐实非发自内心的本来愿望。壮志不能实现,自然就衰颓,在末联里诗人于是对凉风、闻蝉声,就要“益悲”了。这种不加润色的白描手法,抒发了内心悲苦,读来觉得明朗直爽。
�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五言律诗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
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
遥寄海西头。
【注解】:
1。暝:昏暗。
2。沧江:同“苍江”。
3。建德:今属浙江,居桐江上游。
4。非吾土: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
5。维扬:即扬州。
6。海西头:扬州近海,故日海西头。
【赏析】:
这是旅中寄友诗。诗人乘舟赴建德途中夜泊桐庐江畔,望着江中急流、天上明月,听着山中猿啼、风吹叶鸣,顿感愁绪满怀,不禁怀念起遥远的故乡和扬州的旧友,洒下相思之泪。三、四两句“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随手拈来,清新诱人,江上夜色,如置眼前,足见诗人何等大手笔。诗的前半写景,后半写情,以景生情,情随景致,景情揉合,景切情深,撩人情思。
�       
           
      留别王维
      五言律诗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
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
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
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
还掩故园扉。
【注解】:
1。寂寂:指处境落寞。
2。违:分离。
3。当路:当权者。
4。假:宽假,优容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应是作者离长安时的作品,主诉怨悱。首联直接说出自归。感情强烈激越,颔联则写题意“惜别”,表明他对王维的深厚情谊。颈联说明自归之故──乃是知音难遇,当道不用,此时不走,更待何时。最后一联平淡中仍寓含不满。诗中充满了对当权者的怨愤和不忍与知己分别的依依愁绪。语言平淡朴实,近于口语,不讲究对偶,顺其自然。
�           
              
      早寒有怀
      五言律诗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
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
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
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
平海夕漫漫。
【注解】:
1。“我家”句:孟浩然家在襄阳,襄阳则当襄水之曲,故云。襄水,也叫襄河,汉水在襄樊市以下一段,水流曲折,故云襄水曲。
2。“遥隔”句:指乡思遥隔云端。楚,襄阳古属楚国。
3。“迷津”句:《论语·微子》有记孔子命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津,却为两人讥讽事。这里是慨叹自己彷徨失意,如同迷津的意思。津,渡口。
4。平海:指水面平阔。古时间亦称江为海。
【赏析】:
这是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以兴开首,借鸿雁南飞,引起客居思归之情。中间写望见孤帆远去,想到自己无法偕同的怅惘,最后写欲归不得的郁积。抒发了思乡之情。全诗情感是复杂的。诗人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但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鸿图。这种矛盾,就构成了诗的内容。
�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五言律诗
       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
秋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
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
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
长江独至今。
【注解】:
1。摇落:零落。
2。旧垒:指吴公台。
3。南朝:宋、齐、梁、陈、据地皆在南方,故名。
【赏析】:
这是一首吊古诗,观赏前朝古迹的零落,不禁感慨万端。首联是写因观南朝古迹吴公台而发感慨,即景生情。中间两联写古迹零落,游人罕至之悲凉。末联写江山依旧,人物不同,对比之中更觉得人事短暂。有人认为,最后两句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气韵。
刘长卿
(709…约790),字子房,河间(今河北河间县)人,开元进士,曾任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他长于五言律绝,自诩为“五言长城”。有《刘随州集》。他的诗多低落消沉。
�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五言律诗
       刘长卿
流落征南将,
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
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
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
日暮欲何之。
【注解】:
1。“独立”句:意即威振三边。
2。三边:汉幽、并、凉三州。
3。江汉:泛指江水。
【赏析】:
这首诗是赠送退伍军人李中丞,赞扬他久经沙场,忠勇为国,感伤他老来流落的境遇。首联先写李氏曾是十万大军将帅,而老来流落;三、四两联写他廉洁奉公和忠心耿耿;末联写江汉茫茫,年纪老迈,将“欲何之”?全诗对久经沙场,晚沦江汉的老将,寄予无限的同情。全诗悲凉慷慨,感人至深。
�        
         
   饯别王十一南游
      五言律诗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
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
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
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
相思愁白苹?
【注解】:
1。飞鸟:比喻远行的人。
2。没何处:侧写作者仍在凝望。
3。空向人:枉向人,意思是徒增相思。
4。“落日”句:指王十一到南方后,当可看到夕照下的五湖春色。五湖,这里指太湖。
5。“谁见”两句及“落日”句:均出梁朝柳恽《江南曲》:“汀洲采白苹,落日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汀洲,水中可居之地,这里指江岸。白苹,一种水草,花白色,故名。
【赏析】:
这是一首写离情别绪的诗。首联写朋友远去,诗人挥手作别,落泪沾巾,依依之情跃然纸上;颔联写友人远行难以预料,眼前只有青山空对。愁思绵绵,不绝如缕;颈联写友人远去,抵达五湖,观赏春色;末联写眷怀友人徘徊汀州,愁对白苹。作者既写了别时情景,又写了别后二人会如何。全诗虽无“别离”二字,只写作别风光,然而满腔离情,完全铸入景中,达到情景交融的境地。方东树《昭昧詹言》评此诗说:“言近而意皆深。”
�        
          
    寻南溪常道士
      五言律诗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
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
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
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
相对亦忘言。
【注解】:
1。屐(ji1)痕:木屐踩出的脚印。
2。渚(zhu3):水中的小洲。
3。“溪花”两句:因悟禅意,故也相对忘言。禅,佛教指清寂凝定的心境。
【赏析】:
诗是写寻隐者不遇,却得到别的情趣,领悟到“禅意”之妙处。结构严密紧凑,层层扣紧主题。诗题为“寻”,一路所见的白云、芳草、松色、溪花,已使诗人悟到了禅意,即使寻到了常道士,也只能相对忘言了。全诗抒写身世之感,情真词切,悲凉感人。
�           
            
       新年作
      五言律诗
       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
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
春归在客先。
岭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