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写在《天道酬勤》之前
写在《天道酬勤》之前
在还没有写《红杏枝头》、《紫气东来》、《直挂云帆》这峡州三部曲之前,我把自己写的一些作品分为《阳光灿烂》、《悠然我思》、《舞文弄墨》、《灯下漫笔》和《家人、朋友及其他》在网站上发表,一年之后回头再看就感到效果不太好,有些不满意,就有了精华版的《信手拈来》,本想把作品浓缩一下,更有可读性,却有些顾此失彼,捉襟见肘了。想了想,就把2008年以后的所有作品单独提出来,组成了一部《西窗烛话》,倒是很有市场的,也认识了不少的朋友,可是还有些遗憾,犹豫了很久,直到发现了《天道酬勤》这个书名,才决定将除了回忆录《屐痕点点》以外的、2008年以前的所有作品全都塞到这部作品里来,就和大家见面了,不知反响如何,只是自己给予了极大的期待,还是有些不忍割舍吧。
如今互联网上各种网站多如牛毛,文学网站更是不计其数,所以就有不少的小网站偷偷的转载我的一些作品,只要搜索一下,就会发现铺天盖地都是,就有作者愤愤不平地向我谴责这样的行径,说是不道德,说是侵犯了著作权,我总是劝他们“风物长宜放眼量”,总是劝他们站在人家的角度想一想。人家首先声明是“他站首发”,而且不计报酬、任劳任怨的给你更新,帮你上传,为你进行宣传,为你呐喊助威,何乐而不为呢?我是很欢迎这样的网站的,要不然你将怎么办?付诸法律?劳民伤财;打击报复?又不能像微软那样把中国大陆绝大多数盗版用户统统弄成黑屏,弄得人心惶惶,人力、物力、财力都有限,也就息事宁人吧,退一步海阔天空。还是做好自己的事,写好自己的文章更为重要。
因为数目巨大,也因为分类繁琐,就在开始给大家来个导游指引。《舞文弄墨》是中短篇小说和各种剧本,自然是要好好看看,以后还会有更多的作品加入进来;《灯下漫笔》是散文和各种评论,因为对有些事情、有些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就写了些评论,不过有些激进,有些激扬文字、热血男儿的气概,这是不能错过的;而散文自己认为是本人的强项,当然希望大家不容错过;《短笛横吹》是诗词,读了唐诗宋词,看了不少的现代诗,就有了些冲动。不过是虚有其名,写的不好,希望能听到各位看官的指教;《走马观花》当然是游记,记载的是自己在路上的一些见闻和感悟,很一般,很肤浅,不看也罢;《品头论足》是观后感和读书笔记,其中有对电影、电视还有足球的一些感想,可读性不强,不过其中的一些读书笔记,倒是可以看看,本人这些年看过不少书,不知能否引起大家的共鸣?《屐痕点点》其中有一些是杂文,虽然有些短小,却也精悍,有些警句还是很好,然后还有一些断断续续的日志,就是一本很普通的流水帐,收集起来就是留个纪念,就不浪费大家的时间了;这部《屐痕点点》虽说都是以前的一些作品,但曾经花过不少的心血,也有一些很不错的文章,大家可以在茶余饭后随意翻翻,看看是否有自己的影子。只是千万别当真,要知道,这不过就只是一部文学作品而已;至于最后的《附录》只是一些作品的点击统计数字,不如休息一下眼睛,想想给宜昌石头是否写些什么留言。谢谢!
天道酬勤,我喜欢这句名言。你呢?
2008…10…23
金钗玉莲(1)
电影文学剧本
金钗玉莲
1.片头
2。江南春景鸟瞰
天空洁净如洗,俨如大海,清澈透底。
乳燕成双,凭空掠过。
桃李争艳,姹紫嫣红。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更显出一派欣欣向荣的蓬勃生机。
3。杭州西湖
柳条依依,水光粼粼。
满山青翠,一湖荷花,诗情画意。
正值仲春时节,湖边尽是踏春人。仕女、书生、相爷、名妓、老丈混迹其中,热闹非凡。
歌声起:
“人笑人歌芳草地……”
4.杭州西湖
游船从断桥下划过。
船上凤管丝弦,有人指点湖畔春色。
船尾留下层层涟漪。
歌声继续:
“……乍晴乍雨杏花天……”
5。杭州西湖
苏堤上游人如织,熙熙攘攘。
一湖金波,一湖小舟。
花伞游动,人随春风。
歌声继续:
“……蝴蝶飞来采春色……”
6。杭州西湖
西泠桥显得更为雅致。
柳絮飞扬,枝条亲吻水面。
纱裙轻移,一群淑女漫步而过。
欢歌笑语,一帮书生谈笑而来。
歌声结束:
“……路上游人赛神仙。”
7。西湖畔花丛中
盛开的花卉。
郑文焯摇扇而来。英俊潇洒,眉眼之间流露出聪慧,才华横溢,著一领新绸衫,戴细布蓝冠,面含微笑。
百花吐艳,郑文焯沿小路前行。
8。飞来峰冷泉亭
有游客在亭内歇息。
郑文焯从亭中摇扇而出。
面前是碧翠的青山,他沿着曲折而上的石阶缓步而上。
9。飞来峰腰小径
郑文焯在小径转弯处停步环视。
小径的前端传来少女银铃般的笑声,他循声望去。
突然出现一个满头珠翠的少女,后面跟着一个丫鬟,正是杨琼英与春梅。幸好郑文焯早有准备,避身闪过,不然定会撞个满怀。
杨琼英红着脸站住。这是一个眼含秋波,眉横远山,玉齿朱唇,温柔贤静的女子。衣着华丽,举止大方,显出大家闺秀的风范。
郑文焯为杨琼英的美貌所吸引,一时目瞪口呆。
杨琼英羞怯的以袖遮面。
郑文焯向杨琼英恭敬行礼。
郑文焯:“小生无礼,请小姐恕罪。”
杨琼英:“是奴家不慎,相公休得多虑。”
郑文焯:“小姐在上,敢问潭府何地?”
杨琼英犹豫着,身后的丫鬟抢着说了。
春梅:“小姐,走吧,夫人在山下等着呢。”
杨琼英向郑文焯施礼。
杨琼英:“相公,告辞了。”
郑文焯还礼。
杨琼英与春梅婀娜而去。
10。顺坡而下的石阶
莲步轻移,大红长裙拂动石旁的小花。
山青水秀,绿荫深处小鸟啼鸣。
杨琼英驻足回目。
郑文焯仍然站在转弯处,目送杨琼英。
杨琼英羞怯的回身欲走。
小脚踩在虚空石块上,身躯一晃。
杨琼英:“哎哟。”
春梅:“怎么了,小姐?”
杨琼英指了指脚。
春梅搀扶着她走了两步。
春梅:“还能走吗?”
杨琼英在路边的大石上坐下,痛苦摇头。
11。飞来峰腰小径
郑文焯提着袍角顺着石阶飞奔而下。
他猛然站住,犹豫不决。
从他身后转过来两个轿夫,一乘小轿。
郑文焯大喜,伸手拦住轿夫。
郑文焯:“停下,停下。”
12.顺坡而下的石阶
小轿在杨琼英身边停下。
轿夫向杨琼英施礼。
轿夫:“小姐,请上轿。”
杨琼英:“是谁叫的?”
轿夫手指山上。
轿夫:“那位相公。”
杨琼英顺指望去。
郑文焯远远向她挥手。
杨琼英绯红着脸,低头进轿。
13。顺坡而下的石阶
小轿颤悠悠的远去。
杨琼英抚面沉思。
路上石阶,山边小花。
14。飞来峰腰小径
绿意盎然,阳光缕缕。
郑文焯目送小轿远去。春风习习,长袍飘飘。
15.片名
小轿似乎融入绿草红花之中。
绿树丛中推出黄色隶书片名。
金钗玉莲
歌声起:
“阳春三月绿青山……”
16。飞来峰腰小径
步履缓缓,留意重重。
赵文焯留恋而惆怅的注视着早已人去的山下。
歌声继续:
“……西湖风景春光暖……”
17。顺坡而下的石阶
小轿在绿树丛中穿行。
杨琼英若有所思回头遥望。
歌声继续:
“……万花丛中金玉缘……”
18.杭州西湖
郑文焯登上断桥。
一湖碧水荡漾,几多小舟穿梭。
歌声结束:
“……一段佳话天下传。”。 最好的txt下载网
金钗玉莲(2)
19。郑寓书房
春光透窗而入,明亮而灿烂。
简陋然收拾干净,书案上书籍成摞,文房四宝及纸张。
郑文焯端坐案前,苦心思索。
他面前纸上有字,潇洒,有力。
突然,郑文焯提笔疾书。
纸上龙飞凤舞,有怀素之神韵。
格窗外阳光明媚。
有敲门声。郑文焯搁笔起身。
郑文焯:“谁呀?”
王夫之:“郑兄,没想到吧?君有千条登天路,我有万种腾云术。快开门。”
20。郑寓前院
郑文焯拉开院门。
王夫之与张景祁同入。前者一白胖书生,五尺身躯,文质彬彬,着一白领长衫;后者一瘦高秀才,含笑眼,薄嘴唇,说话手舞足蹈,性情中人。
郑文焯施礼。
郑文焯:“两位真早。”
张景祁:“别说风凉话,郑兄,你可把我们害苦了。”
郑文焯:“此话何来?”
王之夫:“前日清明,我与张兄前往贵宅邀郑兄西湖游春,听得老伯说知,方晓郑兄躲到这里用功,害得一阵好找。”
张景祁:“这不,一大早寻了千条巷,敲了万家门,谢天谢地,总算找到老兄。”
郑文焯:“都怪小弟行程匆匆,未能与两位报知去向。望谅。”
张景祁:“离家二十多里,移居寓所,不知为何?”
郑文焯:“这是家父旨意,说是家中人多喧哗,家务繁琐,怕我无心读书,正好祖上遗下这宅小院,收拾后倒也清闲自在,便令小弟借寓数月,以迎京考。”
王夫之:“伯父望子成龙,可谓用心良苦。”
张景祁:“离家路遥,谁人与你做饭,煎茶,浆洗衣裳?”
郑文焯:“我家并非豪门大户,平时在家,家务琐事也作的一些,这次单挑门户,正好末年自身,借此领略百姓之生计。”
张景祁击掌叫好。
张景祁:“妙哉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王夫之:“咱们先走。以后除了节庆外,我们就不打扰郑兄了。让郑兄专心致志,聚精会神,考上状元,耀祖扬威。”
张景祁:“郑兄,那就告辞了。”
郑文焯拦住两人。
郑文焯:“初来乍到,还是进屋歇歇,喝杯茶再走不迟;再说,阔别多日,也得叙谈一番才是。”
张景祁:“免了,我们也得回家用功,向郑兄看齐。”
王夫之:“还是坐坐,过门不入非礼也。”
郑文焯:“张兄,王兄,请。”
21。郑寓书房
郑文焯正在斟茶。
王夫之信步踱着,偶一低头,看见案头纸上墨迹,好奇望去。
王夫之:“郑兄正在作诗。”
郑文焯急急赶去。
郑文焯:“胡乱涂鸦,莫污了二位慧眼。”
王夫之将诗稿递与张景祁。
张景祁:“云鬓金钗莲步摇,春恋青山笑纹娇。绿轿随风渐隐去,……”
王夫之:“郑兄,还有呢?”
郑文焯:“正想着,二位就来了。”
张景祁:“敢问是谁家小姐,居然勾得郑兄神魂颠倒,真是奇迹。”
郑文焯摇摇头。
王夫之:“姓氏总知道吧?”
郑文焯依然摇着头。
张景祁:“莫非是梦中所见?”
郑文焯:“实不相瞒,前日西湖散步,意外得睹玉面。”
王夫之:“茫茫人海,何处再觅?”
郑文焯:“虽然只是一面之识,片刻之交,小姐花容美貌,亭亭玉姿实难忘却,但愿再度相逢,也好问得清楚。”
张景祁:“正如稼轩在《青玉案》里所写:‘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陨石入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王夫之:“……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郑文焯若有所思,眼光一亮。
郑文焯:“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2。杨家绣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