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道酬勤-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文焯:“小姐千金之躯,温柔贤惠,乃远近闻名之美女,小生大胆与小姐攀谈,才是鸦侵鹊巢。”

  杨琼英:“郑相公寂寞之时,与奴家调笑以求慰之,日后飞黄腾达,高官厚禄,奴家只得独伴孤灯寒衾。”

  郑文焯:“小姐何苦多虑,小生只恋小姐一人,岂有二心?”

  杨琼英默然。

  郑文焯:“小生光明磊落,立志不移,杨小姐如闻表白仍狐疑不信,小生只有捐躯以报。”

  杨琼英抬起蛾眉,嫣然而笑。

  杨琼英:“相公休得当真,奴家并非不放心,只是深夜到此,有些忐忑不安而已。”

  郑文焯:“院门紧闭,明月当空,此处只有小姐与小生两人,正是良辰美景,何来怯意?”

  杨琼英:“郑相公言之有理,奴家权以慰心。”

  郑文焯:“小姐,请进屋品茶。”

  73.杨宅前厅

  华灯明烛,水果点心。

  一对乐班在大厅一侧吹箫拨琴,乐声清润。

  珠帘后有舞女翩翩,歌声徐徐。

  杨士廉与杨夫人相坐饮酒,夫妇皆面带春色。

  杨士廉:“一轮明月婵娟照,半是江南悠闲人。”

  杨夫人:“诗情大发,可见得兴致勃勃。”

  杨士廉:“老夫乃无可雕弄之材也,只是月明夜朗,歌舞升平,加之近年风调雨顺,阖家平安,自然有些高兴罢了。对了,琼英怎么不见出来?”

  杨夫人:“春梅,唤小姐前厅赏月。”

  正在给杨士廉斟酒的春梅立身着礼。

  春梅:“回禀老爷,夫人,小姐身体有些不适,正躺在床上发汗。”

  杨夫人:“那你就回去吧,伺候小姐要紧。”

  春梅施礼后退下。

  杨夫人:“老爷,奴家进杨家三十余载,只生琼英一女,因爱女而慎于择婿,致使及笄未嫁,如今已知晓风月,长留深闺,恐妙龄消逝,于琼英不利。”

  杨士廉饮着绿茶,面带笑容。

  杨士廉:“何必庸人自扰?老夫早已成竹在胸。今冬明春,定与琼英许配人家,以解夫人忧郁。”

  杨夫人:“老爷有何妙计?”

  杨士廉:“还记得上次说的话吗?老夫只待此次京试张榜之后,便要从中优选贤婿。”

  杨夫人:“豪门富家你不允,却偏偏青睐那些初登黄榜的少年书生,真不知为何而想?”

  杨士廉:“初生牛犊不畏虎,少年书生满腹锦文,乃国家栋梁,岂非那些公子王孙,吃喝玩乐所能比拟。”

  杨夫人不以为然摇头。

  杨夫人:“只怕琼英不乐意。”

  杨士廉:“父母之择,女儿岂有不允之理?”

  74.郑寓书房

  红纱亮烛与透窗明月相映成趣。

  书房收拾整洁,琴瑟伏案,玉箫挂墙,清香盘绕,书籍满屋。

  郑文焯笑脸盈盈跟随在杨琼英身后。

  杨琼英站在书案前,环视着。

  郑文焯:“小姐请坐,容小生前去斟茶。”

  杨琼英:“相公止步,奴家有几言相问。”

  郑文焯::“小姐请讲。”

  杨琼英偷偷瞄着郑文焯,垂下头去,几欲吐言,却又中止,但终于鼓足了勇气。

  杨琼英:“相公对今宵月夜有诗词之兴吗?”

  郑文焯:“惭愧。刚才在等待小姐之时,倒是拈得一首,只是过于笨拙,不足挂齿。”

  杨琼英:“奴家洗耳恭听。”

  郑文焯稍一定神,开口而出。

  郑文焯:“明月皎洁满中庭,尤记当初绿轿影。隔墙频步盼玉娇,何期纱裙倚银屏。”

  杨琼英:“相公七步之吟,实乃旷世之才。”

  郑文焯:“小姐学识渊博,续貉之事,记忆犹新。此次还望小姐开金口,启樱唇,唱和一律。”

  杨琼英:“奴家不才,岂敢与相公唱和?”

  郑文焯:“如蒙小姐不弃,定会唱和。”

  杨琼英默默无言。

  郑文焯:“小姐请。”

  杨琼英:“中秋谁与诉春怀?半掩羞面下玉台。有意凭君看月明,东风送取花香来。”

  郑文焯拍手称好。

  郑文焯:“小姐满怀笔墨,开口成章,真乃苏小妹第二。”

  杨琼英:“相公见笑了。”

  郑文焯:“小生才疏学浅,有一句不甚明白。”

  杨琼英:“相公请。”

  郑文焯:“小姐说‘有意凭君看月明,’不知‘君’指何人?”

  杨琼英羞怯遮面,无言以对。

  郑文焯向前一步。

  郑文焯:“愿闻其详。”

  75.杭州西湖

  夜色朦胧,月轮在水面晃动。

  断桥上游人穿梭,灯烛点点。

  湖畔楼阁中灯火辉煌,隐约有歌舞声传来。

  小舟上,张景祁与王夫之相对而饮。

  王夫之:“江南中秋,年年虽有,却年年别有风致。张兄,不知你是否留意,前年热烈,去年雅致,今年欢乐,来年呢,也许就变成清丽了。”

  张景祁:“我倒没有王兄如此观察细微,但中秋明月,加之太平盛世,多饮几杯酒,多做几首诗倒是挺有乐趣的。”

  王夫之:“那就开怀畅饮吧。”

  王夫之与张景祁举杯相示,一饮而尽。

  船头划破水面,月影变成金蛇狂舞。

  张景祁:“请王兄作中秋诗一首,以助酒兴。”

  王夫之大笑摇头。

  王夫之:“写诗作对当推郑兄,小弟学术浅薄,不可污了今夜明月。”

  张景祁:“不知郑兄今夕在何处赏月?”

  王夫之:“定在家中一人苦读。”

  张景祁:“中秋之夜,百姓嘉庆,郑兄也得歇息一宿才是,不如唤他出来一并赏月。”

  王夫之摇着头。

  王夫之:“只怕郑兄如今已有女伴,我等前去,恐有冲断他人甜美好事之嫌,不妥。”

  张景祁:“有何不妥?吾等与郑兄结拜兄弟,中秋之夜,岂能让他一人空对明月,就是碰见嫂夫人,也德看看她是如花似玉的绝世佳人,还是妖气横溢的妖魔鬼怪。”

  王夫之大喜。

  王夫之:“张兄言之有理,我们急急赶去。”

  张景祁:“船家,靠岸。”

  76.郑寓书房

  烛光摇曳,喜气连连。

  杨琼英羞立案前。

  郑文焯笑着向她走去。

  杨琼英羞怯退后。

  郑文焯前进一步。

  杨琼英:“相公尊重,奴家已无路可退。”

  郑文焯:“小姐不必退缩,只须讲出那个‘君’。”

  杨琼英:“相公不止步,奴家只好告辞。”

  郑文焯继续向前。

  杨琼英闪开,走向房门。

  郑文焯抢先关上房门,拦住杨琼英去路。

  杨琼英:“相公不让步,奴家只好叫人了。”

  郑文焯:“初来乍到,笑声党羽小姐诉其爱慕之情,何谓要告辞?莫非怪小生无理?”

  杨琼英:“奴家久处深闺,不期巧遇郑相公;又得天佑,每每隔矮墙得以幽会,于静处而唱和,奴家常祭香祝愿能与相公成为夫妇,奉效箕帚。”

  郑文焯:“小姐此言与小生不谋而合,真乃喜庆。今乃中秋团圆之夜,加上小姐与小生心心相印,正好成其夫妇,永结百年之好。”

  杨琼英急急后退。

  郑文焯上前拉住杨琼英双手,将她拉到身边。

  杨琼英:“相公如要苟合,求片刻之欢,坏百年之好,奴家只好以死相争,不敢奉陪。”

  郑文焯:“小姐差矣,小生与小姐今宵良辰结为夫妇,共入红绡帐,日后名登黄榜,定不负夫妻之恩,前去杨府求婚,以遂平生之愿。”

  杨琼英低首无言。

  郑文焯:“小姐还有什么犹豫之处?”

  杨琼英:“何以为凭?”

  郑文焯从腰上解下一玉佩,递与杨琼英。

  郑文焯:“小姐请收下,此玉莲乃郑家祖传之物,方表小生之信念,日后前去聘婚,还有一玉莲以配成双。”

  杨琼英摘下云鬓上的金钗,递与郑文焯。

  杨琼英:“相公权留,见物如见奴家。”

  郑文焯将杨琼英扶至月光下。

  郑文焯:“小生此生此辈,除小姐不娶。如违此誓言,明月作证,天诛地灭。”

  杨琼英对月下跪。

  杨琼英:“奴家在世之日,当为相公之妇,冥间之时,也当伴君左右。明月在上,定不负誓言。”

  郑文焯激动的神情。

  杨琼英含情的星眼。

  两个身影向一起移动。

  郑文焯攀住了杨琼英的粉肩。

  杨琼英嫣然一笑,扬起衣袖闪灭烛光。

  光线顿生柔和,一缕月光透窗而入。

  两人相依相偎。

  传来敲门声,很清晰的。

  两人急分。

  院外传来王夫之喊话声。

  王夫之:“郑兄,开门,是我们。”

  杨琼英慌忙拉上被郑文焯解开裙带。

  杨琼英:“有人来了。”

  郑文焯:“不要紧,是王、张二兄,他们不知我在家,叫叫就会走的。”

  77.郑寓院外

  王夫之与张景祁站在院外。有些疑惑。

  王夫之:“郑兄不在家吧?”

  张景祁:“刚才还有烛光闪烁,这会儿灯灭声无,定是郑兄怕我们拉他出去赏月,故以假象迷惑我等两人,还是敲门。”

  敲门声加剧。

  78.郑寓书房

  杨琼英躲在红帐中,羞怯不已。

  郑文焯无可奈何站在房中。

  敲门声更大。

  杨琼英:“看来躲不过去,相公还得出去应付才是。”

  郑文焯:“小生这就出去劝王、张二兄离去,小姐暂且在小生床上歇息片刻。”

  杨琼英:“只怕他们不愿离去。”

  郑文焯:“我会设法化险为夷的。”

  敲门声更紧,张景祁的叫声更响。

  张景祁:“郑兄,快开门。惹得兴起,我等就打将进来。”

  郑文焯:“小姐息惊,小生去去就回。”

  杨琼英:“快去快回,奴家等着相公回来。”

  郑文焯开门而出。

  79.郑寓前院

  郑文焯出门,返身锁上房门。

  院门外,王夫之、张景祁望见郑文焯,大喜。

  王夫之:“哈哈,郑兄果然在家,倒费了我们一番叫喊。”

  郑文焯打开院门,与王夫之和张景祁见礼。

  郑文焯:“不知两位仁兄深夜到此,实在无礼,望为兄谅解。”

  张景祁:“中秋之夜,本当赏月观花,吟诗作对,郑兄紧闭房门,又熄灯灭火,不知有甚乐趣?”

  郑文焯:“只是连日苦读,过于劳累,故早早就寝。”

  王夫之:“我与张兄邀你外出游玩,也好消除疲劳,心旷神怡。”

  郑文焯连连摇手。

  郑文焯:“两位仁兄的美意小弟心领了,只是游兴全无,也无诗情画意,不如清静睡上一觉。”

  张景祁不以为然。

  张景祁:“郑兄容光焕发,神采奕奕,岂有劳累过度之理?莫非房内藏有绝佳美人?”

  王夫之恍然大悟,连连拍头。

  王夫之:“对,对,就是那个‘云鬓金钗莲步摇……’”

  郑文焯有些紧张,急忙掩饰。

  郑文焯:“为兄何以胡猜?文焯岂有如此艳福?”

  张景祁哈哈大笑。

  张景祁:“中秋之夜,一人独卧寒舍,其中定有蹊跷。待我看来。”

  郑文焯拉住张景祁,拦住王夫之。

  郑文焯:“两位过于狐疑,没见门上上锁吗?不如趁此月光,随意走走,也好说说话,叙叙旧。”

  王夫之:“奇怪,郑兄怎么一下子又变得游兴勃勃?”

  郑文焯无可奈何,强作镇静。

  郑文焯:“此一时,彼一时也。”

  80.郑寓书房

  月光透过窗棂,洒向地面。

  杨琼英在纱帷后悄悄走动,步履徐徐。

  窗外竹影摇曳。

  杨琼英一脸热望,星眸秋水荡漾。

  81.杭州街头

  跑马灯旋转,九华灯闪烁。

  月夜街头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郑文焯与王夫之、张景祁在人群中漫步。

  郑文焯愁眉苦脸。

  张景祁指手画脚在讲着什么。

  82.郑寓书房

  晚风拂动窗上的竹帘。

  杨琼英侧卧床头,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光可鉴人的眼睛注视着墙上的字画。

  83.杭州西湖

  桨纹点点,水波粼粼。

  三潭印月如梦幻在湖中浮现。

  王夫之举杯劝酒,振振有词。

  郑文焯面露难色,焦急万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