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顾晓军言论-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写于 2007…10…5

  

中国文坛之怪现象(一)
顾晓军言论《中国文坛之怪现象(一)》

  
  在文学之内,可以有很多种分类法。

  然,无论怎么分,小说都是其主力板块之一。

  ……

  同样,小说也可以有很多种写法。

  但,无论你用哪一种写法,塑造生动、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则是其要务之一。

  
  中国现代文学,在我的印象中,《红岩》是塑造人物最多最好的。

  那许云峰、江姐、双枪老太婆、华子良、小萝卜头、成刚……及甫志高、徐鹏飞等等,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无意中发现:我竟记不住其作家们的名字,更不知他们的境遇。

  这,是我的悲哀,也是写《红岩》的作家们的悲哀;这,是不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悲哀呢?!

  
  我觉着:中国现代文学,群象塑造的比较好的另一部作品,是《铁道游击队》。

  那老洪、李政、王强、小波、方林嫂、鲁汉……及汉奸、鬼子等等,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我还是不能准确地给记住其作家的名字,知晓他的境遇。

  这,肯定是我的悲哀,也是写《铁道游击队》的作家的悲哀;应当说,同样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悲哀!

  
  奇怪的是:如雷灌耳的巴金先生,洋洋洒洒写下的《家》、《春》、《秋》,再洋洋洒洒写下的《雷》、《雨》、《电》等等。

  我读过他的小说,也看过他小说改编的电影;可,此时此刻,我竟说不说他笔下的人物。

  悲哀呵!我想不起一代文学巨匠数百万字中的随便哪个人物!

  如果,你此刻也想不出,你也很悲哀!

  但,更悲哀的是巴金先生、一代文学巨匠!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悲哀!

  
  怪?!

  写出了栩栩如生的人物,人们却记不住这些作家!

  人们记不住他笔下的人物,却永远记住了他!

  
  题外的话:

  简单搜索了一下“巴金先生”,见大家在讨论如何学习巴金先生做人。

  要我说,巴金先生的长处在:资历深,会做人(或曰会当官);再,就是会活了,活得如此久远,真是我辈的楷模!

  资历深和做人、当官,其实都不是很好学的;唯活得久远,看似很难,倒值得我们尝试一下。

  
  我决心:从现在开始,再活一百年!

  活到一百年后:韩寒死了、烧掉了,他的儿子也死了、烧掉了。

  我就总编《中国网络史志》之《博客卷》。

  
  我便命人写道:作家顾晓军之博客率先突破8000万,小女子演员兼导演静蕾徐望尘莫及,不停地向大作家抛媚眼;然,大作家顾晓军,真人君子也,不好女色……

  其时,有一研究者捧着破纸残片入,问:“韩寒怎么写?”

  我道:“谁?韩寒?谁叫韩寒?我怎么不知道?!”

  我放下脸、瞪眼训斥道:“我是过来之人,100年前的亲历者,是以我说得为准、还是以你那些破纸残片为准?!”

  
  哈哈,《中国网络史志》之《博客卷》,就此盖棺定论:大作家顾晓军之博客率先突破8000万,小女子演员兼导演静蕾徐在郁闷中死去。

  ……

  反正大家都不讲理。

  凭什么要我一个人讲理?!

  
  2007…10…12 于病中、于谩骂声中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中国文坛之怪现象(二)
顾晓军言论《中国文坛之怪现象(二)》

  
  批评鲁迅先生、批评巴金先生,让我荣获了网友们劈头盖脸的污言秽语。

  怪!中国文坛过去的名家们,是不能碰、不能批评的吗?

  对不起!今天,我又要批评茅盾先生了。

  
  茅盾先生的代表作《子夜》,被称之为现代文学的经典。

  其实,《子夜》最大的败笔是:前半部写上层社会,写得比较生动,塑造了吴荪甫、赵伯韬等群像;后半部写下层社会,笔墨逊色,人物较暗淡。

  当然,这也许与茅盾先生对上、下层社会熟悉的程度有关。

  但,对于一部反映当时都市社会全貌的作品来说,分成两截;无论对作品的力度或美学等方面来说,都是有损伤的、不完美的,或者说:是失败的。

  《子夜》现在的格局,就好比:你要买鱼翅么?好的,给你搭一根牛鞭。你要买燕窝么?好的,给你搭一付狗卵子。

  
  话,也许说得难听。但《子夜》这部作品,犯下了写作上的随意性与作品本身的不完整性的毛病,是显而易见的。

  其实,写作上的随意性与作品本身的不完整性的毛病,在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中,亦有之。

  比如:《水浒传》。“武十回”,就拼命地说;说完,就没有了。“武十回”中的武松,这么一个重要的人物,到后来竟没派上多大的用场。这,不能不说是《水浒传》的作者,在写作中犯了随意性的毛病,而影响了作品的完整性,留下的败笔。

  (声明:我论及中国文学的“不是”之处,决不允许任何人拿去“贬中扬外”;老外的东西,还不如我们!什么卡夫卡等,就是一堆堆洋垃圾!有空,我另行论之。)

  
  如何解决《子夜》写作中留下的缺憾呢?!

  其实办法也十分简单:“时空交错”。

  也许,过去没有“时空交错”这个概念;但,至少是有“话分两头”的说法的。

  如若《子夜》一开始,就有序地把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两条线,分头并进;那么,这部长篇巨制就会更加完整、完美了。

  
  问题是:茅盾先生身在其中,许不觉其“味”;可,若大个中国,就没有人看出这个破绽吗?!

  如果,茅盾先生在有生之年能作一番改动、改正随意性,《子夜》岂不就更加完整、完美了吗?!

  而,一部更加完整、完美的《子夜》,会使世界文学之林中多一部中国文学的不朽名著!

  
  我在想:是不是《子夜》写作上的随意性与作品本身的不完整性,在过去与今天、整个中国就只有我作家顾晓军一个人能看出来呢?!

  如若是这样,那我就真是太伟大了!伟大到了专门诊治伟人、名家作品中的毛病的地步。

  但,我坚信:不是这样!而是,中国文学批评的不正常!

  中国文学批评的不正常,自然与过去的政治气候有一定的关系。

  但,今天呢?!

  在我批评鲁迅先生、批评巴金先生时,没有上面的压力。相反,是网友们的攻诿;更有个别版主,拿着他手中的权力威胁我。

  
  说到底:中国文学批评不能正常地展开,不是外因、而是内因,是中国文人自身的鄙劣与龌龊!是文人人性的下作!

  如果,中国的文人,都象大老爷们!

  不在乎当官,也无所谓出名。睡觉睡到自然醒,喝酒喝到说醉话,生病哪怕今日死……把一切抛在身后、而又明白事理、知道啥是格、啥是度的话;正常的文学批评,怎么就不能展开呢?!

  
  呼唤:正常的中国文学批评!

  我的呼唤,不是因为网友们劈头盖脸的污言秽语,而是为了中国文学之本身!

  中国文学未来的生力军,就在网络上!就产生于包括今天对我污言秽语的、所有的网友之中!

  为了中国文学,来吧--“污言秽语”!有本事,打倒我!那就让我铺路!

  让中国文学,碾着我的尸体,前进!

  中国文学的未来,就是要领导世界文学的潮流!一定会的!

  
  最后,要说:中国文学批评,要正常化;但,不要庸俗化。

  在我批评鲁迅先生之后,有人抛出了《鲁迅有没有偷看他日本弟媳洗澡》的文,这真是下流之极!(这,就是中国文人鄙劣、龌龊、下作的又一例。)

  我倒要问一问这位作者:你小的时候,有没有想要偷看你妈妈洗澡呢?!

  如果有,你天生就是个下流的东西!如果没有,你为啥要作溅鲁迅先生的人格呢?!

  批评归批评,有错误谁都可以说。但,不能搞人身攻击;即便是死人,也不可以!决不可以!

  
  2007…10…31

  

中国文学领导世界潮流的几个必然
顾晓军言论《中国文学领导世界潮流的几个必然》

  
  我在《请鲁迅先生先步下神坛》一文中说:中国文学,也必然会去领导世界文学的潮流!

  于此,网友们反应强烈。此次,支持的居多。

  但,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如,一位社会学家说:中国的文学作家连本国人都不爱看,“中国文学,也必然会去领导世界文学的潮流!”又是从何说起呢?!

  本文,不承担批评“中国的文学作家连本国人都不爱看”及阐述如何让国人爱看中国文学的责任,只简述:中国文学领导世界潮流的几个必然。

  
  第一个必然:

  一个国家、民族的崛起,经济与政治上的逐步强大,必然带来文学的繁荣。

  这,几乎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英国,如此;法国,如此;俄罗斯,亦如此……前苏联文学,也是有赖于前苏联的国力强盛。

  此也绝非国家、民族的崛起、经济与政治上的逐步强大,就可以与文学的繁荣之间简单地划等号的。

  而是因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崛起、强大,无论之初始是源于经济或源于政治,其根本都源于思想的突破和理念的变革;这,就是日后文学繁荣的根基。

  此外,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学繁荣,还得益于这国家、民族在崛起与逐步强大过程中的巨大的社会变化、与社会人的生存状况所发生的改变及其改变过程中的思想、理念、心理、心态等等的渐变及其过程。

  文学,即人学。去创作巨变中渐变的人物,肯定比去创作不变或几乎察觉不到变化的人物,更有意义,也让读者更有咀嚼。

  我早在《〈兵马俑〉成为*的构件及其他》中指出:从清末到今天,这100年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瞎子才看不见。一个发生了社会巨变的国家或民族,怎么会没有相匹配的文学呢?!

  这,就是指的这个必然!

  
  而中国经济与政治上的逐步强大及巨变,也绝非仅仅是我们现在已经看到的这些。

  一如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并非成就了大战之初的列强,而是成就了大战之初的旁观者一样;操纵石油市场、把玩金融衍生产品等的巨头,终将埋葬自己。

  世界,将会形成一个新的经济格局与政治格局。

  而中国,将大步前进!不需要有意去省害任何人的利益。如果觉着被“省害”,那只是他们自己的心态问题。

  中国文学,就是基于这个必然,而必然地复兴、繁荣,去领导世界文学的潮流!

  自然,也可以不叫复兴;叫个“中国新文学”啥的,也许更好。

  
  第二个必然:

  我或你坐在家里写作。我说我写出了微观浪漫主义,能描绘心血管、神经末梢的绮旎风光。你说你写出了宏观现实主义,能解释宇宙之外、宇宙过去、宇宙将来;我或你,都没用!

  文学,需要读者、需要读者的认同与关注。没有读者的认同与关注,和几乎不存在没有多大区别。

  而求得认同与关注,确实是件很难很难的事,大约真的是属于社会学吧?

  但,简析文学的阅读心理,主要就是:猎奇与跟风。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兴起,与其说是一种共同的文学创作倾向,不如说是被西方有闲阶层猎奇心态所共同关注;他们关注那片神秘的土地上,怪诞的幻景及魔幻般生存着的人的光怪陆离的行为。

  这,就是猎奇催生的潮流。

  文*流的纵深,则如同股票市场的跟风一样。

  没有人搏傻,哪来牛市的顶部?!同样,没有人搏傻,哪来“哈日”、“韩流”?!

  所以,英国文学也罢,法国文学也罢,俄罗斯文学也罢……其繁荣,不过是世界文学爱好者们的一次次搏傻!

  搏傻的心理,就是想看看比自己国家强大的国度里的人们,是怎样过着比自己好的生活,等等。

  
  这第二个必然,诱惑猎奇与跟风的条件是:神秘或发达,二者必具其一。

  而古老又新兴的中国和她的中国新文学,将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这难道还不足以让世界文学爱好者们,再来一次搏傻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