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毛泽东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两个阶段的思想112

    (三)在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上,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

    思想112

    (四)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上,毛泽东不仅提出了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并且还作了初步的规划114

    (五)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上,毛泽东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起来114

    (六)在社会主义改革问题上,毛泽东在一个时期内有过进行改革的明确意向115

    (七)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问题上,毛泽东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思想116

    (八)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问题上,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117

    (九)在执政党的建设问题上,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118

    (十)在对外关系问题上,毛泽东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18

    三、探索的重大意义和历史局限119

    (一)探索的重大意义119

    (二)探索的历史局限121

    第七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暂时中断(1966…1976)123

    一、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陷入误区123

    (一)对时代问题的认识偏差和国内外“反修防修”的误导123

    (二)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左”倾理论和实践的恶性发展125

    (三)个人崇拜的极度发展和党内分歧的不断激化126

    (四)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构想和实践的失误127

    二、“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128

    (一)“文化大革命”的正式发动和全面夺权128

    (二)林彪集团的覆灭和纠“左”努力的受挫130

    (三)全面整顿和“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覆灭131

    三、“文化大革命”的理论支撑及其错误133

    (一)“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的主要内容133

    (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不符合马克思主义134

    (三)“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不符合中国实际136

    四、十年浩劫的严重危害及历史教训138

    (一)“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后果138

    (二)吸取历史教训,不断推进事业发展140

    第三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1976…)

    第八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恢复与新时期的开辟(1976…1982)147

    一、真理标准问题讨论147

    (一)突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147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148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新时期的开辟150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151

    (二)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152

    (三)实行改革开放153

    (四)提出四项基本原则156

    三、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158

    (一)作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深刻背景158

    (二)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159

    (三)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160

    四、十二大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命题的提出163

    (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163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及其意义164

    第九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轮廓的初步形成(1982…1987)166

    一、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66

    (一)对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认识的深化167

    (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的成熟168

    (三)实施“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170

    二、全面改革开放及其理论的系统化171

    (一)明确改革开放的战略地位171

    (二)逐步形成社会主义改革观173

    (三)对外开放思想的进一步丰富175

    三、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的契合177

    (一)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177

    (二)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78

    四、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80

    (一)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初步形成180

    (二)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182

    (三)提出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184

    第十章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新国情论(1987…1992)186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186

    (一)我们党在认识中国社会发展阶段问题上的经验和教训186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创立191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本内容194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96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新社会发展阶段的思想197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立论基础200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根本依据202

    四、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02

    第十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初步形成(1992…)206

    一、南方谈话的背景及经过206

    二、南方谈话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新观点及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地位208

    (一)南方谈话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新观点208

    (二)南方谈话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地位215

    三、党的十四大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初步形成217

    (一)十三大以来我们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综合性概括和阐述217

    (二)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概括及其特点219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初步形成221

    第十二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向实践的全面转化(1992…1997)223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23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理论基础224

    (二)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225

    (三)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构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227

    二、实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228

    (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和总任务的提出228

    (二)实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本思路和总体部署231

    三、推行经济社会发展新战略237

    (一)确立新的战略目标和任务237

    (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39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240

    (四)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243

    第十三章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新探索(1992…1997)245

    一、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定位和阐发245

    (一)客观评价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地位意义245

    (二)深入阐发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内涵247

    (三)全面系统地把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49

    二、在实践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250

    (一)深入把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251

    (二)进一步深化对发展规律的研究和探索252

    (三)深刻揭示改革中的深层次性矛盾和问题255

    (四)发展了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的认识258

    三、深入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规律259

    (一)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逐步深化认识259

    (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261

    (三)形成了精神文明重在建设、以立为本的方针263

    第十四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纲领化(1997…2000)267

    一、牢固确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267

    (一)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267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270

    二、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纲领化的立论基础272

    (一)重新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272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274

    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275

    (一)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意义275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内容277

    (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特点278

    四、坚持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辩证统一279

    (一)党的纲领是一个党是否先进的主要标志279

    (二)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是辩证统一的280

    (三)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283

    第十五章“三个代表”的提出和系统阐述(2000…2001)285

    一、“三个代表”的提出及其出发点和着眼点285

    (一)“三个代表”的提出285

    (二)提出“三个代表”的出发点和着眼点288

    二、“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290

    (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新概括290

    (二)共产党执政兴国的根基所在291

    三、“七一”讲话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系统阐述293

    (一)中国共产党80年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294

    (二)“三个代表”科学内涵的系统深刻揭示294

    (三)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296

    第十六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世纪的新开拓(2001…2002)300

    一、党的十六大召开前的思想理论准备300

    (一)《论“三个代表”》等专题选集和专题摘编的出版300

    (二)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302

    (三)“5·31讲话”为十六大奠定了直接的思想基础304

    二、党在新世纪的第一次代表大会306

    (一)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306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307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308

    (四)按照党建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310

    三、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系统而深刻的阐发311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311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313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315

    第十七章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2003…)317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317

    (一)科学发展观酝酿萌芽于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的

    长期探索中317

    (二)科学发展观的正式提出320

    (三)科学发展观在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322

    二、科学发展观是内涵丰富的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内政外交的思想指南323

    (一)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323

    (二)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326

    (三)科学发展观是坚持和平发展的发展观329

    三、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332

    (一)我们党对科学发展观理论价值认识的不断深化332

    (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333

    第十八章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成果(2004…)336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理论的与时俱进336

    (一)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的酝酿336

    (二)十六大首次在报告中正式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340

    (三)十六大后党的认识的不断深化与十六届四中全会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系统

    阐发和部署340

    (四)十六届四中全会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发展342

    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的系统阐发343

    (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343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