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后想想,我的自我保健,还真有几个秘方,多年以来,我把这几段话工工整整地写在笔记本上,置于案头,不时翻阅,自励自勉。其出处已不可考,不过都经过了我的修改和增删,现送给读者朋友参阅。
养生八秘
肚大不装愁,脸丑心不丑;
有话就开口,远离狗咬狗;
便饭吃不够,神州任我走;
听骂忙掩耳,打来紧缚手。
六十大寿勉言
吾生有志,喜乐林泉。
栽松种竹,随份随缘。
一不望声名震地,
二不望富贵擎天,
三不望一言定国,
四不望七步成篇。
愿只愿:草盛林漫,
钓鱼河湾;
樽无乏酒,
厨不断烟。
一生无荣无辱,不敢妄贪,
香焚宝鼎,答谢龙天。
宽心谣
日出东海落西山,
喜也一天,忧也一天;
遇事不钻牛角尖,
身也舒坦,心也舒坦;
身上不能没有钱,
多也喜欢,少也喜欢;
一日三餐不挑拣,
粗也香甜,细也香甜;
不结仇来不积怨,
官也友善,民也友善;
广交朋友多聊天,
古也谈谈,今也谈谈;
忠于职守不藏奸,
忙也乐观,闲也乐观;
心底无私天地宽,
胜也向前,败也向前;
合家老少保平安,
穷也相安,富也相安;
宽心歌谣念三遍,
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幸运儿
如果你早晨起床,身体没病,那么,你就要比在这个星期世界上将要死去的上百万人幸运;
如果你没有体验战争的危险、没有进过监狱、没有受过刑罚,那么,你就要比世界上几百万受过这些苦的人幸运;
如果你有吃的食物、有穿的衣服、有住的房子,那么,你就要比这世界上数以亿计缺吃少穿露宿街头的人幸运;
如果你钱包里还有钱、银行里有存款,那么,你就要比世界上半数的人幸运;
如果你读懂了我的这段文字,那么,你就要比这世界上的几亿文盲幸运。
不生气
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者,当如何待之?
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
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不仅看他,还要帮他!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人生四景(1)
童年,天真烂漫、耽于幻想,是人生的“童话时代”;
青年,朝气蓬勃、热情奔放,是人生的“诗歌时代”;
中年,矛盾交织、生活丰富,是人生的“戏剧时代”;
老年,沉思遐想、返璞归真,是人生的“哲学时代”。
假若能把童年的天真、青年的浪漫、中年的刚毅、老年的睿智和谐地齐集于一身,那才是“健康”的典范。
我历来反对社会上的“代沟”之说。
经历了童年、青年、中年、老年全过程的我,总认为,人生的各个年龄段之间,根本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从微观角度看,呱呱坠地的婴儿与行将就木的翁妪有着天壤之别。于是,孩子,总是盼望自己快快长大;青年,总是期望早早成熟;中年,总是眷恋失去的青春;老年,总是对镜悲叹又增的白发……
再从宏观上看,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的一生好似截取百年的一小段,着实太短暂了。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中,各个年龄段的人结合在一起,才构成了社会,才形成了生活。童年,天真烂漫、耽于幻想,是人生的“童话时代”;青年,朝气蓬勃、热情奔放,是人生的“诗歌时代”;中年,矛盾交织、生活丰富,是人生的“戏剧时代”;老年,沉思遐想、返璞归真,是人生的“哲学时代”。
在人生的跑道上,人们有的在前、有的在后、有的居中,但归根结底,我们同处于一个时代。
跑在前面的无视后来者,那是老眼昏花;跑在后边的指责身前人,那是乳臭未干的无知。人为地划分“代沟”,其实是无端地在原本和谐的人群中制造出的噪音。
人生四景,犹如春花、夏阳、秋月、冬雪,景景皆美,美不胜收。
童年,美在天真无邪。
我10岁的孙女溪溪,参加北京市英语演讲比赛时,写了一篇命题演讲词——《我的梦想》。孙女是我生命的延续,在她的“梦想”之中也继承了我童年的天真,请看全文:
杨利伟叔叔从太空回来,我做了一个梦:我制造了一个很大很大的“神舟”飞船,让全班同学都坐在里面,跟着杨利伟叔叔一起去遨游太空。一首歌还没有唱完,便登上了月球;听完嫦娥奶奶讲故事之后,还要去金星、土星、冥王星。
为东南亚海啸受灾的小朋友捐款之后,我做了一个梦:我从齐天大圣孙悟空那里借来了金箍棒,把这个“定海神针”插到印度洋中,从此再也没有了海啸灾难,再也没有了失去父母的儿童。
妈妈那天带我去医院看牙回来,我又做了一个梦:我穿上了白大褂,成为一名神奇的医生。不要吃药、不要打针,只要用手轻轻一摸,发烧的立马退烧,牙疼的立马止疼,连那些可怜的盲孩子,也立马看到了光明……
跟别人说起孙女的这篇演讲词,他们都觉得好笑。可是我呀,我却把它当成“我的梦想”,而不仅仅是一个美梦!
梦想是石,敲出了我心灵的火;梦想是火,点燃了我希望的灯;梦想是灯,照亮了我未来的路;梦想是路,带我奔向锦绣的前程。
青年,美在生机勃发。
我年轻的时候,最爱读的一首诗是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名篇《青春的秘密》。
“不,那些不是青年,他们,在春天的良夜里,装模作样地摆弄时装,让喇叭形的裙子,飘舞在林荫道上。……”
时至今日,还能一字不差地将全诗背诵下来。
后来,我在高校任教,与风华正茂的青年朝夕相处,又与社会各界青年广泛接触,有感而发,也写了一首《青春的秘密》的小诗,表达我对“青春”的理解和对青年的期望,在20世纪80年代的青年当中曾经广为流传:
人生四景(2)
青春是耀眼的闪电,
青春是燃烧的烈火;
青春是盛开的鲜花,
青春是累累的硕果;
青春是绚丽的朝霞,
青春是旖旎的春色;
青春是欢快的乐章,
青春是高亢的战歌。
闪电留下夺目的光亮,
烈火给人无穷的温热;
鲜花放出扑鼻的芳香,
硕果带来人间的欢乐;
春色取代严寒的冬天,
朝霞驱走漫漫的长夜;
乐章记下时代的强音,
战歌出自战士的心窝!
中年,美在刚毅跋涉。
假若说,我现在也算一个成功者的话,其中的艰辛,该向谁去诉说?
前几天,小女儿偶然翻出了20多年前她小学六年级时的一篇作文《我最佩服爸爸》,兴奋地向全家朗读。这篇作文从一个侧面记叙了我的处女作——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英雄与祖国》,是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写就的。
看到这篇作文,全家人像发现出土文物一样兴奋不已,只有我和我的夫人,心头掠过一丝淡淡的苦涩。
请看一个孩子心目中的爸爸,请看一名中年知识分子的艰难跋涉:
我为什么佩服爸爸呢?这是因为爸爸有股顽强、认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爸爸喜欢写作(傻孩子,爸爸哪里是喜欢,写作是工作、是任务、是使命啊!),因为怕受打搅,就在师院(指徐州师范学院,现在的徐州师范大学)内找了一间简陋的小屋(此屋是一个5平方米左右的水工房),从事起《英雄与祖国》的写作来。
一个夏天的晚上,天气太热,妈妈怕爸爸在小屋子里闷得中暑,就让我拿了个篮子,装上半个小西瓜(当时,这“半个小西瓜”是全家人对我的特别供给),给爸爸送去。
到了小屋门口,我把门推开了一条缝,往里一看,爸爸正在昏暗的灯光下皱着眉头思索着什么问题。……不一会儿,爸爸已是汗如雨下了,虽然桌上放了一把折扇,可他也顾不上拿起来扇一扇,只是用胳膊抹一下汗,又刷刷地写了起来(当时没有空调、没有风扇,连窗子都没有,我是光着膀子写作的)。
我提着篮子快步走到书桌旁,轻轻地叫了声:“爸!”爸爸猛一惊,转过头来,看看是我,就笑着说:“哦,是你,你来干什么?”我指着篮子说:“妈妈让我给你送块西瓜。”说着,把瓜拿了出来,送给爸爸一个汤勺。
我出去了,过一会儿又折回来偷偷地从门缝往里看,只见西瓜依旧好好地摆在那里,爸爸仍旧在满头大汗地写稿子。我只好又推开门,让爸爸吃瓜。爸爸没办法,只好匆匆地三口两口吃完,一抹嘴,又写起来。
我轻轻地退出小屋,心里充满了对爸爸的佩服和敬爱……
老年,美在历经沧桑的睿智。
大概是2006年吧,外交部老干部局邀请我为退休老同志作一场演讲,我对这些在外交战线上为祖国争得许多荣誉、勤勤恳恳奋斗终生的外交战士无比崇敬。
我演讲的题目是《革命人永远年轻》,我送给他们的条幅是:
但得夕阳无限好
何须惆怅近黄昏
我给他们汇报了几年前,我与几位好友碰撞、总结的有关老年养生的“一二三四理论”,现在已在社会上通过酒楼、茶肆、短信等,以不同的版本广为流传:
一就是“一心”:身体健康为中心。
二就是“两点”:大事清楚点,小事糊涂点。
三就是“三忘”:忘记自己的年龄,忘掉身上的疾病,忘掉人生途程中的恩恩怨怨。
四就是“四有”:有一位风雨同舟的老伴,有一群志同道合的老友,有一处温暖舒适的老窝,有一点儿安身立命的老底。
一二三四,不够补齐;笑对人生,无愧天地;颐养天年,时时珍惜;健康长寿,全在自己。
演讲获得极大成功,现场老同志们热烈鼓掌经久不息,饱含的情谊更加深厚,让我倍感珍惜。
一名历经沧桑的老人,应该把世事看透,在千锤百炼中提取出“睿智”的品格!
一般老人在离休、退休之后会感到莫名的失落,但,一名睿智的老人,在新老交替、吐故纳新的自然法则面前,会表现得心平气和;一般老人会对一生中的坎坷愤愤不平,但,一名睿智的老人,回首往事,会因无悔无憾而泰然自若;一般老人会因退休后无所事事而烦躁,但,一名睿智的老人,会抱定“一名将军要死在最后一场战争的最后一发枪弹中”的信条,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一般老人因考虑给儿孙留下钱财而夜不能寐,但,一名睿智的老人,却坚信“行止既已无愧天地,褒贬任由春秋评说”;一般老人极怕时光的流逝催人衰老,但,一名睿智的老人,却能保持“70岁的年龄,30岁的心态”,坚信革命人永远年轻;一般老人最怕疾病和死亡,但,一名睿智的老人,却坚信自己的生命已在后来者身上延续,含笑走向另一个世界。
……
回顾自己走过的人生经历,步入花甲之年后,我很少对镜悲白发,去叹息什么“朝如青丝暮成雪”。
我不惋惜那些逝去的年华,因为,“现在的我”乃是“过去的我”的积淀;我仍然憧憬着未来,相信明天会更加美好,因为“未来的我”将是“现在的我”的延伸。
留不住时光,却能留住记忆。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在未来的人生途程中,我试图将童年的天真、青年的浪漫、中年的刚毅、老年的睿智,和谐地齐集于一身,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假若把“做人”的四景演化为“做事”的话,我还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
童年时,为兴趣做事;
青年时,为生存做事;
中年时,为责任做事;
老年时,为良心做事。
兴趣做事,欢欢乐乐;
生存做事,坎坎坷坷;
责任做事,兢兢业业;
良心做事,快快活活。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生命发光(1)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躯体就像一堆柴,灵魂像是一团火。躯体与灵魂的结合,便如同柴草被火种点燃。
有的柴堆点燃之后,便熊熊地燃烧,给人间带来了光、带来了热,不管他的年龄是大是小,人们永远感谢他;也有的柴堆点燃之后,并不发光、发热,只是在冒烟,冒烟便给社会带来了污染,不管他的年龄是大是小,人们必然鄙弃他。
一个人,能够让生命发光,便融入了社会,是谓“和谐”;一个人,只让生命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