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帝王传-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章 明太祖朱元璋
公元1328年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凤阳一个普通贫寒的农民家庭,是家中第四个儿子,只有一个姐姐远嫁在外。他的家庭几代都是贫苦的农民,小时侯给地主放牛,十七岁那年家乡遭受灾荒瘟疫,父母和三个哥哥相继死去,无钱埋葬,只用一个破席子卷起,扔到了荒郊野外,只剩下他一个人,无依无靠,他选择了去皇觉寺当和尚。在元朝时和尚也是个不错的职业,起码能吃饱饭,很多吃不上饭的穷人都选择了这条出路。但不久,灾情越来越严重,寺里也无法维持,包括朱元璋在内的许多和尚都被赶出了寺庙,朱元璋只好出外云游,乞讨维生。这样的生活一直过了三年,在这三年当中朱元璋长了不少见识,也磨练了他的意志,造就了他的坚强的性格。云游三年后,朱元璋又回到了皇觉寺。

  当时正是元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时期,政治*,天下大乱,旱灾大规模发生,赤地千里,饥馑使人互相袭击烹食,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遍地战乱。其中著名的有韩林儿和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因头裹红巾而得名。一开始刘福通拥立韩山童在北方成立红巾军,韩山童自称是宋徽宗的后人,韩山童被捕牺牲死后,刘福通又拥立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为帝,建立“大宋”国,张士诚建立“大周”政权,徐寿辉是南方红巾军的领袖,建立“天完”政权。后来部将陈友谅杀了徐寿辉,篡夺了政权,改为“汉”政权,以后发展成为各个起义队伍中最强大的一支。

  当时元政府*无能,军队竟然不敢和起义军交战,只是抓一些老百姓冒充起义军,向朝廷邀功请赏,寺庙的和尚也有被抓的危险,于是二十五岁的朱元璋投靠郭子兴的起义军。“大宋”国建立后,郭子兴这支武装力量即行归附了“大宋”政权。在郭子兴的队伍里,朱元璋立下了很多的战功,使郭子兴多次化险为夷,很得郭子兴的赏识,于是郭子兴把自己的养女,即死去的好朋友的女儿,马氏嫁给了朱元璋,也就是以后非常有名的马皇后。马皇后贤惠能干,在战争期间与朱元璋同甘共苦,对待下人也极为仁慈宽厚,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马皇后在临终时,朱元璋派御医给马皇后诊治,马皇后对朱元璋说,“如果服药没有效用,希望陛下不要因此而降罪于御医”。马皇后在51岁时去世,明宫宫女时常怀念马皇后。郭子兴不久逝世,“大宋”政权任命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司令官,朱元璋为副司令官。不久,朱元璋的好友陈野先杀了郭天叙,之后朱元璋又杀了陈野先,“大宋”政权无法对此事作深入地追究,只好任命朱元璋为司令官。

  与此同时,黄河决口,河水泛滥,元政府派宰相脱脱治理黄河,征调民夫十七万人,用了五个月的时间,黄河决口终于被堵塞。工程完毕后,没有妥善安置这些民夫,而任他们向四方流散。这些民夫除了少部分还乡外,大多数都集结在刘福通的红巾军之下,成为起义军的主力。刘福通最初 发动民众暴动时,因蒙古“甲主”监视严密,汉人不可能聚会,也不可能派人逐家传递消息,无法约定同一时刻举事。于是刘福通请蒙古“甲主”准许汉人向各家分送像月亮一样的圆形甜饼,称为“月饼”,以便汉人为蒙古大汗祈福。“甲主”允许了,而月饼中夹有中国字写的字条:“八月十五日杀鞑子”。汉人准备妥当,当晚夜间,蒙古“甲主”和他的家人,死在起义军的棍棒之下。为了纪念这次起义,汉人每逢每年的八月十五日就吃月饼,这一天被定为中秋节。而现在中秋节的意义已经改变,变成了全家团圆吃月饼。

  当时“大宋”国是打击元朝的主要力量,元朝的主力军大部分是被“大宋”国消灭掉的。而朱元璋攻下应天后,就是现在的江苏南京,把应天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当时全国都在对蒙古人作战,朱元璋却在作壁上观, 他的作战目标不仅是蒙古,也包括其他的起义力量。当“大宋”国在和元朝进行激烈地战斗时,朱元璋却在南方扩张。一三六三年,朱元璋跟陈友谅在鄱阳湖决战,陈友谅的运气不好,当战斗正酣时,他从船舱中偶尔探出头来,竟被流箭射死。他的儿子陈理年幼,不能治理国家,于是投降了朱元璋。陈友谅建立的“陈汉帝国”立国五年而亡。 一三六六年,“大宋”国受到张士诚的攻击,宰相刘福通战死,皇帝韩林儿出奔滁州,朱元璋派军队前往滁州奉迎韩林儿到自己的根据地应天,然而奉迎的军队却奉朱元璋的命令在途中把韩林儿推入长江溺死,“大宋”国立国十二年而亡。一三六七年,朱元璋攻入平江,即江苏苏州,张士诚被擒,被送往应天,最后自缢而死。

  一三六八年,距刘福通集结黄河劳工反抗元朝*已十七年,朱元璋在消灭了其他各个起义力量之后,才正式面对元朝,不过这时的元朝,已不是十七年前的元朝了,它的主力已经基本上被已经灭亡的“大宋”国消灭掉了,朱元璋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元朝推翻。朱元璋率兵攻占北京,元顺帝仓皇逃往漠北,蒙古人至此全部被逐出中国,历十代皇帝,统治中国九十八年的元朝灭亡。元朝灭亡时,凡在中国的蒙古人,几乎全部被汉人屠杀,连母亲怀中的婴儿也被摔到石阶上,脑浆迸裂而死,惨不忍睹,这是汉人对蒙古人多年残暴统治的疯狂报复。

  公元一三六八年,四十一岁的朱元璋当上皇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史称洪武帝,庙号太祖,以南京为都城。朱元璋称帝后,做了几件大的政治措施:       

  第一  休养生息。朱元璋说:“天下初定,百姓材力俱困,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要在安养生息之而已。”让百姓休养生息,提倡政府节俭,对人民少劳役。

  第二  惩治贪官。朱元璋时期是历史上对贪污斗争最激烈的时期,也是杀戮贪官污吏最多的时期。在朱元璋年轻时,他亲自看到也亲身经历过贪官污吏横行霸道,非常痛恨,也深知官吏贪污对朝廷统治的危害,所以朱元璋严格整顿吏治,即使是手下最亲信的将领犯了法,也从不饶恕。在战争期间,因为粮食缺乏,朱元璋下令禁止酿酒,大将胡大海的儿子胡三舍违反了禁令,而此时胡大海正在前方打仗,很多将领为之求情,害怕杀了胡大海的儿子,胡大海会反叛,但朱元璋说,“宁可使胡大海反了,也不可以坏了我的法令”,自己挥刀将胡大海的儿子胡三舍杀死。对于犯法的将领,犯一个,杀一个。在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实行了很严格的法律来惩治贪官污吏,官员如果贪污达到六十两,就会处以扒皮的酷刑。把各州府县衙门的土地庙,作为剥皮的场所,被称做皮场庙。在衙门里摆着人皮,里面塞以稻草,以警戒官员,让他们不敢贪污。除此以外,还有挑筋、剁指、刖足(砍掉双脚)、断手、膑刑(剔去膝盖骨)、钩肠、去势(阉割)等酷刑。即使这样,还是有人敢贪污,被处以酷刑的不下数万人。

  第三  诛杀功臣。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为了不使自己的大权旁落,也为自己的太子着想,因为太子比较文弱,朱元璋担心太子即位以后,无法控制这些大臣,于是就找各种理由大杀功臣。开国元勋几乎被统统处死,文武大臣

  每天上朝之前都会和家人做一次告别,因为不知道下午是否能活着回家,到下午平安回来,全家才有笑容。其中著名的有左丞相胡惟庸案和大将军蓝玉案。胡惟庸掌权之后做了不少坏事,首先毒死朱元璋出色的军师刘基,因为刘基曾经说胡惟庸不宜为相,胡惟庸一直耿耿于怀,刘基生病时,胡惟庸介绍医生给看病,吃了药,就死了。此后胡惟庸处理许多大事,居然不奏知朱元璋,就自己行事,独断专行,大权独揽,使朱元璋大权旁落,朱元璋认为他狂妄有异谋,而且朱元璋后来还得知胡惟庸暗中在外收集军马,搜罗一些亡命之徒为亲信,准备起事,朱元璋发觉了他的阴谋,于是下令处死了胡惟庸。但是由胡惟庸案却牵连了许多无辜的大臣,这些大臣也被加上了胡党的罪名,其中有第一勋臣李善长,株连被杀的功臣和家属达到三万多人,时间长到数年之久。还有一个就是蓝玉案,蓝玉是朱元璋猛将常遇春的妻子的弟弟,作战非常勇猛,也是和朱元璋打天下的开国功勋,为朱元璋屡立奇功。在洪武二十一年,带领十五万大军,深入沙漠征讨元顺帝之孙脱古思帖木儿,打得元军溃败,朱元璋说他可以比卫青、李靖,封他为凉国公。但蓝玉恃功自傲,骄横跋扈,做了很多违法的事,又想谋反,被朱元璋族诛,又株连了许多人,包括一大批高官,总数达一万五千人。开国功臣徐达并没有犯任何罪行,但朱元璋也不肯放过,有一次徐达得了背疽,不能吃鹅肉,但朱元璋就是派人给他送去了鹅肉,徐达没有办法,只好当着使者的面,含泪吃了,没几天就一命归西了。宋濂,朱元璋委任他为诸子师傅,太子朱标在宋濂的教导下,仁德宽厚,成为一位贤明的储君,因为马皇后求情,宋濂终于免于一死,但被发配茂州,后来便客死在那一块荒地。在这些功臣当中只有一个人寿终正寝,没被朱元璋杀死,他叫朱升,他预感到朱元璋会疑忌功臣,所以告老还乡,死时七十二岁,在他死后,他的家人暗暗庆幸。

  朱元璋的诛杀功臣前后长达十四年之久,被诛杀者有五万多人,开国元勋几乎被朱元璋诛杀殆尽。

  第四   设立锦衣卫和诏狱。为了加强对大臣和百姓的控制,朱元璋设立了特务组织锦衣卫,即秘密警察,专门刺探大臣的举动和百姓的一言一行。锦衣卫充当朱元璋的耳目,遍布每一个角落,互相交错,密如蛛网,这是中国前所未有的现象,街头巷尾的一举一动,夫妻争吵和市井打斗,早上发生,晚上就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老先生宋濂很有学问,为人正直,朱元璋请他做太子的老师,连宋濂昨天吃什么菜都知道,对这样老老实实的人,也随时派人监视着。朱元璋热衷于用偷窥的方式,广泛了解下面的各阶层人们的动静,因此自然会有一批人专门从这方面来讨好朱元璋。锦衣卫设指挥使一人,由皇帝身边信任的人——宦官来担任,官级正三品,不高也不低,但却是哪个品级的官员都害怕的。锦衣卫和朝廷任何部门都没有隶属关系,只听皇帝的指挥。皇帝也非常喜欢听他们的小报告,如果锦衣卫不能提出罪名严重的报告,将会显出自己的无能,所以什么见闻都报上去,来讨好皇帝,有的官员写首诗也会被报告给皇帝。设置诏狱,诏狱是由皇帝授权专门办案子的内廷监狱,由太监掌权,不经过司法机关的正当程序,他们用刑残酷,很多无辜的人被抓进诏狱都被屈打成招。

  第五   大兴文字狱。文字狱就 是当权人物对于文字的歪曲解释。一个人如果写文章,文字里有讽刺皇帝或是朝廷的话,就会被砍头。一个印度高僧,写了一首谢恩诗给朱元璋,诗中有两句是,“殊域及自惭,无德颂陶唐”,意思就是自己生在异国(殊域),很惭愧没有生在中国,没有资格歌颂中国的皇帝。但朱元璋却说,殊是指歹朱,无德是说我没有德,于是这个印度高僧被处斩。臣下给朱元璋上奏章,如果有用词不对的地方,一律砍头。普通人写文章,文章里有一个词用得不妥也要被杀。有个著名诗人叫高启应,诗中有“龙盘虎踞”一词,居然被腰斩。因为朱元璋出身贫民,当过乞丐和和尚,内心极为自卑,产生了一种不正常的心理,所以别人的文章里有不好的词,朱元璋就以为是在影射骂他。文章里就是有和尚和秃等字眼都会被砍头,因为朱元璋认为是在讽刺他。孟子的文章里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朱元璋看后大怒,把孔庙里的孟子的牌位撤掉。文字狱长达十三年,被杀的无辜的人也难以计数。                  

  第六   废除丞相。朱元璋害怕自己的大权旁落,废除丞相制度,加强皇权。这样,国家的事务就落在他一个人身上,政务都由皇帝亲自处理。据统计,朱元璋每天要看和处理的奏折有四百多件。朱元璋每天天没亮就起来办公,批阅公文,直到深夜,极为辛苦,有人认为朱元璋就是累死的。

第二章 建文帝朱允炆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一三九八年,当了三十一年皇帝的朱元璋病逝。朱元璋妻妾众多,子女 繁盛,子女共有四十二人,除去两男两女夭折以外,其余三十八个全部长大成人。

  朱元璋在当皇帝后就已经立长子朱标为皇太子,但朱标在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