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柒零人三部曲-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怎么也不会想到的是,它对我的影响竟然持续至今,而且还将一直继续下去。
  记得动画片播放最热那阵子,各大商场(其实那时候大商场还没几家)都有金刚玩具销售,但我却很少去柜台边眼巴巴地望着那一个个标价如天文数字般的庞然大物。要知道,当时班里还很少有人一个月的零花钱能达到5元“巨款”,而一个机器恐龙就要几十元,擎天柱将近百元,天哪!
  我常去的,是离我们学校大约四、五站路的另一所小学校门口,那儿每天下午会有一个老太太(模样记不得了,因为从来不曾把注意力放在她的身上),蹬着一辆旧三轮,准时出现。三轮里满载着我们的梦想,18元一个的可以组合的金刚和更小的9元一个的迷你金刚,像大黄蜂和各种磁带,全是纸板包装(就是一张硬纸板上订着一个塑料壳子)。
  那三轮的人气真叫一个旺,绝不比现在明星遇着追星族差,几分钟内肯定被学生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有掏钱买的,但更多是像我这样看着过干瘾的,反正老太太不管,只要挤得进去,可以每一个都拿起来仔细端详半天,还可以透过塑料外壳的轮廓,摸摸这个,捏捏那个。现在想来,那车上也许其实并没有多少玩具,因为,我几乎能记得住里面每一个的名字,甚至纸板背后的说明。
  那时候我三天两头往那儿跑,心里总是选定一个目标,一边和同学一块儿攒钱,一边经常去“确认”还没被别人买走。几个月攒够了就买一个,掏完钱,把垂涎以久的宝贝拿在手里扬长而去,背后充满了羡慕的目光,那种感觉,真是怎一个爽字了得!
  同学们一起“融资”的最大好处是可以用有限的资金玩到最多的玩具。无论谁的金刚,大家都会放在一起,然后今天你家,明天我家,巡回展出。那时候凡是轮到我的日子,就像过节一样,好不容易熬到放学回家,大的小的往床上一摊,分出双方阵营,一幕好戏就开演喽!
  那时候变形金刚在我们眼中是纯纯粹粹的玩具,根本没有收藏的概念,虽然玩的时候都是小心翼翼,但一个个金刚还是在不厌其烦的掰来掰去中遭到残肢短腿的命运。
  当时谁也不曾预料到的是,10年后的我,竟由于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成了一名变形金刚玩具收藏者,还和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样,成了“变形金刚中国联盟”光荣的一分子,我的生活,也由此发生了有趣的转变。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的收藏中早已不乏价值不菲的,主角级的大家伙,可不知怎的,我的主要兴趣却还是那些很少有人问津的,最小的小东西。最喜欢的是一辆连中文名字都没有的红色小车,只因为我还清清楚楚地记得,这是我曾经拥有的第一个变形金刚。
  那时我才上初一,刚做完扁桃腺切除手术出院,嗓子火辣辣地疼着,吃冰棍也不顶用。恰好路边也是一辆三轮,里面花花绿绿的有好多小车、小飞机,当时动画片还没开播,我还不知道这就是变形金刚,就觉得好玩极了,缠着妈妈央求了半天,终于答应给我买了一辆红色小车和一架紫色小飞机。当时才明白什么叫做“爱不释手”,从买了我就紧紧攥在手里,一直玩了好长时间,疼痛真的像消失了一样。
  长大后才知道,那时候家里父母一个月工资加起来才不过百来块,这两个小东西一下子就花去了妈妈将近半个月的工资!而妈妈当时好像一点也没有显露出心疼的样子,而是似乎比我还要开心,其实到现在她也很难把“变形金刚”和“机器人”做出准确的区分。而10年之后的我才慢慢地意识到这一切。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变形,出发(2)
遗憾的是,后来我把这两个最早拥有的变形金刚借给同学玩,从此就留在了别人家里,当我工作之后千方百计找到这位多年没有音信的同学时,它们早已随着岁月的流逝永远遗失了。
  现在这辆小红车,是我在另一个迷友(变形金刚收藏者相互的称呼)家里看到的,在一大箱金刚玩具中躲在一个很不起眼的角落,当时看到它,我的目光就再也移不开了。迷友问我怎么回事,我就把情况讲给他听,他听完说:“今天这个金刚我无论如何都得送给你,这个意义太不一般了!”当时我感动得鼻子都发酸了。这个金刚对我来说就是无价之宝啊!从此以后,我一直把他当做最好的朋友,尽管后来有些迷友指责他靠倒金刚赚钱,我始终觉得,他是性情中人,不会做对不起朋友的事情;而且能够那么执着地追寻自己的童年梦想,还能帮别人圆梦的人,心一定红,血也一定热。
  现在我这类小小金刚的收藏,可以说在迷友中也算颇具特色。随着岁数渐渐大了,我也建立了自己的家庭,今后的收集活动难免会逐渐收敛,也许有一天,我会和很多迷友一样,金盆洗手,不再增加我的藏品;对金刚的热爱,将仅仅存在于我的脑海中。但变形金刚给我带来的每一份快乐的回忆,每一件甜蜜的往事,凝聚在它身上的点点滴滴的亲情与友情,我都永远难以忘怀。
   。。

露天电影
很小的时候,看电影都是村里包电影,然后找一块开阔的地方拉起大大的白色“电影布”放的。
  那时候,一听说晚上有电影看,整个白天都是兴奋异常的。到了傍晚的时候,我们这些小孩子都无一例外的早早回家,或者狼吞虎咽草草塞饱小肚皮,性急的索性就抓了吃的,然后带齐了大小高矮的板凳,一溜烟地跑去放电影的场地占地方了。
  那时无论刮风下雪,都阻挡不了人们看电影的热情。因为看电影的人群太过庞大,几乎全村的人,甚至附近一些地方的村民,都会出现在屏幕的周围。为了占得一席看电影的好角度是要早早去占地方的。那些去得匆忙的孩子,就在地上划个圈表示已经有人占下了,或者呢就摆几块石头。可是,常常的,这些石头或者划的圈圈很容易被旁边的人挤得挪了位置。于是经常就会有孩子们为了这一席之地吵吵闹闹。好容易等到在田间作完农活的家人带着板凳来了,可是人太多,大人就只好在外面远远地喊,“孩儿啊…你在哪里…娘来了”。久等的孩子赶紧站起小小的身形,挥着胳膊大声回应,“娘…这里这里,赶紧过来呀”。于是,那带齐大小板凳连带小儿晚餐的父母们就艰难地拨开拥挤的人群一路杀将过去直至自家小儿身旁。不时地,因为黑暗和拥挤,还会踩着那些早已坐好的甲乙丙丁的小脚,于是“哎哟哎哟”的叫声紧跟过去,那正冲杀的大人们只好一边拨拉出一条出路一边不停地跟人说着,不好意思,不是故意的,不是故意的。这时,电影通常早已开演,黑暗中明晃晃的放映机光线就不时晃动出几颗大脑袋,屏幕上的影片图像也时常被几颗脑袋的阴影蚕食。
  我对电影最初的印象似乎是关于唐山大地震的。那时我只有六七岁或是更小一些,依稀只记得电影里那些倒塌楼房之间横七竖八的人体,露出的腿或者胳膊,这使我非常害怕,确切点说应该是恐惧。于是,我不停地大哭,很大声地哭着要找母亲,一刻也不停歇。因为我是跟姐姐在一起的,周围没有足够的地方母亲就没有跟我们坐在一起。我不停的哭泣导致姐姐无法继续看电影,于是她只好把我送到母亲身旁。穿过那些拥挤的人群,坐回到母亲的怀里我才停止了哭泣。
  这似乎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懂得恐惧,以至于现在我还依稀记得那电影里的一些画面。我记得里面似乎有个小姑娘在地震中死去,她穿过的一件连衣裙,是那个时代很流行的海魂衫样式,这件裙子被送给了另一个小姑娘。
  现在我能留下印象的电影还有《月亮湾的笑声》和《咱们的牛百岁》,还有《神秘的大佛》。我记得《月亮湾的笑声》里那个带着孙女一起种西瓜的慈祥爷爷,《咱们的牛百岁》里那个好吃懒做的来福,还有那个总喜欢咧着大嘴巴开心笑的牛百岁。而《神秘的大佛》似乎是破案的加武打片,在当时孩子的眼睛看来却似乎有点恐怖片的感觉。
  有时电影在邻近村子里放,大家一样也要紧着吃饱饭赶去看的。四五里路说来也不算远,很多人说着笑着一路闲话的也就到了,可是电影散场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因为很多人是带着孩子一起去的,散场时人多一挤,孩子又不肯安分地跟在大人身后,一不小心孩子就不见了踪影。于是,到处都是大人焦急的呼喊声,“军啊…在哪里…”。各种叫声喊声此起彼伏,鼎沸一片。不过一般情况下孩子被认识的人遇到就送回了家,那时拐卖孩子还不是常见的事。
  随着年龄的增长,电影越来越频繁地上演,电视也越来越平民化,渐渐地,人们对看露天电影慢慢失却了往日的热情。遇上天气寒冷的时候,看电影的人便寥寥无几了。
  后来,再看电影就都是学校组织去电影院观看。村里偶有放露天电影的,也是某人家结婚包场,只是观看的人已实在稀少。慢慢地,露天电影走出了人们的生活,我童年的露天电影生涯也就此划上句号。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俏黄蓉
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我们那个城市开始热播83版《射雕》。
  那时,我家还在用着一台“飞跃”牌的黑白电视机,在顶楼的平台上安了一个张牙舞爪的室外天线。可能因为风的缘故吧(至今也不知道到底为什么),需要经常调整天线的方向,让电视里面的影像更加清晰。所以,每到《射雕》要播放的时候,就经常可以听到我们那座楼里传出来的各家嘹亮的声音:“行了吗?”“不行……再动动!”“行了吗?”“行啦!好,就这样,别动啦。”呵呵,这就是各家男主人们上顶楼调试天线时互相应对的声音。而幼小的我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在和爸爸进行了这样的对答之后,偷偷的吃掉几个妈妈刚刚蒸好的小肉包子。
  那部《射雕》给我们留下的记忆太多太多,而对我尤为深刻的,还是那个娇俏可爱的蓉儿。
  第一次看到蓉儿恢复女儿装的形象,好像是第9集吧,虽然是黑白电视机,却让我感觉到屏幕上似乎充满着桃花般粉红的颜色。在一阵震撼过后,那个形象,已经深深铭刻在我的脑海里了。“真美啊…”孩提的心里,想不出太多美好的形容词,只知道,愿意看她,愿意学她,连有着跟她一样的大板牙,都成了骄傲的资本,“蓉儿姐姐也有这样的牙!”
  那时候,就连我们女孩子跳皮筋的口诀也改成了:“傻郭靖,俏黄蓉,爱吃烧鸡的洪七公,爱说爱闹的老顽童……”不知道是谁编的,就感觉一个“俏”字说得太传神了!
  就在电视剧热播的同时,我所在的小学因为要改建,在校园里面堆满了盖楼用的方砖;而我们也因为校舍的紧张,暂时改为半天课制。于是疯了我们这些孩子,在不上课的那个半天里,我们就经常躲在那些砖墙中间,演练前一天晚上看到的内容,练着我们各自的武功。那个时候,男孩女孩们还各自玩耍,可是,蓉儿和靖哥哥在密室里面疗伤是一定要两个人的啊,于是我们连哄带骗地找来一个同学的弟弟,轮流着跟他“对戏”。哈哈,尽管他比我们小,我们还是很认真的管他叫“靖哥哥”呢。
  那时候的校门口,卖的贴画、歌片最多的就是“蓉儿”的照片,男孩女孩,每个人都有,可能这就是最初的偶像吧。
  一晃到了高中,有段时间电视台下午(通常是我们上自习课的时候)重播这部剧集,于是我们就盘算着利用学校给我们每个高中班配备的电视机再一起重温当年的感觉。掌管电视机柜钥匙的,是一位很正直的同学,利用上课时间,未经老师允许,偷看非教育学习类节目,这要担多大的风险啊……于是,我们就上演了一出“周瑜打黄盖”:一帮同学佯装一起上前起哄,钥匙掌管人假装招架不成,被迫拿出钥匙,几个同学插好前后门,几个同学用报纸糊好所有能被外界看到的窗户……一切就绪,大家排排坐,每个人都瞪大眼睛欣赏。
  在大家期盼已久的蓉儿换掉乞丐服,穿上女儿装出现的那一刻,本来七嘴八舌的教室里竟然一片寂静。这就是那个蓉儿吗?在儿时的记忆里,蓉儿那一刻的出现,在我看来,犹如天女下凡般美丽,而十年之后再见,竟然发现不过如此。是失落吗?我说不好。
  其实蓉儿就和我们童年的许许多多记忆一样,永远美好而珍贵,但只适合收藏在自己的心底深处。我依然珍惜小时候的布娃娃,但不是因为她漂亮,而是因为妈妈为她亲手缝制的小衣服;我依然收藏着过去的老照片和贴画,也不是因为它们有多么精美,只是闲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