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米娅,快跑-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槟沙隼吹囊幌盗性颍骸叭绻俏式枨鸢敢欢ㄊ遣唤瑁蝗绻巧昵氤俳蛔饕担淌谝欢ú煌猓荒猩欢ㄊ抢恋模欢ㄊ乔诳斓模缓罕ひ欢ㄊ悄殉缘模琍izza一定是好吃的……”总之,参加过这样的培训,你会觉得美国的题库特别弱智,而中国学生就是牛。
  这样第二关又被我给稀里糊涂地攻破了。而这个时候,据说四分之三的人都被淘汰了。我可真没想到,我花了重金和时间去考GRE的意义,原来不是让我出国,而是帮我通过了QT的笔试,真是歪打正着。
  莫名其妙地过了两关这件事让我颇有点胆壮。“怎么回事,这好像也不是很难嘛!”我对晓含说。
  晓含热心地张罗:“我有个朋友是去年考上QT的,我以前听她说过最难的部分是接下来的面试。要不我给你她的电话,你跟她打听一下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晓含特别擅长拉皮条。她总是认识特别多的人,知道特别多的信息,整个一“包打听”。而且她经常抱怨她的资源对自己其实没什么太大帮助,倒是常常便宜了我。
  晓含的这个朋友叫苏。看在晓含的面子上,她给我提供了一条有价值的信息:QT面试的重点是想考察一个人是否具备它所看中的一系列素质,而这一些素质就明明白白地写在申请表上,所有的问题都是围绕这个来进行的。因此,我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事先准备一堆例子,来证明自己就是他们要找的人。

混进QT(3)
但苏在电话里对我并不是太热情。据她后来解释,是因为太多像我这样的嫩瓜跟她咨询怎么进QT的事。而她知道大多数的人都是瞎折腾,根本考不上的。
  “你当时是不是也认为我考不上?”我笑着问。
  “我何止认为你考不上!你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简直就认为你会是参加面试的人中第一个被淘汰的。”苏毫不客气地回答。
  苏这么认为是有原因的。
  我清楚地记得当她告诉我要准备例子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他们怎么知道我的这些例子是不是真的呢?”
  苏在电话里沉默了好一会,大概没有人那么直接地问她这样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完全不熟的人。没准她在想:晓含怎么介绍了这么一个不上路的家伙?
  苏是这么回答的:“理论上你是可以编造例子的。但别忘了,面试官都是非常有经验的,他们过去面试过无数的人,要把他们骗倒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于是我开始闭门思考对策。
  不到十分种,我就发现如果不进行虚构的话,我压根一点机会都没有。在强手如林的北大,我这颗土豆没有任何优势。
  所以关键的问题只有一个:怎么编才能编得像真的一样。
  我自己给出的答案是:所有的例子都是应该是真实的,都是我看见过或者听说过的事,我只需要把主角换成自己。
  更重要的是,这个事还不能太有名。如果我说长城是我修的那当然没人信,但我要说我中学的时候曾经在老家给孤儿院的孩子用废弃的易拉罐搭过一个长城模型,他们总不会认为是假的吧。
  同理可证,我可以把大学社团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都腆着脸说成是自己做的。反正我参加过无数的社团,也挂过若干类似于“副部长”之类的虚头衔,虽然事实上蜻蜓点水似地没干什么真正的活儿,但确乎见识过很多活动的组织过程。没见过猪跑,猪肉肯定是吃过的。
  在我这么想的时候,确乎没有一丝一毫关于撒谎的内疚感,因为我压根就没打算真的去QT。我就把这事当作一个有趣的试验,挑战一下他们的面试官有多火眼金心。
  3
  第一轮面试开始了。
  “请给我一个例子说明你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心里大喜,果然跟苏说的一样。
  “我在学生会的公关部担任过干事(这绝对是真的)。有一次我们想组织几个大学的学生一起弄个辩论赛,我和另外两个同学负责找企业拉赞助。我们自己跑了好几个企业,累得半死,只拿到了500块钱(这也是真的)。后来我想,这实在不太靠谱了,应该换个思路。我们应该先找电视台,让它跟我们一起联合举办这个活动。电视台有很多自己的广告客户,只要电视台愿意合办这个活动,赞助的事自然而然地就能让他们负责解决了(这个主意不是我想出来的,想出这个主意的人去年已经出国了。真相是,在找到那500块钱之后,我就因为忙着考GRE而不再搭理这件事)。
  “最后你们拿到了多少赞助?”
  “具体的数字我不太清楚,因为电视台不愿意告诉我们。但我们需要的全部活动费用都由广告商支付了,我们的目的达到了(这个结果是真的,并且每一个字都是真的)。”
  就用这样的办法,我非常短平块地把大部分的问题都搞定了。三个面试官中有两个明显对我很满意,另一个面无表情,有点看不透。
  “你在大学里犯过什么样的错误,或者说你最感到遗憾的事情是什么?”果然,这个还没被搞定的家伙突然开始发难。。 最好的txt下载网

混进QT(4)
我没想到会碰到这样的问题,苏没告诉我。但我本能地觉得这个问题简直就是个陷阱,因为它让你自爆弱点。我像一休哥一样飞快地转动脑筋琢磨对策。
  有两点策略是确定的:一方面,这个错误千万不能碰到死穴,也就是说,它绝不能跟他们最在乎的那几项素质有任何的牵连;另一方面,又不能说自己没有缺陷,这显然是不真实的。所以对待这样的问题,你要透露的是那些无关痛痒的小弱点。
  我是这样回答的:“因为在大学里我忙着参加各种社会工作,花了自己很多的时间精力,所以我在班上的成绩并不是最拔尖的。”
  我还特意强调在七十个人的班里我是前十名,但从没进过前三名——我知道QT对学习成绩的要求并不苛刻,它的录取条件是只要排名达到全班的前四分之一就可以了。
  然后我又做出很遗憾的样子:“如果时光倒流,我希望能花更多的时间在功课上。”这一次,最后一个考官也点头了。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面试的过程有点像武侠小说中的短兵相接。它考验的是对待敌人的各路拳脚如何能一招一招地破解,并且永远不要露出破绽。
  4
  用同样的办法,我又极其顺利地通过了最后一轮决定性的面试。
  结束的时候,面试官中的一个老外一边写着什么,一边嘴里嘀咕:“棒极了!” ——按理他不应该在这个场合下表现出任何倾向性,这只能说明他对我实在是太满意了。
  就这样,我毫无悬念地拿到了QT的offer。而且,据说在所有拿到offer的人中,我的排名是非常靠前的。
  这件事情让原本像小草一样默默无闻的我一下子在系里出了名,因为我是本系近年来第一个考上QT的。“真人不露相”,这是大家对我的一致评价。有的老师几年来都没记住我的名字,现在他们见了我就说:“哦,你就是那个考上QT的。”这小小地让我满足了一下虚荣心。
  接下来,QT开始跟它的假想敌争取我。它认为像我这样优秀的学生,一定也是其他公司争夺的目标。
  所以他们给我安排了“总部之旅”,让我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我对他们的企业文化倒没有什么太强烈的印象,倒是被他们迎接我的奢华架势吓了一跳:他们派了奔驰来机场接我,让我住全城最好的五星级酒店的行政楼层,请我在最贵的餐厅里吃鱼翅和鲍鱼。
  我跟晓含打电话汇报自己的*生活:早上在巨大的三角形浴缸里泡泡泡浴,还把边上插的玫瑰花上所有的花瓣都揪下来泡在水里。门铃响了,是我订的英式早餐。我裹着雪白的浴袍打开门,一个穿着笔挺制服的侍者推着小餐车进来向我问好。然后他不知道怎么摆弄了一下,小餐车就变成了可以靠在床边的迷你餐桌,铺着雪白齐整的桌布。然后他把吃的喝的一样一样从车里端到桌面上,为了保温,碟子上还盖着锃亮的盖子。接下来他帮我把盖子揭开,最后还变魔术般地掏出个插着黄色康乃馨的小花瓶放在桌上……
  我只是一个穷学生,在学校里吃小炒都只要半份,我见不得别人这么对我好。
  坐在回北京的飞机上,我胸中涨满了得意,我友好地对空姐微笑,和周围的人攀谈,努力符合我假想中的亲切矜持又有点骄傲的调调。我从来没有发现过得像个传说中的成功人士感觉是如此之棒。这个QT,简直对我有知遇之恩。
  回到北京以后,我对晓含说:“现在真的要面临两种选择了。”
  “哪两种选择?” 晓含好像不明白我的意思。
  “是按照原来的计划再去考北京的外企,还是真的就进了QT。可是如果还要从头开始经历一次招聘的过程,想想都觉得挺耗人的。”
  “所以什么两种选择都是你自己瞎折腾的。我还不了解你?像你这么懒且这么虚荣的女人,最后肯定是直接进了QT。”
  晓含说得很对。虚荣是事实,懒是铁打的事实。
  不过晓含说如果换做是她,大概也没办法拒绝QT的诱惑:“你想啊,当一个人从成百上千的名牌高校毕业生中被选拔出来,并且突然遭遇荣华富贵之后,他会强烈地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一名强者。并且他会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觉得别的工作都不如这份工作更能给人成就感。”
  接下来,晓含又说了一件事,让我觉得所有的指针都指向了QT。她说:“其实《S报》一直想要我,我就是下不了决心去。既然你跟苏都在QT,能跟你们在同一个城市工作也挺好的。”
  

都是西红柿炒鸡蛋惹的祸(1)
如果一件事情看上去完全不合乎逻辑,而所有的人都不表示惊讶,你一定要特别小心。千万闭上你的嘴巴,避免祸从口出——因为它背后必定有你不知道的内情。
  1
  第一次见苏,完全是场灾难。
  就算以最慈悲的标准来看,苏也不算是个美女。她个头小,微胖,皮肤很黑,说话很冲,如果你的反应慢半拍,她会不自觉表现出不耐烦。我相信如果不是晓含的托付,苏根本懒得理我。
  苏当时还带着其他几个老QT,一副让我拜山头的样子。他们开口便是公司的各种产品和最近的营销动作,满嘴跑英文词儿,我总感觉这有些做作,要刻意显得自己是外企的似的。也许是招聘过程的一帆风顺让我有些忘形,我努力在话题中找到自己能发言的机会,终于在说到女性购买心理方面,大大发挥了一把。
  我语速很快,也深谙抓住话筒就不要撒手的道理,说上一两个观点就要辅之以三个左右的例子和笑话。渐渐的,我觉得似乎也只有苏会以更快的语速迅速找到我话中的漏洞,攻击我例子与观点间的矛盾。说到最后,苏和我简直要吵起来了。其他人一边听着,一边默默地喝啤酒。
  “苏,我今天总算见到比你更能说的了。Mia不可小觑嘛,市场部是QT的龙头,Mia在这里一定大有前途。”苏掏钱买单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叫Kevin的项目经理说,也许我有点多心,我觉得他的口气似乎带着点挑拨。
  苏哼了一声没有说话。
  我已经开始后悔自己跟个大学生辩论赛上的辩手一样滔滔不绝了,毕竟我还是个新人,言多必失,一开口便刹不住闸肯定算不上什么优点。
  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我对晓含充满了歉意,对苏却一肚子脾气,我打算少跟她打交道。我心里也隐隐觉得,苏确实是不一般的聪明,只是她好像不大在意其他人,但那种骨子里的傲慢也让我有些莫名其妙的好感。“我可能还真是有点贱嗖嗖的势利眼呢。”我对自己说。
  后来苏告诉我,那天吃饭之后,她对我全无好感,恨恨地决定不再理我,就算是晓含的面子,她也顾不上了。“你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傻乎乎的,还挺像刚来QT的我。”苏补充了一句。
  我很不习惯管自己的上司叫老板,苏奉晓含的指示给我做进公司前的全面辅导的时候,我甚至觉得苏堕落到一口一个老板需要引以为戒。但很快我就适应了,因为这里所有人都这么说话。直接上司叫老板,老板的上司叫大老板,大老板的上司我们这种小土豆能接触到的可能性就比较低了。
  我假设的大施拳脚的日子还没开始,好运气似乎就结束了。最可怕的是,我在上班的第一天就把自己的老板给彻底得罪了。
  我被分配到“美嘉饼干”品牌。老板叫Peter,美国人,三十五六岁,英俊得可以去拍电影。
  我一直觉得他有点眼熟,仿佛在哪里见过,过了好一会才想起来是在QT的招聘宣传单上。后来我才知道,因为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