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损。
曾国藩从小就听别人无数次说起过这个蟒蛇的故事和房后那株古藤的传说。但他一直都只是把它当作故事来听,没有跟自己联系在一起。但同时,他又朦胧地觉得自己似乎不平凡,将来可能大有作为。
关于蟒蛇转世的传说,有很多类似的故事。
据说有一年,曾国藩已经进入私塾读书了。整天埋头在艰涩难懂的古文中,都快闷死了。正月十六到了,乡下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母亲便带他准备去外婆家。一大早舅舅就划了船来接,于是他和母亲、妹妹上了小船,小船慢悠悠地划行。江水清澈见底,游鱼在小船两旁缓缓游动,曾国藩时而看着远去的山峦,时而爬在船边数着游鱼。突然,母亲一声尖叫:“蛇!”小船随着母亲的叫声歪斜了一下,曾国藩站立不稳,便掉进了江水里。母亲和舅舅大惊失色,急得要跳水救人,却见曾国藩抱着一根木头稳稳地浮在水面上。舅舅把船轻轻划过去,伸过船桨把曾国藩拉到船上。母亲惊奇地说:“刚才明明是一条大蟒蛇游过来的,怎么会是一根木棒?”这件事传开后,曾国藩“巨蟒转世”的说法更被越说越玄。
还有,曾国藩长了一身蛇皮癣,青少年时期还没怎么发作,但到了35岁以后,癣疥一天天严重起来,变得奇痒无比。曾国藩常常坐立不安,不断抓挠,样子活像个猢狲。曾国藩的满身蛇皮癣疥,被好事者说成是蟒蛇的鳞片也被后人看作是巨蟒“鳞体”的根据。
曾国藩还有一个奇怪的爱好——最爱吃鸡,却又最怕鸡毛。当时的紧急公文,在信封口处往往要粘上鸡毛,俗称鸡毛信、鸡毛令箭。每当曾国藩见到这种信,总是毛骨悚然,如见蛇蝎,必须要别人帮他取掉鸡毛,他才敢拆读。古时候曾有这样的说法:“焚烧鸡毛,毒蛇闻气就死了,龙蛇之类,也畏惧畏这种气味。”曾国藩对鸡毛害怕到这种程度,难免也被人理解为蟒蛇转世。
在封建国家,转世之说是非常普通的一件事。俗话说,“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丁”,每个人都是星,都是转世来的。所以,大家传说曾国藩是“巨蟒转世”,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曾竟希老人梦到蟒蛇和后园古藤是可以联系上的。古藤盘环如蟒,老人天天和古藤相伴,他梦到巨蟒入室,实际上是古藤在老人脑海里的影像。正所谓,日有所见,夜有所梦。
古时候疥癣患者很普遍,既难治好,又容易传染,曾国藩的患上一身疥癣也在所难免,为何偏偏只是曾国藩一人的蛇皮癣就是蟒鳞片呢?显然有些牵强附会。
曾母肯定是看走了眼,把一根水中的木头看成了蟒蛇,因为曾母脑中也充满了儿子是蟒蛇转世的神话,所以很容易看走眼。否则的话,曾国藩早就葬身蟒蛇之腹了,哪里还有后来的“中兴”名臣。
怕鸡毛也不是莫名其妙,有皮肤病的人见到毛皮、毛发,包括鸡鸭毛、兽毛等就害怕,科学上称这种现象为皮肤过敏症,是一种恐怖病,跟恐水症、广场恐惧症、高空恐惧症一样。实际上,蟒蛇类动物并不惧怕鸡毛,蛇以鸟、鼠为主要食物,见了恨不得一口吞下去,怎么会惧怕呢?
事实上,像“巨蟒转世”之类的传说,用到曾国藩这样高官显宦的人身上,就很容易流传开来。文人墨客、好事之人,往往喜欢捕捉奇闻异事,于是不加分析地把这个“巨蟒转世”的奇闻记录了下来。其他的小说、传奇、轶史之类也都有记载,于是曾国藩“巨蟒转世”的传说便流传开来。
其实关于曾国藩的这些说法,有的是巧合,有的干脆就是神话。不过,这些说法都说明曾国藩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确实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孔子说过,名不正言不顺,当他的名正了,人们追踪他和崇拜他的能量就强了。给曾国藩冠以神话般的出身才能和他传奇的一生想对称,这实际上是想说明曾国藩确实不是一般人。
不管这种故事有几成是真实的,这些传奇随着曾国藩的逐步飞黄腾达不胫而走。对于曾家来说,不管曾国藩是不是巨蟒转世,作为父亲的曾麟书总之非常高兴,因为终于有一个儿子可以去实现自己未实现的梦想了。
3。别具一格的乳名
几乎每个中国人都有乳名,上至帝王将相,下到普通百姓,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乳名,曾国藩在这一点上也没有搞“特殊化”,他也有乳名。当然,中国人的名字往往不仅仅是个代号,还会蕴藏着很多信息。
古人的乳名很有特点,类似于狗子、铁蛋等这样的不雅字眼总被用来做小孩的乳名,这是遵从“名字越贱命越硬”的古训。曾国藩虽然出生在农村,但他的乳名却没有那么土气,反而感觉别具一格,比较时尚。
宽一,具体是哪位高人起的,代表什么意思,我们无从考证,只能猜上一猜:
首先,给他起这个乳名的人,百分之*十是他的祖父曾竟希,因为这个老人是一家之主,而且对这个重孙又格外看好和喜爱,他不会把这个权利让给别人,至于是他自己想的,还是请教私塾的先生,就不得而知了。
其次,这个乳名代表的寓意也耐人寻味。“宽”或是心胸宽阔,宰相肚里能撑船,老人希望这个孩子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或是生活宽裕,芝麻开花节节高,老人希望这个孩子能衣食无忧、一生幸福。至于“一”,或是代表忠诚、有恒心,老人希望这个孩子一心为国,不走邪路;或是俗气一些,代表了曾家子孙的地位,以后如果再添人丁就叫“宽二”、“宽三”、“宽四”了……
总得来说,宽一,这个乳名寓意深刻,正代表了曾国藩一生的传奇,也许这就是冥冥之中注定了的。但话又说回来了,如果曾国藩没有高官厚禄和盖世的功绩,他的乳名还会被人们记起吗?当然,这只是个假设,假设而已。
不过,乳名可不是随便叫的,只有最亲近的人叫出来才感觉温馨。孩提时被人呼来唤去的叫乳名,倒觉得亲切;长大后,谁还喜欢被别人叫自己的乳名呢?
4。了不起的曾家爷爷1
在古代,农民过着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耕是生存的根本,离开了耕,就无法生存,但是只靠耕作,只能勉强过上温饱的生活,又难以发家致富。民间有句俗语:“穷喂猪,富读书。”儒家也有条规矩:“学而优则仕。”所以读书是古人致富的途径,入仕的阶梯。老百姓想要步入上流社会,只有华山一条路:读书。
古代的传统家庭,必定有一处祭祀祖宗的神龛,设在堂屋的正中,在神龛两侧,必定张贴一幅对联,来警示子孙后代。
曾家祖辈务农,是典型的耕读世家。在堂屋神龛两侧也挂着对联云:“奉祖宗一炷清香,必诚必敬;教子孙两条正路,宜耕宜读。”这就是曾族祖传的治家之道:相见必敬,开口必诚;一颗红心,两手准备。
所以,曾家自从曾元吉(曾国藩的太高祖)稍微富裕之后,便以耕为本,以耕助读来治理家族,希望有朝一日能走上富裕的康庄大道。然而天不遂人愿,虽然代代都有读书人,但却没有一个人能走完由秀才到举人再到进士的漫长历程。结果,曾家经过几代人的接力赛,直到第九代后裔——曾国藩才依稀看到了入仕的曙光。
曾家靠着农耕赞了些资本,并没有像守财奴那样把钱财埋在地下,而是很明智地选择了再投资,投资的项目就是再教育,希望能有子孙能够入仕做官,改变被冠以农民的帽子。这一点做对了,正因为有这样的家规,曾国藩才有机会通过科举,入仕为官。
有了这样的家规,还需要有认真执行的长辈,这二者缺一不可,接下来我们就看看曾国藩的祖父曾星冈,这个人不一般。
曾氏祖籍源于衡阳,经过几代人的多次搬迁之后才来到了湖南。至于搬迁的原因,多半是因为战乱,或是吃了什么官司,否则,谁愿意拖家带口,背井离乡,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谋士呢。
就这样,东跑西颠,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直到子城的爷爷的老太爷曾竟希一代,曾家才真正安定下来。
起初曾家家世微薄,日子过得并不轻松。经过后人辛勤劳作,不断积累,光景才逐渐好转,一直到了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时,家中有近100亩水田、山林,还盖了几处不错的宅院。
曾国藩在曾玉屏身边生活了二十七年,祖父的为人行事,对他人格个性的形成,影响很大。所以对这个人,我们要多落些笔墨。。 最好的txt下载网
5。了不起的曾家爷爷2
曾玉屏,字星冈,后人都尊称他为曾星冈。
虽然曾家历来节俭、勤奋、为人厚道,但难免不会出现败家的孩子。曾星冈就是败家的典型,他年轻时放纵、叛逆,留恋在湘潭繁华闹市间,和一帮狐朋狗友喝酒划拳,偶尔还调戏一下良家妇女,是个十足的纨绔子弟。
虽说曾家比较宽裕,但也架不住这样无度地挥霍。也许是良心发现,
曾星冈对这种游戏人生的生活生出厌倦之情,感到很无聊。有一天恰巧听到两位年长的邻居在议论他,一人说:“他的家境不错啊。”另一人说:“就是金山银山也架不住这样挥霍啊。”两位老人的议论真是醍醐灌顶,曾星冈再也睡不着了,想想自己以前的败家行为,开始深深自责。
最后,曾星冈终于醒悟,卖掉马匹,决定重新做人。在众多狐朋狗友中,只有一二人为他送行。他步行往家赶,这一百多里的路程,对于从来没有经历艰苦环境锻炼的曾星冈来说,实在是一种挑战,他咬着牙前行,脚上磨起了一个又一个血泡。最后,满脸尘垢的曾星冈一瘸一拐地回到了家。
从此,他痛改前非,每天起早贪黑,开荒辟林,种园养猪,捕鱼打柴,拼命地干活,来弥补自己以前犯下的错误。
正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曾星冈由好吃懒做变得如此勤劳,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一个人学坏是片刻之间的事情,而要由坏变好,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曾星冈天翻地覆的变化,自然引起我们的怀疑,无奈史料记载有限。
也许是他多年在外游荡,家中的娇妻红杏出墙;也许是和他一起的狐朋狗友凭借万贯家财买了个官,在他面前显摆;也许是家中的老娘被他不务正业言行气的半死,等等。总之,曾星冈应该是受到了强大的刺激,使他迷途知返,走上正途。
经过十几年的经营,曾家的境况大为好转,蒸蒸日上。曾星冈不仅在家族里享有较高的声望,勤劳、刚正的他也成了白杨坪的中心人物,左右邻舍有了纷争、诉讼、红白喜葬、天灾人祸,都主动找他拿主意,排忧解难。
可以说,曾星冈在村庄是风光无限,挣足了面子,但他做梦也没想到因为自己没多少文化不仅大跌面子,而且还赔了一笔不小的钱财。
近代中国由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阶层——乡绅阶层,他们主要由科举及第未仕或落第士子、当地较有文化的中小地主、退休回乡或长期赋闲居乡养病的中小官吏、宗族*等一批在乡村社会有影响的人物构成。他们的各种权力和社会地位,相当一部分是皇权默许甚至授予的,封建上层统治者的目的是让乡绅在皇权不容易支配到的乡村社会里,负起率民为善的教化责任,以补充地方行政的不足。同时,乡绅又从乡村的宗族、家族、民众那里得到支持,使他们成为乡村民众的代表,构成在官府之外的又一股势力。所以,他们近似于官而异于官,近似于民又在民之上。
民众对于乡绅是畏惧的,一般都不想轻易得罪他们,因为他们的背后是官府,但偏偏曾星冈却和乡绅扯上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6。了不起的曾家爷爷3
据说,有一次,因为宅基地的事情,曾家和湘乡的一位大乡绅闹了场官司。
曾星冈因为不识字,只好请秀才帮忙写状子,可耿直的他有不愿意给写状子的秀才打点银子,结果让一位代写状子的秀才给捉弄了一把,有理的事硬让这位老秀才的“妙笔生花”给写成了无理。
到了县衙后,曾星冈才知道被人耍了,因为诉状不占理,曾星冈自然败诉。
其实,退一步讲,即使没有被秀才作弄,曾星冈要想胜诉大乡绅,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毕竟乡绅的背后是官府,曾国藩就受到曾星冈的这种不畏强暴精神的影响,骨子里就有一种不服输的冲劲儿,所以,历经磨难后,最终才练就了湘军,这都是后话了。
大乡绅胜诉了,更加不可一世,当着曾星冈的面奚落他:“在湘乡还有敢跟本老爷斗的人?我的两个犬子可都是秀才,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