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俊美男女更有吸引力,更让人眩晕。当然,这是拙见。
最近一直在外面拍照片,有自己人,也有采访对象。透过镜头诠释出的照片,我会忘记他们的脸,看到的是各种精神力量。各种的意思就是从傻B到牛B到平和全包括的意思。
对一个人的评价不要通过那些意识形态符号来决定:名声、头衔、职业、身份。相信直觉就好了,那才是直指人心的精准。通常第一印象讨厌一个人,哪怕你努力控制和改变自己去和他接触了解,但是到最后你还是要屈服于自己的第一印象——事实往往证明了直觉的准确呢。通常你第一印象就讨厌他,但是因为他人脉广有势力有好处强捺着自己去交往,就好像穷人和富人非要撑同一把伞,穷的那个湿得往往更厉害。所以,若见势不妙,还是趁早闪开比较清静。
理顺人际关系是个好办法。我得益于一句话:这个世界上好玩的人那么多,我们都玩不过来,何必要为一段破破烂烂无法修补的关系痛心,和一个想起来就叹气的人纠缠?
当然,所谓“第一印象”,有时往往就是偏见。最为困难的事情就是克服某种意识到或尚未意识到的偏见,那源于我们自身的狭隘、恐惧、与保守和懒惰。所以,这俗话放这里说也是对的:放别人一马,其实是放自己一马。如果你可以摒弃那些偏见,会觉得生活愉快很多。
我听同事讲,她采访的时候真想大嘴巴抽那丫,这使我们对人类新物种产生了浓厚兴趣;还是听她讲,那个82岁健步如飞的八路军老太太,顿时觉得生命可以成为传奇;我看见了网络名人阳光俊美的小脸儿,听他讲那些主流正面的价值观,便已经觉得赏心悦目;在嘈杂的机房里,年轻清秀的国企工程师脸上,已经带有了一丝隐忍,正如老子多年前国企生涯中那些照片的同质表情。看光影在每个人脸上流动,其实,很感慨。
千言万语,说不清楚了。只能拿小学生作文的套话来总结了:这一切真叫人有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啊。
醋海沉浮录
每个人在饭桌上都可能会遇见一个醋坛子,并非是说上演原配掌掴桥段,您知道吧?真的有很多人无比热爱醋这种调味料,无论上了什么菜,都恨不得以醋蘸之。那种饱含着饭馆味道的菜经过醋的洗礼,进入口腔的一瞬间——真是无法形容的滋味啊。
话说吃醋有利身体健康,最起码在外面餐厅吃饭的时候,醋可以去掉食物上过于浓烈的表演性味道,顺便把过剩的油脂去除一二。至于促消化、软化血管什么的都不必再说了,以免得开心的时候总惦记着养生保健什么的。保健水果醋——这东西确实存在,但是那种变质果汁的味道,完全不在讨论之列,没来由亵渎了“醋”这个字。
在餐厅,通常额外要一碟醋,就好像福利彩票开奖一样,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滋味的。大多是颜色寡淡的米醋,酸到可以抹杀一切其他味道。某些港式茶餐厅,更是会莫名其妙地上来一碟浙江红醋,颇有化学实验的意味。只记得有几次,都是在川菜馆子里,遇见了*之醋,味道柔和中正,带着几丝甘甜而完全没有化学感,可以空口服用而不会有任何刺激感,简直就想抓过服务生问清楚品牌与购买地——虽然知道那可能只是最便宜的成桶批发的醋。
为此,寻找心中的*醋的行为从餐厅蔓延到超市。我知道北京的超市里有很多品牌的醋,但是味道都往往不尽如人意。山西老陈醋口碑一直在前,只不过包装粗陋,价钱简直叫人不能够放心。清徐的醋越来越不如往昔,味道略显尖锐,最主要的是瓶底经常出现可疑沉淀,即使知道是合理成分,也慢慢在感情上疏远了它。北京的龙门宽醋系列,通常已经不会再看它们一眼了,因为除了炸酱面,它们确实表现太平平。著名的镇江香醋,如今口感也过于锐利,带着陈醋和醋精混合的味道,还有着太浓厚的颜色——当然,上面说到的已经是醋家族里表现还算不错的,只是尚不能满足爱醋之人追求完美的那份情感而已。至于某个品牌经过重新包装的高价醋,那简直就是欺世盗名,虽然包装豪华,但也不过是新瓶装旧醋而已。
最后,经过反复的挑选实验,总算找到了一款综合评价最高的醋,如果在超市看见一款价钱便宜,包装简单,写着“保健醋”三个字,还印着人名代言头像的那一瓶,尽管可以买回去体验一番。好歹,人生可以酸,但是不必涩了。
标题党的逆袭
话说,这是个眼球决定注意力经济的年代,所以讲究的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于是标题党就华丽地诞生了。所谓标题党,说的是一件本来稀松平常的事情,会在题目上以震撼性的方式进行放大、渲染的表达。以某种同音或歧义、双关的方式引发误解,所有的目的都是为了吸引大众眼球。通常,玩这招最好的是广告公司、品牌代表,而如今媒体也全部变成了夸张主义的标题党,一个霹雳一样的题目直接把读者震撼翻倒。
民间总有奇人,不知道谁用“标题党”三字就精准地概括了以上博眼球注意力的一切行为。当然,无论是媒体文章还是广告,一个震撼性的题目总会第一时间吸引人们注意,并且产生兴趣来阅读。至于读者放下杂志报纸是不是要笑骂,就没人再操心了。反正你只要看了文章,目的就达到了。华丽的标题党有很多种风格,大部分如电视剧狗血八点档一样俗丽,也有一些以冷静或学识渊博的状态出现,这样就很难辨识了。
还记得报纸上那巨大的横幅广告吗——写着“07*方兴未艾”的。看得大伙儿触目惊心——但实际上是在讲2007年房地产的行情看起来很好,并且还会更加好。如果是在网上阅读,点击这样的题目进去以后恐怕第一感觉就是受骗上当,至于内容是什么反而不重要了。这种标题党,是典型的只注重分母而完全忽视分子的路数。它所吸引的,完全是非目标读者之外的其他人,也不知道图什么。
有一个老笑话,讲的是电影院门口的电影名字:《一个女人和七个男人的故事》、《三个女人和一百零五个男人的故事》……别误会,那其实是《白雪公主》和《水浒》,充分利用了读者的八卦猎奇心理。如今更上一层楼了,加以琼瑶式煽情大洒狗血,再简单严肃的故事,都可以搞成闹市街头撒泼打滚的肥皂剧。《神雕侠侣》的知音体题目翻译成《十六年的等待啊!那独臂人的爱情痛彻心扉!》,而《白雪公主》,也可以用如此方式煽情一把:《被后母欺凌的弱女子啊,七个义薄云天的哥哥为你撑起一片晴天!》。假如定力稍弱,看见这种题目并且顺便读完全文的人很难不会一口热血喷在桌子上。但是,你还真别小瞧这种下猛药的煽情标题党,有的杂志靠这种标题坚挺了十多年,销路甚佳,虽然有一部分读者完全是为了看标题党如何洒狗血才买的。
当下最流行的标题党,则显得比较隐蔽和晦涩,通常是为了突出脑力激荡、创意无限,或者是以冷静正面的态度出现,用来突出学识渊博的知识分子气质。通常主打“看不懂”三个字,还是为了达到吸引眼球顺便教化大众的目的。就好像随手翻开一本杂志,看见《低B生活》四个字,大家通常都摸不到头脑,不过看到第一句话就完全明白了:“现代都市人普遍缺少维生素B族……”然后就觉得跟作者一起玩了一回头脑风暴。比如LOHAS、世界是平的、高眉、养基者等等,就属于直接沿用国外新思潮,或者是知识分子圈内自创概念、定义的新词,以比喻和谐音来强调趣味性,总之就是让知道的这一圈儿人见之则明,尚未通晓此等概念的那一圈儿人见之则自惭形秽,赶紧加强学习,以免落后于社会。看见一标题就叫人有那么多的想象与猜测,直到看完内容才知道,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啊。就好像论坛上著名的那张帖子一样——《恐怖的一次性生活》,其实讲的是环保,而不是什么其他内容。这还真是成也标题党,败也标题党。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停车做爱枫林晚”
假如你爱一个人,请和他去旅行。回来以后,你可能更爱他,也可能这辈子都不想再看他一眼。旅行是检验人品和身体的最好途径,顺便可以检查矜持程度和应变能力等软指标,从而决定了要不要和这个人继续下去——并且,如何爱下去?
我知道有相当多的*韵事都是发生在旅途中。实在也是因为人在城市中太过矜持,其中涉及到YOUR PLACE OR MY PLACE的问题,总没那么好张嘴,而路途中一切从权,为了节省开支住在同一间酒店房间里,也有可能开始的时候信誓旦旦谁都不碰谁,但关上门以后发生什么事情,谁能预料并控制呢?在身边朋友们的故事里,与某人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有的发生在自驾车的长途旅行中,有的是自带旅伴的陌生城市的五星级酒店里,甚至还有穿越爱好者露宿山顶的帐篷里。黄金周长假,不知道上演了多少“停车*枫林晚”的故事。
已经苟且在一起的男女,喜欢选择休闲旅程,比如直接飞到三亚的亚龙湾,选一间五星级酒店海景房,在海边发呆,在房间里翻云覆雨。被杂志和广告灌晕了头的情侣都梦想过乘邮轮一路奔向地中海,那听起来也是个浪漫的选择。只不过上述两种方式,以及雷同的各种“豪华”休闲线路,其实都营造的是一种人为的孤岛气质,那里,只有天和地,还有一男一女,其他的事情都被排除在外,只能使劲搞,使劲搞了——在酒店的房间里,在邮轮的房间里。男人们通常痛恨此类旅行,实在是因为女人们恨不得把一辈子的*都浓缩在这些天里了,还美其名曰“浪漫”。这一路真的不是炼药渣的吗?
其他翻山越岭的旅行,总是可以引发很多想象。他们是什么时候手拉上手,什么时候头靠在了肩膀上?当然,一个不肯帮女友背包的男人,并且斤斤计较旅行费用的男人,在出门头两天就可能被飞掉。但是,朝下,怎么继续?是出门前就带好安全工具?那难免会显得居心叵测了点;可是不准备的话,难道要用宾馆床头预备的来历不明的安全套?并且第二天退房的时候叫全世界都知道昨天晚上这间房间里发生了什么事?
当然,这只算插曲,不是什么大事,还有大量旅途艳遇没有计算在内。好玩的是在那些艰苦地区的“豪华”宾馆,通常在洗手台或床头有大量的安全用品以及情趣用品。我就是在上海郊区的一家宾馆见识了女用安全套,在山西的某家酒店见过了所谓强力大补的*,在海南见过全套一次性泡浴工具,在山东见过全套床上用品外加男女*——虽然它们都是单独收费的,但是,谁能告诉我,这真的不是性事在旅途中的戏剧化放大吗?
欢迎加入鸡血俱乐部
一姑娘问起减肥秘诀,哥们儿告诉她:无他,唯强大精神力矣。您只要成天告诉自己我就是一瘦子,我又瘦了,各么就一定能瘦下来。姑娘说:哎呀,怪不得。我每天都告诉自己我是胖子我是胖子。最近大伙儿在恶搞成功学:您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我所有的鼓励与祝福只给最棒的您。当这种话都挂在嘴边说得行云流水的时候,其实自己早就因占据了智力上的优越感而沾沾自喜。可要是喊着“我是最棒的”,别人一定以为这孩子被人骗去做传销了。
还有很多人不约而同地突然跟我提起目的和信念的重要性。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然后要有坚定的信念,那就一定能达成心愿。看来新年以来大伙儿都窝在家里反思人生来着。可不是嘛,年终奖快发了,天儿又这么冷,不想点伟大目标怎么打混啊?还有一孩子绘声绘色地给哥们儿我讲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人是怎么凭借强大信念成为畅销书作家的,而我同时也想起了我那坚持要融资上市的偏执型神经质前老板和那些立志要嫁给有钱人留在大城市的姑娘。他们都成功了。所以,想想那些抱怨者吧,他们连买张彩票都嫌麻烦呢,虽然他们够理性,但是也确实是心志不坚。所以,在这种氛围下,我打算在办公室隔板上写上三行字:钱。有钱。有钱人。
人家有心灵鸡汤,咱们有心灵鸡血。其实,那些折腾,无非是给已经疲态百出的生活扎一针强心剂而已。打了鸡血您好歹还觉得日子过起来精神点儿。不过,做人要有目标有信念这事儿,确实是到了一把年纪才切身体会到的,原来人越活越主旋律是完全有可能的。所以,我打算这样,那样,这样,也争取每天输出点儿价值观什么的。实在不成,还可以加入狗血俱乐部,狗血八点档人生,毫无争议的南玻万VIP是马景涛先生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