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颠覆策划-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一个整版的篇幅报道了这个工程。在这篇报道中,王星同志的光辉形象赫然出现,他站在宣传牌的效果图前,正向采访的记者讲解这个策划的过程。  香港媒介对这个宣传牌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当然,他们也能体会在深圳罗湖桥头建造这样一个巨型宣传牌的良苦用心;他们把这个宣传牌看作是祖国大陆对“香港明天更好基金”的回应,他们认为,这是中国政府对香港回归以后的一种承诺和美好祝愿,这个宣传牌体现着中国政府的一种姿态、一个承诺。  宣传牌如期在1996年7月1日竣工揭幕。当天,知名人士云集罗湖桥,著名经济学家、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新华社《中国名牌》杂志社名誉社长董辅礽先生专程赶到深圳,参加隆重的揭幕仪式。  揭幕的时候,巨幅的红布被嘉宾缓缓拉下,庄重、热烈的牌面映红了罗湖桥两边,不少途经罗湖桥的港人驻足观看。电视台的记者不失时机地随机采访了一些港人,他们无一例外地对眼前的这面宣传牌给予了高度评价,其中一位拉着行李车的老人激动地流下了热泪,他说自己希望香港和祖国一样有美好的明天,他说自己看见这个宣传牌,就想起了几十年前母亲对他独自闯香港时的祝福。  这是王星策划香港回归题材“四重奏”中的第二部交响。  他们实现了自己的初衷。客人散去之后,王星长久地站在罗湖桥头,他以宣传牌为背景,照了一张相。那是属于他的作品。  政治有时是一种公共关系,政治策划有时就是公共关系的策划。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那天,在香港会展中心新翼;国家主席###向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赠送了自己亲笔题写的匾额,那上面写的是:  “香港明天更好”。  

中 篇(1)
为历史做一个完美的纪念——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碑策划  应该说,在香港回归这样一个影响深远的历史进程中,做成一个倒计时牌就足以说明一个民间的策划人对历史和政治的充分关注了。但是,随着香港回归的指日可待,另一个回归题材的策划又迫在眉睫了,那就是为这个历史性的回归建立一个纪念碑。  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碑策划,是和香港回归祖国倒计时牌策划一同提出的,在王星看来,从倒计时牌到纪念碑,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和一个完美的圆,所以,完成香港明天会更好宣传牌以后,他和田地又即刻进入到纪念碑的设计和建造之中了。  纪念碑的建设过程和倒计时牌、香港明天会更好宣传牌没有什么更大的不同,如果从策划的专业角度来表述这个过程也不见得有什么大的意义,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窥见在运筹这个项目的时候,策划人的远见和睿智。  前面说过,策划者在1994年已经开始运作香港回归系列策划,当时拟先后建造倒计时牌和纪念碑,这两个项目都需要请示政府并在罗湖桥头申请项目用地。是报批一个建一个,还是一并报批呢?报一个建一个,可能比较容易被批准;而同时报批,可能会因为项目涉及因素较多反而不容易批准。  王星的意见是,既然是自上而下的运筹这个项目,不如一并报批,一并把两个项目的用地申请下来。按王星的预见,进入1996年,深圳当地关于香港回归的策划将会非常多,而倒计时牌和纪念碑是两个容易被人们想到并付诸实施的项目,如果届时再来申请项目和项目用地,事情将会变得复杂和不可驾驭,不如现在趁多数人还没有注意这个领域的时候,一并把两个项目和项目的用地申请下来,使自己的策划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是对制高点的判断和掌控;只有你具备这样的思想、同时也具备对事情发展趋势的准确预见,才可以使自己的策划沿着自己的思路展开。  果然,到了1995年底、1996年初,当内地还没有掀起香港概念热潮的时候,深圳的香港热已然兴起,不少机构也开始了对香港概念的追逐和策划,其中不少就是在深圳某地举建回归纪念碑的策划。深圳地方政府接到不少类似的意向和申请。可以想象的是,这些策划无一例外地被退回,原因当然是早已有人将纪念碑立项了,不仅如此,连项目的用地政府也早已给了红线图。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王星预见性的策划和操作方式,确保了纪念碑项目能按自己的策划顺利实施和展开。  再说项目的资金问题。由于是民间运作,项目的资金是没有保障的,哪怕是这样的项目也是同样,只有你到了无法操作的阶段,政府顾及项目的影响才会施以援手;但政府施以援手的时候,也是你策划人失手的时候,那说明你没有操控这样项目的能力。  鉴于香港题材的大热,建造纪念碑的时候,已经不像建造宣传牌那样过于为资金发愁了,因为一个民族集体的关注就是资源。但毕竟是体现祖国内地对这样一个历史事件的纪念,项目是不可能公开集资的,那样会成为香港媒介的笑柄。  关于资金的事宜,王星同样也有自己的思路。还在建造倒计时牌的时候,为了清除周边的环境,把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的一个广告牌拆除了,现在,建造纪念碑,也许可以再次从观澜高尔夫上打主意。  首先,观澜湖高尔夫的舵手是香港知名的爱国实业家朱树豪博士,他的事业在深圳观澜达到颠峰,其掌控之下的观澜湖高尔夫已经是世界知名的休闲胜地,对于祖国内地的文化体育事业一向关注有加,他爱国爱港,旗帜鲜明;在香港即将回归祖国的时候,他完全有可能站出来为这个纪念碑的建设助一臂之力。  再者,观澜湖高尔夫在香港拥有大量的会员,他们中不少就是经过罗湖关前往观澜湖高尔夫的,如果由朱博士出资建造这个纪念碑,无疑对其会员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说倒计时牌的建造使朱博士失去了一个广告牌,那现在另一个更加具有影响力的载体完全可以在一个更高的层面重塑他和观澜湖高尔夫的形象。  

中 篇(2)
基于此,王星建议直接与朱博士建立联系。  朱树豪博士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为了能将郎平从美国邀请回国执掌中国女排教鞭,他亲赴美国,利用自己在国际体育界的声望从中斡旋,最终,并由他自己赔付了郎平的违约金,才使得铁榔头回到国内,执教中国女排。中国申奥的时候,朱博士更是倾注了自己的心血,不仅为申奥做了大量的、无人可以替代的公关工作,还利用自己旗下的观澜湖高尔夫球场进行国际性体育比赛,甚至把国际自行车联合会主席邀请到观澜湖做客,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体育风采,更把自己的女儿送至申奥核心机构,他把一个民族的梦想当作自己的梦想来打造。如果大家留心,可以看见,当萨马兰奇主席宣布中国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时候,那一群雀跃的中国人中身着深色西装、举起双臂忘情欢呼的那个人就是朱树豪博士。  朱树豪当然不能错失这个纪念碑,不是因为他想借这个纪念碑扬名立万,而是在这个中国现代最重要的历史时刻来临的时候,他不能不表达自己的喜悦和关注,他必须让更多的香港人、祖国大陆人看见他的喜悦和自豪。他理所当然地接受了捐建纪念碑的邀请。  他还有一个要求,所有的建设资金全部由他一人捐献,因此,组委会的项目预算他照单全付。在纪念碑建造期间,他还在百忙中抽空来罗湖桥边,查看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他的心情非常激动。他说:我想说的一句话是,我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和骄傲!中华民族有过屈辱的历史,香港回归祖国充分显示了祖国的强盛。香港回归不仅不会削弱东方明珠的魅力,而且会使她更加辉煌!  1997年7月1日零时,五星红旗在香港冉冉升起,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  下午4点30分,罩在纪念碑碑体上的巨幅红绸缓缓飘下,米高的汉白玉风帆造型的碑体展露在罗湖桥头。以“沧海云帆,乘风归来”为寓意的纪念碑,将永远铭记香港回归这一历史盛事。来自海内外的嘉宾纷纷在此合影留念。在一旁的罗湖桥上,许多香港同胞也停下脚步拿出相机,记录这个重要的新闻事件。  这是王星香港回归题材策划的第三步曲,它对一个民族的一段历史做了一个完美的纪念。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下 篇(1)
为了一个世纪的沧桑——中央电视台  最大的一桩影视项目融资策划  周振天是我国著名的电视编导。1992年,他应王星之邀赴深圳休假。王星陪他沿着深圳河边境线参观,那里能看到香港的山山水水,那是从山后露出的香港上水小区的一角,尽管看不到香港的中心区,但它依然勾起他们深深的感触:那里就是香港!眼下是一条割开香港和深圳的封锁线,两边都有电网,都有巡逻队。周振天的心里很不平静。本来是一个整体,如今却是咫尺天涯。过去也有这样的感觉,但是从历史书上得来的,当这一切就出现在眼前时,这种感觉才立体了——那是一段沉重而现实的国耻!  去了中英街,对面是香港的金店,他们脑子里总是想着金店背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那里的人们又是怎样生活的,他们已经和祖国隔开一百多年了,他们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  那时离香港回归祖国还有6个年头。6年,其实很短暂,转眼就到了。他们两个,一个是搞电视的,一个是搞策划的,想到这一代人将亲身经历中国恢复在香港行使主权,他们就有一种冲动。周振天对王星说;这次来深圳的收获太大了;他产生了拍摄一部反映香港百年历史电视专题片的冲动。  王星这次邀请他来深圳休假;就是想和他在电视上进行合作。王星第一个支持周振天的想法,并开始为周振天搜集有关香港和深港边界上的创作素材。回到北京后;周振天根据这些素材,很快撰写了一个专题片的创意大纲,片名最早定为《香港百年》。  王星看了这个片子的创意大纲以后;认为很好;并嘱周尽快将大纲上报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非常敏锐地抓住了这个片子,并特聘周振天为这部片子的总编导、总撰稿。1994年,《香港百年》由中央电视台正式立项,并将项目上报广电部,同时致函国务院港澳办、新华社香港分社和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征求他们对这部片子的意见,并请求得到拍摄和制作上的支持。  当时这部片子的总体构想是:以香港百年的历史为贯穿线索,以中华民族乃至世界近现代史为背景,回视香港百年来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把香港主权的一得一失中所蕴涵的历史规律和历史必然性揭示给人们,从而激发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自尊、自强、自信的民族精神。  国务院港澳办在复函中指出,拍摄本片“为我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做好舆论宣传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华社香港分社认为此片“很有意义”,表示“完全支持”;我国驻英大使馆不仅表示将对此片的拍摄工作给予大力协助,还对该片在编导和技术上提出了一些建议。中央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已把此片列入“五个一工程”项目,并请国家主席###题写片名。  ###主席在看过本片的创意大纲后,非常重视,不仅亲自丰富完善了该片的创意,将《香港百年》改名为《香港沧桑》,同时还为该片题写了片名。这个改动可以说在周振天原有的创意上又进了一步,“沧桑”比“百年”蕴涵着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意蕴。  无论从什么角度衡量,《香港沧桑》都是一部献礼式的电视专题片,它的顾问包括: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原国务委员、原港澳办主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主任姬鹏飞、全国政协副主席、原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胡绳、全国政协副主席、预委会主任安子介、全国政协副主席、预委会副主任霍英东,以及国务院港澳办主任鲁平、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和原港澳办副主任李后等。  这部大型电视专题片分上下两部,共12集,50分钟一集,总长度600分钟。计划从1996年7月1日起在中央电视台一套、四套黄金强档播出上部,1997年7月1日起播出下部,之后再连续完整播出。  在《香港沧桑》紧锣密鼓策划筹拍的过程中,英国方面也在拍摄一部反映香港百年历史的电视片;很明显,中英双方关于香港百年的视角和结论是不一样的。《香港沧桑》必须尽快完成,这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下 篇(2)
拍摄这样一部大型的电视专题片,所消耗的资金也是相当可观的,当时,主创人员前期往来香港、英国等已经耗费了大量资金。仅仅靠中央电视台的拨款,还不足以确保该片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