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 篇(2)
拍摄这样一部大型的电视专题片,所消耗的资金也是相当可观的,当时,主创人员前期往来香港、英国等已经耗费了大量资金。仅仅靠中央电视台的拨款,还不足以确保该片能在一种宽松的环境和条件下完成。总编导周振天决定寻找一家赞助单位,由赞助单位出资,当时的目标是筹集300万元,以弥补拨款的不足。 当时,香港概念已经在深圳大热,深圳人比内地人更关注香港的回归,周振天认为,在深圳筹集资金的难度可能要比内地小,所以,他便想到了最初令他萌生这个专题片创意的深圳,想到了正在深圳策划、实施香港回归项目的王星;他希望王星能为这部国内外关注的12集专题片融资。 周振天将全套《香港沧桑》的文本资料交给了王星,包括中央电视台的立项报告、广电部的批示,国务院港澳办、新华社香港分社、我国驻英使馆的复函,顾问名单和专题片的策划文件等。王星一眼便发现这个片子所蕴涵的巨大的历史价值、政治效应以及想象空间,他决定为这部片子寻找赞助单位。 当然,王星知道,仅仅凭这些文本资料还不足以让企业家提供理想的赞助,如果想给本片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必须在回报条件上作精心的策划。 王星将周振天送来的文本做了仔细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他为赞助单位设计了一个非常诱人的回报条款: 赞助单位作为本片的协助拍摄单位,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提高出资单位的档次,使得出资单位获得充分的荣誉感;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该片的新闻发布会,除了邀请中央电视台领导出席之外,还要邀请国务院港澳办、新华社等领导出席; 在香港举办首映式,邀请香港知名人士到场; 赋予出资单位围绕本片组织鸣谢单位的权利,使出资单位能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一定的经济回报。 这些今天看来已经非常简单的回报条款,但对寻求赞助商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根本上来说,《香港沧桑》是一部政治性极强的片子,它代表了中国政府对香港百年历史的观点,对这样一部片子,过分的商业化色彩无疑会影响本片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所以对于出资赞助本片的单位,其回报条款是被严格限制的。 做完这些附加文件之后,王星开始在自己的视野里筛选可能的目标,就像猎人寻找可能的猎物,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嗅觉。这个时候,一个身份特别的人物进入了王星的视野,这个人就是武警下属一个集团公司的总经理——王颖杰。 王颖杰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公司归武警管理,但是他本人并不是军人,想必大家一定能理解这样的情形,这是那个时代特殊的现象。说他传奇,是他带着7000元钱闯深圳的时候,一出火车站,叫了一辆的士,司机问他去哪里,他说:哪里的房子最好,就去哪里。 当时,最好的房子是蛇口的海滨别墅,于是,司机便拉着他直奔蛇口而去。王颖杰下了车,要找房产科,人家说这里没有房产科,只有物业管理公司,他于是便找到物业公司,张口便说,自己想买这里的20栋别墅,物业公司的人吓了一跳,这里的别墅加起来也就那么多,怎么突然出现一个亿万富翁呀!便回答道:别说买20栋,就是租也没有。王问:那我如果要租两栋有没有? 两栋还是有的,于是他便将自己口袋里的钱悉数支付了两栋别墅的房租和押金。结果,王的口袋已经空了。身边还有一群手下,怎么办?于是他便让手下把别墅附近酒楼、商店的经理找来,告诉他们,我们公司可能会有大量的接待和采购任务,零散地付账太麻烦,能不能先消费,然后一月一结?这些老板发现这家公司场面挺大,被他的气势给镇住了,没有理由不同意呀,人家可是在这里有两栋别墅呀。安顿好了手下,紧接着王颖杰才去外地筹款去了,他的事业也就这样起步了。 王颖杰是一个特别豪爽的东北人。还在王星、田地建造香港回归祖国倒计时牌的时候,他便出现了,他为自己没能赞助、参与这一历史事件而遗憾。这次为由###主席亲笔题写片名的《香港沧桑》筹集资金,这个人无疑是理所当然的最佳人选。  
下 篇(3)
果然,当王星带着相关的文本去拜访他的时候,还没等王星说完整个事情,王颖杰已经拍板了: “王星,明白人不要细说,这个事情我做定了,你立即和中央电视台联系,就直接准备签约仪式吧,咱们立刻去北京!” 王星把深圳的进展情况向周振天作了沟通,周万万没料到,事情这么快就有了眉目,他急忙按王星的建议筹备在中央台的签约仪式。 很快,王星和王颖杰便去了北京。 一切比预想中的还要顺利,王颖杰在北京和中央电视台常务副台长于广华、副台长张长明见了面,并在极其短暂的时间内与中央电视台达成了确切的赞助意向:王颖杰的武警泰华企业集团愿意独家出资协助中央电视台拍摄12集电视专题片《香港沧桑》;具体出资额为人民币1700万元;至于中央电视台和《香港沧桑》剧组所能给予他的回报,他听王星的建议,同意接受。 事情出乎意料的顺利。这是中央电视台历史上最大的一桩影视融资案例。无论是行内人士还是行外人士,对这个天文数字无不感到惊奇。 当王星陪王颖杰再次赴京时,张长明代表中央电视台与武警深圳泰华集团在中央台新闻发布厅顺利签了约。不久,泰华集团的第一笔资金到位,借助这笔资金,《香港沧桑》很快进入了创作和拍摄阶段。 整个拍摄过程无比顺利。在香港、大陆、英国,周振天和剧组采访了包括钱其琛、鲁平、周南、董建华、安子介、梁振英、范徐丽泰、霍英东、李嘉诚、曾宪梓、钟逸杰、陈香梅、撒切尔夫人、希思、钟士元、沈殿霞等中外知名人士,并在大陆、香港、英国等地收集、整理了大批历史史料,成功地打造了香港回归题材中最重要的一部电视专题片。 《香港沧桑》在香港和祖国大陆播出期间,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获得了几乎一致的赞誉和肯定,在该片的香港首映式上,董建华、霍英东等香港风云人物齐齐出席。王颖杰西装革履、意气风发地在主理嘉宾席上和香港的风云人物谈笑风生,言谈举止间充盈着显而易见的成就感。  
王星·事件回眸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九七香港回归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举国欢庆、万众瞩目。当时,我在新华社《中国名牌》杂志社深圳记者站任副站长。我在着手策划香港回归系列活动时,没有任何指令性任务,完全是出自一个策划人的冲动和社会责任感。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是世界历史上的创举,所以香港回归也是世界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政治事件。能够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策划,当时我只想着在这个历史时刻,做一些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的贡献,没有任何功利思想。整个人精神状态极佳,浑身充满了智慧和力量,策划中的各种奇思妙想都是在这种状态下诞生的。那时整个人都钻到“九七”概念里去了,所以,直到现在还有人说我是中国的“九七”概念专家。 涉及“九七”的几个策划活动,可以说从立项、报批到集资、操作,都是我和同伴们一道完成的。其中很多精彩的策划,能想到已经很不容易了,可我们不但想到了,更操作实现了。比如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碑,应该说建在天安门广场或香港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但当时这两个地方根本就不可能立项。我们不愿意让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时刻从我们的手上白白流失,于是我们想出了一个特殊的解决办法,仍以新华社的名义,向深圳市委、市政府申请立项,在罗湖桥头建造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碑。历史就这样被凝固、被见证、被流传后世。 我一直记得1997年7月1日零时到来之前,在深圳的罗湖桥上,深港两地的警民一道凝视着倒计时读秒、欢呼、碰杯,接着紧紧拥抱、热泪盈眶。那时候,作为一个积极参与了回归活动的策划人,我的心里除了激动和兴奋,还有一种无憾今生的成就感。这是我继文稿竞价活动策划后迎来的人生第二个辉煌。 这些年走过来,回头再看,从文稿竞价到“九七”概念,从会展经济到慈善募捐,我至少完成了四个阶段的策划。在我的众多策划案例中,最辉煌最得意的,还是那些在社会领域、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影响巨大、意义深远的策划。我觉得做为一个优秀的策划人,最最重要的素质还是要有社会责任感。要在为社会奉献的过程中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那种感觉真是海阔天高,其乐无穷。  
本案关键词
慈善策划——慈善百万行——残疾人博物馆——世纪慈善募捐——邓朴方——4700万元巨额捐款——中国特奥世纪行——施瓦辛格——克林顿——长城火炬跑——《特奥圣火》——毛阿敏  
策划核心
1。慈善活动还需要策划吗? 2。策划慈善活动,关键的是为活动寻找一个发乎于情的契机;因此,重要的是如何发现并确认、包装这个契机,使一个大同小异的慈善活动因为有了这个契机而产生异乎寻常的感染力。 3。慈善活动的策划其实是一种营销策划,只不过它所“营销”的是爱心和奉献,但怎样设计这个“营销”框架非常重要;一个非常成功的慈善策划,将是一次灵魂和心路的洗礼过程,而如何洗礼就看策划人的功力了。 4。很多要素和资源都可以用于慈善活动,但这些要素和资源并不是一个拙劣的主意就可以轻易共享的;策划,就是设局,设计一个美丽的局,囊括并利用广泛的社会资源为慈善活动建立一个优美滑翔的平台。 5。细节的设计在慈善活动的策划中尤为重要,正是许多看起来不经意的细节,在活动的进程中产生了巨大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大的慈善活动犹如一部长篇小说,对细节的关注就像作家对小说细节的刻画,因为细节可以直抵心灵。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上 篇(1)
积世纪功德,圆生命大爱——世纪慈善募捐活动策划实录 南澳“神仙会” 从百万行到残疾人博物馆 1999年年初,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谢建文把他在自己做深圳团市委书记时的旧部冯贵春、王星、单协和等几个人召集到一起,说是去远离深圳的南澳度假——一个有着湛蓝的大海、美丽的沙滩和点点渔帆的小镇。 别以为他们真是去度假的,这些人几乎没有那样的雅兴和闲心去那里消闲。 谢建文的表情好像不是很开心。他说,这次把各位神仙请来,不是让你们来听涛声依旧的,而是请你们出谋献策的。这是一个神仙会。本来,深圳每年都有一次残疾人的募捐活动,今年我们上报的募捐形式是爱心百万行。可是,当这个报告递交给市政府后,却没有被批准,原因是市里觉得百万行经常搞,已经没有新意了,一个没有新意的慈善活动,怎么指望老百姓热情参与,怎么能指望这个百万行能募集到足够的资金?与其这样,还不如不搞,等有了好的想法和策划以后再来做。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深圳市政府并不是把为残疾人谋福利当作一个应景的事情来看待的。如果是应付了事,政府完全可以当即批准这个百万行,至于到最后能不能募集到预期的善款,那已不是政府的责任,而是操作者的事情了。 这个神仙会也确实热闹。大家各抒己见后,关于残疾人募捐的事情仍然没有一个让大家都感觉眼睛一亮的想法。此时,王星在思考另一种方式,既然市政府觉得百万行没有新意,那就必须拿出一个有新意的方案。他觉得,中国残疾人事业应该是一项非常艰难的事业,不仅因为中国人口众多,还因为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远远没有完善,连正常的、健康的人都可以下岗、生活都不一定有保障,何况占中国总人口5%的、数量庞大的残疾人?然而,中国的残疾人事业在过去的十几年间确实取得了令世人注目的实绩,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本着为残疾人事业做一点事情的出发点,王星在想,可否建立一个残疾人博物馆? 他迅速整理着自己的思路。直到他觉得自己的想法已经变得明晰起来,这才向大家全盘托出。 首先,从概念上来说,这个残疾人博物馆,将是世界范围内第一个以残疾人为主题的博物馆;它可以看作是对中国新时期残疾人事业的一个纪念,同时也是中国残疾人的一个家园。 那么这个博物馆建成以后将容纳什么内容呢? 王星说,博物馆应该是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形象工程,它可以包容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