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坏┓噶舜砦螅灰腥希杪杈筒换岢头K蝗绻鞫腥洗砦螅够嵊薪崩R淮危《√咔蚪诰蛹业牟A呋盗恕K淙幻挥腥丝醇嵌《≈鞫蛄诰映腥洗砦螅⒛贸鲎约旱牧慊ㄇ飧肆诰印B杪柚勒饧虑楹螅坏股狭硕《〉牧慊ㄇ菇崩《�10元钱。若诚实之后带来的都是怒骂、指责,说谎行为将继续出现;孩子说出真情后,常可找出解决办法,或获得妈妈的谅解,进而一起跟着想办法,诚实才会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妈妈应该练习对情绪的控制,当预期有负向情绪时,可暂时离开或几分钟后再谈。
4。进行适当的惩戒。欢欢花钱大手大脚,经常偷家里的钱。一天,妈妈发现家里的钱又少了,而欢欢的书包里悄悄地多了几件玩具。很明显,又是女儿干的。妈妈问欢欢:“你是不是又拿家里的钱了?”“没有。”欢欢又像以前一样,很干脆地否认。为了纠正欢欢的不良习惯,妈妈决定对欢欢进行制裁。第二天,妈妈停止了给欢欢零花钱,并说:“什么时候,你跟我说实话了,什么时候再给你零花钱。”第二天,欢欢死咬着牙不承认。第三天,没有零花钱太难受,欢欢只得承认了。妈妈趁机对她进行了教育,告诉她做人要诚实的道理。从此,欢欢不再偷钱和撒谎了。有些妈妈往往采取惩戒的方法纠正孩子不说实话的坏习惯。这种为“戒”而“罚”,也是爱的基本方式之一,然而这又是一种最棘手和带有风险的爱,因为小学孩子容易对施加惩戒的人产生抵触心理。但是,如果你的惩戒出于爱心,又执行得合理、巧妙,事后讲清道理,孩子会受益很大,并心悦诚服。在认真耐心的教育之后,孩子又出现说谎等负面行为,可以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
第5件事 孝敬父母,培养孩子的孝道精神(1)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长辈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最高贵的感情。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德。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衡量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基本标准,它体现了最根本的人性和道德观念。“孝道”的时代传承,也确实为促进社会稳定、保障民族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解决了几千年没有社会保障时期的养老问题。而以之为支撑的宗法制,更成为华夏子孙世代传承的精神支柱。
“孝”的核心内涵就是爱敬长辈。家庭内的孝,是指赡养父母,衣、食、住、行、思想上照顾老人,尽人子之责。家庭外,家庭宗亲长辈、外戚长者,还指社会上所有长辈。所以孝的内容不仅仅是实现长辈的愿望,力求上进、实现人生价值、最终报效民族和国家更是孝的表现。孝道是民族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范畴。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几千年沿袭的做人准则,也是中华文化的本源之一。11岁的朱洪山从小在外婆家长大,与外公、外婆感情很深,去年6月,外公去世了,外婆被接到他家来住,可后来听说家人要把原来的老房子卖掉,外婆说什么也不愿意。家人无奈只好随她搬回原来的房子居住。小洪山看到妈妈及其他亲属都忙于生计,顾不上陪伴老人,在一次家庭会议上,小洪山自告奋勇地替大人承担了陪伴外婆的任务。
外婆家离他家有一公里左右,他每天放学后便抓紧时间做作业,吃过晚饭后就到外婆家去,干一些提煤、倒炉渣等力气活,还陪外婆看电视、聊天、讲故事、讲笑话,一年多从未间断,使78岁高龄的外婆备感欣慰。
10月初的一天,洪山偶尔看见外婆与其他老人一起去听健康讲座,其他老人都搬着方便轻巧的小马扎,而外婆却搬着又重又硬的木制方凳,于是他就利用星期六和星期天的时间到附近的农业连队拾花挣钱,给外婆买了一个马扎。外婆心里特别高兴,逢人便说:“我的外孙是个大孝子,这是我的福气呀!”尊重长者、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无孝敬父母的美德,不单单是子女对父母的关心,其实质是一个能否关心他人的大问题。在家里能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到社会上才有可能做到关心同事,也才有可能做到对祖国忠诚。因此,妈妈千万不要忽视培养小学孩子尊敬长者、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教育孩子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新一代妈妈的责任。
【妈妈应该这样做】
1。给孩子做孝道的榜样。晓琳是个很孝顺的人,她时刻不忘照顾年迈的双亲。平时因居住地较远、工作较忙,不能和老人朝夕相处。在休假日,晓琳要尽量抽时间带上女儿欣欣去看望老人,帮老人做些家务,与老人共聚同乐。天长日久,欣欣耳濡目染,也逐步养成了尊敬长辈、孝敬妈妈的好习惯,对晓琳非常孝顺。妈妈本人要做孝敬长辈的楷模。孩子对待妈妈的态度,直接受妈妈对待长辈态度的影响。孝心就是在一代代父母的身体力行中传承、沿袭下来,就是在妈妈的榜样作用下养成的。因此,要想培养孩子的一颗孝心,妈妈首先要以身作则,要做孝敬长辈的楷模,因为“身教重于言教”。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5件事 孝敬父母,培养孩子的孝道精神(2)
2。从小抓起、从小事做起。
让孩子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着手塑造和培养。如:平时教育孩子要关心妈妈的健康,要帮妈妈分担忧愁,要帮助妈妈做家务。当孩子不会时,妈妈要耐心地教;孩子做错事时,不要横加指责;孩子做得好时,要多表扬、鼓励。小学孩子只有在亲身实践和体验中才能体会到妈妈的辛苦,从为别人付出的体验中才能体会到妈妈的辛苦,感受到为别人付出的快乐。
3。让孩子了解妈妈养家的辛苦。为了让儿子卡卡了解挣钱的辛苦,妈妈每月给卡卡定了4个劳动日。在劳动日里妈妈不给卡卡零花钱,而让卡卡自己来挣——干家务,妈妈支付卡卡相应的报酬。这天又是劳动日,卡卡想要一个玩具熊,为了挣够所需的钱,卡卡一直干活到下午。等卡卡把玩具熊抱到怀里的时候,卡卡不由得叹气,“妈妈每天都这样辛苦,真是不容易啊!”现在不少孩子不知道妈妈的工作情况,不知道妈妈的钱是怎样来的,只知道向妈妈要钱买这买那,认为妈妈让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是天经地义的。这样的孩子怎么会从心底孝敬妈妈呢?为此,妈妈应当有意识地经常把自己在外工作的情况和收入情况告诉孩子,让孩子明白妈妈的钱得来不易,孩子自然就会逐渐珍惜自己的生活,也会从心底产生对妈妈的感激和敬重。
4。给孩子制定孝道家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一个家庭中;孩子必须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这样才能用正确的言行规范自己。妈妈可以给孩子设立“五要”、“五不要”的孝道家规。“五要”是要了解妈妈、要亲近妈妈、要关心妈妈、要尊重妈妈、要体贴妈妈。“五不要”是不要影响妈妈工作与休息、不要惹妈妈生气、不要和妈妈顶撞、不要独占独享、不要虚荣攀比。
5。让孩子学会感恩。恩恩是个十分懂事的孩子,他特别心疼父母。有一次,恩恩正在上课,突然肚子很痛,浑身冒汗,脸色也变得苍白,老师看见了,连忙给恩恩妈妈打了电话。妈妈得知后,焦急万分,原来30分钟的路程只用了20分钟就赶到了,并迅速地把恩恩送进了医院,幸好没事,但看到妈妈楼上楼下又找医生又拿药,忙得满头大汗,恩恩被这温暖的亲情感动了,扑到妈妈怀里说了声“谢谢”。妈妈的眼圈刹那间红了。感恩之心是孝心的亲情基础。做妈妈的应有意识地让孩子体会妈妈的辛苦,体会妈妈挣钱养家的不容易,体会妈妈对孩子的亲情,体会妈妈也同样需要孩子的关心和爱。因此妈妈不妨经常给孩子讲讲自己一天的情况:起床、做饭、洗衣服、整理家务、上班等,让孩子体会到妈妈是如何关心自己的,如孩子生病了,妈妈怎样心疼,怎样整夜地不睡觉护理孩子……细节最能感染人。知恩就要感恩,感恩就要报恩。要让孩子从小养成关心父母、体贴父母、爱护父母的好习惯,如为妈妈梳梳头、给爸爸捶捶背,等等。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9件事 教孩子学会宽容(1)
是一种美德,是做人的一种风度和境界。宽容能使人性情和蔼,能使心灵有回旋的余地,能使人消除许多无谓的矛盾,化干戈为玉帛。宽容的人,时时处处都会受到人们的拥戴,因此他们能够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能够很快地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能够融洽地与人合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宽容的人能容人之短,理解他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尤其是上小学的孩子,更要宽容待人,和气待人,这样才能团结同学,营造一个愉快的生活和学习氛围。
孩子的宽容心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感情,它主要表现为对别人过错的原谅。这种感情对于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尤其是情感的健康发展,以及对于孩子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富有宽容心的孩子往往心地善良、性情温和、惹人喜爱、受人拥护,而缺乏宽容心的人往往性情怪诞,易走极端,不易与人亲近,因而人际关系往往不好。元筱珊的女儿眉眉借了一本《米老鼠》杂志,她一下课就翻出杂志高兴地翻阅起来。不巧,同桌起身时不小心把墨水瓶碰翻,墨水洒到了杂志上,把一本精美的《米老鼠》杂志弄得脏兮兮的,无法继续看下去了。眉眉很生气,不但让同桌赔她新的《米老鼠》,还把这件事告诉了班主任老师。结果,眉眉的同桌被老师批评了一顿。
当眉眉跟元筱珊诉说这件事情的时候,元筱珊严肃地对她说:“谁都有不小心犯错误的时候,如果你犯了同样的错误,你的同桌大喊大叫,让你赔,还告诉老师批评你,你舒服吗?”
眉眉说:“我会很难受的呗。”元筱珊告诉眉眉,要和气、友好地待人,不能斤斤计较,尤其是对待同学,更要大度、宽容,像今天这样的情况,应该说没关系。这样,才能成为受同学欢迎的人,成为快乐的人。这件事给眉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元筱珊的启发下,眉眉渐渐理解了宽容的含义,学着去宽容待人了。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学校里受了委屈,妈妈心疼得不得了。于是有的妈妈就教育孩子说:“别人对不起你,你就对不起他,别人打你,你就打他。”这就导致孩子不仅在学校里不会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而且还会影响到孩子将来人际关系的处理,甚至还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发展。因此,教会孩子学会宽容,不仅是为了孩子今天能处理好同学关系,而且也是为孩子将来的幸福打基础。
做妈妈的,既可以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胸怀广阔的人,同样也可以将孩子培养成心胸狭窄的人。但为了孩子的学习,同样也是为了孩子的幸福,为了孩子将来能有所作为,妈妈应当教孩子学会宽容。
【妈妈应该这样做】
妈妈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孩子进行宽容精神的教育:
1。为孩子树立榜样。有位老师发现一位学生上课时常低着头画些什么,有一天他走过去拿起学生的画,发现画中的人物正是呲牙咧嘴的自己。老师没有发火,只是憨憨地笑,要学生课后再加工一下,画得更神似一些。自此,那位学生上课时再没有画画,各门功课都学得不错,后来他也成为了颇有造诣的漫画家。故事里老师的宽容感动了孩子的心,妈妈的宽容更能成就孩子的未来。孩子的宽容之心最主要的来源就是妈妈。孩子最初是从妈妈那里学习待人接物的方式的。妈妈宽容、大度、遇事不斤斤计较,与邻里、同事之间融洽相处,孩子就会学着妈妈的样子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宽容、乐于与人相处。如果孩子不小心犯了诸如打破杯子这样的小错误,不要用惩罚或责备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告诉孩子,其实妈妈有时也会犯这样的无心之错,只要下次小心就可以避免。从原谅孩子的错误开始,用宽容的心去引导他认识自己的错误,让孩子知道,解决问题的办法除了批评、惩罚以外还有宽容。
第9件事 教孩子学会宽容(2)
2。教孩子学会心理换位。
心理换位是指当双方产生矛盾时,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