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06年10月14日,“北京秋季赌石文化节”拉开帷幕,又给了我们一次了解赌石的机会。
离10点开始的赌石大会还有半个钟头,北京爱家收藏品交流市场门前已经熙熙攘攘。一旁的停车场不断地涌进“坐骑”,多数是尼桑、奔驰、丰田。车上下来的人大多有一个特点,他们或手中拎着个大袋子,或斜肩背着个挎包,里面鼓鼓囊囊。
蒋玉(化名)是这个行当的新手。爱家收藏品交流市场召开夏季赌石大会时,他懵懵懂懂地连切了9块石头,从此便爱上了这个行当。
蒋玉是个有闲钱的老板。“那个时候我一点都不懂,完全凭运气开了块石头,结果发现别有洞天。”说这话时,蒋玉脸上多少露出了几分自豪。蒋玉开的第一块石,是他用1万元参与无底价竞拍的收获。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那块看似不起眼的黑钨砂,一刀下去便切出了春带彩(紫色加绿色)。业内人士当场给出的估价是30万。
第一轮切石的成功极大地刺激了蒋玉。接下来的几天,他又是看书,又是向行家请教,连选了8块石头。结果只有两块赔了,其余全部是切涨的。
赚钱了,也有下家要买。但蒋玉没卖。蒋玉说:“赌石是有学问的,我打算多了解了解再出手。”
在爱家市场的一间商铺里,记者遇见了一位“大腕”。据说,这位名叫王云(化名)的老板来自云南边境,世代做赌石生意。
那是爱家秋季赌石大会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候,外面一台切割机正切着一块公斤重的红蜡皮赌石。这个赌石的买者正是王云。35分钟过去了,负责切割的师傅跑进来。“两条羊绿色带,水很长,怎么也值30万,切涨了!”
听了这话,坐在沙发上悠闲品茶的王云微抬了下头,道了声“不错。”这块石头是王云花2万元买来的,切涨在他的预料之中。
王云身着一件宽大而普通的白色体恤,单从穿着上看,一点儿也看不出是位身价不菲的老板。可周围人说,他常在缅甸各场口转悠,据说可以看出每块石头的出产地。
神仙难断寸玉(2)
即使这样,王云依然不敢下定论,他说至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人或是仪器能够完全辨别赌石的内涵。“它们表皮相似,内部结构却千变万化。”
“那些拿血本去赌石的人,是完全错误的。”王云认为,赌石发展到今天,尤其是发展到北京这个有着深远文化内涵的城市后,不再应该是赚钱的象征,做玉如同做人,消费者应该在了解基本的常识后再去理性投资。
在赌石这个圈子里,基本只说成功的,很少有人说失败的。或许是因为成功的故事别人都知道,而失败的则无人提及。当然也不排除失败者希望有更多的人进入这个市场,所以总是努力给人一种永远乐观的
期望。
宋兴春在自己16年的赌石经历中,就有过欢喜有过惨痛。
第一刀下去也许什么都没有,第二刀下去也许满眼是绿。同样,第一刀下去可能是绿,但第二刀下去却什么也没有,最后一无所得。
有一次宋兴春和他的朋友一起去云南瑞丽。花1000美元从缅甸人手中买了块三角形的公斤重的石头。从表面上看,属于黑乌砂皮,一般认为是可以出高绿的。但切开一看里面是白的,什么都没有。
当时他和他的朋友都很生气,认为赌垮了。行话中所谓赌垮就是赌输了,反之就是赌涨了。
“看到我们的表情,当时旁边有人问我卖不卖?我们当时觉得既然垮了就原价卖出算了,结果人家付了钱当着我们的面就从大头切开。我们是从小头切开的,人家从大头切开一个公分的口子后,马上就出高绿了。”
这让宋兴春和他的朋友心中很不是滋味,他们打算买回来。但对方已经低于10万元不谈。好说歹说,宋兴春他们总算以8万元买了回来。
“我们买回来后还是很兴奋,当场有一行家,他立马翻了5倍,40万元人民币买走了这块石头。据说,后来人家从这块石头里加工出一个手镯,价值180多万,而整个石头的价值,估计有800多万。”说到这里,宋兴春还是觉得有点遗憾,“几百万就这样从我们身边溜走了。”
还有一次,他们4个人花了36万元买了块公斤石头,回来后和很多专家探讨,专家说不切,兴许还能卖到40多万,但宋兴春忍不住还是切开一看,结果大失所望,玉薄得像竹叶一样,什么都不能做,36万的石头一文不值。
翡翠带给赌石人的,有一夜暴富的激情,也有两手空空的迷乱。在云南腾冲街头就有一个疯子,他的手总是不断地切啊切啊。人们都说,赌石总是一个疯子在买,另一个疯子在卖,还有一个疯子在等待。而腾冲这个姓崔的疯子确实是因为赌石而疯掉的。
腾冲本身就是一个赌石历史久远的地方,这个姓崔的人原来是开饭店的,赚了些钱。因为生长在腾冲,耳濡目染受到环境的影响,自己也想赌一把。不过他平生只赌了一次,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那一次,他最初看到一个缅甸人手上有一块石头,很多专家和行家都在争那块石头,不管从什么角度看,那都是一块好石。当有人叫价600万时,他偷偷跑到那个缅甸人旁边,说我给你800多万,你不要再叫了。他把自己所有的家产,包括房子、饭店、存款等都抵押上去买下这块石头。
一般行家在切赌石时自己不会去看,因为不管是大赚还是大亏,害怕心理承受不了。而那个姓崔的却看着工匠切下第一刀,没有。再切一刀,还是没有。最后全部切了也都是石头,当时他就疯了。
北京爱家赌石俱乐部主任秦郑早年做珠宝生意,时至今日已19个年头。秦郑跑过缅甸的场口,参与过真正的赌石,也在广东开过加工厂当过老板。
“前沿赌石是一堆一堆卖的,几百万一堆。它可能使你一夜暴富,也可能让你瞬间一无所有。”在秦郑眼里,那样的赌石是商人之间的交易,在缅甸、在我国广东、云南,比比皆是。
但北京不同。北京的赌石氛围刚刚起步。2005年10月,北京成立了第一家赌石俱乐部。紧接着,由爱家收藏品交流市场发起的北京第一届赌石大会走进了人们的视野。秦郑说,赌石俱乐部吸纳的是一些喜欢翡翠,愿意宣传翡翠文化的人。
对于人们如何赌石这个问题,王云认为,赌石既要靠运气,也要靠经验。赌石最好的时间应该是在上午9点到下午3点。并且最好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看。
原石分为三层结构,最外层是风化的外壳,称为皮,由于所埋地不同,皮质也不同。外层内有一层内皮,又叫雾,或者“湖”。内皮里就是玉的本质,俗称“肉”。
赌石常常是以赌色为主,赌正色。此外,还有赌种的,种要好,种要老,种要活;赌地张的,就是赌其地张细密,有水,干净;还有赌裂、赌雾、赌是否有癣的。绿色的多少和色质的好坏决定着翡翠的品质和价值。因此,要注意通过观察砾石内部绿色部分在表皮上显露的种种迹象,推断其内部绿色的状况。绿色的多少,与绿色部分的形态和分布特点
有关。
翡翠中的绿色部分以呈团状和条带状集中分布者较有价值。这样的绿色显露于表皮时往往也呈团状或线状,有时也会呈片状。除了观皮辨里、辨色外,在评估翡翠原料时,还要注意查看裂纹的发育情况。裂纹当然越少越好。
疯狂的石头在腾冲(1)
虽然行话说:“十赌九败。”可这并不妨碍赌石人前赴后继千金搏一回。赌石业的兴旺与中国内地近年对翡翠的旺盛需求密切相关。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经过原始积累后,人们的消费需求越来越成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寓意平安健康的翡翠进入人们的收藏与投资视野,拥有一件高档翡翠成为身份的象征。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上等的翡翠珠链动辄拍出上千万的高价,品质一般的翡翠手镯也能拍到几十万。
目前缅甸是全球唯一的优质翡翠矿产地,而上等翡翠只产在缅甸北部密###一带几十平方公里的范围。与黄金、钻石等其他奢侈品相比,优质翡翠由于产地的唯一性、成矿的复杂性、极为缓慢的再生性、产量的不确定性,更加具有收藏价值。与此同时,历经了上千年的开采,优质翡翠原石已日渐稀少,缅甸最大的翡翠产区帕敢的产量连年下降,以前有2000多家公司在这里开采翡翠,如今只剩5家了。帕敢的矿脉已经挖到第4层,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枯竭。出产的翡翠矿石中,能达到参加赌石标准的不到万分之一。
由于原料的日益匮乏和需求的日益旺盛,翡翠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每4年翡翠的价格都会翻一番,从2005年底到2006年中期仅半年时间,国内翡翠原料价格上涨了50%。而2007年1月至7月,国内翡翠原料的价格上涨了40%。业内人士判断,从目前缅甸翡翠原料日益减少的现状看,未来翡翠原料和成品价格将继续走高,每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基本没有问题。
由于价格上涨迅猛,翡翠市场吸引了大批的投资者。在缅甸首都仰光每年两次的赌石大会上,充斥着来自我国台湾、香港和广东、北京等地的玉石商人。在内地著名的翡翠毛料集散地和赌石市场广东平洲,以及云南的瑞丽、阳美、盈江、腾冲等地的翡翠毛料市场,到处是渴望发财的眼神。
600年前,幸运的腾冲人意外地发现了隐藏在一种石头里的秘密。从那时起,这些一块块貌不惊人的石头里就裹藏了一批又一批人的希望与梦想。一个个关于财富、事业、道德、家庭甚至生命的传奇故事因为石头而流传不息;一代代人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成为这些故事中辉煌的主角。在这场失败远远大于成功的博弈中,想窥探石头里秘密的人,却只有极少数能在惊鸿一瞥后,脸上依然留有灿烂的笑容。
赌石表面上赌的是石头里那些似是而非的翡翠宝石,但就是因为这关键的似是而非,赌石赌的其实是赌石人的身家性命,“一刀穷,一刀富,一刀穿麻衣。”19世纪末,入侵缅甸的英国人把他们怎么也琢磨不透的翡翠矿石敬畏地称为“东方魔石”!
又一个百年过去了,魔石魔力不减,一个个关于赌石、关于翡翠的故事仍在不断上演……
一刀切掉了50万,一块石头开启了一个噩梦。
年逾50岁的胡续建和所有的普通中年男人一样,每天为了家庭奔波于昆明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现在,看石头纯粹是我的个人爱好。”忙碌了一天的胡续建坐在家里,显得平静而无欲无求。要不是胡家角落里散落的几本翡翠专业书,任何人也不会把老胡和赌石、翡翠拉上关系。而事实上,胡续建一生的希望几乎都在一块小小的石头上。赌石成为老胡心中挥之不去的隐痛。
从卧室走出来的老胡手上多了一块表面有些乌黑的石头,拳头大小的石头已被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通过剖面,可以清楚地看到,乌黑的表皮里面是一片花白色中夹杂着点点星绿。
“这块石头,让我告别了翡翠行业!”老胡多少有些黯然。老胡用手在石头的切面上抹上清水。随后,拿起一把手电筒,把光束打在了石头上,在光的照射下,石头的切面没有任何变化,还是一片花白。“如果我现在告诉你,这石头花了我50万,你一定不信。”
11年前,老胡从一个缅甸人手里买下这块石头,当时,石头是完整的,并没有被切开。老胡认定石头里有货,自己可以靠它发家致富。东拼西凑的50万让老胡在背负了20多万元债务的同时,也成为石头的主人。但是,这也正是老胡噩梦的开始。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疯狂的石头在腾冲(2)
“买石头的时候,我看得非常仔细。以我当时的经验判断,这块石头肯定不一般。”交易很顺利,缅甸人开始要价80万,最后以50万成交。“我买的这块石头完全被皮壳包裹住,既没有切面,也没有开口。按照行话说,这就是一块标准的赌石。虽然风险很大,但是如过切开后赌涨了,利润也是相当可观的。”老胡的眼中微微有些放光。但是,事情并不是那么幸运。胡续建这次赌垮了。
“上午买的石头,我下午就解了(把翡翠原石切开)。”胡续建至今仍然清楚地记得解机(专门用来切翡翠原石的机器)在切石头时发出的轰鸣声。“那声音震得我的心直打颤。”
“切石头前,我还找了几个一起做翡翠的朋友研究了半天,决定这个石头应该从什么地方切。”十几分钟后,解机的轰鸣停了下来,掀开解机盖的那一刻,胡续建的手有些颤抖。“那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