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鸣金收兵,返回营寨。
此役,诸葛亮在无战机可寻情况下,佯装撤退,调动魏军,避敌之长,击敌之短,在行军运动中大败魏军,并斩杀追将张郃。
顺昌保卫战
公元1139年,宋朝与金国议和。宋高宗任命足智多谋的大将刘錡为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副留守,但是,金国背信弃义,进犯宋,东京很快失守。于是,前去赴任路上的刘錡率部改道去顺昌(今安徽省阜阳市)御敌。
第二年5月,金兵开始大举围攻顺昌城。刘錡与知府陈规等商议守城计划,众将有畏难情绪,认为:“金兵势不可挡,最好退保江南。”刘錡说“金兵虽然人多势众,我们只要万众一心,死中求生,就能获胜!”他下令将所有船只击沉,积薪于门,发誓说:“若战败,即焚火把亲属烧死,免遭敌人污辱!”全军将士受到激励,斗志昂扬,决心誓死保卫顺昌城,出现了“男子备战守,女子砺刀剑”的昂扬情景。
一、行军篇(4)
开始,金兵游骑到城下寻衅,被宋兵抓获。经审讯俘虏是千户阿克顺杀等人,他们供出金将韩常驻营白沙窝,距顺昌城三十里,刘錡于夜间派1千多名士兵偷袭韩营,杀敌甚多。接着,金兵三路都统制葛王褒和龙虎大王军联合包围顺昌,敌兵力约有3万,刘錡沉着指挥神臂手猛射金兵,待敌兵退败,又命步兵出城攻击。敌兵淹死在河中不计其数,宋兵缴获敌衣甲、兵器甚多,从俘虏口中得知敌军已派人急驰东京,向元帅金兀术求救兵去了。这时已是金兵包围顺昌的第4天,敌军将营寨移驻城东拐李村,距顺昌城二十里。刘錡得知迅速派骁将闾充带精兵5百人,由一个本地人作向导,夜袭金营。宋军发现在敌营中有一兽皮帐篷和一辆将军们乘坐的漆红车子,一敌将军边披衣甲,边大声求饶说:“保留我的性命就太平了!”但宋兵不听,将他一刀砍死,这一仗杀得金军横尸遍野,金兵再次后撤。
金兀术得到告急的报告,离开龙德宫集合好队伍,披挂上马挥师出动。经淮宁(今河南省淮阳县)直奔顺昌,金兵昼夜行军,不到7天就赶到了。刘听说兀术大军压境,忙和各将领登楼商议对策,他首先问:“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对付?”大家都没有什么良策,有的还说如今已连连获捷,应趁此时机尽快收兵返回,刘不悦说:“国家养兵15年,为的就是应付突然情况,我们已挫败了敌人的锋锐,我军威风开始振作。目前,虽敌我力量不等,然而只能有进无退,我距敌三十里,而兀术又来支援,我军一旦老弱小兵先乱,敌再追击,必然狼狈不堪,不光前功尽弃,还会招致敌人侵占两淮,震动江、浙,使平生报国大志不得实现,反而铸成误国大罪。不如据守城池,同敌人决一死战,方能求得生存!”众将听了心服口服,异口同声表示愿效忠将军,与敌人决一生死。刘錡看众将同仇敌忾,心里踏实多了,他召见侍卫曹成等二人,说:“你们去当一回间谍,事成之后定有重赏,按我说的做敌人就一定不会杀你们。”然后,悄悄授以机密。布置完毕,曹成等人出城,在城外果然遇到敌兵,两人立刻翻身滚落马下,让敌人抓了去。兀术亲自提审,曹成等按刘錡交待的话照说一遍:“我军主将是一个和平守边的人,喜爱声伎。宋朝廷因两国议和了才派他去守东京,他不过是贪图安逸享乐而已。”金兀术很高兴,对左右人说:“可以踏平顺昌城了!”当即下令不带车辆和火炮,轻装前进并遣送曹成等人回去。
傍晚,刘錡在城楼上巡视,远远看见曹成一行归来,立即下令打开城门,他除去铐在他们身上的刑具,一把火烧毁了拴在刑具上的文书,表示坚决抗金的决心。这时,金兀术来到城下,见城墙很简陋破旧,对诸将说:“哈哈哈!我看这破墙用靴子尖就能踢倒!”说完就下令:“让官府治备宴席款待各营士兵,所得绸缎、财物,听凭自己处理,壮年男子不能充军者,一律杀掉!”他还折箭为誓,以激发部队的士气。次日天明,10万金兵压境,猛攻顺昌城的东西两门。刘錡兵力不到2万,可以作战的也只有5千人。然而,宋军第一次出战就将金兵击退,金兀术闻讯亲带牙兵3千人,赶来支援,金兵训练有素,头戴盔甲,3人为一组,用皮绳联在一起,人称“铁塔”兵,这些兵每前进一步用拒马堵挡,以表示有进无退。敌人的骑兵分为左、右两翼,全是“拐子马”,是一支所谓的“常胜军”。宋军将领中有人建议:先打韩常的军队,因为韩军是我们的手下败将,好打。但刘锜不同意,他认为:“我军即使把韩军击败了,兀术的精锐部队仍不可挡,最好的战法应该首先打兀术,主帅一垮,其余的不攻自破!”众将听了都觉得很好。接着,刘锜命人在城外附近的颍水河上游及河边草丛里撒上毒药,严令士兵就是渴死,也不能喝颍河水;马就是饿死,也不能吃河边草。时值夏季,天气炎热,敌人远征疲惫,人困马乏来到了河边。人喝马吃,饱餐一顿,结果都中了毒,死伤无数。而宋军则闲逸养息,有条不紊地吃饭、休息。到了下午,宋兵数百人从西门突然杀出,金兵刚刚迎战西门宋兵,宋兵又以数千人从南门突然出击,金兵立即陷入首尾难顾的境地。宋兵只管和敌人短兵格斗,不大喊大叫,宋将统制赵撙、韩直都身中数箭,仍然坚持战斗。刘錡发现后,急令亲兵出城扶他们回来,包扎伤口,两军杀得难解难分。
忽然,一声梆子响,刘錡身先士卒率部队冲入敌阵,以利斧砍杀敌人数名,宋兵和金兵展开了徒手格斗。被砍杀坠入城濠中的金兵无数,被杀死的敌兵有5千多人,弃尸毙马,血肉枕籍,堆积如山。敌人吃了败仗,金兀术极为恼火,将营寨移至城西,挖堑壕自保,惶惶不可终日。突然,天降暴雨,平地水深一尺多。刘錡认为时机到了,下令夜袭金营,结果,宋军以弱胜强,大败金兵,10万金兵被消灭十之七八。最后,金兀术只得带着残兵败将仓惶溃逃。顺昌围解,宋军获胜。
二、地形篇(1)
本篇中心论述地形的作用,要求指挥员依据敌情和地形制定取胜的计划和方法,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并分析了失败的六种情况。
原文:
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卒强吏弱,曰弛;吏强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阨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
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讲解:
这里主要说明的是地形在战争中的作用。军队在不同地形条件下作战的原则,指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天知地,百战不穷。”孙子认为,地形有六种:“通”——四通八达,交通便利。“挂”——地形复杂,易进难退。“支”——敌对双方据险对峙,前出不利,即谁先出战就对谁不利的地形。“隘”——指群山之间狭窄的通谷。“险”——形势险要、复杂。“远”——敌我相距很远。
在“通”形地区,要抢先占据地势高而向阳的地方,并保持粮道等交通要地的畅通,这样与敌人交锋才有利。
在“挂”形地区作战,敌军如果没有防备,就要出击战胜它,如果敌军有防备,我军出击不能取胜,难以返回就是对我不利。
在“支”形地区,敌人虽然以利相引诱,也不可轻易出击,而应引兵离开,当敌人先行出击时,我军再发起攻击才有利。
在“隘”形地区,我军应先敌占领并封锁隘口,伺机破敌,如果敌军已先占据了隘口,并用重兵把守,就不要去打;如果没有重兵把守,则可以打,并要迅速攻下。
在“险”形地区,如果我军抢先占领,要在地势高而向阳的地方伺机破敌;如果敌人先占领,就要设法主动撤退,不去进攻。
在“远”形地区,双方势均力敌,我军不宜挑战和勉强求战。
这些都是利用地形作战的原则,将帅必须认真考虑,也有失败的情况,这就是“走”、“弛”、“陷”、“崩”、“乱”、“北”等六种。“走”——敌我条件相当,如,以一击十,因而失败,叫做“走”。“弛”——士卒强悍,但将帅软弱,不能统帅约束,致使军政废弛,因而失败叫做“弛”。“陷”——将帅本领高强,但士卒软弱而缺乏训练,因而失败的叫“陷”。“崩”——将帅治军无方,指挥不利,军队溃败。“乱”——将帅昏庸无能或临阵脱逃,造成混乱。“北”——将帅不能判断敌情,以少击众,以弱击强,没有精锐士兵组成的先锋部队而败退下来,叫做“北”。通常说某某军队“败北”,就是这个意思。
地形是用兵的辅助条件,判断敌情准确与否是掌握主动的关键。考察地形,计算路程远近,是高明的将帅必须掌握的方法。懂得这些叫知兵,否则叫不知兵。知兵者胜,不知兵者败。从战争发展的趋势上看,必然会胜利的,即使国君说不打,也可坚持己见去打;从战争发展趋势上看,不能打胜仗的,即使国君说一定要打,也可以不去打。一个好的将帅,应该进不贪图胜利的功名,退不避战败的责任,只求民众和士卒的安全,保障国家的根本利益,这才是最宝贵的将才。俗话说:“文不爱财,武不惜命,天下太平”,作为一个合格的将帅应如孙子所说的胜不图名,败不怕死,“胜败乃兵家常事”泰然处之。
指挥员对士兵能像父母对待婴孩一样体贴入微,士兵就会跟随他赴汤蹈火;若对待士兵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士兵就会与他同生共死。然而,如果一味娇养和溺爱,违犯了纪律也不批评教育,触犯了军令也不惩罚,那么打起仗来就要完蛋。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自古以来,打仗一靠强将,二靠精兵,舍此不行。如,大禹治水成功后,威望极高,权力也大增。随着私有制的出现,社会有了贫富不等,逐步形成了奴隶和奴隶主两大阶级,夏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有制的朝代。他在晚年将权力传给儿子夏启,建立了非禅让的“家天下”,中国也从此结束了以氏族为中心的原始社会,进入了阶级社会。反对夏启继位而企图恢复氏族制度的有扈氏发动了对夏王朝的进攻,夏启决心应战,这就是历史上的甘地之战。据说,夏启能赢得这场战争,是因为他做了很好的战前思想动员,宣布了战场纪律,进行了《甘誓》。《甘誓》的大意是说明发动对有扈氏的战争是正义的,是###反叛的逆贼。并对士兵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兵车左边的甲士,如果不善于用箭射击敌人,便是违抗军令。兵车右边的战士,如果不善于用长矛去刺杀敌人,就是违抗军令。驾驶战车的士兵如果不驾驶战车冲向敌阵而是临阵脱逃,就是违抗军令。凡违抗军令的人及其子女,全部变成奴隶不得自由,以示惩罚。《甘誓》给了将士们极大的鼓舞和激励,个个斗志昂扬、磨拳擦掌,决心和敌人血战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