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下供参考。&;nbsp;
首先忏悔要彻底,当发现自己的过错或缺点时,就非常想哭,很后悔,难过,是善根出现的表现,是
好事。而且就应该这样进行撕心裂肺地、发自真心地大忏悔,否则走的都是形式,忏悔都在面上。一点也不深刻反
思自己,那还叫什么忏悔?&;nbsp;
要想不使自己的生机向下,那么就不要作孬种。也就是说,在上述大忏悔的前提下,痛改前非,决不
出尔反尔。不等待,不指望别人,只有自己纠正自己。而且还应该自我增加相应的惩罚措施,例如自己发誓要提
到,如果自己又犯毛病了,应该甘愿受到什么样的惩罚。
修德应该是千真万确而不应该是虚假的。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将德放在首位。忏悔更应如此。忏悔之后
要立即按照道德规范去做,不要再做违背道德的事情。不要将忏悔挂在嘴边上给别人看,不要再造恶业,要真正付
诸行动。要领会忏悔的精神实质,要真真正正改变自己的习气。如果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应该惭愧不已,而且
更应该努力真实地提高自己的修养。
2008年11月9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 想看书来
335 如何学新与温故?
335 如何学新与温故?
郭旭东
博友留言:老师您好:许多佛法看了之后不能一下子理解透彻,有的不一定落实到实践中,总是反复读
诵以求通透,反而影响了进度,请问这种矛盾怎样克服?&;nbsp;
以下供参考。
首先我们应该刻苦学习佛法。同时一定要领悟佛法深意。如果觉得还是没有理解,那么确实应该进一步
看得透彻一些。我们不应因为学习佛法而变得自私起来。这就需要我们将学习到的理论融入到生活之中,更好地利
于他人。一天24小时,“行住坐卧,不离这个”,将佛学的道德理念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自负,谦虚谨
慎,不断进步。这样才是真正透彻地理解佛法。
遇到问题,应该总是想到赶快解决,最好是到理论书中去寻找答案。那么,这样看书就会有针对性,
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也进行了考察。通过考察结果,进一步清楚还应该在哪些理论和实践方面下功夫。所以,学新与
温故往往是犬牙交错进行的,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这在于自己合理的搭配。
但是,我们也不要担心自己总是学不好,学不会,而是应该继续向前学,在向前学的过程中,可能以
往学的内容自然而然就通了,又进一步提高了。所以我们应该不断继续向前学,不要限于已学的内容。这样才是生
生不已的,才是永不停止的。&;nbsp;
不要自卑,不要做孬种。敢于突破自我,不断接受新事物。但不可张扬与自负。只要这样,我们就会
感觉修养每天都是新的,前途是非常光明的,未来的是非常美好的。由此,我们在不断虚心学习善法的过程中,会
不断提高自己的身心所行,向着更加美好的境界前进。
2008年11月10日发布于新浪博客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336 关于真妄交辙的诱因
336 关于真妄交辙的诱因
郭旭东
博友留言:老师多次在讲意识关、真妄交辙,请问:为什么会出现真妄交辙?什么原因促使出现真妄交
辙呢?麻烦您了。谢谢!&;nbsp;
以下供参考。&;nbsp;
一个人在悟道解脱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不良状态的干扰(妄),它和我们的真心对事物的反映情况
(真)往往互相交辙在一起,由此会出现真妄交辙现象,真真假假,在提高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不断使人觉悟。&;nbsp;
不一定每个人都经过很激烈的真妄交辙现象。一般情况下,下列人容易出现真妄交辙:
1、喜欢追求神通的人。
2、好钻牛角尖却又自以为是的人。
3、贪着修养过程出现的境界,不能否定之否定,继续谦虚进步的人。
4、认为幻觉是美景,贪着神奇现象,认幻为真的人。
5、亡失自我,一味相信幻觉中的人(如:有形象的佛、菩萨、罗汉、高人、神仙、天神、外星球人等
等)的话,而不从实际出发,办事不符合人世间正常善因缘的人。
6、在练气功等过程中,一味注重聚集能量而不注重道德修养的人。
7、神经过敏,大惊小怪,自制能力非常差的人。
8、意志力薄弱,娇气孬气,平时不注重稳住自己心神的人,等等。
上述人员一定要从提高修养上下功夫。特别是正在过真妄交辙的人,尤其要注意修养的提高,否则真
妄交辙的解决如同治疗癌症。如果单纯从外部找原因,或者想通过练气功能量充足等形式解决,那么真妄交辙的解
决就会遥遥无期,而且身心依然异常疲惫恐惧,命运非常不顺,自己毫无前途而言。只有认真学习解决真妄交辙的
相关理论,认真提高修养,一点一滴,扎扎实实前进,如此长期持之以恒地坚持,那么才能不断进步,才能逐渐从
真妄交辙的窠臼中解脱出来。
但是,只要认真提高修养,真妄交辙又是暂时的,它可能是某些人提高修养的过程出现的状态。如果
说它是长期的话,那是因为在这个关口中的人,一直不想突破自己,也就是不想或者根本没有提高自己的修养,或
者只是少许皮毛地改变了自己的修养。只要大忏悔、大精进、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那样才会真正度过难关。&;nbsp;
另外,还要注意,不要理会出现的各种景象境界,一定要随缘,合于人世间正常善因缘,这样就不会
掉进幻觉的陷阱中而难以自拔。“有形有相全是假,无形无相方为真。”只要不断前进,一定会有所突破。
不要急躁。功夫不负有心人,真正的修养者一定会过这一关的,但前提是必须要驾驭好自己的内心世
界,不断加强修养,立大誓愿,永不作习气的懦夫,斩钉截铁地克服习气。不要指望别人,只有自己救自己。全面
提高自己的能力,不要有了些许的进步就不可一世,那样,除了让别人气愤不已外,自己的关口也不会过去。
2008年11月11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337 关于小学生教育
337 关于小学生教育
郭旭东
博友留言:关于指责别人习气的问题我向老师请教,小学生自控能力差,娇生惯养,习气很多,我是一
位老师,针对小学生的习气是否可以直接指出来叫学生改正过来,还是点化?请老师指点,谢谢!
以下供参考。&;nbsp;
小学生虽然自控能力差,但是可塑性非常强,所以千万不要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他们。应该给他们
解释、讲道理,告诉他们什么是文明礼貌。这既不是点化,也不是教训,而是正常教育。小学生因为年龄的原因,
往往年幼无知,所以我们应告诉他们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为什么要改正习气,使这些理论内化他们的内
心深处,从而使他们不断树立正常、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另外一定要关心他们。因为他们还是孩子。如果你关心他们,他们就指望着你。这样你在教育上就和
他们建立了一种默契的合约关系。你对他们好,他们就非常听你的话,你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他们会得到大人的
夸奖,会尝到甜头,于是就更加爱你,更加听你的话,这样你的教育就会形成良性循环。&;nbsp;
特别是教育他们不要自私自利,不要说谎话,要努力学习做人。告诉他们要将道德放在首位。千万不
要敌视他们,因为他们仍然是弱势群体,需要保护,而且往往有极强的自尊心。有了错误,当然要对他们进行批评
和惩罚,但是一定要叫他们心服口服,否则你和他们之间可能会形成一条难以愈合的鸿沟和难以抹掉的记忆伤疤。
这样教育可能就会非常失败,甚至走向反面。&;nbsp;
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所以一定要为人师表。嬉笑逗闹是孩子的天性,不要因为这样就反感他们。
应该告诉他们什么是高尚的行为,帮助他们树立高尚的价值观,从而使他们主动用理智战胜本能,变得稳重安静下
来。智慧地和他们相处,不要认为和孩子在一起觉得很闹心,很乱。
&;nbsp;总之,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包括自身习气和教育方法上的不足,全方
位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修养,恩威并重,这样才能培育出更多更好的人才来。
2008年11月12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心莲百合文化网
338 关于动态平衡的法理
338 关于动态平衡的法理
郭旭东
博友留言:郭老师,您好。我想请您把动态平衡的法理再详细的讲一讲。谢谢!&;nbsp;
以下供参考。&;nbsp;
其实所谓的动态平衡指的是“寂静”,但是这种寂静是流动的寂静,而不是静止的寂静。例如花开花
落,到底是静止呢还是运动?我们往往看不到花儿开与落的过程,但有一天突然发现花儿绽放了,或者花儿凋落
了。所以,花儿从肉眼上看是静止的,但实质它是运动的,在开花、生长和凋谢的过程中运动,但这个过程我们平
时看到的却是安静的。这就比附于我们所说的“动态平衡”。
我们可以效法这些,自自然然、随缘中道行事,不执着于某一点而静止,也不傲慢于某一处而脱轨,
始终这样坚持做利他的事情。这正是我们需要修养的地方,前进,不断前进,直到胜利。这个“胜利”实质是永不
停息地继续努力和利益众生。这样做的话,我们的前途必然是光明的,未来必然是美好的,境界必然是高尚的,责
任必然是重大的,使命感必然是强烈的,也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生命的自由解放。所以,这更需要我们不断忏
悔,不断精进,不断提高修养,不断加强责任感、使命感,刻苦学习理论,真诚待人,抛弃自私自利的思想和行
为,向更高的生命境界前进。即便前方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也有信心在光明大道上前进,而且曙光在前。
2008年11月13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txt小说上传分享
339 悄悄地流动,自然地奉献
339 悄悄地流动,自然地奉献
郭旭东
博友留言:感谢老师给我们指出了利他的动态平衡。我一直想做一个时刻利于他人的人,往往事与愿
违,很是懊恼。通过学习去掉了一些习气,觉得还有欠缺。动态平衡是自身、利他的平衡,是随风潜入夜的平常,
是默默地沉寂,像小溪的流淌。我喜欢这种恬静的生活,我喜欢这种默默地奉献,我喜欢这种悄悄地流动。不知这
种想法对不对?一时高兴写了几句,请老师同学们帮助。&;nbsp;
以下供参考:
从现实出发,用道德作统帅,那么我们的身心就会感到很愉悦,这种感觉是自然的,而不是自私的。
这种感觉是因为我们对万物融入了深深的慈爱的结果。只不过这种爱表现的非常自然、正常。&;nbsp;
要想做到这样,我们就需要不断地精进修养,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错误,并积极改正,态度要端
正。不要守株待兔,要发自真心地改变自己、提高自己,并以此为乐趣。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进步。
2008年11月14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340 关于“爱情”
340 关于“爱情”
郭旭东
博友留言:对万物融入深深地慈爱,太美妙了。我们不必陶醉于个人狭隘的爱情,也不必愤怒于别人
的恶意相加,随机适时地去爱万物,像阳光、雨露滋润万物而不区分万物的善恶、好坏,慈爱的心是一样的,只是
播撒的方式、各自得到的多少随万物各别。爱情是符合道德的去爱而不是不去爱,这样理解对吗?请老师指点。
以下供参考。
什么是爱情呢?我以为,爱情是发自真心地、自觉地去爱别人,而且是博爱,不是狭隘的、自私的
爱。希望别人来关心自己,而自己却不对别人付出什么,这是非常自私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