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九,游戏并未设定期限,游戏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友好协商,自行决定游戏的起止时间。
第十,游戏结束后,双方自行解除在游戏中确立的关系,并处理好与之有关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第十一,本游戏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入场需谨慎。
第十二,本规则未尽之事宜,可由游戏双方在不违反国家法律的基础上,自行订立解决方案,其效力与本规则之条款等同。 。。
创造
貌似下午抽风的时候又要到了。
心情很糟糕。
我要努力。
回家就睡觉。
每一天都会变成明天的回忆。
既然无法彻底忘记过去,那么我就自己创造现在的美好。
我要用一个个更加美好的现在去代替过去的回忆。
今天,有一个很大男人的男人给我系鞋带了,呵呵,而且是在人来人往的地方。
我真的很感动。
我希望以后,当我对你说我爱你的时候,真的就是对你说的。 。 想看书来
爱情不是游戏
在树洞里面贴上随意罗列的爱情游戏规则。
树洞的家族成员提出了异议:“魔女,爱情不是游戏。”
是啊,我又真的不知道吗?我又真的把它当作游戏吗?
如果是,那么我一定是世界上最好强的游戏者了,为了一场已经失败的游戏,可以难过很久很久。
我当然知道,现在的时间,我也知道为何醒来之后,无处可去,又到了这里。
很多的东西,不是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就可以抹杀,也不是简简单单几句话就可以决定的。
附上,树洞里自己的辩解亦或者感悟吧。
任何事情,都会有曲终人散的一天。树洞也会有满的时候。
等我有空的时候,就把树洞里面自己的口水,整理一下吧。算是对自己的交代吧。
“呵呵,被你看穿啦。
是啊,爱情怎么会是场游戏呢?
问题是,双方是否都这么认为呢?
倘若,一方认真的把它看作了人生,而另外一方却抱着游戏的态度,那么过于认真的一方会是很痛的吧?
既然如此,倒不如仅仅看作是游戏好了。
GAME OVER。
如同一场电脑游戏,角色阵亡,游戏结束,关机,走人。
下一次,重新来过好了。
就算失败让人沮丧,也会有下一次的机会。
谁又能一辈子坚持着为了一场失败的爱情而止步不前呢?
就算你认真看待,止步不前,到头来也只会落得“执迷不悟”四个字的悼词而已。
谁又能真的在乎呢?
一辈子只会爱上一个人,一辈子只会爱着一个人,一辈子只能爱过一个人。
这些不过是童话而已。你可以感动,你可以幻想,但你不能够去真的相信。
现实中间的事情,只能按照现实的思维逻辑判断处理。
如果真的有人看见了青蛙,然后亲吻,期待它变成王子,最终的下场不是等来王子,而是等来精神病院的通知。
叶公好龙的故事很有名吧。叶公到了最后真的看见龙了,他却被吓死了。呵呵。
恐怕龙先生也很失望吧。”
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
白居易的词,世人千百年一直都在猜测它究竟指的是什么,有很多种猜测却又没有正确的答案。
其实又何必执着于一个单一的解释呢?
如同一百个人心里会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般,解读这首词的人或许都会有自己的心境和故事。
比如我,最初的感觉也许是一朵缥缈的花,似乎有形,却又无法把握实体。而后,又因为一个女孩子凋零的故事,想起了这首词,这一次仿佛看见的是一个白衣胜雪,长发披肩的女子,远远的伫立在雾色之间,淡若云烟。
到了现在,每次看见这首词,我只会联想到世界上最俗气的东西---“爱情”。
呵呵,为什么?因为我的心境。自己本来就是俗不可耐的俗物,当然也就不能免俗了。
按照公式套入,真是十分的贴切。爱情没有实体,可是世界上却没有一个人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它没有规定的程式,但仔细想想其实质又都相同。它来的时候总是神神秘秘,让人琢磨不透,可是当一切明朗之后,又都归于实际,当现实的阳光照耀在它的身上的时候,一切都被显示的清清楚楚。它的时间总是那么短暂,世上所谓的专家,总是一次次的提醒热恋的人们,爱情是有期限的,它的期限是三年。呵呵,真是不多时啊。当它离开的时候,就连我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何时何地又为了什么丢失了爱情。无论是留在爱情记忆里的人们,还是已经遗忘这段记忆的人们,我们谁也找不到那已经消散的爱情了。
这该死的爱情
在他人的帖子上喃喃自语,却发现了自己的心境,附上标题《这该死的爱情》,帖在这里吧:
这一辈子,真的已经够了。
我不相信有下一辈子。如果有,我不要当人了。
如果还是人,最好是白痴,又或者是变态到谁都不会去爱的人。
爱一个人真是够了,太累了。
不能对对方太好,因为会失去自我。
不能对对方不好,因为会失去对方。
最要命的是,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爱一个人,为什么又突然不爱了。
爱的时候无法控制,就连不爱的时候也无法控制。
自己都无法把握的事情,又怎么能够去把握对方呢?
很多人到老了,都不知道原来和自己相伴一生的人并不爱自己。
也有很多人到老了,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爱的人一直就是陪伴在自己身边的人。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我爱的人,当我离开的时候请你不要为我哭泣
看一篇帖子《老公,你一定要在天堂口等我》,讲述的是一个三十二岁的女人在丈夫因病去世之后,回忆过去爱情的点点滴滴,以及记录丈夫离开后的一年多里面自己的心路历程。
看着这篇文章,内心被慢慢的情绪覆盖,不知道如何表达。珍惜眼前人,恐怕谁都听过这样的话。可是谁又都不愿意去认为身边珍惜的一切,可能随时都会突然消失不见。我们总是以为我们有很多的时间去索取或者给予,殊不知世事难料。可能一瞬间,我们的至亲爱人,又或者我们自己,在还来不及表达的时候,生命就划上了句号。
我不知道可以说些什么,只能愚蠢的用贫瘠的文字堆砌自己的理由:
“人生是很无奈的,失去了以后才会发现当初有很多的遗憾。
你是一个很坚强的女人,相信你的老公和孩子都为你骄傲。
人生很短,未来很长,总会有一天我们都会去到那扇门的后面。
你老公因为爱你,在最后选择了放手。
你老公还和你一起留下了你们爱的结晶。
我想他是这么善良体贴的男人,他一定不希望你在重新见到他之前这么累,这么难过。
还有你的儿子也是一样,你的坚强勇敢,是他的榜样,你的快乐幸福,也是他的幸福。
我有过一个很爱的人,他的父亲也是很早就离开了,他的母亲也是如你一样坚强的女子,用自己的双手把他养育成人,成为一个很好的男人。他的心目中,最爱的人永远是他的母亲。任何女子都无法和她相比。
楼主姐姐,一个最爱你的男人虽然离开了,但是世界上还有一个最爱你的男人,就是你的儿子。请你一定要坚强的把他抚养长大,成为和你老公一样好的男人。
为了你自己,为了你的儿子,暂时的让你的老公多等你一段时间吧。在这段时间里面,你可以敞开心扉,去接受外面的世界给予你的温暖。或许,会有另外一个人走入你的生活,陪伴你度过剩下的岁月。请你不要拒绝他对你的好,因为或许他正是你老公派来的天使呢?请你接受这份礼物,并把你对你老公的爱一并赠与这个男人,因为你的老公也一定希望看见你美丽的笑容,也一定希望这个天使可以代替他照顾你和你们的孩子。
我记得有人说的一段话,当我们离开的时候,亲人的思念和哭泣只会让我们痛苦不已,因为我们不能够再去触摸和给予,我们只能陪着他们一起哭泣。
所以楼主,既然你爱着你的老公,你一定不希望他每一次都陪在你身边看着你哭泣而无能为力的心痛。你应该微笑着继续生活下去,然后等到走过那扇门的后面,再次遇见你的老公的时候,狠狠的踹他几脚,对他说:“小样儿,是不是忍受不了我了,居然这么早开溜,走一起去投胎,下一辈子继续做我的奴隶吧。”
祝福你,我希望下一次来看你的时候,可以得到你结婚的消息。
请一定相信爱我们的人一定最希望我们在活着的时候开心幸福。”
想把这样的故事贴在这里,想要对看见的人说,请各位对身边的亲人爱人多多关心呵护,不要总是以为我们还有大把的时间。经常去看看他们,经常去关心他们,经常对他们说我爱你,经常为他们做点什么,在我们还来得及的时候。
假如有一天,是我不小心偷偷的提前开溜了,我想对爱人说:我爱的人,当我离开的时候请你不要为我哭泣 。 想看书来
恋人之间的距离
我在想,恋人之间的距离到底应该有多远呢?
或许你会嗤之以鼻,恋人之间当然应该亲密无间,谈什么距离?
可是,我却觉得恋人之间恰恰应该保持一点点的距离。
当一段感情开始的最初,两个独立的个体,因为爱情的吸引渐渐靠近。
每一次距离的缩短,都可以让两颗心靠得更近,灵魂产生共鸣。
可是,当这两个人完全的贴近,严丝合缝,亲密无间的时候,人反而忘了最初的感动,常常沉醉于肉体的本能之中。
一旦失去了心灵的交流,仅仅吸引彼此的就只是剩下本能了。当习惯将诱惑代替,身体心生疲倦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过于靠近的彼此,已经看不见最初的样子,剩下的只是很多的缺点和不足。一切都显得*裸,显得不再是那么美好了。两人之间不再有心灵的交流,也没有了灵魂的共鸣。于是,争执产生了,不满肆溢了,彼此之间心存间隙。当我们醒悟过来的时候,感情可能已经面目全非了。
也许,过于靠近的彼此,只会放大某些东西,却忽略了整体。也许,我们应当时不时的学会退后一步,学会用正常的视力去注视彼此,不要用放大镜,更不要用显微镜。
也许这只是需要一步的距离,就足够了。往前一步,我们依然亲密如昔。退后一步,彼此依然骄傲独立。谁也不要依附谁,谁也不要侵占谁。
这样才是最合适的距离吧。
画心
血色旖旎,
肉身幻成画笔。
泪痕斑驳,
皮囊化做素缟。
纵有妙笔丹青手,
怎尽郁郁思忆愁。
万般情愫终难绘,
唯将心思勾残影。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人的器官有时候比语言来得更有说服力。
而我觉得其中最有震撼力的就是“手”。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蹒跚学步时,我会牵着父母的手。
青涩少年时,我会牵着朋友的手。
风华正茂时,我会牵着男友的手。
步入成熟时,我会牵着丈夫的手。
为人父母时,我会牵着孩子的手。
垂垂老已时,我会牵着孙子的手。
因为有爱,所以我们牵手。
如爱远去,那么我会放手。
触碰不到的距离
继续关于手的主题。
我记得我最爱的日剧《魔女的条件》里面也有关于手的情节。
未知和光两个之间的牵绊,就仿佛故事里面的那幅油画一样,那么接近,但总是差那么一点点,仿佛随时可以触碰到,充满了希望,又仿佛随时可能远离,充满无奈。靠近或者远离都看似合理,也都有可能。或许这就是我说的那恋人之间的距离吧。
PS:剧集里面的出现的油画,是米开朗基罗的名画《创造亚当》(创世纪的局部),附上关于这幅画和米开朗基罗的介绍,或许就会让你明白,为何亚当和上帝之间的感觉,让人更多联想到的是爱情:
1508年,教皇朱利奥二世要求米开朗基罗为梵蒂冈西斯廷教堂绘制穹顶画。米开朗基罗本来不愿从命,但他一旦接受就追求完美,决不“亵渎”艺术。历经四年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