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煤Q蟊扔寐降馗匾üM饷骋谆窭那熬笆止憷R晾錾酌羧竦夭炀醯接⒐谡夥矫婢哂斜鸸岩云蠹暗挠攀疲河⒏窭嫉娜魏我桓龅胤骄嗬牒Q蠖疾怀�120公里。因此,她很快成为英国海外贸易的积极支持者和直接参与者。
伊丽莎白不但授权商人组织贸易公司,发展海外贸易,还亲自出资入股,向他们颁发皇家特许状,授予这些商人和冒险家海外贸易和掠夺金银的特权,并从中抽取红利。莫斯科公司、利凡特公司、几内亚公司和东印度公司都是在这一时期成立的。1600年,东印度公司成立之后,伊丽莎白女王向东印度公司颁发了一张特许状,授予它为期15年与东方贸易的专利权。伊丽莎白不管这些贸易公司和冒险家们从事什么样的罪恶勾当,只要自己能从中获利就行。
伊丽莎白的苦心很快就有了结果。她英勇的子民们通过海盗抢劫为其带来了巨额财富。由于当时的海外贸易、航海探险一直是和海盗抢劫分不开的,商船同时也是战舰,冒险家大多是通过抢劫他国、尤其是西班牙的商船发家致富的。西班牙的商船航线太长,分布的区域太广,他们的海军根本无力给予全面保护,这就为英国海上冒险家提供了绝好机会。在英国海盗们有目的的海上劫掠中,西班牙蒙受的经济损失相当巨大,每年都在300万杜卡特以上。特别是1568年更是达到了损失的顶点。这一年的12月,英国普里茅斯市市长威廉·霍金斯组织了一支海盗船,把一支装满金条的西班牙船队赶进了英国的港口。伊丽莎白对西班牙的抗议充耳不闻,而是将金子全部据为己有。除了奖赏有功人员之外,她还送了一部分给各敌对国的政敌,其余的则全部送进英国国库。1580年,著名的海盗德雷克完成英国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他分给女王万英镑的红利。伊丽莎白一点也不觉得这笔不义之财烫手,她对其中的五颗绿宝石爱不释手,把它们镶嵌在自己的王冠上,根本不担心法律和上帝的惩罚。更有甚者,伊丽莎白女王还亲自登上德雷克的船,慷慨地授予其骑士称号。这次远航极大地激发了英国人发财致富的勇气和信心,于是,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加入到海外掠夺和贸易的行列中。
伊丽莎白还默许罪恶的奴隶贸易。1562年,英格兰加入了跨大西洋的奴隶贩卖活动,最早是德雷克的表哥约翰·霍金斯在从事这种高赢利的贩奴活动,他从非洲低价获得奴隶,然后将他们运到西印度、西班牙的奴隶市场上高价出卖。伊丽莎白一开始责备霍金斯,认为参加这样的贸易不道德,但当霍金斯向女王显示了这项“事业”的高额利润后,伊丽莎白很快就改变了她的立场。她不但包庇霍金斯的贸易,而且直接入股,从中得利,甚至还为他提供船只和人员,并且还授予他爵士头衔。奴隶贸易不仅极大地充实了英国的国库,还促使英国在美洲建立了大量的殖民地,从此,英国开始踏上在世界范围内大肆进行殖民侵略的道路。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权欲横流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10)
罪恶的海盗行为和奴隶贸易,毫无疑问为英国和伊丽莎白带来了巨额财富。伊丽莎白的重商主义和鼓励海外贸易政策,更是推动了英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伊丽莎白鼓励海上扩张和海盗行径的更大收获,就是她不花国家一文一毫,就拥有了一大批经历过实战演练的、熟练的海军兵源,这为她有朝一日打败西班牙菲力普国王的“无敌舰队”做好了充分准备。
打破“无敌神话”
伊丽莎白稳定专制统治,发展国家经济的政策使英国逐步走向强大,并且对西班牙的海上霸权构成了威胁。1588年,伊丽莎白最终利用在海上抢劫中锻炼壮大的海军大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确立了英国的海上霸权。
西班牙与英国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先是菲利普二世向伊丽莎白求婚被拒,为此,菲利普二世耿耿于怀,一直想借机教训一下自己这位傲慢的妻妹。另外,西班牙还是一个极度信仰天主教的国家,菲利普二世特别憎恨与罗马教廷断绝关系、改信新教的英国。对英国来说,英国人历史上有多次被西班牙干涉的经历,而且在过去双方的战争中,英国人很少能占到便宜,因此,英国人对西班牙普遍存在着不满情绪。最重要的是,在16世纪的海外冒险和掠夺中,西班牙远远走在英国前面,几乎独占了美洲,掠夺了大量黄金白银,积累了巨额财富,这令英国人既羡慕又感到愤愤不平,这也成为西班牙商船遭受英国海盗攻击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伊丽莎白对英国海盗们抢劫西班牙商船的支持态度,也令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更加痛恨不已。伊丽莎白为了削弱西班牙国力而支持西班牙属地尼德兰革命,这种行为使双方关系更为僵化。新仇旧恨交织在一起,菲利普二世发动了对英国的入侵行动。在一次次掠夺和冲突后,西班牙和英国对海洋的争夺逐渐升级,终于酿就了英西两国的海上大战。这次海战的直接的借口就是1587年玛丽·斯图亚特被处死。让菲利普二世意想不到的是,伊丽莎白一世其实也需要这场战争。在伊丽莎白统治后期,英国通过实行重商主义,国力逐步增强,英国对海外贸易的需求越来越大,西班牙已经成为英国扩大海外贸易的巨大障碍。同时,菲利普二世一直以来支持玛丽,干涉英国内政,在英国策划了一系列针对伊丽莎白的阴谋,伊丽莎白也十分不满。在伊丽莎白看来,与西班牙的战争如果胜利,将会有力地打击英国的天主教势力,稳定英国的局势。
1588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以玛丽之死为借口入侵英格兰。从双方的海军力量对比看,英国舰队虽然有200多只,但绝大部分是匆忙集中起来的武装商船;而西班牙舰队虽然只有130只船只,却拥有吨位上的优势。但是,英国舰队在霍金斯的改造之下,已经完全摒弃了旧的海战方式。他不但将原来的小口径石弹火炮改装为专门摧毁船只的前膛铁弹火炮,还设计了快速舰。这样,英国人在火力和航速上具有巨大的优势。西班牙舰队却还保持着老旧的作战方式,船只笨重,而且火炮射程较近。实际上,这场海战是旧世界和新世界在技术上、观念上以及实力上的一次交锋。
战争开始后,就连上帝也不站在西班牙一边。倒霉的西班牙人一直没有得到对他们有利的风向。英国舰队在西班牙舰队的尾部不断用远程炮火轰击,而西班牙舰队的火力却打不到英国船只。经过几天的激战,英国皇家舰队在没有损失一艘战舰的情况下,战胜了这支由130艘战船、8000名水手和2万名士兵所组成的庞大的“无敌舰队”。在此前的一个多世纪里,这支舰队一直都是西班牙海上霸权的标志。在这次与新兴的英国海军的较量中却一败涂地,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消息传来,英国举国欢腾,自伊丽莎白登基以来笼罩在英国人民头上长达30年之久的西班牙入侵危险终于消失了。此次战役的胜利,使伊丽莎白的执政生涯达到了光辉顶点。这次令世人为之侧目、以少胜多的军事胜利,是英国第一次以一个大国的姿态向欧洲大陆发出的强声,英国在国家崛起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海战胜利带来的信心成就了伊丽莎白时代,成就了英国人无上荣耀的民族自豪感。
权欲横流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11)
然而,1588年海战的胜利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巨额军费、国家防御、对殖民地的争夺等。庞大的军事开支使伊丽莎白的财政状况迅速恶化,使一度充盈的国库迅速变得干瘪。虽然西班牙在1588年的海战中损失惨重,但是在1589年,西班牙击败了一个更大的英格兰舰队,而且双方在大西洋海域的争夺与较量似乎才刚刚展开。两国的战争一直延续到1604年,双方最终打了个平手,不论在海上还是在陆上,英格兰实际上并未能完全占据上风。这一情形表明,在国家崛起的道路上,英国似乎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与伊丽莎白的赫赫军功相对应,其文治也达到了一个非常繁盛的时期。伊丽莎白时期是英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最早兴起于西欧的文艺复兴运动,这时也在英国达到了鼎盛,文学尤其是诗歌和话剧,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对于英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伊丽莎白采取了宽容和支持的态度,在其统治期间,涌现出了莎士比亚、斯宾塞、马洛、弗朗西斯·培根等旷世大师。而且伊丽莎白本人也非常爱好文学,她甚至直接从事写作和翻译,亲自翻译了霍勒斯的《诗歌艺术》,她生前的一些演说和翻译作品一直流传至今。
在伊丽莎白上台之前,英格兰就有严格的书籍和戏剧审查制度,还有血腥恐怖的“星法院”,以言犯禁者可被处以绞死、分尸、挖内脏等酷刑,但在伊丽莎白时期,这些法律没有被严格执行,我们找不到任何这类重刑的记录,这从另一个侧面展示了伊丽莎白时期的文化繁荣。
同时,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是伊丽莎白对戏剧的大力扶持和奖掖。女王本人经常光顾座落于伦敦泰晤士河南岸的“环球剧院”。这个剧院可以容纳3000人,许多贵族都是这家剧院的常客。莎士比亚是这家剧院的股东、演员兼剧作家,他的大多数剧目,像《哈姆雷特》、《麦克白》、《奥塞罗》都是在这里进行首演。
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和悲剧都具有强烈的震撼效果,它们大多以揭露宫廷黑幕为主题,许多君王在剧中都是反面人物,观众很容易对号入座、产生联想。伊丽莎白无疑也察觉到了这一点。在莎士比亚的《理查三世》上演时,女王就担心剧情会使观众联想到她本人,因为剧中篡夺理查三世王位的正是她的祖父亨利七世,但是伊丽莎白并没有将作者投入监狱或者禁演这部戏,她仅仅对她的大臣们埋怨说:“这部悲剧在剧场和剧院里演出40次了”。1601年,莎士比亚的新剧《哈姆雷特》在伦敦上演,“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当扮演哈姆雷特的演员在舞台上说出莎士比亚的这句名言时,伊丽莎白就在台下,这种宽广的心胸不是所有人都有的。莎士比亚的戏剧也不只是揭露宫廷黑幕,其许多著作都为女性留下了重要的空间,带有浓厚的女性主义色彩,这是向他们伟大的女王致敬。
正是伊丽莎白对文化发展的宽容,她统治下的英国文化出现了百花齐放之势,成就了莎士比亚的盛名,成就了英国文艺复兴的黄金时代。她对戏剧的开明态度也从另一个方面展示了其处理国家事务的态度,这种态度为英国带来了一个相对宽容的发展时期。
游戏的代价
伊丽莎白在位45年,使英国从一个四分五裂的弱国一跃变成欧洲强国。文韬武略的女王将自己嫁给了英格兰,但她婚姻游戏的消极影响在她50岁以后开始显露出来,她既没有丈夫,也没有孩子,随着她的年龄渐老,王位继承的危机越来越近。终身未嫁的她在晚年是孤独的,所以当她遇到年轻英俊的埃塞克斯伯爵时,她动心了,她甚至原谅了他犯的一些小罪,但是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全,她最终还是砍下了这位宠臣的头颅。
埃塞克斯伯爵是莱斯特伯爵的继子,有着英俊的外表和迷人的风度。伊丽莎白在自己53岁的时候遇到了还不满20岁的埃塞克斯伯爵,埃塞克斯正好安慰女王孤独的心灵,他们很快变得形影不离。伊丽莎白给了埃塞克斯伯爵很大的特权,甚至将甜葡萄酒的专营权授予了伯爵。但是,埃塞克斯恃宠而骄,网罗心腹,与威廉·塞西尔父子争权夺利,弗朗西斯·培根就曾经出任过埃塞克斯伯爵的重要幕僚。
权欲横流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12)
然而,埃塞克斯才能有限,他不能胜任女王委派的各项任务,女王一次次原谅了他。后来,他率军平定爱尔兰叛乱,违背女王命令,指挥失当,大败而归,女王不得已把他逐出宫廷。之后,二人又在爱尔兰总督人选问题上发生冲突。冲动的埃塞克斯听信了手下人的蛊惑,参与了1601年的叛乱。当环球剧院中的《理查三世》演到废黜国王这一幕时,叛乱开始了。但是,伯爵的手下大都是一些乌合之众,伦敦市民无人响应,所以被轻而易举的镇压下去。埃塞克斯被送入伦敦塔中,审判后被处死刑,死时年仅34岁。伊丽莎白痛苦地在死刑执行书上签了字。
埃塞克斯伯爵死后,伊丽莎白变得更加孤独。她不得不以自己的意志自我排解。她的脾气变得暴戾、任性,往往一连几天神情凄然,呆坐不语,甚至忘记了正常的饮食起居。她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