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节 高瞻远瞩,科学预见未来(3)
什么是宽容呢?社会心理学家这样解释:“有权力责备处罚而不责备处罚,有权力报复而不加报复的一种道德心理结构。”宽容是人际关系包容性的体现。在人际关系中,包容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关系的好坏。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领导者所面临的交际对象,在性格、气质、经历、修养等方面都有程度不同的差异,对这些差异怎样去协调?无论工作、学习还是生活,彼此相处中总会出现一些矛盾,对这些矛盾如何处理?聪明的领导者决不会去采取扩大差异、激化矛盾的做法。恰恰相反,他们总是待人以宽容。
气度、度量作为一种对领导实践有重大影响的因素,不是抽象、模糊的,而是有着具体内容。首先应该是要听得进不同声音,善于采纳各种有益的意见与建议。这是关于领导特质的一个永恒话题,古老而又新鲜。说它古老,是指历史上很早以来就有人不断做出总结,加以赞美;说它新鲜,是指它对于领导者来说永远也不会过时。
孟子认为,作为统治者,喜欢听取别人意见,治理天下就会绰绰有余。纳谏、从善的作用和意义,首先在于领导者可以克服缺点,防止错误。客观世界万象纷呈,错综复杂,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领导者不是万能博士,无所不知,不犯错误。虚心纳谏、从善可以弥补领导者自己知识、经验、智力等的不足,提高谋略水平。
在领导实践中,领导者在决策时,如果完全依靠自己拟订方案,制定措施,由于客观未知因素的众多与个人能力的有限,有时力不从心。尤其在一些重大复杂问题上,更不一定能保证想出的都是最好方法。而“众人拾柴火焰高”,效果就会好得多。领导者多问、多听别人的意见,常常可以使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所制定的方法措施变得充实、完善;或者可以进行比较、选择,找出最佳方案,取得满意的效果;避免被某一意见左右,或在“自己这颗树上吊死”,单打一,一摸黑走到底。某些领导者技高一筹,谋属上乘,诀窍就在于此。
领导者虚心听取意见还可以激发灵感,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开拓新局面。在面临一些难题时,为了寻求新答案,领导者有时百思不得其解,储存了大量信息,思维达到白热化状态。随着思考的深入,也许他人的几个字、某句话就可能轻易起到激发或启迪作用,使思维的链条迅速贯通,出现飞跃,产生有益联想,使思想出现突破性飞跃,想出有创见而又可行的好办法。善于虚心听取各种意见、建议,也是领导者调动下属积极性,造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生动活泼民主局面的一个重要办法。
正常人都有一定的知识、经验与能力,并且大多希望有机会表现出来。提建议、提意见就是其中一个突出表现。领导者如果漠然处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既浪费人才资源,又伤其自尊心,打击他们的积极性。结果,对他们本人来讲,轻则产生依赖性、被动性,重则离心离德;对其他人来讲,则产生连锁反应,受到不良的影响与刺激,变得灰心丧气。尤其是有见解、较能干者,对自己的期望值比较高,这种表现欲更强烈,更希望自己的意见或建议被领导重视或采纳;如果领导者也视若无睹、充耳不闻,就会使他们难以接受,认为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更易失望、沮丧,失去工作的热情和主动性。
第一节 高瞻远瞩,科学预见未来(4)
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有时就是受领导者的这种情况影响的。事实证明,哪个领导者能做到,做得好,他所在的地方就会如同龙腾虎跃,热气腾腾,充满生机与活力;反之则常常万马齐喑,死气沉沉,有如死水一潭。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对于领导绩效的极其重要性,决定了一切想有所作为的领导者都必须严肃认真地认待,努力加以实行。对于顺耳的话要听,逆耳之言也要听。
孔子有一句名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谓“不同”,就是上下不要“一色”,清一色反而不好看,也不管用。领导者不要搞一言堂、一刀切、一锅煮,不要不准有不同意见、不同风格、不同流派存在;否则,就如同单调的颜色易使人厌倦,单调的味道易使人反胃一样,致使整体落败。
俗话说得好,成绩不说跑不了,错误不说不得了。顺耳之言,好听之语,拥护的话,声声入耳,谁都喜欢听;而逆耳之言,难听之语,反对的话,就不是谁都乐意听了。从心理学上讲,这是因为人大多有一种“趋同心理效应”,即所谓“同心之言,其嗅如兰”,特别容易听得进去。
比如,自己一心一意想往东走,别人如果说这样做很正确,就会很自然地感到高兴;而如果有人强烈反对,那就很容易产生排斥心理。这种“趋同心理效应”也可以看做是人的一种“心理惰性”,即符合自己感情思维的话往往听了觉得愉快与高兴,对反逆自己思想意愿的话则感到不快或恼怒。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就是指这种现象。况且人都有自尊心,总希望别人说自己好,总认为这样才被人看得起、尊重,因而更喜欢听顺心顺耳的话,而厌恶不顺心不顺耳之言。
实际上,逆耳之言不符合人的心理状态。但是作为领导者,要听逆耳之言时,头脑要冷静,要有克制力,广听各种意见,尤其是逆耳之言,可以使领导者“亲贤人而远小人”。
领导者喜欢听什么样的话,实际上还等于鲜明地显示他喜欢、重用的是何等人士,清楚地表明他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从而形成一个什么样的核心体。
如果领导者闻过则喜,不仅喜欢报喜,也不怕报忧,就会像磁石一般吸引贤能之士、正直之士,使他们奔走而趋之,主动献计献策,帮助领导者寻找和改正错误,无所不言,从而形成一个贤能的群体。
如果领导者闻过则怒,只喜欢插花,不喜欢栽刺,俊贤就会避而远之,辞而别之;溜须拍马之徒,奉承谄谀之辈则如蝇逐臭,乘虚而入,蜂拥而至,纷纷靠拢,听到的也尽是一些颂扬之言,恭维之语,也就逐渐被群小所包围。特别是已发生严重失误时,还只许评功摆好,粉饰太平,不许面对现实,救弊匡正,结果就会使自己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虚心听取各种意见,主要目的是为了弥补自己智力的不足,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其他,至于对方的方式、态度如何,则是个次要问题。在听取的过程中,目的的实现应该比什么都重要。如果忘记这一点,斤斤计较对方的方式与态度等问题,显然就舍本求末,颠倒主次,偏离了纳谏的大方向。
况且,言者又往往有自己的习惯、作风,如有的说话不太注意场合,有的语言尖刻,有的喜欢直来直去等;如果一一计较,也很容易堵塞言路,因小失大。俗话说“容瑕索瑜”,要索瑜首先是容瑕,不容有瑕就一般索不到瑜。不要过分计较谏言的内容、形式,因人废言,一切都是为了进步,为了使得自己的组织更有发展而广开言路,不计较是谁提出的意见或者建议,也许他是反对过自己的人,做过错事的人,就因此对他们的话抱偏见,认为“人错言臭”,甚至以为“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拒听他的一切意见,这就走向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歧途。
第一节 高瞻远瞩,科学预见未来(5)
世界上没有什么人总是正确,也没有什么人总是错误。正确和不正确都是相对于一定时间、地点、事件等前提而言的。那些有过错误言行,或反对过自己、哪怕实践证明反对错了的人,其错误也只是就某个问题、某个时候而言,而不等于他们从来或再也不会有正确言行。
此外,还由于现实生活中没有从无错误与缺点的人,会从根本上堵塞谏劝的渠道。人的思想、知识、才干、智慧不受身份、地位决定,这已是社会生活中的常识。就领导者而言,如果由于身居高位,统辖众人,容易自以为聪明,看不起地位与身份比自己低的人,忽视他们的意见与建议,是一种很幼稚、浅俗的做法,只会变成井底之蛙,目光狭隘、局限,最终落入失败的境地。
端正纳谏、从善的态度,另一个要求是领导者在平时和危急时都应该一样虚心和诚恳。领导者智力、能力的非完善性,是一个经常存在的问题,不是偶然的,不是只出现在危急时。经常广听不同意见,采纳其中有益内容,是领导者获取“日常营养”,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长久之计。
领导者要善于正确对待别人的议论和不满。我们都知道,矛盾总是无时无处不在,即使一个领导工作再有成效,也总会有人感到不满意的。所以,国外管理工作规则上有这么一句话:如果你想有所作为,你就要承受谴责。要是不相信这句话,他就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领导者。领导的职务越高,处理的事情越多越复杂,接触的人越多越广泛,别人对他的议论和不满也会越多越具体,因此越是要有宽宏大量的胸怀。“小不忍,则乱大谋”。这是每个领导者必须要经常考虑的。领导者可以从别人的议论和不满、责难和批评得到更多的信息,知道自己的不足而加以改正。
所谓“部下不开口,神仙难下手”,因此,部下的批评、责难、议论和不满是一件好事。周恩来曾指出,要做领导者,必须团结他所不喜欢或不愿意接近的同志,然后抓紧他们,称赞其得体方面,批评极坏的方面,然后再改造他们,同时也就改造了领导者自己。这对领导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领导者要正确对待别人的议论和不满,一方面要有对议论和不满的承受力,另一方面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善于分析处理,闻过知非,及时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让人提意见、发牢骚的目的,就是为了改进工作。这就要求领导者具有知错就改的勇气,表现出诚意。
听各种声音,纳各种高见,是一种实践行为。因此,到底听了没有,纳了多少,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听了正确批评,是否能够坚决改正,马上改正,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缺点或错误被指出后,能够虚心纠正,说明已真正从善,尊重客观,勇于负责;也就可以重新取信于人,进一步鼓励群众提建议、作批评的热情,继续团结他们前进。
毕竟“亡羊补牢,犹未晚也”,这样做能够及时停止失误,减少损失,回到正确的做法上来。相反,如果爱面子,讲虚荣,总认为自己什么都对,什么时候都对,文过饰非,坚决不改,依然如故,明知故犯;尽管也很虚心听取各种意见,则只能说明这样做是虚伪的,是装腔作势,搞形式主义,谁还会有兴趣继续提意见、提建议呢?其缺点和错误也就势必越来越严重,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因小失大,越爱面子越没面子。但是,及时思过,实行宽政,就可以免除这些不必要的危险。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一节 高瞻远瞩,科学预见未来(6)
领导不仅要乐于“听话”,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创造让人说话,让人提意见、发牢骚的宽松环境。善于正确对待别人的议论和不满,善于引导别人大胆说出对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对有意见和不满的同志不打击报复。这是宽容精神的一个原则要求,也是领导者具有宽容精神的集中体现。
上面提到了虚心听取各种意见,主要目的是为了弥补自己智力的不足,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听取的过程中,目的的实现应该比什么都重要,一切都是为了进步,为了使得自己所在的组织更有发展而广开言路。
听话之后就是要去实践,绝对不是为了听而听,只听而已,那听了也没什么用处;从善也并非听了就从,那只会被各种意见弄得茫然无措,不知何去何从,左右摇摆。
听取他人的意见要有领导自己的评判标准,说白了,就是自己的主见,有主心骨,懂得如何取舍,懂得广听意见的目的是什么,何是何非,能够辨别哪些仅供参考,哪些可以采纳,哪些应该摒弃。这样才能从中真正获益,做到“善也吾从,不善吾避”。不知其可,听得再多也是白费工夫;而听了就从,毫无主意,那还不如不听。
我们可以把领导者纳谏、从善,比作石匠、木匠制造石器与家具,他人的意见只是自己达到一定目的的原材料。哪些有用,哪些没有用,有用的怎么用,用在哪里,应该懂得辨别,有所选择,有自己的取舍标准。如果看到就用或者不知怎么用,就造不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