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在生活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取得成绩时给予热情鼓励,遭受挫折时振奋其勇气,乃至平时经常主动地问寒问暖,这对于保证下属们心情舒畅、干劲充足地投身工作中是不可缺少的。如果采取相反的态度,冷若冰霜,不闻不问,视同陌路,必然会引起他们的不满、愤慨,继而挫伤积极性。
第一节 慧眼识人才的眼力(4)
员工的潜力和积极性被人挖掘并得以发挥,不仅在于领导的爱护与关心,还在于其自尊心是否得到尊重与认可。每个人都喜欢并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与认可,希望自己的存在价值能够被人发现、认可。即使是才能再平庸的人,也会为自己微小的优点引以为自豪。那么那些有才能、有本事者,由于劳动更加艰辛,能做出较大贡献,认识与改造事物的能力较强,独立性较强,这种精神需求表现得更加强烈。一些有抱负的仁人志士,甚至把人格与尊严等心理需求摆在第一位,艰难困苦在所不辞。
对下属,领导者应该注意尊重他们,给他们“面子”,对待他们有礼有节,多鼓励、体谅、宽容。如果领导者自以为高明,自恃权高,对下属颐指气使,动辄训斥,甚至语多凌辱,那么最后倒霉的只有自己。
然而一般说来,尊重上级容易做到,尊重同级抑或不难,但是尊重下级就不那么容易了。很多时候,在隶属上下级关系的交往中,尊重往往流于表面形式因而显得虚伪。尤其在进行批评的时候,这个分寸更难把握,难怪卡耐基说:“我们在他人面前呵斥一个小孩或者下属,找差错,挑毛病,甚至进行粗暴的威胁,却很少去考虑人家的自尊心。其实,只要冷静地思考一两分钟,说一两句体谅的话,对别人的态度宽大一些,就可以减少对别人的伤害,事情的结果也就大大地不同了。”
作为领导,要充分了解人的心理,在任何时候做出适宜的反应,而不是图一时之快,乱了章法。领导者还应做到“用人不疑”,对下属多一些信任,这样使下属感到自己的价值得到更充分的承认与赏识,自尊高度实现,产生极大的自豪感和满足,从而发挥工作热情,以图相报。有作为的领导者,对信任下属、用人不疑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都具有共识,视之为调动人积极性的一条共同经验。
战国魏文侯明明知道乐羊的儿子乐舒在中山国做官,却偏偏派他去攻打中山国。因为他通过大量事实和别人的介绍,知道乐羊忠于自己的事业,会大义灭亲,而且有杰出的军事才能。乐羊灭掉中山国回朝后,魏文侯赏给他一个箱子,打开一看,里面全是朝臣攻击乐羊的奏折密信,但是魏文侯了解乐羊,选择了相信他,这就是流传至今的“藏书任将”的故事。
信任是对一个人深刻了解后,从思想到实际行为都对对方有了充分的认识与赏识。对于下属要多点信任,关键之一就在于领导者本身要能够明辨是非,善于识破谗言诽谤。
领导者如果对下属总是疑神疑鬼、听风就是雨的话,必然会招致恶果。这样,下属往往进退两难,无所适从,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对下属无端猜忌,心生芥蒂,长此以往,误会丛生,继而反目,那么只有成为孤胆英雄的下场了。如若一时无法断定,是否值得信任,那就保留一定的制约,不必放手,必要时要通过实际考察。但是如果已经充分了解,则应以诚相待,予以信任,放心托付,大胆使用,领导者在此应该具有非凡的胆识。
“士为知己者死”是多少领导人渴望、期盼的效果。然而,做到这一点着实不易。这就需要领导者爱护、关心、尊重与信任下属,只有这样才能安排下属,掌控全局,达到双赢。
人是感情动物,不是只有物质需求,人的需要按其重要性和产生的先后顺序来看,分别为生理、安全、归属、受尊敬、自我实现五个层次。领导者在满足了他们的情感需求的时候,如被信任受尊重,他们才会觉得领导者可亲可近,内心的距离也就缩短了。这样会更好地鼓舞士气,从而提高生产率。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一节 慧眼识人才的眼力(5)
在中国,早就有“曲终奏雅,逆取顺守”之说。也就是说在争取权力的过程中依靠欺诈、暴力等不正当手段,而成功后则应该表现出仁慈与信义等,这样才能淡化、平息臣民的怨恨,回笼人心。倘若继续施暴,毫无德行,就会使属下“旧恨添新仇”,更加不满,也就很难巩
固、维护已有的统治。
马基雅维利在其《君王论》中说:“君王要想确保他的大臣对他效忠,就应该替他的大臣着想,要尊重他,要让他富有,要予以仁慈的关怀,赐给他荣誉,授给他重任;这样,让他看到他是怎样地依赖于君王,让他获得了显爵厚禄之后,不会企求其他的富贵……当君王和他的大臣处于这样的相互关系中时,他们是能够彼此信赖的。”
这里再次强调领导者要协调与下级之间的关系,妥当使用他们,这样人才的决定作用才得以发挥。也就是说,在一定的程度上,作为领导者,要注意培养员工的主人翁精神,信任员工,予以重任,让他们有一种当家做主的感觉。
一个组织的建立与运行不仅需要一些合乎逻辑规则的管理,还需要一种美好的感情,一种自豪的主人翁精神。这种精神给予员工自信心和热情去完成一种创造。
要发挥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就应该让员工积极参与管理决策,鼓励员工发表不同的意见。如果掌权者不去考虑不同的意见,不去聆听多种声音,那么他的思路、眼界就会非常闭塞。所以,卓有成效的决策者往往寻求不同的意见,这样自己就可以参照综合,在各种选择中进行决断。
同时,这种积极纳谏的机制可以激发不同员工的想象力。领导者所要处理的各种问题,不管是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方面,都需要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否则就难以开拓新的局面。虽然有丰富想象力的人并不是很多,但是这种人也不像我们以为的那么稀少。
想象力很多时候是一种潜在的能力。只有将想象力的开关打开,想象力才会像泉水一般汩汩流出。所以,作为领导者,要充分发挥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听取他们不同的意见,并让他们参与其中进行决策、管理,这样才能保证工作的科学性,提高集体运作的效益。还有一点就是领导者学会知贤用贤之前,首先要自贤。好比镜子中的物体,自己首先要有光彩、亮点,照映出来的才会是夺目的事物。
有这么一则历史故事,传说有一次佛印禅师与苏东坡相对打坐。苏东坡问佛印禅师:“大师,你现在看到的苏东坡是什么样子的?”佛印反问他:“你先说说,你看到的佛印是什么样的?”苏东坡怀着竞争、好胜的心理,开玩笑地说:“我在打坐时,看到的大师是团牛粪。”而佛印却对苏东坡说:“我在打坐时,看到的你是如来本体。”苏东坡洋洋得意地回家告诉他妹妹。但苏小妹却说:“哥哥,你实在输得太惨了,你难道不知道佛教认为,人在修行期间一切外在事物都是内心的投射?你内心是一团牛粪,所以看到别人也是一团牛粪;人家内心是如来,所以看到的你就是如来本体。”
一个人内心的世界往往反映在外在事物上,对镜自梳,竟会各有不同。很难想象一个鄙薄粗鲁的人能够识别一个智人的深邃,一个天真幼稚的儿童能读懂一个老人的风霜,一个无才无德的领导者会欣赏一个德才兼备的贤士。
知贤用贤先自贤。反过来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将的强弱是由兵的能力反映出来的。诚如台湾作家柏杨所言,“英明的领导人物,左右坐的多是智慧比他高,才能比他强的干部;平庸的领导人物,左右坐的多是智慧跟他平等,才能跟他相当的干部;猪猡型的领导人物,不论是凶猪、蠢猪,左右跪的多半是智慧比他低,才能比他差的干部”。
对于一个平庸的领导者来说,最大的危险之一就是他的下属都是一帮唯唯诺诺的人、庸人,这些下级往往阿谀奉承他们的上司;而一个精明的领导者需要在他周围有一批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人,独立思考的人。
领导应该鼓励每一个雇员积极地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而且使他们知道他们的建议将会得到认真的研究。遇事与人商量大有好处,大多数人的意见是值得听取的,要善于利用下属的智慧,不要领导一个人独断。
毋庸置疑地说,没有人喜欢像牵线木偶一样被人摆布。如果每一个雇员参与了管理,参与了做决定,那么他们会有比现在更大的热情注入到工作中去。知人用人的失误与荒唐,主要原因几乎无不在主事者的身上。
知人善任作为一种实践性的活动,当然不是易事,它涉及一系列的知识、经验、方法、技巧、能力等问题,但是自贤是最起码的基础与前提。缺乏这一基础与前提,不知或不愿知贤、用贤,就是面对众多英才也只会闲置浪费,视若草芥,肆意践踏。
在历史上,明君也可能有时用小人,但昏君却从来不用君子。这就要求一切欲知人善任、有所作为的领导者,首先应该具备谦虚、正直等美德,以事业为重,有容才之量,倘若气量狭小,嫉贤妒能,患得患失,老是担心下属人才超过自己,甚至打压迫害。尽管那样可以满足个人一时的虚荣心,但是整个集体就不可能形成强大的力量去开拓事业,也就成不了什么气候,自己也往往身败名裂。
“毛遂自荐”是中国历史上较有名的一个故事。毛遂被埋没三年,平原君确实难逃知人不明之过。但当毛遂勇敢自荐后,赵胜终于知错就改,很快提高其地位,让他参与同楚王的谈判,仍不失贤者风度。倘若仍一意孤行,毛遂即使有天大的本事也恐怕无用武之地。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节 科学分析的预见力(1)
俗话说,好花不常开,好运不常在。很多事情,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没有在最恰当的时候去做,因此错失了良机。
在上个世纪,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的股市和楼市,造就了一大批的百万或者千万富翁,这些人成了股东,成了房地产商。而现今时过境迁,这些领域已经不再是那么容易淘金的地方。
很多人,有理想有抱负,肯吃苦乐付出,就是运气差了些。很忙,但是忙不到点子上;很累,但是赚的钱勉强糊口。其实幸运的人与倒霉的人,穷人与富人,差别不是有没有机会,因为机会到来的时候,是属于每一个人的,关键在于有没有抓住。他们的区别就在于,多想了一点点,多做了一点准备,多行动了一点。那么多的这些“点”是怎么来的?来自他们的预见能力。
预见能力主要依据对事实规律的认识,借助辩证逻辑的思维能力,对事物发展的趋势,未来的大致情况做出的推断和估计。它不是一项特异功能,也非与生俱来,它是人在生活中的感知能力、总结能力、判断能力的综合体现。没有预见能力的人,不会为自己的明天做足够的准备,也不会意识到等待多年却与自己擦肩而过的机会。这种能力是可以培养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在生活和工作后中不断磨炼,让自己拥有这种能力。
一个人肯定有他非常想做成的一件或者几件事情,尤其年轻人,很多人抱怨没有机会,那就只能等待。然而等待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在这个时间里积蓄自己的力量,观察、关注与此事相关的人和事,了解他们,分析他们,寻求事物之间的共同与差异,细心比较,关注需要,也许别人的需要,就会带来成功。
这样,你才会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样的准备,了解自己在等待什么样的时机。此外,要有自信,一个人对自己能力不自信的话,是不会有胆识与智慧去做事的,这样对于所谓的理想、目标只是想想而已,与外界绝缘,这样的惰性化学品,加入任何催化剂恐怕都不起反应,还谈何把握机会,获得一番成就呢?
任何人做任何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从开始到结束总会充满无穷的变数,有时候身处顺境,有时候情势急转直下,然而遭遇逆境并不是什么坏事。如果把它变成培养自己能力的机会,便会逆中求胜。
好多事情我们自己没有做过,没有任何经验,这就需要我们从他人身上学习他们成功的经验或者失败的教训,好好研究他们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并结合实际的情况,进行借鉴。常言道:吃一堑长一智,这堑未必是自己吃,但是智还是要长的,自己的经历肯定不多,但是智不一定就少。有智,自然能增加自己的预见能力。
上面谈到的是关于个人生活中预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