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刚刚要他去出席记者招待会,所以他对厄休拉的一项指示,
就是要她把当天试车场上的试验时间推迟些。
系列指示也好,亚当在家里加班做的事也好,大部分是跟“参
星”有关的。他身为高级车辆计划部经理,给目前还保密的那
种新汽车紧紧缠住了身。今天要在底特律市外三十哩的公司试
车场上进行一系列重大试验,看看“参星”是不是存在噪音和
震动的问题。试验后就要由亚当作出决定。他已经同意跟设计
-造型部的一个同事一起驱车赶到那里去观看试验。现在,因
为刚刚要他去出席记者招待会,所以他对厄休拉的一项指示,
就是要她把当天试车场上的试验时间推迟些。
亚当跟埃默森·维尔见过一次面,那时候汽车评论家在底
特律演讲。亚当·特伦顿象汽车工业的其他几个人一样,出于
好奇,也去听讲了,在会前介绍给了维尔,他真没想到维尔原
来是个可爱得迷人的年轻人,一点也不是他原先料想的那种粗
鲁、莽撞的人物。后来维尔登上讲台对着听众讲演时,也是一
样的风度翩翩,他巧妙地引出论点,讲得既流利又自在。亚当
不得不承认,整篇讲演从头到尾都很动人,看看讲完后的热烈
鼓掌情况,就可看出大部分听众也有同样的感觉,他们可都是
花钱买票进来的呢。
不过,也有个缺点。对有点专业知识的人来说,埃默森·
维尔的论证有许多就象破船一样漏洞百出。
维尔一面攻击那么种具有高度技术性的工业,一面也暴
露了他自己缺乏技术知识,在描述机械功能时常常讲错。他
… 54
公开谈到的技术问题,可以有好几种解释;他提出的一种,跟
自己的观点正好符合。在另外一些时候,他又进行一般性的
论述。尽管埃默森·维尔学过法律,但他却忽视论证的基本规
则。把主观臆断、道听途说、站不住脚的证据都当做事实提出
来;在亚当看来,这个年轻汽车评论家,偶尔也故意歪曲事
实。他翻出陈年宿帐,列举汽车的缺点,其实这些缺点都是汽
车制造厂商早已承认了的,而且也已经纠正了。他提出控诉的
根据,无非是那些不满意的汽车用户寄给他本人的信件。维
尔一方面严厉指责汽车工业设计差、工艺陋劣、缺少特别安全
设备,一方面却对汽车工业存在的种种问题一个也不承认,
也不承认最近对试行改革确实下过一番工夫。他看不到汽车制
造厂商和他们的人员有什么优点,只看到不关心、不认真和不
道德。
公开谈到的技术问题,可以有好几种解释;他提出的一种,跟
自己的观点正好符合。在另外一些时候,他又进行一般性的
论述。尽管埃默森·维尔学过法律,但他却忽视论证的基本规
则。把主观臆断、道听途说、站不住脚的证据都当做事实提出
来;在亚当看来,这个年轻汽车评论家,偶尔也故意歪曲事
实。他翻出陈年宿帐,列举汽车的缺点,其实这些缺点都是汽
车制造厂商早已承认了的,而且也已经纠正了。他提出控诉的
根据,无非是那些不满意的汽车用户寄给他本人的信件。维
尔一方面严厉指责汽车工业设计差、工艺陋劣、缺少特别安全
设备,一方面却对汽车工业存在的种种问题一个也不承认,
也不承认最近对试行改革确实下过一番工夫。他看不到汽车制
造厂商和他们的人员有什么优点,只看到不关心、不认真和不
道德。
但是,到后来,埃默森·维尔好象再也没有什么话可说
了,所以逐渐逐渐不见了。他的名字在报纸上不常出现了,随
后,有一阵子,根本没有了。一没人注意,就逼得维尔再去搞
套新的活动。他渴望扬名好象吸毒一样,为了使自己一直名闻
天下,随便什么题目,仿佛都乐意随便发表一通议论。自称是
“消费者代言人”,对汽车工业重新发动了一系列攻击,说什
么某些汽车在设计方面有种种缺点,这点,报纸都报道了,不
过有些指责后来经事实证明全是无稽之谈。他怂恿一个美国
参议员引述盗窃得来的一份汽车公司的成本情报,但不久经事
… 55
实证明材料欠缺得可笑。那个参议员可发愣了。维尔有个习惯,
爱给大城市几家日报的记者打电话,电话费讲明由对方付,有
时候还在夜里打,在电话里提出些新闻报道的建议,这些报道
刚好带到埃默森·维尔的名字,可是一核实,却都站不住脚。
结果,本来想靠维尔搞点精彩材料的那些报纸,越来越谨慎,
到最后,有些新闻记者就对他根本不信任了。
实证明材料欠缺得可笑。那个参议员可发愣了。维尔有个习惯,
爱给大城市几家日报的记者打电话,电话费讲明由对方付,有
时候还在夜里打,在电话里提出些新闻报道的建议,这些报道
刚好带到埃默森·维尔的名字,可是一核实,却都站不住脚。
结果,本来想靠维尔搞点精彩材料的那些报纸,越来越谨慎,
到最后,有些新闻记者就对他根本不信任了。
德
①一样,从来没听说他认过错,或者
赔过罪,有一次,通用汽车公司因为无凭无据干涉了纳德的私
生活,倒是向纳德赔了罪。相反的,维尔对所有的汽车制造厂
商却一味谴责和非难,而且常常还能引起全国注意,昨天在华
盛顿,他就是这样做到了。
亚当把报纸折好。朝外面一望,但见高速公路上的交通密
度已经增加到了六级。
隔了一会儿,对讲机吱吱响了。“无冕皇帝刚刚驾到,”产
品发展部副总经理说。“你要再来凑个数吗?”
一路上楼,亚当提醒自己,今天早晚得给妻子通个电话。
他知道埃莉卡近来不愉快,往往很难相处,不比他们结婚头两
年了。刚结婚那时,倒大有希望白首偕老呢。亚当心里明白,
问题多少是在于他每天下来已经精疲力竭,就此把他们两人
的乐趣都剥夺光了。可是他希望埃莉卡多出去走走,学会靠
自己干出一番事业来。他曾经这样鼓励过她,正好比她要用多
少钱,他都尽力满足一样。说也幸运,多亏他步步高升,钱,
①当代美国律师、作者、“美国消费者保护协会”的主席,
1967年由“美国
青年人商会”推选为“美国十个最杰出的青年人”之一。
… 56
他们两人都不愁少花,何况眼前还有大好机会,可以捞到更妙
的前途,那是做妻子的都该高兴的事呀。
他们两人都不愁少花,何况眼前还有大好机会,可以捞到更妙
的前途,那是做妻子的都该高兴的事呀。
他偶尔也想到,跟一个比自己年轻得多的人结婚是不是错
误,尽管在智力上他们从没有过一点问题。埃莉卡的头脑和智
力,远不是她那样年龄的人会有的,而且,亚当也已经看到了,
她同年轻人的看法是难得一致的。
他越是想到这一点,越是明白他们中间存在的问题应当尽
快找到办法解决才好。
可是,到了十五层楼,一踏进最高指挥区,亚当就把个人
的杂念统统抛到九霄云外了。
在产品发展部副总经理的那套办公室里,宣传部副总经理
杰克·厄尔哈姆正在进行介绍。厄尔哈姆头顶光秃,个子矮胖,
几年前做过新闻记者,现在一副模样好象是个老学究式的匹克
威克先生
①。他总是不停抽板烟,要不就用烟斗做手势。这会
儿,他拿烟斗一挥,招呼亚当·特伦顿进去。
“我相信你是认识《新闻周刊》这位莫妮卡的。”
“我们见过面。”亚当跟一个娇小的黑发姑娘打了招呼。
她早已坐在一张沙发里,两个好看的脚脖子交叉着,一支纸烟
头上缓缓飘起烟来,她冷冰冰地回他一笑,这明摆出,底特律
的媚力,不管装点得多么巧妙,也不会把纽约的代表迷倒。
①匹克威克是英国十九世纪作家狄更斯的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的主
人公。现泛指为人戆直、头脑简单的人。
… 57
“新闻周刊”的旁边,就在那张沙发上,是“华尔街日报”,
这是个红光满面的中年记者,名叫哈里斯。亚当跟他握了握手,
随后又跟“美联社”握握手,那是个严肃的年轻人,拿着一束
稿纸,跟亚当随便招呼了一下,分明希望会议进行下去。《底
特律新闻报》那个头顶光秃、悠然自得的鲍勃·欧文,是最后
一个。
“新闻周刊”的旁边,就在那张沙发上,是“华尔街日报”,
这是个红光满面的中年记者,名叫哈里斯。亚当跟他握了握手,
随后又跟“美联社”握握手,那是个严肃的年轻人,拿着一束
稿纸,跟亚当随便招呼了一下,分明希望会议进行下去。《底
特律新闻报》那个头顶光秃、悠然自得的鲍勃·欧文,是最后
一个。
产品发展部副总经理埃尔罗伊·布雷思韦特,朝着他们集
会的那个舒适的休息处一张空着的扶手椅一屁股坐下。他和和
气气问了一句:“哪一位先开始?”
布雷思韦特有一头梳得光光的灰白头发,所以在一班密友
中间素有“银狐”之称。他穿一套紧身的爱德华式衣服,还佩
上另一个私人标记——两颗极大的袖扣。举止间流露出的那副
气派跟周围环境正好匹配。这套房间,跟副总经理以上人员的
所有办公室一样,也经过专门设计布置;镶着非洲红木护壁板,
挂着锦缎帘幔,铺着厚丝绒地毯。凡是在汽车公司里有这样显
职的人,总是工作得又长久又卖力,才能爬到这个地位。但是,
一朝爬到了,在工作条件方面就有良好的额外待遇,包括这样
一套办公室,连着一间化妆室和一间卧室,上面的一层楼上还
有一间私人餐室,此外,还随时都可以洗蒸洗浴,还有按摩师
侍候。
“也许女士该开个头吧。”说话的是杰克·厄尔哈姆,他坐
… 58
在大家后面的一个窗台上。
在大家后面的一个窗台上。
“要我们找借口,可还没有经验,
”“银狐”说。布雷思韦
特面不改色;只是声音有点尖厉罢了。“再说,那样的工作早
已经做了——是个名叫乔治·斯蒂芬森的人做的——不过照我
们看,至今还没有多少重大的进展。”
美联社那个人已经戴上一副细边眼镜;他隔着眼镜烦躁地
看看。“好吧,我们总算把一出喜剧演完了。现在能不能来些
直截了当的一问一答呢?”
“我看应该这样做了,”杰克·厄尔哈姆说。这个宣传部
头头还道歉了一句:“我真不该忘了。通讯社对东海岸下午报
发稿的截止时间是早的。”
“谢谢你,”“美联社”说。他转向埃尔罗伊·布雷思韦特
说话了。“维尔先生昨天夜里讲了话,说是汽车公司犯了阴谋
等等的罪,因为都没有悉心尽力创制一种代替内燃机的发动
机。他还说,蒸汽机和电动机现在都有了。对于这个问题,你
高兴发表个意见吗?”
“银狐”点点头。“维尔先生说什么那两种发动机现在
都有了,说的倒是实话。是有各种各样发动机;大多数都管
用,在我们的试验中心也有好几种。有些话,维尔可没有说—
—这或者是因为这样说了,他的论点就站不住脚了,或者是因
为他不知道——那就是说,要想给汽车创制出一种成本低、分
量轻、使用方便的蒸汽机,或者电动机,在不久的将来还是没
有一线希望。”
… 59
“那还要多久呢?”
“那还要多久呢?”
“华尔街日报”插嘴说:“可是有很多新闻报道,说是此
时此地就有各种各样的发动机咧……”
“你说得对极了,”埃尔罗伊·布雷思韦特说,“不过那些
新闻报道,多半是应该登在漫画栏里的。如果你不见怪,我就
直说了,天底下最最容易上当的人,大概是新闻记者。说不定
他们正是要那样做吧;我猜想,那样一来,他们写出来的报道
就更有趣味啦。但是,假定有个发明家——不管他是天才,还
是笨蛋——搞出了个独一无二的玩意,听任新闻界去向他采
访。那会发生什么情况呢?第二天,所有的新闻报道都会说,
这‘或许’是一大突破,这‘或许’是未来的方向。把那样的
新闻重复个几次,让大家经常看到,那么人人就都认为那一定
是实事了,正好比新闻记者把那样的报道写多了,我看,也会
信以为真的。正是由于这么样大吹大擂,这个国家就有很多很
多人深信他们自己的汽车间里不久就要有一辆蒸汽车,或者电
动车,也许还是种混合汽车呢。”
“银狐”朝宣传部那位同事笑了一笑,那同事坐立不安,
心神不宁地摆弄着烟斗。“不要紧张,杰克。我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