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爱情备胎-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巫昂:给爱情备个后胎
最近的八卦界无人际纠纷,众多的人际,只剩下了安心过夏天以防中暑这件事。不过,孤僻地居住在乡下的俺,却连续参加了两回时尚界的盛事,碰到的人都穿着真正的香奈儿,起码看起来非常逼真,从时尚界的趋势来说,穿得少而黑依然是对的,首饰也要尽量精简,别哪哪儿都是钻石和珠子,反正本仙在这方面并无鉴赏力,跟着亲香亲香就是了。
  人各有所玩,从我过从最近比较密切的情感界的趋势来看,巫老师盛大出版的著作《爱情备胎》,实在是广大情感困扰人士的一盏指路明灯。这本《爱情备胎》有诸多好处,设计改了N稿,全书聚集了一百多位男女的辛酸血泪史,其实信只有八十多封,但是呢,每封信涉及的男女一号,有时候还有小三儿,所以,约摸有两百位男女陷入了该小宇宙。
  去年以来,股市大热,但有新民谚云:“出来炒,迟早都要还的。”那些没有把私房钱投入股市的朴实的人民,也热切地盼望众投机分子大发而后大赔,最好有个把跳楼的,或者即便跳了楼,也没有彻底死掉,余生植物人的干活!总之,对于特别大发和特别幸福的人,群众一般不看好,盼望着丫泰极否来,好应证上天有眼、菩萨很会做人以及上帝没法不公平,这几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还是保健界善解人意,知道人们做了先生,就要服用三七堂养生健肝茶,做了太太,就要经常喝太太静心口服液,做了小孩,就要吃黄金搭档。每一个人生阶段,都要有自己的问题,才正确,风调雨顺,狗都不理,人也看不顺眼。
  经常有人在调停离婚时,顺道打听人家夫妻间的隐私,在倾听倾诉的同时,加入了自己很多主观或者说挑拨离间的添加剂,所以我下定决心要做个坏人版的老师,像台湾著名的张老师说的那样:好老师带你上天堂,坏老师让你住套房。而一切住过套房的同志,一定会明了“要还的”是什么,不就是钱吗?没有钱,依我国的福利制度如低保,也一定会毫无压力地活下去的,不就是每天喝不上北京特产三元牛奶吗?虽然不喝牛奶可能导致老年骨质疏松,但原始人从来不喝牛奶,不也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艺术遗产吗?比如岩画儿和头盖骨。何况,原始人从来不觉得活到八十岁是人生目标。
  知识分子说酸话、坏话、刻薄话,实在是一种本能,本仙以后要改正,尽量地往活泼而且善良里头走,普天下痴男怨女虽然多,但跟许多难以治愈的病一样,人的身体没有病,心理就会发作出新的病菌,即便心理没有病,精神正常,隔不了多久,也一样要造出一点事由,让身体或心理生病。
  一直都很顺的人生有趣吗?假如你真的能够长生不老,我才服气!
  

巫昂访谈:关于爱情的备胎

  记:回了那么多封读者的来信,你觉得当代人在感情方面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巫,没有安全感,普遍地,人们缺乏安全感。可能也不是人的好坏或者说背信弃义这些,就是对自己也缺乏安全感,不晓得自己什么时候会变,会面临抉择。而且不敢给对方承诺,对承诺本身,甚至也不敢肯定。
  记,:你觉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巫,就是,大家都好害怕。有的,害怕没有,没有,害怕有了,有了,害怕又没有了。反正很怪异,都是这几根筋捣来捣去。
  记,呵呵,会是因为钱在作怪吗?
  巫,不完全是,但有时候钱起了一定的作用噢。有时候,钱是替死鬼。
  记,替死鬼?
  巫,就是本来两个人就不好了,就说是因为钱不够多引起的。我的信箱里头有很多个案,其实两人都还蛮有钱的。有钱的人,也会有问题,哈哈,这是一个时代病。
  记,也就是说这个时代的许多因素都会造成现代人的种种病状吗?
  巫,是也,首先是,大家不知道未来,未来会怎么样,会快乐吗?有房子住吗?工作会不会丢啊,婚姻会不会延续到下一个五年。大家也不知道,万一我出事了,身边的一切还会不会对我如故,不单是感情吧,就连友情,都不确定。朋友一夜之间反目,都是常事。
  记,恩,不稳定的东西太多了。读者来信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封是什么?
  巫,最深的,以前还有最深的,后来多了,渐渐就没有最了。只能说相对比较深的。比较深的是,有个女的,特担心自己万一哪天死了,老公会不会把房子和孩子和财产都给别的女的控制,然后不停地闹。纯属妄想症。但她也真的很真诚地在妄想。可怜啊。
  记,你在回信中常常不会告诉来信的人应该怎么怎么样,似乎也挺少讲道理,你最想传达给读者的是什么呢?
  巫,就是一种态度,一种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坏事情的态度。在我看来,很多坏事情,你必须当它是死狗,使劲踩它,它才会活过来。
  记,有读者接受不了这样的方式吗?比如说会说你“站着说话不腰疼”之类的。
  巫,他们没机会反驳,因为这不是BBS,也不是博客,没地方留言。我乐得不反击,而且我特希望引起争议,因为我做媒体出身,喜欢看热闹。何况,那个人私下里不是一个巫老师,那个人私下里讨论陌生人的八卦,不是幸灾乐祸而且恶毒到极点的呢?我只是明着说,潜规则明着来。。。哈哈
  记,那你自己遇到一些什么事的时候,你是不是能像书中你劝别人一样那样对待自己的事呢?书中所传达的态度,是你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心得吗?
  巫,啊哈哈,很多人问这个问题,我除了经前综合症那几天,好像就没有什么想不开的,我是个乐观主义者。最似黄蓉同志,射雕的。爱做饭,会点武功,幻想有个桃花岛,只对丐帮帮主喊师傅,就是没她妈妈记性好。我有一种本事,就是过目就忘。
  记,所以你比较乐观。
  巫,是也,我也不记仇,心眼大着呢。除了眼前的事,我不关心过去和将来,这大概是用来对抗这个时代病的良方。
  记,你觉得你的这种生活态度有没有收到过谁的影响呢?
  巫,好似就是一些幻想中的人物,比如我会经常去想外星人会怎么看待我们这些地球人,他们会不会觉得很可笑。要是让外星人瞧不起,就不太好了吧。而且,我别的不信,我坚信有生之年,会见到外星人底!
  记,真的吗?你觉得这不是幻想?
  巫,是啊!这是一种信念,哈哈,就跟我妈认为上帝存在一样,是我的幼稚信仰噢。为了这,我也得长命百岁才好。而且这件事发生的难度系数最高,最值得确立为信念。
  记,是不是很可能实现的就不叫信念了阿
  巫,因为他们暂时不存在,谁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出现。个人有各人的认为,不必统一为怎么样。你也可以确立你自己永远不死为信念,真的。
  记,可是我确立不起来也,呵呵,很多人都不能确立自己不相信的是为信念,没有信念是不是也是现代人的一种病呢
  巫,是也!哈哈。人必须有所信念吧,也许,不过你也可以确立我啥也不信为信念。啥也不信,所以你必须靠自己。
  记,恩恩,,这个似乎比较好。
  巫,其实我就是没有一定之规,所以读者们拥护和爱戴我。我比较相信老子的道德经里头的话。你有空多读读道德经,很有趣的。
  记,你最崇拜的里面的思想是什么呢?
  巫,他说:“天地尚不能久, 而况于人乎?”大概就是这个了吧。道德经。他还说:“大白若辱; 大方无隅; 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之类的。
  记,最后,给读者一句忠告或建议之类的话吧
  巫,也是道德经里头的话:“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陈靖:人一辈子应该有很多经历
见到巫昂,一个长发及腰、笑容满面的女子,衣着颇具东南亚风情。她23岁刚开始写诗,便被人称为“天才少女”;她26岁选择《三联生活周刊》,却在最成功时递上了辞呈;她精于绘画,热爱探险,独身闯过西藏,骑自行车去过敦煌……另类女孩该玩的,她似乎都想玩一玩。她从来不在意别人的评价,更不愿受社会道德的约束,她的文字是叛逆的,而待人却是温情的。
  这个70后女子,拥有过许多显眼的身份: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诗人、记者、作家、自由职业者……现在,她又找到了一个特别适合自己的工作——电影制片人,但她仍说:“我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干什么。”
  一心想画画的人突然写了诗
  1997年,巫昂最早写的14首诗被一些诗刊选登,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没有经过逐渐被挖掘的过程,巫昂便跻身进入了诗歌界,随之而来的是对她“天才少女”的称谓。那时候,她一天能写十几二十首,有时快三十首,正如她在一首诗中写的:“喝了大杯的茶写,在阳光底下写,一睡醒就写。”
  事实上,巫昂写诗的投入程度远不及外界想象的利害。她随性而自然,从不给自己设定什么目标,也不会卯着劲去写,诗歌对其而言只是一件“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事。“我对诗歌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认同,内心里还是喜欢画画,那远比文字对我有吸引力。”
  当时巫昂一门心思想去美国学习艺术管理,从小学习国画的她,一直想回到这个领域。托福、GRE、TSE……她把该考的试都考了,成绩也达到了艺术管理的要求。美国的教授来信说要有艺术专业的学分,当时社科院并没有相关的艺术课程,于是巫昂以社科院研究生的身份找到并说服了中国美术学院教务处的负责人,促成了两校互换学生的合作。说起这件事,巫昂颇为得意:“后来,这事真的成了。他们那学生到社科院来上英语课,我去那里上了半年的美术史。”
  万事俱备,巫昂却选择了留在国内,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发现了自己在写作上的天分。“突然间那么多人注意或崇拜你,开始谁都会有些飘飘然,那样的年龄,都希望被肯定。对我来说,这是很艰难的取舍,不过当时也没有什么思想斗争,很自然地留下了。因为要填一个挺繁琐的表,我一看到就头大,表寄来我都没有填。”说完,巫昂爽朗地笑起来。看似一个随意的决定,在巫昂的内心里早已有了轻重判断。就这样,一心想画画的巫昂写起了诗。
  百分之百的行动派
  在巫昂的记忆中,还有一件让她颇为骄傲的事。大二那年,巫昂参加了一个民间自发的旅行,骑着自行车从上海到敦煌。“当时钱和设备都不太够,可我是一有冲动就会有所行动的人,向同学借了一千多块钱和一部相机,我就出发了。”这个十人的自行车队里,九个男生,只有巫昂一个女生。从上海到敦煌,他们骑了四十五天,有时候一天要骑一百多公里,晚上或是住在路边的小旅馆,或是睡在学校的课桌上。性别原因,巫昂常常要另找地方自己住。“在大西北自己过夜挺害怕的,那一次真是练胆了。回来以后,我觉得再没有什么可怕的东西了。”
  “我会阶段性地玩一个东西,玩得很来劲,把它琢磨透了,然后去玩新的,这是我的人生观。”巫昂笑说。研究生的时候,巫昂刚迷上古典音乐,恰巧碰上了“国际音乐节”。为了每晚都能听到音乐会,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去北京音乐厅找工作。后来,巫昂果然得到了一个杂志编辑的职位,就这样,在那里听了半年的音乐会,每晚如此。
  巫昂喜欢主动精神,从内心里觉得人生应该如此。她认为很多事情并没有想象得困难,应该主动争取,而非等着别人送上门来。这样的主动不是因为功利而为之,只是为了让梦想得以实现。巫昂的实干与主动也大大影响了她现在的电影事业。
  即便是去香港过年,巫昂的头脑也没有停止思考。在香港逛街时,巫昂发现街上多了许多买公仔玩具的铺子,年轻人都非常喜欢这些东西。于是,她开始琢磨起它和电影之间能否发生一点什么关系。回北京后的一天,巫昂在京通高速上突然有了想法,马上联系了电影投资方和“火星叔叔”公仔玩具品牌,两三个电话下来,便促成了电影衍生产品的合作。巫昂是个百分之百的行动派,也习惯“今日事今日毕”,她在十天时间内想出了###个电影衍生产品,有三分之二都已落实。
  在“三联”的那些日子
  巫昂的身上总有些与生俱来的能力,比如她认为自己会写诗是一夜之间的事,又比如她的新闻敏感和对复杂关系的把握能力。在《三联生活周刊》,巫昂是社会部的一名女将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