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俗眼看红楼-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宝玉的识见说起
那贾宝玉是有些歪才的,虽不喜读书,但作诗题对什么的倒也不算外行,对女子的鉴赏能力也是一流,能在万紫千红中间一眼认出林黛玉这个真女孩来。岂知除此之外,他另有种见识很值得我们看看。

  那天他正与袭人说些粉淡脂红的风月,转到女儿死一头,袭人忙掩住口。宝玉便道:“人谁不死,只要死得好。那些须眉浊物只知道‘文死谏,武死战’这二死是大丈夫名节,便只管胡闹起来,那里知道有昏君方有死谏众官,只顾邀名,猛拼一死,将来置君于何地?必定有刀兵,方有战死,他只顾汗马功劳,弃国于何地?”宝二爷一向是不理会这此经纶济世之论的,无奈天赋异秉,一句话就说到根子上,一味死谏,那是大损君主之明的行径。

  有人问魏明帝时的楚郡太守袁安:“已故的内务大臣杨阜,难道不是忠臣吗?”袁安回答说:“像杨阜这样的臣子只能称之为‘直士’,算不上忠臣。为什么说他是‘直士’呢?因为作为臣子,如果发现主人的行为不合规矩的地方,当着众人的面指出他的错误,使君王的过失传扬天下,只不过给自己捞个耿直之士的名声,但这不是忠臣应用的做法。已故的司空陈群就不是这样,他的学问人品样样都好,他和中央机关的高级官员们在一起,从来不讲主人错误,只是几十次地送奏章给皇帝,指出哪些事做错了,哪些缺点必须改,有批评,也有建议,而别人却都不知道他写过奏折。陈群向主人提出意见从不自我标榜,所以后世的人都尊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这才是真正的忠臣。”

  所谓进谏,那是想给正站在火坑边上的上司提个醒,出发点当然是好的,但他是否虚心采纳却也说不定。贾赦看上了老太太屋里的丫头鸳鸯,托刑夫人去要,刑夫人就先说给凤姐听。王熙凤先是摆事实讲道理地劝诫:“依我说,竟别碰这个钉子去。老太太离了鸳鸯,饭也吃不下去的,那里就舍得了?况且平日说起闲话来,老太太常说老爷‘如今上了年纪,做什么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放在屋里,耽误了人家。放着身子不保养,官儿也不好生做去,成日和小老婆喝酒。’太太听听,很喜欢咱们老爷么?这会子回避还恐回避不及,反倒拿草棍儿戳老虎的鼻子眼儿去了!”刑夫人却执迷不悟,以为当儿子的要个丫头,未必老太太定要驳回。“我叫了你来,不过商议商议,你先派了一篇的不是。”

  凤姐儿知道刑夫人禀性愚弱,只知承顺贾赦以自保,如今听她如此说话,便知道她又弄左性子,劝也不中用,马上看风使舵,转了话头:“太太这话说的极是。我能活了多大,知道什么轻重?想来父母面前,别说一个丫头,就是那么大的一个活宝贝,不给老爷给谁?背地里的话,那里信得?我竟是个呆子。”如此这般说了一通,刑夫人方才喜欢起来。

  设身处地为凤姐儿想一下,碰到刑夫人这样一条道走到天黑的上司,还真没有别的法子可想。怕她去碰一鼻子灰,费劲巴力地劝阻她,她还以为是在派她不是呢?《天龙八部》里,大辽皇帝耶律洪基要起兵攻大宋,南院大王萧峰死谏。辽帝一意孤行,将萧峰囚禁后发兵南下。萧峰此时把前因后果看得一清二楚:辽国取胜,皇帝回来炫耀战功——没你萧峰也照样,你还有什么神气的;辽国失败了则更糟糕,皇上面上无光,定要杀了萧峰泄愤。死谏到底,宁折不弯,其实是百弊而无一利的事。萧峰乃不世出的大英雄,有所为有所不为,义之所至,唯死而已,何况他曾亲手误杀自己的爱人,天地间己无挂牵。正活得津津有味的后生小子们,还是安分些的好,领导有错,只好睁一眼闭一只眼干看着罢了。没上没下地劝谏,岂不是要表现你的见解高他一筹?还是等他损兵折将之后,自己总结得失吧。那时候你才可以恍然大悟,衷心叹服。

  领导时常要下诏求谏,表现出一副弃旧图新、虚心纳谏的样子,其实这大多是一些故作姿态的表面文章。但即便是作戏,这配角也总得有人演,此时你大可把领导愿意做或已做了的事提一提,如此这般,他是明君,你是直臣,就像当年的唐太宗与魏征似的,烘托出一派清平气象来。翻开史册,这种聪明人多去了。

  汉元帝刘爽上台后,将著名的学者贡禹请到朝廷,征求他对国家大事的意见,这时朝廷最大的问题是外戚与宦官专权,正直的大臣难以在朝廷立足,对此,贡禹不置一词,他可不愿得罪那些权势人物,只给皇帝提了一条,即请皇帝注意节俭,将宫中众多宫女放掉一批,再少养一点马。其实,汉元帝这个人本来就很节俭,早在贡禹提意见之前已经将许多节俭的措施付诸实施了,其中就包括裁减宫中多余人员及减少御马,贡禹只不过将皇帝已经做过的事情再重复一遍,汉元帝自然乐于接受,于是,汉元帝便博得了纳谏的美名,而贡禹也达到了迎合皇帝的目的。

  这话头是宝二爷提起的,但他只是随便一说,大观园里山水如画,与进谏纳谏没什么太大的关系,对我等出来混事儿的人来说,这却是应知的题目。

谁给大观园里的诗社命名
向来,有钱有权的人才享有命名的权利。旧上海选美,都是十块大洋买朵花,投在哪位小姐的面前的篮子里做为支持的一票,若不肯出钱,就没资格发表鉴赏意见,只好跟着白看看。在今天,这杯那杯的泛滥,企业本身有个差不多的名字的还罢了,否则他叫牛你就得肥牛杯,他叫羊你就得肥羊杯,前几天,我就在电视上看到一位天仙化人的模特小姐高举着一盏什么牛。好在也没人计较这些,人家投了钱,当然就得宣传人家的牌子,要不白花花的银子投到哪儿不好。

  离了钱,干什么都玩不转,当年大观园里开诗社,首先就得找凤姐要钱去。三小姐探春是会说话的,她向这位当家人道:“我们起了个诗社,头一社就不齐全,众人脸软,所以就乱了例了。我想必得你去作个监社御史,铁面无私才好。”那凤姐自是个水晶心肝玻璃人,自知又不会做什么湿的干的,姑娘们不过是来拉赞助,她笑道:“你们别哄我,我猜着了,那里是请我作‘监察御史’分明是叫我做个进钱的‘铜商’。你们弄什么社,必是要轮流作东道的。你们的钱不够花,想出这个法子拗了我去,好和我要钱,可是这个主意?”“明日一早就到任,下马拜了印,光放下五十两银子给你们慢慢的做会社东道。过后几天,我又不作诗作文,只不过是个俗人罢了。‘监察’也罢,不‘监察’也罢,有了钱,愁着你们还不撵出我来。”

  我向来爱看有凤姐儿出场的文字,人也通透,话也能透,就像大热天里忽然来了杯冰水一般。

  大观园开诗社,即景联句,宝钗是讲平衡的,建议大家分个次序依次联出。凤姐道:“既这样说,我也说一句在上头。”想了半日,笑道:“你们别笑话我。我只有个一句粗话,可是五个字的,下剩的我就不知道了。”众人都笑道:“越是粗话越好,你说了就只管干正事去罢。”凤姐儿笑道:“想下雪必刮北风。昨夜听见一夜的北风,我有一句,这一句就是‘一夜北风紧’,使得使不得,我就不管了。”众人听说,都相视笑道:“这句虽粗,不见底下的,这正是会作诗的起法。不但好,而且留了不尽的多少地步与后人。就是这句为首,稻香老农快写上,续下去。”

  妙极,这一社就叫做“一夜北风紧”杯,再没人有异议的。五十两银子砸下去,怎能不听个声响?记得一本小说里,女主角问那个男人,大意是“你这么有钱!怎么我平时没听到过你的名字?你不作太平绅士?不作慈善事业?”仿佛,买名儿是有钱人的专利,默默无闻的,都是异类。有钱怎能不招摇一下呢?古人讲究衣锦还乡,车马仪态的吹打而来,路旁有人指指点点:“看,这就是谁谁家的小谁,说发达就发达了。”今天摆不开这姿势,就热火朝天地修座桥,人马喧哗的,留下一个实实在在的纪念。而富贵人家的二世祖,少了创业者的含蓄,就直接弄座游艇在水里飘着,随自己的喜好把它称为“某某号”。

  张爱玲说:“为人取名字是一种轻便的,小规模的创造。旧时代的祖父,冬天两脚搁在脚炉上,吸着水烟,为新添的孙儿取名字,叫他什么他就是什么。叫他光楣,他就得努力光大门楣;叫他祖荫,叫他承祖,他就得常常记起祖父;他叫荷生,他的命里就多了一点六月池塘的颜色。”看来这命名一事,大有大的热闹,小有小的乐趣,所以即便是养一个猫猫狗狗的宠物,也要煞费心思地起个顺心的名字,你一召唤,它就颠颠儿的跑过来。

  凤姐儿纵有千般不是,毕竟是个透澈的人,知道名是银子的附属游戏,留恋不得,所以哈哈一笑,扔下来就干正事去了。

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疑心生暗鬼”几字,本是一句再现成不过的话,至于这暗鬼是怎么生的,清代李渔在小说《拂云楼》里分说的极是明白:鬼神福祸之事,从来是提起来不得的,一经提起,不必在暗处寻鬼神,明中观祸福,就在本人心上生出鬼神祸福来,一举一动,亦步亦趋,无非是可疑可怪之事。

  对于这世人最普遍的心病,凤姐儿有另辟蹊径的破解。

  冬日里,怡红院里本已枯萎了的海棠,忽然开出一片花朵来,老太太、太太和各位姑娘们都来看花儿。贾母年高有见识,尽量把这事低调处理:“这花儿应在三月里开的,如今虽是十一月,因节气迟,还算十月,应着小阳春的天气。因为和暖,开花也是有的。”余下众人各有所感,是好兆还是悲音,只在自己心里思量罢了。

  因为老太太发话要饮酒赏花,宝玉、贾环、贾兰应命各作了一首诗在席间颂读,这气氛也算营造出来了。过后平儿来到贾母处,说道:“我们奶奶知道老太太在这里赏花,自己不得来,叫奴才来伏侍老太太、太太们,还有两匹红送给宝二爷包裹这花,当作贺礼。”贾母欢喜,称赞凤丫头想得到,送得巧。平儿又私下里对袭人说:“奶奶说这花开得怪,叫你铰块红绸子挂挂,就应到喜事上去了。以后也不必只管当作奇事混说。”

  此时贾府正走下坡路,亲族们的祸事接二连三,凤姐儿本人也正抱病,难得还有这样的见识。远胜贾赦莽莽撞撞地,要把这作怪的花妖砍去。凡是这怪异之事,一经提起之后,众人添油加醋,草木皆兵,搅得人心惶惶。挂上几块红绸子,平添了一股歌舞升平的喜兴气儿,看在过往的奴仆下人眼里,心中也会多一份平安。

  世上与这怪异事有几分相似的,就是流言,你越当回事,它就越描越真。本来,闲言碎语也就是一阵风,吹吹也就罢了。若当事人出来辩解,反会激起大家的兴奋来,让人心生疑惑:若说没事吧?他怎么就这么急?自古无风不起浪,这事还真不能等闲视之。假作真时,躲都没地方躲去。

  198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在一次关键的电视辩论中,里根面对竞选对手卡特对他在当演员时期的生活作风问题发起的蓄意攻击,丝毫没有愤怒的表示,只是微微一笑,诙谐地调侃说:“你又来这一套了。”一时间引得听众哈哈大笑,反而把卡特推入尴尬的境地,从而为自己赢得了更多选民的信赖和支持,并最终获得了大选的胜利。

  这就是往海棠树上挂的红绸子,好也罢,坏也罢,真也罢,假也罢,任你千变万化,我有一定之规,轻轻一打舵,方向不就转过来了?

你可知哪块云彩有雨
贾雨村进士出身,升任知府不上一年,被上司寻一个空隙参了一本,当即削职为民了。雨村将家小安顿到原籍之后,自己单身出来,重新寻找合适的机会。也就一两年的功夫,又被他谋到一个金陵应天府的肥缺,择日上任去了。

  先贤教育我们:逢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那么,贾雨村凭什么这么快就东山再起,是哪股风把他送到这青云之上?

  他所得的最大的帮助,就是友人的荐举之功。先是在维扬地面上,贾雨村遭遇困境,在旅店里病了一个月的光景。此时身体劳顿,且又盘费不继,幸亏有两个本地的旧友,推荐他到盐政林如海家,作了林家小姐的私塾先生。既可休养生息,又可以接近达官贵人,绝对是件一举两得的好事。但想那林如海,乃名门世族,又是为身体娇弱的女孩儿延师,平常人等,绝难当其眼目。贾雨村即便才华出众,可一个不知底细的外乡人,若无本地有声望的人作保,哪有登堂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