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运-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78年11月,苏联与越南签订友好合作条约,支持越南排华反华,企图从战略上形成对中国的包围。
  1979年12月25日,苏联入侵阿富汗,很快,阿富汗处于苏联的占领之下。这一年是苏联成立的第57年,此时的苏联不可一世,达到了它辉煌的顶点。
  靠军事优势奠定起超级大国地位的苏联在它最鼎盛的时期开始了衰败。
  乐极生悲,处于鼎盛时期没几年,苏联便开始走下坡路。20世纪80年代开始,苏美对抗进一步加剧。1981年里根上台后,美国开始奉行全面加强军事实力的政策,要夺回对苏联的军事优势。1983年3月,里根正式宣布了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以此美国转守为攻,谋求对苏联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全面优势。
  而此时的苏联正身陷阿富汗战争不能自拔。苏联入侵阿富汗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也激起了阿富汗人民的强烈抵抗。以穆斯林为主的阿富汗抵抗力量到1982年已发展到近10万人。苏联在国际上空前孤立。
  苏联入侵阿富汗的同时,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实力稳步提高,对越自卫还击战也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同西方国家尤其是同美国的关系进一步改善,苏联企图孤立中国的计划破灭。
  在苏联国内,勃列日涅夫去世后,形势开始出现变化。安德罗波夫上台后,以“社会主义起点论”取代了勃列日涅夫的“发达社会主义论”,认为苏联正处于社会主义漫长阶段的起点。他想采取措施扭转苏联政局下滑的趋势,但无奈力不从心。
  长期的“老人政治”局面,使党的集体领导和*监督机制严重削弱,领导干部终身制和各种*现象频生,当时苏联社会出现了所谓的“特权阶层”,败坏了党的形象,造成民怨极大,也使得社会风气不断下滑。许多社会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逐渐聚集成制约社会发展的阻力,严重影响到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稳步,致使党的威信和凝聚力进一步下降。

第六章:六十年的回环(9)
国际上的孤立、经济的停滞、社会风气的下滑、党的凝聚力下降、军事侵略的失败,使人民普遍失去了参与政治的热情,对国家的前途也漠不关心。所有这些给苏联的未来埋下了祸根。
  1991年12月25日,早已名存实亡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19点38分,印有镰刀锤子的红旗从克里姆林宫楼顶徐徐地、却是永久地降下。一个时代就此终结。
  1991年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从法律上宣布了苏联的灭亡。
  这一年,苏联69岁。
  和中国封建社会周而复始、有规律地进行王朝更替的情形相比,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朝代更替似乎有些杂乱无章。即便如此,在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西方社会发展乱象中仍然能捕捉到其跳动的脉搏。
  无数事实已经证实,以六十年为一轮回,社会将进行周期性变化的规律,不光适应于中国,也适用于世界;不光适应于东方,也适应于西方。即便这个规律不能贯穿其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也必定适应于某一历史特定阶段。
  分析日本和俄国的古代历史经常让人眼花缭乱,但是翻开这两个国家的近现代历史,其六十年轮回的历史痕迹十分明显。
  苏联从成立到灭亡,其历史天平正是在其开国六十年时发生了重大倾斜。
  日本从明治维新到政权法西斯化,从战后重建至今其路程正好走过了六十年。
  历史怎么会如此巧合!
  实事求是说,美国二百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明显的朝代更替,但其阶段性发展特征依然十分明显。尤其美国本土遭遇的两次外来袭击恰好相隔六十年,表面上看起来十分巧合,事实上乃是规律使然。法西斯和恐怖主义向来为世界所不齿,霸权主义也一样被世人所讨厌。
  当今世界的中心议题是经济危机,但这不过是八十年前世界经济危机的另类翻版,只要垄断存在,只要贫富差别存在、只要资本存在,类似的危机还会周期性重演。
  六十年以后,也许危机的形式变了,但人类社会演变的基本原理不会改变,只要危机产生的要素还存在。
  今天的世界格局和一百年前相比,并没有太多的改变。当年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如今依然“风头正健”,走在世界的前列。
  和一百年前相比,唯一不同的是:当年被侵略、被欺辱的中国如今站起来了。
  一个多世纪以来,还没有哪一个后进的大国能够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如果中国能够突破历史的惯性实现现代化,必然成为当代世界的伟大创举。而这个目标的实现既需要中国向世界学习,也需要中国融入世界。
  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和探讨世界各国走过的道路,总结他们的经验和教训,对今天的中国来说不仅重要,而且必要。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七章:开国六十年(1)
从1949年建国到2009年,共和国已整整走过六十年。和历史上任何一个封建王朝相比,现代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崭新而富有朝气。
  以1978年末为界,新中国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
  前三十年最大的成绩莫过于确立国家政治体制、保卫和巩固国防、建立基础工业体系;后三十年最重要的成绩莫过于实行改革开放,使濒于崩溃的国民经济迅速扭转了颓势,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使中国经济总量到2007年年底跃居世界第四,外汇储备跃升为世界第一,贸易额世界第三。
  前三十年的历史大致又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56年。
  第二阶段从1957到1966年。
  第三阶段从1966到1976年。
  第一阶段发展最好,政治稳定、人民安心,除了东北边境的抗美援朝局势紧张外,国内各项事业发展都蒸蒸日上,工人喜笑颜开,农民扬眉吐气。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最为迅速,成果最为显著。
  第二阶段的中国,形势开始起伏不定。先是反右、大跃进,后是三年自然灾害、中苏论战和中印开战,接着是四清。中国开始陷入内忧外患之中。这其中1957年、1959年、1964年三年尤为重要。
  1957年最重大的事件是反右。反右扩大化对中国文化思想领域带来的影响极其深远。
  反右发生在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后不久。这一点颇耐人寻味。当时中央的本意在于促进社会主义的文化和思想繁荣,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借机攻击执政党和社会主义制度,使这场自上而下发出的“文艺复兴”运动刚刚开始便被迫停止,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的遗憾。反右扩大化造成了很多恶果,它不但使众多知识分子身心遭到极大摧残,而且使思想文化领域长时间鸦雀无声。
  观察1957年的大事日程,人们至今心存疑虑:
  2月17日,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
  4月27日,*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决定在全党进行一次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为内容的整风运动。
  但仅过了41天,形势就急转直下。6月8日,*中央发出了《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全国开始反右派斗争。
  1957年这四十多天是很重要的一段时光,非常值得后人关注和思考。
  1959年最重要的事件来自人事调整:这一年,毛泽东主席决定退居二线;刘少奇任国家主席;仗义执言、为民请命、敢说真话的彭德怀被打倒;而此前一年,善于溜须拍马的*进入中央政治局常委序列。
  1964年有三件标志性事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
  原子弹试制成功对保卫中国国防具有决定性意义。工业学大庆的主角大庆在几十年的历程中为石油工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的主角大寨以灾后自力更生、不向国家伸手的精神闻名于世,但后来却在政治沼泽中迷失了方向。
  第三阶段是*。“*之祸”国人皆知,它给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造成的恶果直到现在还未完全消除。它最大的弊端就是使人丧失理性思考,完全听命于自己灵魂深处阴暗心理的滋生、成长。直到现在,我们还能在互联网上看到“大字报式”的人身攻击和谩骂。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七章:开国六十年(2)
仔细观察和分析建国前三十年的中国,我们会发现,整个国家一直持续的处于一种剧烈“波动”之中。这些“波动”,有的属于“天灾”,有的却属于“人祸”。
  中国开国的前三十年,“战争”几乎持续不断。
  1949年11月15日,人民解放军解放贵阳;30日,解放重庆;12月27日解放成都。
  1950年4月16日,海南岛全部解放;10月7日,解放昌都;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作战,抗击美军侵略;12月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收复平壤。
  1952年10月14日─1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上甘岭击垮“联合国军”发动的强大攻势,歼敌2万多人。
  1955年1月18日─19日,浙江前线的人民解放军对盘踞在一江山岛的国民党军进行反击,经过激烈战斗,解放该岛。2月,又解放浙江沿海其他岛屿。
  1959年3月10日,西藏地方上层反动集团以拉萨为中心发动武装叛乱,22日,人民解放军彻底粉碎了拉萨市区的叛匪。
  1962年10月20日,印度军队和中国军队在中印边境东西两端发生战斗,中印边界战争爆发,21日,我边防部队击败印度军队。
  1965年8月6日,我海军舰艇部队在广东省南澳岛和福建省东山岛附近海面击沉美制国民党大型猎潜艇“剑门号”和小型猎潜艇“漳江号”。
  1966年7月3日,中国政府宣布援越抗美不受任何限制;8月…9月各地发生红卫兵冲击党政机关事件,此后,“文攻武卫”在各地上演,“十年内斗”由此拉开序幕。
  1969年3月2日,苏联边防军侵入我国黑龙江省珍宝岛地区,我边防军进行自卫还击。3月15日,苏中两国边防部队在珍宝岛地区再次展开激战。
  1974年1月15日,南越政府派军舰、飞机入侵我国南沙群岛。19日,我军展开反击,第二天收复所有被占岛礁。
  1979年2月17日,中国与越南爆发边境战争。3月16日,战斗结束,中国军队从越南撤回。
  开国前三十年 ,与“战争”持续不断相对应的是各种“运动”此起彼伏。
  1950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政策改革法》颁布施行,新解放区立即展开土地改革运动;7月21日,政务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关于*反革命活动的指示》。次年2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惩治反革命条例》,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展开了一场镇反运动。
  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以社论形式发表毛泽东写的《应当重视电影〈武训〉的讨论》一文,据此,全国开展了对武训及《武训传》的批判。这是建国后文化思想的第一次政治批判运动;12月1日,*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从此,“三反运动”在全国开始进行。
  1952年1月9日,在城市私营工商业者中开展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开始。
  1954年12月2日,中国科学院院务会议和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举行联席会议;决定联合召开批判胡适思想的讨论会,至此,批判胡适唯心主义思想的运动在全国展开。
  1955年4月3日,逮捕审查“潘汉年、*反革命集团”;5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一些资料》,从此肃清“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斗争在全国展开。

第七章:开国六十年(3)
1957年6月8日,*中央发出《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全国开始反右派斗争。
  1958年5月5日,*八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后,全国城乡迅速掀起“大跃进”的高潮;9月,全国掀起全民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造成资源人力极大浪费和破坏;年底,人民公社化运动迅速席卷整个中国农村。
  1959年7月2日—8月16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在庐山举行。全会通过了《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会后,全国开展“反右倾”斗争。
  1961年10月15日,周恩来率*代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